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
諾貝爾獎一直是人們十分關注的一個獎項。你知道獲得諾貝爾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嗎?各國諾貝爾獎人數是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了世界獲諾貝爾獎最多的十個國家:
1.美國(352人)
2.英國(116人)
3.德國(83人)
4.法國(69人)
5.瑞典(30人)
6.瑞士(30人)
7.日本(27人)
8.俄羅斯(20人)
9.荷蘭(17人)
10.加拿大(15人)
其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國家
義大利(14人)、丹麥(13人)、以色列(13人)、挪威(12人)、比利時(10人)、澳大利亞(9人)、愛爾蘭(7人)、南非(7人)、西班牙(7人)、波蘭(6人)、印度(5人)、中國(2人)、匈牙利(3人)。
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是哪兩個人?
1.莫言:1955年出生於山東高密,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作家。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2.屠呦呦:1930年出生於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莫言聽說過,屠呦呦……感覺這個人好陌生,為什麼我國不宣傳她呢?普及一下,據說她是個「三無」科學家。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屠呦呦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15年屠呦呦的獲獎,打破了多項紀錄:中國大陸第一個未獲院士、研究工作沒有發表過「SCI」論文的科學家。屠呦呦國際獲獎時,就有人舉報和反對,講沒有經過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推薦,屠呦呦獲獎是非法的。
諾貝爾獎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榮譽,無數人為之奮鬥。哪些大學培養的諾貝爾獎得主最多呢?國外媒體對各個大學人數進行了統計,選出了TOP50,其中26所在美國,冠軍是哈佛,其次是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德國各8所。下面讓我們看看排名
第1位:哈佛大學151人
第2位:哥倫比亞大學101人
第3位:劍橋大學(英國)90人
第4位:芝加哥大學89人
第5位:麻省理工程學院83人
第6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69人
第7位:牛津大學(英國)58人
第8位:史丹福大學58人
第9位:耶魯大學52人
第10位:巴黎大學(法國)50人
對比數據可能覺得很痛心,我國得獎比較少,我覺得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1.我國教育制度問題:缺乏創新,個性磨滅比較嚴重。2.國家在科研等方面投入少,這也能理解,科研投入見效比較慢。目前我國經濟實力還是有待提高才能在科研上投入更多。這僅僅是個人觀點,大家有反對和補充的可以下方評論。總之,作為中國人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讓我們的國家方方面面都領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