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獎也有「黑歷史」——前額葉白質切除術
我們這就來回顧一下,諾貝爾獎的「黑歷史」,錯得最離譜的生理學與醫學獎——前額葉白質切除術(prefrontal leucotomy)。 什麼是「前額葉白質切除術」 所謂「前額葉」,簡單來說就是前額頭骨後面的那部分大腦。
-
諾貝爾獎黑歷史這麼可怕!?
諾貝爾獎從1895年創立到今天,能堅持125年如一日地在各個領域尋覓對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才,也算是「深耕一隅、追求極致」了,所以全世界人民相信它的權威性,願意去關注、討論,給得獎者以尊重。 但如果諾貝爾獎出錯了呢?如果它也有黑歷史呢?
-
中國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提名?他竟然獲得諾貝爾獎跨界提名!
我們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是國際上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被公認當時科學成就的最高榮譽。逐漸反映出整個國家或地區整體科學水平,最大程度地代表了所在領域的最高水平。諾貝爾獎創立於1900年,在這100年中有哪些華人華僑和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呢?他們當中有多少受過民國教育呢?
-
假如把諾貝爾獎頒發給牛頓,牛頓一生科學成就值得幾個諾貝爾獎?
牛頓取得的成就已經完全不能用諾貝爾獎來衡量了,任何獎項都衡量不了牛頓的偉大!多數人以獲得諾貝爾獎為榮,不過諾貝爾獎肯定會以能頒獎給牛頓感到為榮的!牛頓最大的貢獻在物理學領域,牛頓三大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光譜研究,反射式望遠鏡。這些發現都足夠偉大,但很抱歉都屬於物理學領域,無論多麼偉大都只能拿到一次諾貝爾獎!
-
屠呦呦青蒿素能得諾貝爾獎,以錢學森的科學成就,為什麼沒得獎?
錢學森的科學成就(歸國前)關於噴氣推進實驗室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可能大家並沒多少感覺,但NASA諾貝爾獎的評選標準諾貝爾獎也被戲稱為炸藥獎,因為它的創立者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他以3100萬瑞典克朗的遺產(部分)在1895年創立了諾貝爾獎,諾貝爾獎的評選,諾貝爾的遺囑要求挺簡單:一份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一份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
-
諾貝爾獎史上最大恥辱,他把無數人變傻,結果成了萬人追捧的英雄
在學術界,諾貝爾獎可以說是不知道多少人的夢想,從1901到2019年,諾貝爾獎共授予了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以表示對那些在各個領域有著特殊貢獻人們的獎勵,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諾貝爾獎基金會也有翻船的時候,比如在1939年,希特勒就被一個瑞典國會成員提名,而接下來說的,可以說是諾貝爾獎史上最大恥辱
-
諾貝爾獎至今發了120年,從來沒有缺過錢,那創始人終究有多少錢
科學地探求真理,要求我們的理智永遠不要狂熱地堅持某種假設——莫洛亞諾貝爾獎是這在這個世界上擁有著很高含金量的獎項,它只頒發給在那一個領域裡面的最高成就的人,因此成為一個諾貝爾得主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而那些得到諾貝爾獎的人
-
科學也有謬誤:諾貝爾獎的紕漏
1926年,諾貝爾獎委員會授予他化學獎,以肯定他在布朗運動研究方面的成就。可是,在頒獎儀式上,斯維伯格演講時,一句也沒有提及布朗運動研究。眾多科學家認為,斯維伯格關於布朗運動是一種振動的觀點,不可接受。他的科學貢獻中最大的成果是發明了超速離心機。這個機械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的關鍵設備,對分子生物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
愛迪生居然從來沒得過諾貝爾獎?
金秋十月,正是豐收的季節,諾貝爾獎的頒獎季正在悄悄臨近,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普遍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但在人類歷史上,有一些發明和發現雖然沒有得到諾獎表彰,但也有巨大的貢獻,國家地理提名其中的部分,讓我們一同看看有哪些吧~另,上周二的開獎結果將在文末公布。
-
諾貝爾獎發了119年,至今仍有餘錢,諾貝爾究竟留了多少遺產?
有不少人都對諾貝爾獎非常地好奇,作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獎項來說,諾貝爾可謂是獨樹一幟,它包含眾多領域的獎金,並且被譽為是最高級別,是世界上無數科學家,文學家等等優秀人物夢寐以求的獎項。自從該獎項成立到如今,已經有119年了,在此期間出了多少優秀傑出的人物啊,不過也有人很好奇,諾貝爾獎的建立者諾貝爾究竟留下了多少的遺產,竟然可以頒發這麼多年!
-
更好的人成就更好的全黑|張斌專欄
像我這樣的橄欖球假球迷,還是最容易拜入「全黑」門下,安全且氣派,好似自己也有了一顆冠軍的心。當「歷史最佳」的頭銜授予「全黑」時,我也忙不迭地點頭稱是,其實看不懂門道的,只是覺得氣吞萬裡如虎的勁頭當世無雙。2013年,《遺產:關於生活和生意,「全黑」能教給我們些什麼?》
-
中國有2人獲過諾貝爾獎,日本則有28人,美國獲獎人數有多少呢?
最近一段時間許多人都在討論一個問題,為何要把小孩子送到外國留學,中國教育有多不好呢? 其實說出這種話的人一定沒有出過國,或者沒有了解過新聞的人。中國教育目前雖然進步很大,但是從全球的教育資源分配來說,美國跟英國依然有壓倒性的優勢。
-
諾貝爾獎錯過的那些人
共計有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類別,諾貝爾基金每年的利息以及諾貝爾基金的投資收益,作為獎金,獎勵在相關領域做出重要貢獻的人。每年諾貝爾基金會組織評選,再提名的基礎上進行評選。每個科學家都把它視為最高榮譽。諾貝爾獎1901年開始頒獎,至今已經有上千人(或組織)士獲得這項殊榮,有了這些科學家們的成果,人類社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著。然而有一些人由於種種原因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
愛迪生終其一生居然從來沒得過諾貝爾獎?
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普遍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但在人類歷史上,有一些發明和發現雖然沒有得到諾獎表彰,但也有巨大的貢獻,讓我們一同看看有哪些吧~
-
盤點: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的11位中國(華)人
作為世界學術界含金量最高的獎項,諾貝爾獎的授予者通常被認定為在世界科技發展的進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那麼在過年的百年時間中,我們中國人和中國華人共有多少獲得過諾貝爾獎呢,下面給大家進行簡單介紹。
-
愛因斯坦一生有多少發明,又得過多少次諾貝爾獎?
這讓我們對相對論更加地肅然起敬,不禁要問:「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究竟發明了多少東西,他又獲得了多少次諾貝爾獎?」首先,愛因斯坦是理論物理學家,最擅長思維實驗,沒有實際的發明。他不像愛迪生是一位電器發明家。其次,愛因斯坦只獲得過一次諾貝爾獎,而且這個諾獎還不是因為相對論,而是因為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
-
歷史上諾貝爾獎最大的諷刺,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艱難和坎坷
在諾貝爾獎的評選歷史中,沒有任何人的獲獎有象愛因斯坦那樣艱難曲折,充滿爭議。但是愛因斯坦並沒有因為提出了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他一生只得到一次諾貝爾獎,獎給了他一系列重要發現中的一個較小的,但也有足夠分量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而就這一次獲獎也充滿了爭論和坎坷。
-
諾貝爾到底留了多少錢?諾貝爾獎已頒發124年,還是沒能用完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科學狂人」諾貝爾一生獲得了兩百多個專利,在他離世之後用自己所有的財富設立了「諾貝爾獎」,如今已經發放了124年,這筆錢究竟有多少,這麼多年都用不完嗎?真正的科學大家一生都過得很清貧,他們執著於科研工作,從來都不會在乎金錢的多少,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這樣的人才
-
牛頓的成就可以獲得幾次諾貝爾獎?
Douglas Stone總結了愛因斯坦的成就,認為他足夠獲得7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光電效應、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光量子、自發發射和受激發射、德布羅意波、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取得非凡的建樹,縱橫古今,也只有自然科學集大成者的牛頓才能與之抗衡。與愛因斯坦天才般的想像力不同,牛頓用他那無與倫比的邏輯和數學天分使觀察結果表述為定理公式,並通過嚴謹的數學來進行證明。
-
諾貝爾獎歷史上的悲劇:這項可怕的前腦葉白質切斷術,毀了上萬人
自1895年創立以來,諾貝爾獎一直是全世界聲譽最高、含金量最重、影響力最大的科學獎項。諾貝爾獎的評判標準是在物理學、化學、文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五大領域「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回顧諾貝爾獎上百年的歷史,康拉德·倫琴發明的X射線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挽救了無數瘧疾患者的生命;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的青黴素(盤尼西寧),作為大名鼎鼎的抗生素,拯救的人更是數不勝數。絕大多數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發明、發現都是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