莫言拿了諾貝爾獎,還被貶低謾罵,究竟是高雅藝術還是低俗文學?

2020-12-05 小一歷史筆記

從文學的標準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餘華

拿了諾貝爾獎,卻被貶低謾罵,究竟是高雅的藝術還是低俗的文學?

對於莫言,有很大一部人真正熟悉他是因為他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畢竟他是在歷史上第一個收穫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無疑開啟了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的先河。

莫言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能力是當代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畢竟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不簡單的,沒有非凡的寫作能力,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卻有一些人說莫言心底"黑暗"、說莫言是"漢奸"、暗諷他不配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各種"辱罵的聲音"不絕於耳。

劉震雲說:"莫言能獲獎,說明國內至少有十人也能獲獎"。他的意思就是說莫言獲獎了,但不代表他是中國最"牛"作家。

但是知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即使是被諾貝爾文學獎多次提名,卻始終沒能將諾貝爾文學獎收入囊中,所以不知道為什麼劉震雲在在貶低莫言呢?還是諾貝爾獎!

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在中國的當代文學中只要有一點偏離現在文學"大綱"的都會被被認為這本書"落後陳舊"的。

1993年賈平凹的《廢都》因為大量的"黃"顏色被禁,1995年莫言的《豐乳肥臀》因為對母親的生育史大膽的描寫從而也陷入被"封禁"的命運。

《豐乳肥臀》在"黃"顏色下,描寫的是現實

這是講述了一個偉大母親的故事,上官魯氏迫於現實的無奈的嫁給了一個沒有生育能力的男子,但是在那男權社會,男性沒有生育能力卻要女性來受苦,為了給男子家留後,上官魯氏先後和七個男人生了八個孩子,終於生出了男孩。

值得注意的,這裡面其中一個孩子是她姑父的孩子,這也是所有人都同意的。

小說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母親去磨坊幹活,吞進去好多黃豆,回到家再嘔喉嚨吐出來,為的是給孩子們帶些糧食回來。

無論經歷多少苦難都擋不住那份無私偉大的母愛!

莫言的文筆是非常有功力的,他所描寫的人物、風景、都是活的 ,都是有生命力的,描寫的人物都是有鮮明的特色,但是他又是一個說真話的藝術家。當一個如此有力量的作家,想要描寫現實的時候,那種"血淋淋"的感覺,就明目張胆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藝術源於生活,應高於生活

《豐乳肥臀》講述的是從抗日戰爭到新中國成立初期這段時期的故事,有戰爭、政治、宗教、經濟等多種元素,莫言用一種悲天憫人的筆調,給讀者們呈現出一副波瀾壯闊的人類史詩。生命的渺小與偉大,人的妥協與堅韌,生活的艱辛與甘甜。

莫言曾說:「你可以不看我的其它書,但你一定要看這本《豐乳肥臀》。」

莫言其實就是無言,書外之言,勝於有言。僅需要59元就可以把這本描寫偉大母性光輝的書帶回家,簡直不要划算了!#莫言#

莫言諾貝爾文學獎作品《蛙》,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來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莫言:諾貝爾文學獎中國第一人,為啥還被人辱罵貶低
    自莫言獲得諾獎之後,他就成了被眾人所議論的對象,這種議論聲都源自於他的作品,無論是講計劃生育的《蛙》也好,還是謳歌母親偉大的《豐乳肥臀》也罷,都逃不過被批判的命運。獲得諾獎,對於中國人而言,這本應該是件高興的事,畢竟,從魯迅退出諾貝爾候選人開始,中國沒有哪個作家能獲得如此殊榮;但在2012年莫言獲獎後,他所面臨的不是誇獎,而是爭議。他們竭盡全力的貶低著莫言和他的作品,那麼那些辱罵莫言骯髒的人,究竟貶低的是什麼?
  • 閻連科稱莫言名至實歸 阿來稱中國文學獲肯定
    閻連科接受騰訊文化的專訪時說:「莫言得到這個諾貝爾文學獎是名至實歸的,這表明了中國文學乃至亞洲文學的提升,中國文學需要這樣一個諾貝爾文學獎,這是對中國文學30年大發展的一個肯定。這個獎項對莫言來說是公正的,他的作品多,並且優秀,還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這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
  • 諾獎獲得者莫言、屠呦呦,誰對中國影響大?莫言的說法,值得借鑑
    諾獎獲得者莫言、屠呦呦,誰對中國影響大?莫言的說法,值得借鑑諾貝爾獎恐怕是世界上最令人關注的一個獎項,它包含有文學、物理、醫學、經濟、化學等5個獎項。目前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有楊振寧、屠呦呦、莫言,分別斬獲諾貝爾物理學、醫學、文學等3大獎項。
  • 為何獲得諾貝爾獎的莫言,沒有成為全民偶像,而是不被認可?
    自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距今已過了119年,在這一百多年當中,全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文學家都在為諾貝爾獎而奮鬥,許多得獎的人都會受到當地人民的愛戴和歡迎 但是在這百年來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非常少,其中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不是屠呦呦,而是莫言,作家莫言憑藉長篇小說《檀香刑》《蛙》《豐乳肥臀》獲獎,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對於莫言是這麼評判的:「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
  • 莫言,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為什麼在中國很多人質疑他?
    美國迄今有諾貝爾獲獎者幾百人,我們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其中一個就是我們中國的作家莫言。 在任何一個國家,像莫言這種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都被當作國家的瑰寶,人民的榮耀。但在我國,對於莫言的質疑卻從間斷過。為什麼一個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偉大作家在我國卻不是那麼受歡迎呢?原因也很簡單。
  • 莫言獲諾獎後,文藝圈褒貶不一!陳丹青:他獲諾獎與作品無關
    莫言獲得諾獎,成功的以中國公民的身份實現了該獎項的零突破,成為中國諾獎第一人。原本是件好事情,然而引發如此多不同不和諧的聲音,甚至招來了無端的攻擊與謾罵,質疑與聲討。之所以說沒看過,無非是要顯示自己的孤傲,而此時的莫言選擇了沉默,他對於文人的責難,網友的謾罵都選擇了沉默,此時無聲勝有聲,有時候不爭辯才是最好的回應。
  • 莫言獲得諾獎後,文藝圈嘴炮陳丹青「語出驚人」:他獲諾獎與作品無關
    之所以說沒看過,無非是要顯示自己的孤傲,而此時的莫言選擇了沉默,他對於文人的責難,網友的謾罵都選擇了沉默,此時無聲勝有聲,有時候不爭辯才是最好的回應。 對於莫言獲諾貝爾獎,文學論壇上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但餘華卻力挺好友,他曾說莫言最差的作品也比茅盾文學獎大部分的好。能讓一向謙遜的他說出這種話,莫言的文學實力可見一斑。但也仍有人認為,莫言的作品大都描寫中國舊社會的陰暗,腐朽,以及人們的痛苦生活。
  • 楊振寧,莫言和屠呦呦,3個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現狀如何?
    頒獎晚宴上,瑞典皇室全體出席,宴會上,還可以與皇室一起共舞,獎金一般第二天就可以領取,而且這筆錢是不用交稅的,簡直是至高無上的待遇。那麼,楊振寧、莫言和屠呦呦,3個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現狀如何?小編帶你來一起了解。
  • 獨家剖析莫言獲獎原因
    我們所要談論的是莫言,莫言的作品,作品中高密東北鄉上演的歷史,歷史深處的人性,以及一切作品背後,那個筆耕不輟的莫言何以成為莫言。獨一無二的創作方式在所有藝術形式中,文學大概算得上最為廣泛的一種,它幾乎能進入每個人的內心。但也正因此,它沒有太過統一的評判標準。
  • 獲諾貝爾獎後的莫言,似乎並沒有成為全民偶像,反倒備受批判
    算起來,第一次對外頒發諾貝爾獎距今也已經有了快120年的歷史了。    近現代我國的科研事業還剛剛起步的時候,諾貝爾獎項對於我們來講是可望不可及的。  終於在百年之後的現在,終於有一位作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然而他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魯迅先生,也並非是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胡適先生,而是在此之前我們對其了解甚少的莫言先生。
  • 莫言帶研究生行不行?(圖)
    其二,莫言的文學綜合素養未必能夠擔當此任。莫言出生在山東一個很荒涼的鄉村,用他自己的話說,「小時候家裡窮,像小狗、小貓一樣長大」。小學趕上「文革」,他又不安分,那些年淨幹了些造反以及上房拆瓦、拆雕塑的事情。莫言坦承,自己「正式學歷是小學五年級」。雖然後來他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拿到了大專學歷,但那都是鍍金性質,含金量不高。1991年,莫言畢業於北師大魯迅文學院創作研究生班。
  • 莫言的作品是迎合了西方人的胃口,才獲得諾貝爾獎!真是這樣?
    有人說莫言的作品迎合了西方人的胃口,才獲得諾貝爾獎,真是這樣嗎?莫言的作品是「單元」的,一味地記敘中國社會與人的「假惡醜」。任何社會與人都是「多元」的。可莫言卻偏執地「單元」描繪,絕少反映社會與人的「多元」與複合性。
  • 楊振寧,莫言和屠呦呦,3個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現狀如何?
    也提到過諾貝爾獎,在當時,中國還沒有人獲得該殊榮,未免是一件遺憾。但是楊振寧卻和父親表示,自己以後一定要拿諾貝爾獎,原本以為是童年無忌的一句話,沒想到楊振寧真的兌現了。,,楊振寧除了獲得諾貝爾獎之外,還獲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3個獎項。
  • 莫言和屠呦呦獲諾貝爾獎時,為何很多人還沒有聽說過他們的名字?
    莫言和屠呦呦,這是國內培養出來的兩位諾貝爾獎得主。莫言得的是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得的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獲獎的消息傳來時,有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聽到他們的名字。當時他們的名字對大眾來說還是比較陌生,他們的名字不如明星大腕的響亮,也不如網絡作家那樣有名,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名字在同行中不響亮。在莫言獲獎之前,他就已經是國內的文壇巨匠。這是他的作品能夠走出國門被諾貝爾獎認可的一個重要原因。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之前,曾獲得過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這也是國際同行對其成就的一項肯定。
  • 莫言,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為何課本卻不收錄他的文章?
    但是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教材上從來沒有選錄過莫言的作品,  這是為什麼呢?按理說,像這種出名的作家,他的藝術作品一般會被選擇到書本上,讓學生們來了解作家的思想,來認識這位作家,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學習深刻的語言知識。但是他卻是個例外,今天這個小故事我們就來分享例外背後的原因。
  • 中國當代文學如何面對」世界「?——以莫言的中國評價話語為例
    宋炳輝教授在講座伊始說,莫言無疑是中國當代最優秀和最富有個性的的作家之一,他在中國讀者中具有廣泛影響,同時也引發了諸多爭議;而在他獲得諾貝爾獎後,不但沒有終止反而加劇了爭論。莫言獲獎這一事件無論是從外部世界看中國,還是中國文學的自我認知,都因此發生轉變。事件體現中國文學的世界性,卻也再度引發莫言作品的論爭。
  • 莫言2012年獲諾獎之後,除了受商人追捧外,更多的卻是各種質疑聲
    雖然說世界上已經有不少的華人面孔獲得諾貝爾獎,但對於國內的情況來說,獲得此獎的中國人還是少數,尤其是像物理學獎、化學獎等獎項,中國在這方面還沒有取得什麼突破,這可能是許多中國人的一個心結,畢竟誰都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祖國讓人尊敬。
  • 莫言領諾獎後,卻被楊振寧調侃出身問題,莫言:以中國農民自豪
    、高錕等多人獲獎,這些名字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特別是楊振寧、屠呦呦、莫言這樣的名字,屠呦呦女士和青蒿素、瘧疾深深聯繫在一起,楊振寧更多因為與翁帆的婚姻走入大眾視野,而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當年莫言的名字出現在諾貝爾獎花名冊的時候,全國人民都跟著沸騰了,他是中國人的傑出代表和文學驕傲。
  • 莫言獲獎演說或談故鄉農民 回國後到北師大任教
    談故鄉,說農民  莫言12月5日就要踏上諾貝爾獎領獎之旅。按照目前本報獲知的行程,莫言12月6日抵達瑞典斯德哥爾摩後,將在當地逗留大約一兩周時間。其中12月7日莫言的新聞記者見面會,他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演講和12月10日領獎後的獲獎演說都是看點。  當然,最令人關注和期待的還是莫言在獲獎詞裡將講些什麼。
  • 你知道的莫言屠喲喲,但你不知道的,這個愛好文學的男人
    對於屠呦呦,莫言,這幾個人的名字,我們應該都比較熟悉,他們都是我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我們知道諾貝爾獎在全世界知名度是極其高的,它代表了一個人在一個領域中所具有的至高的成就。而幾乎每家每戶每人都知道有對諾貝爾獎這個獎項,在早幾年那時候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家只用一天的時間就變得家喻戶曉,不難感受到這個獎項對於個人以及國家所能帶來的榮譽。尋常聊起,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就是諾貝爾成立的,故這也是諾貝爾獎的由來。 但我們卻不了解成立諾貝爾得獎的諾貝爾這個人,不了解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這個傳奇人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