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官方近期不光公布了各個領域的獎項,還公布了愛因斯坦高中時的成績單,愛因斯坦在代數、幾何、投影幾何、物理、歷史這5科全部得滿分6分,德語語言文學、義大利語語言文學、自然歷史、化學等科目得5分,即使是地理、繪畫、工業繪圖也取得了4分,最差的是法語語言文學,只有3分。
在諾獎歷史上,我國只有2位獲得過,一位是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一位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讓我們不禁好奇,這兩位在上學時的成績怎麼樣呢?
屠呦呦中學時的母校——寧波中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屠呦呦留給同學和老師的印象是:為人很低調,表現不是很突出,但讀書很認真,只要她喜歡的事情,就會努力去做。
而在她另一個母校——效實中學,還保留著屠呦呦高中學籍冊和成績單,她學號是A342。一位老師說,當時屠呦呦的學習成績不是非常突出,成績單上有90多分,也有60多分。 在效實中學建校75周年慶典時,屠呦呦還曾前往母校參加典禮並捐款。
莫言的家鄉在山東省高密市,他以前住過的地方現在已經成了莫言故居,連他曾就讀的「高密縣河崖人民公社大欄小學」的牌子都仍然掛著,莫言只上到小學五年級,就輟學回家勞動了。上小學的時候,莫言更喜歡看《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儒林外史》這一類的「閒書」。
在1991年,莫言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與魯迅文學院合辦的作家研究生班,並獲文藝學碩士學位。後來,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之後,莫言被北師大聘為文學院教授。北師大還將莫言在讀期間的成績單等檔案作為特殊的禮物贈送給他。接過聘書的莫言幽默而感慨地說:「此刻心情很不平常,看到了當年自己的一些檔案,裡面肯定是劣跡斑斑,因為那時我的許多成績是老師們勉強提上去的。今天我很後悔當年沒有好好地學習,拿到教授聘書,感到很愧疚,我要向學校的老師們好好學習。」
由此可見,屠呦呦和莫言上學時的成績也並不理想。一家科研機構統計了近年來幾十名諾獎得主上學期間的成績,發現很少有考前幾名的,不少人甚至在中小學期間成績一般,這個現象被稱為「諾獎現象」。雖然各位諾貝爾獎的得主都是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但也沒有必要將他們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