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諾貝爾獎最大的諷刺,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艱難和坎坷

2020-11-24 騰訊網

在諾貝爾獎的評選歷史中,沒有任何人的獲獎有象愛因斯坦那樣艱難曲折,充滿爭議。

愛因斯坦是當今公認的可以比肩牛頓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相對論徹底改變了人類對時間,空間和宇宙的認識。但是愛因斯坦並沒有因為提出了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他一生只得到一次諾貝爾獎,獎給了他一系列重要發現中的一個較小的,但也有足夠分量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而就這一次獲獎也充滿了爭論和坎坷。

1905年前的愛因斯坦並不起眼,1905年愛因斯坦的博士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量方法》在幾經周折後才終於獲得了導師的認可,他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就在這一年,他連續推出四篇與他博士論文無關的文章。他發表了有關光電效應的解釋,分子布郎運動,狹義相對論和能量質量關係的論文,在物理學的不同領域同時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這一年被後人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

所有這些成就都是他用精緻的思考,大膽的假設和縝密的數學運算取得的。

到1908年,愛因斯坦已經被公認為是物理學領域的頂尖學者。1916年,37歲的愛因斯坦被選為德國物理學會會長。

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運用這個理論,他完美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進動的現象。預言光線通過太陽引力場時會發生彎曲,光在大質量引力作用下將發生波長變長的現象,並提出了引力波的存在,而牛頓力學是在相對論中弱引力,低速度條件下的結果。

這是一套全新的理論,它的提出震撼了整個物理學界。當時科學界非常有威望的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稱,"引力理論,特別是對水星近日點進動及光線彎曲的計算使愛因斯坦已經成為有史以來的第一流物理學家","很近於通往諾貝爾獎的道路"。

事實上,由於愛因斯坦對物理學的貢獻,從1910年起就不斷有人提名授予愛因斯坦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下是諾貝爾委員會的檔案關於提名愛因斯坦物理學獎的記錄。

1910年 1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

1912年 4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

1913年 3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量子理論

1914年 2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量子理論,擴散理論

1916年 1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

1917年 3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量子理論,引力理論,統計力學,光電效應

1918年 6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量子理論,布郎運動,引力理論

1919年 5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量子理論,引力理論,布郎運動,比熱

1920年 8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量子理論,廣義相對論,光電效應

1921年 14人提名 廣義相對論,光電效應

1921年的14位提名,創下了諾貝爾有史以來所有獎項的最高提名人數。在強大壓力下,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不得不認真對待。

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由一個五人組成的委員會來作出最終決定。有資格提名的人包括歷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以及諾貝爾獎委員會成員。

當時物理學獎五人委員會的主席是物理化學家阿侖尼烏斯。五人中三人是實驗物理學家,對評獎更多傾向實驗型,而對象愛因斯坦這樣的純理論物理,既不在行也不太重視。

阿侖尼烏斯

對每一個被提名人,委員會都要找一個委員來講被提名人的工作和成就。1920年,阿侖尼烏斯找格爾克和勒納德來講愛因斯坦的工作。這個勒納德就是實驗發現光電效應那位科學家!由於兩人都是反猶太人的,愛因斯坦的貢獻未得到承認。

1921年,面對如此大的壓力,阿侖尼烏斯找了伽爾士蘭德來講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伽爾士蘭德是瑞典視光學專家,他發明了驗光鏡等一系列對眼科發展有重要貢獻的儀器,在瑞典很有名氣。

他從1911年起就一直擔任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的成員。伽爾士蘭德評審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指出,"相對論提出的效應是如此之小以至於都在實驗的誤差範圍內"。

尼爾斯·波爾

阿侖尼烏斯本人向委員會成員講解了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解釋,同樣給出了負面評價。另一位物理獎候選人尼爾斯·波爾也未被委員會看中,因此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就空缺了。

現在看來,1921年的兩位候選人愛因斯坦和波爾其實都是二十世紀物理學兩個最重大突破,相對論和量子論的代表性人物,而在這一年,他們兩人同時都被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拒絕。

愛因斯坦的再次落選在物理界引起了很大震動。1922年再次有創記錄的人提名愛因斯坦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之中有普郎克,奧辛,勞厄,布裡淵,郎之萬等17人。絕大多數人推薦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洛倫茲

奧辛有意識地連續第二次提議授予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布裡淵則寫道"想像一下,如果愛因斯坦不在諾貝爾獎得主名單中,五十年後,人們會怎麼看"。他已將授不授予愛因斯坦諾見爾獎提到了有關諾貝爾獎權威性的高度。

已經不是愛因斯坦一定需要一個諾貝爾獎,而是諾貝爾獎必須有愛因斯坦的名字,否則它的權威性將大打折扣。

這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還是請伽爾士蘭德作有關相對論的介紹。而奧辛在這一年成了物理學獎委員會的成員,他作了有關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的報告。

奧辛是一位研究流體的理論物理學家,與伽爾士蘭德同為烏普薩拉大學的教授。伽爾士蘭德堅持了他前一年對相對論的評價。奧辛則向委員會介紹了愛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設,他強調光電效應的光量子解釋與實驗結果有很好的吻合。

奧辛提議將1921年的物理學獎授予愛因斯坦,同時將1922年的獎授予波爾。作為奧辛的朋友,這次伽爾士蘭德沒有反對奧辛的提議。

而阿爾尼烏斯早前去德國與愛因斯坦見了面,親眼目睹了柏林科學界對愛因期坦的尊敬,這一次他也轉向支持愛因斯坦。1922年9月6日,經過投票,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終於決定將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愛因斯坦。

同時也將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尼爾斯·波爾,使這一年的物理學獎頒獎分量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屆。

1922年11月13日,愛因斯坦乘日本客輪"北影丸"在去日本的途中抵達上海,在這裡,瑞典駐上海總領事通知愛因斯坦,他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於旅行日程安排,愛因斯坦無法趕回斯德哥爾摩參加頒獎儀式。

1922年12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致信愛因斯坦:「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授予你去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考慮到你對理論物理,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工作,但沒有考慮到你的相對論與引力理論在未來得到證實之後的價值"。

直接最後一刻,物理學獎委員會還是對相對論不放心,特意劃清了授獎與相對論的界限。

這就是愛因斯坦蕕得的唯一一次諾貝爾獎的曲折經過。作為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對物理學的若干領域都作出了重要貢獻,例如相對論,量子理論,統計物理,熱力學,等等。他在每一方面的成就都足以獲得諾貝爾獎,但是自這一次蕕獎後,他再也沒有得到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去世後第二天他的辦公室景象

諾貝爾獎的實質是承認一個人在特定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對一般科學家是一個極大的榮譽和認可。但對愛因斯坦這樣頂尖的科學家來說,他已經不需要再得到別人的認可,他的成就所有人都知道,已經不需要諾貝爾獎來證明了。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但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原來是這樣
    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但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原來是這樣大家好,歡迎關注「精彩歷代史」,今天呢,又到了小編每天給大家講講歷史的時間,希望各位看官們看完心情愉悅,看的高興,現在就讓小編帶你們走入歷史的世界,一起暢遊歷史的海洋吧
  • 愛因斯坦的奇葩諾貝爾獎
    一百多年前的1915年,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次年,在此基礎上,他本人預言了引力波,而施瓦西預言了黑洞。    1922年11月13日,中國上海匯山碼頭 [1]。一位德國猶太人從日本客船「北野丸」號上走下來。他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在去日本訪問途中在上海暫停。歡迎的人群中有瑞典駐上海總領事,他通知愛因斯坦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的,前一年的獎。
  • 霍金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嗎?
    ,甚至不是對科學做出最大貢獻的人,而是為了一項發現。諾貝爾獎每年頒發的六個國際獎項中的任何一個,獎勵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經濟學和促進和平方面的傑出工作。諾貝爾獎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學術團體的成員決定,如果是和平獎,則由挪威議會決定。
  • 相對論為何沒讓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
    提起愛因斯坦,很多人首先都會想到相對論。從研究對象來分,相對論一共分為2種: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不過,它們都顛覆了現代物理學,直接催生出了量子力學,徹底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一直到今天,愛因斯坦的很多「奇思妙想」,比方說多維時空、時空隧道等等,都被人廣泛的研究和討論。
  • 愛因斯坦諾貝爾獎背後的故事
    我們真的回不到過去了嗎……」畢導製作的愛因斯坦被提名次數與年份的關係,其中愛因斯坦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獎。圖片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45933447我恰好對這一段的歷史小有研究。
  • 愛因斯坦和諾貝爾獎的「恩怨」
    顯然,歷史上的確有人不止一次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如居裡夫人於1903年獲物理學獎,於1911年獲化學獎;也有人在同一個學科內兩次獲諾獎,如巴丁於1956年和1972年都獲得了物理學獎。可見諾獎委員會並無「一個人不能兩次獲獎」的規定。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 諾貝爾和諾貝爾獎
    ,用於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它代表著一份偉大的榮譽。科學家愛因斯坦、居裡夫人、屠呦呦等都曾獲得諾貝爾獎。因此,他把實驗室設在了斯德哥爾摩市外馬拉湖的一條駁船上。同年秋季,諾貝爾成功發明了硝化甘油炸藥用雷管;同年10月,獲得硝化甘油炸藥的專利,成立了硝化甘油炸藥公司。後來,在歐洲各地開設諾貝爾分公司,炸藥事業鼎盛,他也因此積累了巨額財富。
  •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趣事嗎,請點關注。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是在1922年。他獲獎的原因是因為對光電效應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因為當時已經如日中天的相對論。愛因斯坦從1905年開始對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進行研究,到了1922年,已經有相關的實驗現象證明了相對論的正確性。但諾貝爾獎的評獎委員會還是沒有把諾獎頒給這個熱點科學,而是頒給了20年前愛因斯坦就已經研究出的光電效應成果。
  • 楊振寧依然有機會再次獲得諾貝爾獎
    使楊振寧拿到諾貝爾獎的成就是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發表了宇稱不守恆的思想,對原本認為天經地義的宇稱守恆提出大膽的質疑。1957年實驗證實了宇稱不守恆,當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 愛因斯坦和諾貝爾獎的「恩怨」
    顯然,歷史上的確有人不止一次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如居裡夫人於1903年獲物理學獎,於1911年獲化學獎;也有人在同一個學科內兩次獲諾獎,如巴丁(John Bardeen)於1956年和1972年都獲得了物理學獎。可見諾獎委員會並無「一個人不能兩次獲獎」的規定。
  • 愛因斯坦如果活著,按照他的貢獻能獲得幾次諾貝爾獎?
    能獲多少次諾貝爾獎這得看諾貝爾獎委員會怎麼評,所以這個真說不準……反正現在為止同一個人獲諾貝爾獎好像還沒超過三次的,獲同一獎項好像還沒超過兩次的……能獲多少次我們說不準,但有多少次機會能獲我們還是可以算一算。
  • 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川普獲得「諾貝爾獎」,但該獎有點「奇怪」
    被"諾貝爾獎"提名的時候,川普曾興奮得連續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多條推文慶祝。不過,候選人終究是候選人,川普想要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恐怕還得和另一位候選人普京進行一番"激烈角逐"。但"搞笑諾貝爾獎"則早早地把獎盃為川普準備好了,也不知道這位總統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能不能"喜上加喜"。
  • 諾貝爾獎公布愛因斯坦成績單是怎麼回事 諾貝爾獎公布愛因斯坦成績...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一直被謠傳高中時數學成績不好。為此,諾貝爾獎官方近期公布了愛因斯坦在1896 年就讀於瑞士阿勞市高中時的成績單。那麼,諾貝爾獎公布愛因斯坦成績單分數多少呢?想知道諾貝爾獎公布愛因斯坦成績單是怎麼回事,請看以下介紹。
  • 不讓愛因斯坦談相對論的頒獎大會?諾貝爾獎與愛因斯坦荒誕的故事
    1900年,瑞典爆炸大王諾貝爾設立諾貝爾獎,獎勵在自然科學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學家。百年以來,獲獎的過千人百人中,各類大牛,故事層不出差。但是這些舉世矚目的任務中,愛因斯坦是獲得諾貝獎的名人中,和諾貝爾獎故事最多的人。同時,愛因斯坦還與中國發生了一些故事,他是為數不多曾幫助過中國的外國科學家,能算是中國人的朋友了。
  • 寫出時間簡史的霍金,為何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這雖然給他打開了知名度,但這本身並不足以讓他獲得諾貝爾獎。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霍金太超前了,技術還有一些追趕的餘地。但除了諾貝爾獎,還有其他形式的認可。霍金對世界的最大貢獻是他幫助當今許多科學家在他們心中找到了科學的聲音。他的書塑造了許多人的職業道路,這是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渴望得到的遺產。
  • 愛因斯坦如果在世,並且預言全都被證實,他能獲得幾次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作為物理學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物理學研究領域上非常廣泛,例如,狹義相對論,光電效應,布朗運動,廣義相對論等等;愛因斯坦是1922年(補缺1921年份諾獎)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那麼像愛因斯坦這麼高產且碩果纍纍的物理系家為什麼沒有獲得兩次甚至更多的諾貝爾獎呢?在這裡必須要說明一下,諾貝爾獎並沒有一個人不能獲兩次獎這樣明文規定,比如居裡夫人於1903年獲物理學獎,於1911年獲化學獎;也有人在同一個學科內兩次獲諾獎比如巴丁於1956年和1972年都獲得了物理學獎,而且巴頓還生活在愛因斯坦之後。
  • 拼錯諾貝爾獎引發群嘲,川普回應道:諷刺有用嗎?
    周日,川普在多條推特中抨擊諾貝爾獎(Nobel Prize)。然而,他多次將其拼寫為「Noble Prize」,引發網友嘲諷。川普對此作出回應,問道:「諷刺有用嗎?」他寫道:「高尚的定義是,『具有或表現出良好的個人品質或高尚的道德原則和理想。』」「諷刺有用嗎?」他補充道。周日下午,「Nobe」和「Noble Prize」成為推特熱詞之首。此前,川普在推特上發布了一系列推文,抨擊新聞媒體對他工作習慣的報導,以及對俄羅斯幹預選舉的調查。
  • 是他造成了諾貝爾獎史上最大的遺憾
    而歷史上第一位繪製出這張周期表的人就是俄國化學家德米特裡.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1905年,諾貝爾獎向門捷列夫拋來了橄欖枝,雖然這離他繪製出首張元素周期表已經過去30多年了。門捷列夫獲得了化學獎提名,然而卻非常遺憾地落選了。
  • 他曾遭愛因斯坦拒絕,患有嚴重精神分裂,最終卻獲得了諾貝爾獎
    在一般人的眼中,那些能夠拿到諾貝爾獎的人才應該都是非常出色的存在,在不同的研究領域之內,他們也為人類的進步與發展貢獻出了巨大的力量。然而,在了解了一些諾貝爾獎得主的故事之後,我們卻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其實,並不是所有的人才都是人們眼中的精英,在這些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中,也有一些十分特殊的存在。
  • 諾貝爾獎歷史上的趣味事兒
    未經本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在媒體上轉載本文!)諾貝爾獎,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