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是國際上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被公認當時科學成就的最高榮譽。逐漸反映出整個國家或地區整體科學水平,最大程度地代表了所在領域的最高水平。諾貝爾獎創立於1900年,在這100年中有哪些華人華僑和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呢?他們當中有多少受過民國教育呢?中國近代以來又有多少人曾經獲得諾貝爾獎提名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慢慢了解。

1.李政道:1926年出生於上海,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獎時為民國國籍,1962年加入美國國籍。2.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安徽,他和李政道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3.丁肇中:1936年出生於美國,祖籍山東日照,在臺灣讀完中學和大學,197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4.李遠哲:1936年出生於臺灣,在臺灣讀完中學和大學,1986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5.朱棣文:1948年出生於美國,美籍華人,199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6.崔琦:1939年出生於河南,美籍華人,1998年獲諾貝爾獎物理學獎。7.高行健:1940年出生於江西,196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1997年取得法國國籍。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因此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華人作家。8.錢永健:1952年生於美國,錢學森的侄子,美籍華人,20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9.高錕:1933年生於上海,英美籍華人(同時擁有英國和美國國籍),200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0.莫言:1955年出生於山東高密,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作家。11.屠呦呦,1930年出生於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以上1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除了朱棣文和錢永健接受的是純美國教育外,有8位青少年時期接受的都是民國時期舊式教育,有2位受到是共和國教育。從受教育角度講,中國獲得諾貝獎的有7人:接受民國教育4人(李政道、楊振寧、李遠哲、丁肇中),共和國3人(高行健、莫言、屠呦呦)。從獲獎時國籍角度,中國獲得諾貝爾獎有5人:民國3人(李政道、楊振寧、李遠哲三人獲獎時都是民國國籍),共和國2人。

值得一提的是:賽珍珠,1932年憑藉描寫中國農民生活的長篇小說《大地》獲得普利茲小說獎,1938年憑此小說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賽珍珠在中國生活了40年,據說曾加入中國國籍,1934年中國局勢動亂被迫回到了美國。

中國近代以來有多少人獲得諾貝爾獎提名呢?辜鴻銘,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林語堂,1944年及以後至少4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老舍,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準備把獎項頒給他,可惜他已經去世了(當年獲獎時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艾青,1984年及以後多次獲得提名。巴金,1984年及2001年曾獲得提名。沈從文,1987年曾獲得諾貝爾獎提名有可能獲獎,但是他已經去世未授予。錢鍾書,80年代曾獲提名。北島、余光中、李敖曾多次獲得提名。此外,還有我國現代醫學的先驅——伍連德,馬來西亞華僑,1935年諾威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

獲得36個博士的,民國文壇領袖胡適。根據諾貝爾獎官方資料庫,胡適曾於1929年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在1957年胡適被香港筆會提名併入圍評選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胡適是唯一一個跨界諾貝爾獎提名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