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 諾貝爾和諾貝爾獎

2020-10-22 宋慶齡體驗中心


什麼是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根據科學家諾貝爾先生在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獎項,用於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它代表著一份偉大的榮譽。科學家愛因斯坦、居裡夫人、屠呦呦等都曾獲得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徽


2015年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其在發現青蒿素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貢獻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今天我們一起走近諾貝爾獎的創始人,看看諾貝爾獎背後的故事。

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他是成功的化學家、發明家和企業家,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

兒時的諾貝爾體弱多病,上課出勤率很低,但是在學校裡,他學習努力,勤於思考,成績經常名列前茅。1850年,17歲的諾貝爾遠渡重洋到了美國,在著名的艾利遜工程師的工廠裡實習,後來他又到歐美各國考察了4年。在考察中,他每到一處,就立即開始工作,深入了解各國工業發展的情況。

1860年,他開始從事硝化甘油炸藥的研究,後來與父親、弟弟共同研製炸藥。1864年,因一次意外爆炸事故,他們的工廠被炸毀,諾貝爾的弟弟不幸遇難,政府禁止他們繼續試驗。因此,他把實驗室設在了斯德哥爾摩市外馬拉湖的一條駁船上。同年秋季,諾貝爾成功發明了硝化甘油炸藥用雷管;同年10月,獲得硝化甘油炸藥的專利,成立了硝化甘油炸藥公司。後來,在歐洲各地開設諾貝爾分公司,炸藥事業鼎盛,他也因此積累了巨額財富。

諾貝爾醉心於炸藥研究,先後研製了「諾貝爾引燃器」、「矽藻土炸藥」、安全雷管引爆裝置、諾貝爾爆破炸藥等,因此他被稱為「炸藥工業之父」。他興趣涉獵廣泛,在電化學、光學、生物學、生理學和文學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

諾貝爾獎是怎樣誕生的呢?

它緣於一則錯誤的新聞報導。1888年,一家法國報紙錯誤地刊登了炸藥的發明人阿爾佛雷德•諾貝爾去世的消息。其實真正去世的人是他的哥哥,路德維格•諾貝爾。這家報紙不但沒有核對實際情況,還火上澆油詆毀諾貝爾:「阿爾佛雷德•諾貝爾博士,因找到了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殺死更多人的方法(炸藥)而發財的人,昨天去世了。」諾貝爾擔心自己可能要以「死亡商人」的稱號被後人銘記,十分痛心。為了挽回他的聲譽,他決心用自己的財產設立一個獎項,頒發給那些對人類作出積極貢獻的人。

於是諾貝爾在去世前立下遺囑,將其財產中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年息設立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5種獎項獎金,獎勵在上述領域內作出最大貢獻的學者。(1969年瑞典銀行增設經濟學獎)

諾貝爾遺囑手稿

從1901年開始,諾貝爾獎每年評選一次,截止至2020年,共授予930位個人和25個團體,每年的頒獎儀式在諾貝爾逝世時間12月10日下午舉行。發展至今,諾貝爾獎已然成為一項崇高的榮譽,更重要的是,它肯定了那些貢獻的價值。

你知道嗎?

2020年諾貝爾獎自10月5日起至10月12日陸續頒布。

10月5日,病毒學家哈維·詹姆斯·奧爾特(Harvey James Alter)、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和生物化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因在C型肝炎病毒領域的傑出貢獻,分享了今年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項。

生理學或醫學獎

10月6日,理論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天文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因揭秘黑洞而獲得了物理學獎。

物理學獎

10月7日,生物化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生物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因對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貢獻,摘得今年的化學獎獎項。

化學獎

10月8日,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獲得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文學獎

10月9日,諾貝爾和平獎揭曉,獲獎者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獲獎理由是,「它為解決飢餓問題所做的努力,它為改善環境所做的貢獻,它為受衝突影響地區爭取和平的努力,以及它在防止飢餓被用作戰爭與衝突的武器方面的推動力」。

和平獎

10月12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人名單揭曉,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獲獎,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


經濟學獎

阿爾佛雷德•諾貝爾以其一生譜寫了一段充滿勤勞和智慧的科學佳話,他留給世界的「禮物」將繼續影響著世界。也讓我們銘記歷史上的今天,1833年10月21日是諾貝爾先生出生的日子。

「創空間的線上小課堂」抖音帳號已正式上線,感興趣的家長和小朋友可以登陸「抖音APP」平臺,搜索「創空間的線上小課堂」進行關注,我們將持續推出精彩有趣的互動小視頻,奇思妙想玩轉創客!


文中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僅作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他把實驗室變成諾貝爾獎搖籃|歷史上的今天
    他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裡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撰文 | 陳關榮(香港城市大學)歷史上有許多出色的科學家,按媒體喜歡的說法,都不幸地「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但歷史上也有這樣的偉大科學家,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裡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當然,這個人是歷史上的唯一: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
  • 他把實驗室變成諾貝爾獎搖籃|歷史上的今天
    他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裡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撰文 | 陳關榮(香港城市大學)歷史上有許多出色的科學家,按媒體喜歡的說法,都不幸地「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但歷史上也有這樣的偉大科學家,不僅自己榮膺諾貝爾獎,還讓他實驗室裡的學生和助手都先後獲得諾貝爾獎。當然,這個人是歷史上的唯一: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
  • 圖文:今天,諾貝爾獎100歲---回眸百年諾貝爾
    預計今年每項獎金將達96萬美元  本報記者曾偉綜合報導今天,2001年12月10日,諾貝爾獎整整100歲了。  ■1911年居裡夫人又以鐳和釙的發現獲得了191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迄今為止,居裡夫人仍是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唯一女性。  今天,諾貝爾獎100歲  諾貝爾的遺囑  諾貝爾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曾先後立下過3份內容非常相似的遺囑。
  • 歷史上諾貝爾獎最大的諷刺,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艱難和坎坷
    在諾貝爾獎的評選歷史中,沒有任何人的獲獎有象愛因斯坦那樣艱難曲折,充滿爭議。但是愛因斯坦並沒有因為提出了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他一生只得到一次諾貝爾獎,獎給了他一系列重要發現中的一個較小的,但也有足夠分量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而就這一次獲獎也充滿了爭論和坎坷。
  • 歷史和當今——諾貝爾獎是權威
    諾貝爾獎是人類文明的標誌和進步的象徵!包括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經濟學獎,和平獎,文學獎六個獎項!然而諾貝爾文學獎則是象徵意義和沒有實際作用的獎項!諾貝爾和平獎則是往往同和平背道而馳的!比如竟然在歷史上有五位美國總統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或許整個世界都承認,美國人用武力可以換來和平!當然情況確實如此!像20世紀初的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都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 諾貝爾獎歷史上的趣味事兒
    未經本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在媒體上轉載本文!)諾貝爾獎,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獎項。
  • 諾貝爾為什麼要成立基金會?看諾貝爾獎歷史上第一部中國題材小說
    1897年,世界傑出的瑞典籍化學家、物理學家諾貝爾在1895年立下的遺書被公布。諾貝爾在遺書中說:將遺產中的32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5種獎金: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與和平獎金,用以獎勵促進人類科學與社會發展的科學家和學者。
  • 炸藥不是諾貝爾發明的——諾貝爾獎的趣事
    「諾貝爾獎」這個獎項我們從小聽到大,每當有人提到它時,大家總會對拿過這項殊榮的人肅然起敬。趁著諾貝爾獎剛頒完之際,今天就帶各位來了解一下,關於「諾貝爾獎」的點點滴滴。有些人認為它只不過是一個沾上「諾貝爾」光環的獎項罷了,但一般學術界,仍都認為此獎與其他諾貝爾獎地位相同,所以頒獎時,經濟學獎的得獎者,也是與其他5個獎項的得獎者在同一典禮上頒授。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發現新元素
    直到今天的科學研究中,元素周期表依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2016年12月1日,人們發現了4種新元素,分別是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他們被完美地填入了元素周期表的第七行。 這張200年前由門捷列夫總結出來的元素周期表,為什麼我們今天依舊可以往裡面填入新的元素呢?這就要來講一講元素周期表的另一個重要特點——預測性。
  • 歷史上有哪些諾貝爾獎切切實實地,改變我們的農業生產和生活
    諾貝爾化學獎公布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 )、吉野彰(Akira Yoshino)。
  • 歷史上的諾貝爾化學獎(1901-2019)
    歷史上的諾貝爾化學獎(1901-2019) 澎湃新聞 2020-10-07 17:08 來源:澎湃新聞
  • 歷史解讀:歷史上10位應該獲諾貝爾獎,最終卻沒有得獎的傑出作家
    他的詩歌獲得普立茲獎,獲得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大學等40多項榮譽博士學位。另外唯一一位獲得過四次普利茲文學獎的人是尤金·奧尼爾,他曾獲得過諾貝爾獎。弗羅斯特的第四次普立茲獎是在他去世前20年頒發的。而諾貝爾委員會在這20年中都沒有理睬他。
  • 歷史上的今天 屠呦呦獲諾獎
    2015年10月5日(農曆2015年8月23日),中國女藥學家「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2015年10月5日下午5點30分公布。據諾貝爾獎官網(icon網頁連結)最新消息,William C. Campbell,Satoshi ōmura和中國人屠呦呦(Youyou Tu)共同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William C.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
    1968年,瑞典銀行(瑞典中央銀行)為了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了瑞典銀行經濟學獎,即後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0月7日新鮮「出爐」,所謂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百年歷史中,有人過世3天獲殊榮,有人陪跑32載終成空。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直升機的前世今生
    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藍豆豆,今天是2020年9月11日,天氣晴,在81年前的今天,世界首架直升機駕駛員站在底盤上,拉動鋼絲繩,以改變飛行方向。,同時也可為直升機提供推進力和操縱力。受力分布圖【小貼士】懸停飛行:就是使直升機在一定高度上保持航向和對地位置不變的狀態
  • 諾貝爾獎歷史上最不公正一次獲獎評選,一位著名華裔科學家遭冷落
    每個獎項最多有三個獲獎者,許多歷史上最值得獲獎的候選人都沒有得到諾貝爾獎。圖:作為核裂變發展的基礎工作的科學家之一的莉澤·邁特納,從未因其貢獻而獲諾貝爾獎。吳博士和國家標準局的科學家們一起提供了第一個實驗證據,證明了宇稱守恆原理在弱亞原子相互作用中不成立,從而成為第一個獲得研究公司獎的女性。吳健雄博士獲得了許多獎項,但卻被科學界最負盛名的榮譽冷落,這也許是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大的不公正。理論發展具有巨大的科學意義,但是,只有被測量的觀測值才能證實、驗證或反駁一種理論。
  •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歷史回顧
    1926年 這一次,諾貝爾醫學獎的評選結果是一個完完全全的錯誤。丹麥生物學家約翰內斯·菲比厄獲得諾貝爾獎。他發現一種網形的寄生蟲可以讓鼠類患上胃癌。但很快,其他的科學家就發現他實驗用的小自鼠之所以患上癌症,其實是由於缺乏維生素。諾貝爾評審委員會一直到40多年以後,才敢重新頒獎給癌症研究領域的科學家。
  • 諾貝爾獎黑歷史這麼可怕!?
    諾貝爾獎從1895年創立到今天,能堅持125年如一日地在各個領域尋覓對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才,也算是「深耕一隅、追求極致」了,所以全世界人民相信它的權威性,願意去關注、討論,給得獎者以尊重。 但如果諾貝爾獎出錯了呢?如果它也有黑歷史呢?
  • 盤點歷史上那些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第一個最厲害
    我們今天看一下那些多次獲得諾貝兒獎的人。第一個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是一個女性,這個女性非常偉大,全世界都知道她,她就是居裡夫人。1903年,瑪麗·居裡、皮埃爾·居裡和亨利·貝克勒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共同對貝克勒而發現的放射現象作出了傑出工作。她是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不過這僅僅是個開始。
  • 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川普如願以償?榮獲諾貝爾獎,但有點特殊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 前言: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近期,國外各大媒體和社交網絡瘋狂轉發最新熱點顯示,美國總統川普榮獲諾貝爾獎,但有點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