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帶研究生行不行?(圖)

2020-11-30 中國網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最近正式揭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出任該中心主任,莫言在致詞中透露了要帶研究生的想法,引起輿論爭議。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最近正式揭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出任該中心主任,莫言在致詞中透露了要帶研究生的想法,引起輿論爭議。

不行!莫言帶研究生太不靠譜

嘉豪(媒體評論員)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國人皆為之感到驕傲和自豪。而近日,莫言「落戶」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擔任主任一職,並表示將招收研究生的消息一傳出,卻立刻遭到吐槽。筆者認為,莫言要親自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還存在諸多方面欠缺,不能「霸王硬上弓」。

其一,莫言帶研究生違反了國家的相關規定。按照教育部規定和大學的管理慣例,要成為碩士生導師,必須具有相關專業碩士學位、副高以上職稱,在國家核心刊物上發表過高水平專業論文;要成為博士生導師,條件更嚴格得多。而莫言除發表了一些小說外,國人沒能從堪比偵探的媒體所提供的資料裡看到莫言還發表了哪些高水平專業論文,他在文學研究方面有什麼造詣。莫言或許有印著「教授」字樣的名片,但那也是山東大學兼職教授和北師大聘任教授之類的「頭銜」,而不是國家相關部門認定的職稱。俗話說:「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不能因為莫言是名人,又獲得了諾獎,就網開一面,另立規矩,開不公之先河。

其二,莫言的文學綜合素養未必能夠擔當此任。莫言出生在山東一個很荒涼的鄉村,用他自己的話說,「小時候家裡窮,像小狗、小貓一樣長大」。小學趕上「文革」,他又不安分,那些年淨幹了些造反以及上房拆瓦、拆雕塑的事情。莫言坦承,自己「正式學歷是小學五年級」。雖然後來他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拿到了大專學歷,但那都是鍍金性質,含金量不高。1991年,莫言畢業於北師大魯迅文學院創作研究生班。莫言笑言:「我的北師大碩士是濫竽充數,有名無實,因為我們的教室離北師大還有20公裡之遙。而且我在上學期間有兩次險些被魯迅文學院的老師開除,因為我老是不上課,所以教務長憤怒地說必須開除莫言,以正學風。」誰也不敢否認莫言的文學創作天賦,但文學創作同文學綜合素養、文學研究與教學還不是一碼事。你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不一定證明你就具有了帶研究生的資格、能力和水平。莫言說,由於「沒有學問也沒有學歷」,他對於擔任山大兼職教授感到「沒有底氣,非常惶恐和忐忑」。今年1月,莫言在北師大受聘儀式現場表示,他受聘為教授學識不夠,擔心會不會被學生趕下講臺。看來,莫言親自帶研究生,的確有點太不靠譜。

其三,莫言「被升官」和帶研究生,是頭腦活絡人士在策劃「諾貝爾獎效應」。有人為了證明莫言有資格帶研究生,竟然拿莫言的母親作類推不識字卻教出了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但北師大卻沒有破例聘任莫言的母親當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導師,並且在莫言沒獲諾獎前也未對他表現出絲毫的興趣和意向。橫看豎看,怎麼看都是北師大在製造噱頭用「諾貝爾獎」吸引眼球、傳播名聲。

一俊百俊的「中國式榮耀」可以休矣

黃渤海(特約評論員)

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讓世界上更多的人更加關注和了解中國文學。莫言也因此成為世界有名的大作家。但僅此而已,這並不能說明莫言的成就就高於那些還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和藝術家。更不能說莫言因為得了諾貝爾獎,一夜之間就學富五車,就可以到大學裡當教授帶研究生。

在現實生活中,一舉成名天下知,一俊遮百醜的「中國式榮耀」司空見慣。儘管這些年有些收斂,但至今仍是許多人用來搏人生搏世界的精神賭盤。三兩歲就被送去學體操或者學雜技,苦個十年八年,得上一個世界冠軍,這一輩子就有依靠了。藝術行業也是這樣,一部電影或者一首歌曲得了世界級大獎,就功成名就了。不管你是涉世不深的孩子還是有人格缺陷的藝人,只因你為我們爭了光,你就可以做委員做代表,哪怕你的參政議政能力還趕不上社區書記和村主任,也可以堂而皇之地代表我們去行使權利。不少人因「中國式榮耀」而得計,並且成為另一些人的榜樣。

「中國式榮耀」僅在中國有市場。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非作家庫切,以「精準地刻畫了眾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質」而被世人尊敬,常被人拿來與卡夫卡和貝克特等巨匠做比較。他不僅兩次獲得國際上的寫作大獎後都沒有親身去領獎,就是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諾貝爾獎的官方仍然為聯繫不到他而犯難。他在獲獎後表示:「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成功地做到了怎樣避免成為一個名人。」他寧願在南非或者他關注的地方低調地過著安靜的生活,但這絲毫不減他在世界文壇的光芒。200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女作家赫塔一直滿足於在歐洲文學圈子裡被稱「業餘作家」,更滿足於平時她為了生計還經常需要去打工,她也沒有因此而覺得失落和暗淡。世界上有許多像庫切和赫塔一樣的科學家藝術家在獲得大獎後仍然低調地生活,默默地工作,沒有浮世風光,卻絲毫不減他們存在的價值。

半年前莫言獲獎的時候曾一再表示要永遠做「農民的兒子」,那時我曾為他驕傲,認為他會和庫切、赫塔一樣,會永遠保持自己的本色。唉!喚不回從前,看不懂明天,永遠有多遠?只有180天?多麼悲催的自我否定。一直赤腳站在高密土地上硬朗朗的農家漢子怎麼也會輕易中了「中國式榮耀」的毒。看來,跨不過「中國式榮耀」這道坎的不僅是那些三兩歲就被送去苦學的孩子,就連能在筆下活畫世上各色人等靈魂的莫言都不行,可見「中國式榮耀」有多毒。

人是會變的,尤其在中毒以後。莫言這次看來是真的要帶研究生了。「你們跟我註定學不到東西!」這句十年前莫言第一次以文學碩士導師身份踏進山東大學時對跟隨他的學生發的誓現在該被他收回了吧。

行!師者能力為先,文憑次之

長徵(作家)

莫言是登上世界最高殿堂的大作家,當下中國數一數二的文學巨匠,這樣的人帶文學專業的研究生有什麼不行,肯定行!

師者,授業解惑,能力為先。別說現在,上世紀初的北大就曾多次上演這樣的佳話,至今仍然是人們讚賞北大不拘一格選人用人的史證。當年北大聘用沈從文和劉半農任教,也曾有人提出他們的學歷不夠,事實上,當時的沈從文只有小學學歷,而劉半農連中學都沒有念完。而北大作為全國最高學府之一,敢於聘任這樣的低學歷者任教,實在有破冰之勇。北大當時看重的就是二者的能力。事實證明,他們二人對得起北大的信任,不僅自己成為當時中國文學的領軍人物,所培養的學生也大都成為人才和精英。這樣的佳話不是唯一。當年陳寅恪先生既沒有大學文憑,也沒有學術專著,卻被聘為清華國學院導師,就是因為梁啓超先生的一句話:「他的一篇文章就抵得過我梁某人著作等身。」在此之前,蔡元培聘什麼文憑也沒有的梁漱溟擔任北大教授,也是看中了梁漱溟研究印度哲學的一篇文章。顧頡剛推薦同樣只有中學畢業文憑、在中學任教的錢穆到北大任教,就是因為看到了錢穆撰寫的預備給中學生當教材的先秦諸子百家講義。這些佳話頗耐今人尋味。

有人說,莫言只有小學五年級文化,所以不能帶研究生。此話謬矣。莫言在小學的板凳上只坐了五年,但在生活的課堂上從沒停止學習,後來還到軍藝深造過。放眼現實,夠導師學歷條件的人比比皆是,有幾個能有莫言那樣的能力。與其讓研究生跟著一群有學歷卻碌碌無為者去混學位,還真不如讓他們跟著莫言研究點真學問。不信試試,把莫言和別的導師放在一起讓學生選,我覺得莫言肯定不輸。因為,作為師者,真正的資格就是能力。

培養文學人才,最可弱化的就是文憑。莫言是大作家,那麼莫言的老師是誰?在領取諾貝爾獎的獲獎感言中莫言說,是他的母親。她,不識字。

北師大,趁早放了那幫作家吧!

門閂(自由撰稿人)

莫言出任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主任,並且還要帶研究生。剛聽到這些信息時,我曾經不以為然,覺得那一定是假新聞,待我核實了新聞的真實性之後,不禁怒從膽邊生,不光對莫言,更對北師大。

在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正式揭牌儀式上,不僅莫言從北師大校長手中接過主任聘書,連著名作家賈平凹也已成為該中心首位「住校作家」。並且校方放言,今後將會有更多的知名作家成為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的成員。我人微言輕,但也耐不住要大喝一聲:北師大,趁早放了那幫作家吧!

曾經,莫言是多麼可愛的一個作家。剛從斯德哥爾摩領獎回來那會兒,還言辭懇切地表示,他更盼望回歸平淡生活,繼續文學創作,依然做一個「農民的兒子」。這才幾天,好端端的一個「農民的兒子」就在北師大的教唆下,搖身一變成了北師大的廣告替身。什麼創造條件讓中國作家更好地生活和寫作,什麼讓著名作家帶領北師大走上國際學術高地,聽上去都很大氣,實際上誰都能看出北師大的私心。北師大或會因為自己的私心,禍害了中國文學的未來。試想,你拔了莫言扎在高密的根,莫言的寫作之路會不會改轍?莫言自己都說過,離開高密他將一事無成。你接著還要拔賈平凹的根,並放言要拔更多作家的生活之根。趁早收手,放了那些可憐的作家吧!請允許我在作家一詞前加了「可憐」二字,我真覺得他們有點可憐,就憑北師大的封官許願和真金白銀就可以讓他們一改初衷?

有人拿上世紀北大聘用只有小學學歷的沈從文和中學肄業的劉半農任教的事來和今天北師大請只有小學五年級學歷的莫言帶研究生的事相提並論。這有點「史盲」。當時的北大不拘一格用人才是在二人有大名氣之前,一不看頭銜,二不看年齡,三不看文章所發表的刊物級別,甚至發不發表都沒有關係的選人標準,我佩服。而北師大是在別人成名之後,有抱腿捧腳之嫌,並會貽害社會,我鄙視。

相關焦點

  • 莫言北師大任職 諾貝爾獎金沒花還在看房
    新京報記者王叔坤 攝  新京報訊 (記者姜妍 郭少峰 實習生 王爽)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揭牌儀式昨日舉行,作家莫言成為該中心主任。莫言說,自己的諾獎獎金還沒花,正存著,而對於之前要用來買房的說法,他表示還在看房。
  • 莫言受聘北師大教授 強調自己仍是農村作家
    more>>     資料圖:圖為北京時間12月9日晚,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莫言應邀來到斯德哥爾摩大學發表演講。  獲諾獎後,各種榮譽紛至沓來,莫言對此保持著清醒認識。有的授予他傳播中國文化大獎,莫言自認為在寫作時並沒有想到外國讀者,而只想寫給自己和中國讀者。他強調,文學最不應當為翻譯家寫作。
  • 莫言兄長憶往事:莫言第一學歷僅小學五年級肄業
    大家都知道,莫言的第一學歷只是小學五年級肄業,後來雖然進了軍藝文學系,再後來又進了北師大作家研究生班,最終得到了文學碩士學位,但這畢竟不是真正的文學科班出身。我曾提醒他多在國學上下一番工夫,他也自知,比起魯、郭、茅、巴這些文學前輩,自己在知識上有缺陷,所以在進行文學創作之初,尤其是到了保定以後,一方面因教學的需要,讀了大量的馬列原著;一方面也加倍努力地惡補了文學經典這一課。
  • 莫言受聘北師大寫作中心主任 曝諾獎獎金存著沒花
    新京報記者 王叔坤 攝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揭牌儀式昨日舉行,作家莫言成為該中心主任。莫言說,自己的諾獎獎金還沒花,正存著,而對於之前要用來買房的說法,他表示還在看房。   莫言:成立中心是進步   新成立的國際寫作中心主要職責包括邀請國際著名作家或詩人交流、創作和講學;邀請漢學家、翻譯家交流、講學;邀請國內作家或詩人成為駐校作家等八項。   莫言在儀式上稱,成立寫作中心和公司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是花錢的,後者是賺錢的。
  • 鼠年說「莫言不會寫鼠字」
    莫言在他的作品裡至少給我們透露了這樣一些關於他的家族的細節信息:他們老管家曾做過木匠,且木匠活做的不賴,木匠這行當常常是個體戶,不成群,易養成內斂多思的性格……到了莫言這代,漸漸找到適合這種性格的新出口,終於成就了赫赫一代文學世家。是的,文學世家。
  • 莫言贊楊振寧是天才:假如有來生我要學物理
    他問莫言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莫言說:「我不單跟英國人的感受不一樣,我想跟任何人都是不一樣的,幾十年來中國人都熱愛討論諾獎話題。」  莫言透露,他領獎的時候已經從當時的情境中抽離出來成為一個觀察者。範曾問莫言當時在觀察什麼,莫言笑著說:「看國王,看王后,還看國王身後的兩個女兒。」這番回答,立刻引來現場觀眾的笑聲。
  • 【再復專欄】父女對談:莫言野性,高行健詩意
    莫言與高行健圖為劉再復和女兒劉劍梅>藍土地上的奇蹟        劉劍梅:現在我正在給二十名研究生開講「中國當代文學」課程。您在十幾年前就說莫言是「黃土地的奇蹟」,國內還有人批判您的關於「奇蹟」的這一判斷。        劉再復:莫言不僅是中國「黃土地上的奇蹟」,而且是我們這個地球「藍土地上的奇蹟」!他屬於全世界。        劉劍梅:我在莫言獲獎之前,也認真讀過他的小說,他還給我寄過電子版的小說。關於高 行 健的論文,倒是在他得獎後寫的。
  • 莫言領諾獎後,卻被楊振寧調侃出身問題,莫言:以中國農民自豪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論介入那一個行業,只要以勤奮和毅力在此深耕,就一定會成就一番事業。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經歷的他人未經歷,我們哭過笑過的平衡點都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從某種程度上講人生並不具有可比性。有些人認為自己出身高貴,以此來質疑他人的卑微出身,這真的有意義嗎?
  • 莫言正式受聘北師大教授 將設立諾貝爾園丁獎
    本報訊 22日下午,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正式受聘成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在隨後發表的即興演講中,莫言表示這次受聘自己是獲得了一份「入學」通知書,可彌補當年在北師大學習時留下的遺憾。  22年前的1991年,莫言畢業於北師大與魯迅文學院合辦的作家研究生班,並獲文藝學碩士學位。
  • 《莫言的文學共和國》:讓你輕鬆走進莫言的豐富世界
    這麼說吧,這是迄今為止有關莫言及莫言作品等內容最全面的一部書,葉開以獨特的身份和廣闊的視野營造了一個莫言的文學共和國,讓莫言和其作品得以立體化呈現。這樣的一本書,專業研究者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學術啟發,文學愛好者能全方面深入了解莫言及其作品,一般讀者可以從莫言的成長中體味一個大作家是如何煉就的和一個成功者的足跡。
  • 諾貝爾獎曬愛因斯坦成績單,同樣拿諾獎的屠呦呦、莫言成績怎麼樣
    在諾獎歷史上,我國只有2位獲得過,一位是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一位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讓我們不禁好奇,這兩位在上學時的成績怎麼樣呢?屠呦呦中學時的母校——寧波中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屠呦呦留給同學和老師的印象是:為人很低調,表現不是很突出,但讀書很認真,只要她喜歡的事情,就會努力去做。
  • 莫言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後,為何沒成為公眾偶像,卻反被很多人罵?
    若說到當代文壇,恐怕還沒有一個能讓大家心服口服的代表,筆者作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也答不上來這個問題。 但當代文壇還是有一件令國人振奮的事情,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此獎項的人。
  • 評:對莫言前倨後恭是典型的投機行為
    弔詭的是,即便沒有回報的事情,過把非功利性逐利癮,圖個心理安慰,在我們這邊也頗為流行。這種現象,屬於「非典型性勢利」。這類特殊的功利現象,在成功人士,特別是一夜成功的成功者身上,往往能得到最好的驗證。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有關莫言作品是否該入選中學生教材的話題引起熱議。語文出版社稱,目前該社已確定將莫言作品收錄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程中。
  • 埃斯普馬克:莫言有超過馬爾克斯和福克納的地方
    [導讀]莫言獲獎後身價猛漲,有人擔心巨大的商業價值會毀了一個好作家。埃斯普馬克說:「只有諾獎可以讓一位作家頃刻之間被全世界記住。1978年辛格獲獎時近乎無名,現在他的作品已被翻成50多種語言。」「說莫言模仿馬爾克斯『貶低』了他的價值」埃斯普馬克是瑞典學院終身院士,也就是諾獎終身評委。2012年夏天,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在閱讀莫言作品上。「這是我的『暑假作業』,讀了莫言大部分作品,而且包括不同語言的譯本。我發現翻譯莫言作品最多的是法國,英文的也不少,還有瑞典語的。我希望比較不同的譯文,從各個角度去了解作家。」
  • 莫言獲獎名至實歸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小說《酒國》俄譯版首次由俄羅斯聖彼得堡安芙蘭出版社出版,10月12日上架銷售。在此之前,在俄羅斯出版的只有莫言的幾篇短篇小說。199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為最先在俄羅斯出版的《酒國》寫序。他認為這部小說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寫作風格,將非同尋常的形象性、無窮的想像力和不同的高超的敘述形式融合在一起。
  •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書法淺析,莫言書法作品欣賞
    莫言,作家,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和書法能關聯起來嗎?還真能,莫言不但舉辦過個人書法展覽,莫言的書法《沁園春·雪》還曾拍賣到一幅近百萬的價格。那麼莫言書法水平如何,莫言書法價格到底怎麼樣呢?我給大家冷靜分析分析。
  • 馬悅然來華解密莫言獲獎:無關政治 有人曾賂選(全文)
    特朗斯特羅姆作為瑞典乃至世界最傑出的詩人,我想一定有人關心他和莫言我更喜歡誰。我喜歡莫言就是因為他非常會講故事,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去年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他不講故事,他寫詩,而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跟莫言有一個相同的地方,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60歲的時候寫了《記憶看見我》,他寫他小時候的活動。莫言長大以後也寫了很多關於他小時候的,他們有相同的地方。
  • 諾獎獲得者莫言、屠呦呦,誰對中國影響大?莫言的說法,值得借鑑
    諾獎獲得者莫言、屠呦呦,誰對中國影響大?莫言的說法,值得借鑑諾貝爾獎恐怕是世界上最令人關注的一個獎項,它包含有文學、物理、醫學、經濟、化學等5個獎項。目前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有楊振寧、屠呦呦、莫言,分別斬獲諾貝爾物理學、醫學、文學等3大獎項。
  • 獨家剖析莫言獲獎原因
    十年後,2012年10月11日傍晚,消息傳來:中國山東作家莫言榮獲新一屆諾貝爾文學獎。世界文學和輿論界從此開始了「莫言時間」。為什麼是莫言?近30年的寫作裡,這個土地之子如何使神秘的高密東北鄉成為世界性的中心舞臺?他的作品,又如何痛哭著歡笑著解釋苦難?從1985年《透明的紅蘿蔔》到2009年《蛙》,為自己取名「莫言」的管謨業筆下卻是寫不盡的千言萬語。
  • 于光遠如何帶學生(圖)|自然辯證法|研究生_網易新聞
    1963年5月4日,于光遠、龔育之與首屆研究生們攝于于宅門前。右起:于光遠、陳益升、朱相遠、殷登祥、陸容安、嚴永鑫、李惠國、朱西崑、餘謀昌、龔育之。 陳益升 供圖  陳益升  自然辯證法和科學學是20世紀興起的新興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