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發現新元素

2020-12-02 宋慶齡體驗中心

元素周期表圓滿了

北京時間2016年12月1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在美國北卡研究三角園(Research Trangle Park)正式宣布,在去年年底確認新發現的四個元素分別被命名為:113號——Nihonium (Nh)、115號——Moscovium (Mc)、117號——Tennessine (Ts)和118號—— Oganesson (Og)。自此,元素周期表的第七行終於被填滿了。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元素周期表

什麼是元素周期表?為什麼化學家們要努力地填滿它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元素周期表的前世今生吧。

元素周期表的故事要從兩百年前說起。當時的化學界正處在探索的階段,自然界到底有多少種元素?這些元素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他們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聯繫?這些問題讓全世界的化學家們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中前赴後繼地艱難求索,有一位叫做門捷列夫的俄羅斯化學家也是其中的一員。


1.門捷列夫

化學家門捷列夫


時任俄羅斯彼得堡大學化學教授的門捷列夫不分晝夜地研究著元素的化學特性和原子特性,他試圖在複雜繁多的元素中找到它們的共性,但是他的研究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了。

門捷列夫沒有氣餒,他選擇走出實驗室,去更多的國家學習最新的化學知識,去研究更多的學科領域,並進行實地的調查和研究,這些經歷開拓了他的眼界,也豐富了他的知識,為他發現並提出元素周期表奠定了基礎。

在門捷列夫返回實驗室之後,他先準備了許多像撲克牌一樣的卡片,並將當時化學界已經發現的63種元素的各項特點寫在卡片上。他用不同的方法對這些卡片進行元素分類實驗,最終發現所有已知的元素都可以按照原子量的遞增順序被排列起來,並且相似的元素會根據一定的間隔出現,門捷列夫將這個規律稱為元素周期律。於是他根據元素周期律製作出了元素周期表,在這張表中,所有的元素都被有規律地放置,看似互不相關的元素也被統一起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直到今天的科學研究中,元素周期表依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2.元素周期表

下圖是一張舊版的元素周期表,請仔細觀察一下,看一看這張表有什麼問題?

元素周期表-舊

相信火眼金睛的你一定可以看出來,這張表的第七行的元素只到了第112號元素,而且第七行的後面還有空格,被寫上了省略號。

再來看一張現在最新的元素周期表,看一看有什麼變化?

元素周期表-最新

我們可以發現這張表的第七行被填滿了。還記得文章開頭說的事情嗎?2016年12月1日,人們發現了4種新元素,分別是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他們被完美地填入了元素周期表的第七行。

這張200年前由門捷列夫總結出來的元素周期表,為什麼我們今天依舊可以往裡面填入新的元素呢?這就要來講一講元素周期表的另一個重要特點——預測性。

門捷列夫在製作元素周期表的時候發現,根據元素周期律以及科學的計算,在一些已知的元素之間,還存在著空位。門捷列夫大膽地預測,這些空著的位置一定代表著一些尚待發現的新元素,於是門捷列夫就將這些位置空了出來,留給後人去驗證。實際上,在許多年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學家們真的填上了這些空位,例如鎵jiā。鎵的發現充分地證明了元素周期律是一條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驗證了元素周期表的預測性,從此以後人們可以根據元素周期表有目的地去尋找和發現更多的新元素,而這些新元素可能會成為改變世界科技的重要力量。

這就是為什麼2016年發現的4個新元素是一件令世界振奮的事情了,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又一次證明了元素周期律的客觀性,而人類則又向無限可能的未來前進了一大步。

本期《歷史上的今天》就講到這裡啦,期待與你的下一次見面。

「創空間的線上小課堂」抖音帳號已正式上線,感興趣的家長和小朋友可以登陸「抖音APP」平臺,搜索「創空間的線上小課堂」進行關注,我們將持續推出精彩有趣的互動小視頻,奇思妙想玩轉創客!

*文中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僅作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直升機的前世今生
    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藍豆豆,今天是2020年9月11日,天氣晴,在81年前的今天,世界首架直升機直到有一天母親從街上買回一個來自中國的玩具——竹蜻蜓,從此西科斯基迷上了飛翔事業。人類飛行器人原本是不會飛的,但人類就是這樣,一旦發現哪件事做不了,就開始嘗試去做這件事。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 諾貝爾和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根據科學家諾貝爾先生在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獎項,用於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2015年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其在發現青蒿素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貢獻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冥王星"驅逐"事件
    今天藍豆豆代表創空間給大家帶來的是一件發生在2006年8月24日的大事件——冥王星&34;事件。這個事件不僅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更是直接改寫了世界各地的教科書。】創空間線上不打烊|藍豆豆帶你遊太空)01冥王星的發現在將近一個世紀之前的1930年2月18日,冥王星被克萊德·湯博發現了。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以前人們只能通過天文望遠鏡去觀察它,現如今我們有月球的相關參數,甚至可以帶回月球上的物質進行研究。從遠遠的遙望月球到親手觸碰月球標本,人類對月球的了解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你知道這背後的故事嗎?今天是2020年7月20日,在51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3秒(休斯頓時間),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乘坐一艘名叫&34;的宇宙飛船完成了人類的首次登月,本次登月任務的團隊成員分別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左起),從此人類對月球有了更深的了解。
  • 化學元素周期表:又增添4種新元素!
    今天該組織宣布:「經過5個月的公開審議,早先由元素發現者提出的命名方案已由IUPAC批准通過。」   他們還補充說:「依照傳統,新發現的元素都以地方名、地理區域名或一位科學家的名字命名。」   「剛完成的命名也反映並維護了歷史和化學的一貫性:第113號和115號元素都有後綴『-ium』,跟1至16組的所有新元素一樣;第117號元素帶有『-ine』,屬於第17組;第118號元素有『-on』,屬於第18組。
  • 新元素「取名」記
    2015年12月30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確認人工合成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元素。隨之,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被全部填滿,這118個元素構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  給這些如此重要的「小傢伙」取名字自然十分講究。
  • 日本發現新元素用啥漢字命名?網友神腦洞
    其實,還有新的元素在不斷發現中。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與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 )組建的聯合工作組( joint working party,JWP )確認人工合成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元素
  • 【科學講座】周善貴:超重原子核與新元素
    本次講座的主講人是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周善貴研究員,周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題為「超重原子核與新元素」的講座,他主要從理論預言、實驗進展、合成所面臨的挑戰、合成機制展望等方面探討超重原子核。  講座伊始,一條「銜尾蛇環」成為今天的主題——探索宇宙、究其基本,還得「探究原子核」。
  • 勇於探索的人--發現新元素
    他們把轟擊後的鉬原子交給物理學家分析,發現了空缺的43號元素,並命名為鎝。1939年,法國的化學家波裡分析了錒同位素放射衰變的產物,結果發現了新的放射元素,也就是空缺的第87號元素。最終這個元素被命名為鍅。
  • 情人節文案:盤點那些歷史名人的溫柔情話,字裡行間的神仙愛情!
    今天是情人節,是不是朋友圈各種情話浮現在你的眼前?那麼,歷史名人們的情話又是怎樣的呢?他們以文傳情,紙短情長,著實令人羨慕! 一、說起詩文傳情,不得不提漢朝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司馬相如在事業有成的時候,竟產生休妻的念頭!
  • 科學歷史上的今天(8月)有哪些重大事件
    一般來說我們人類自古以來便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說法,直到今天,我們才把按時勞作與休息作為對自身生命的尊重,也就是養生。然而對於時間這一種確實存在而又不可觸及的維度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時間在我們的印象裡確實存在著但又搞不清楚是什麼。時間目前只是作為我們記錄物體運動的一種方式而已,這一點更古未變過。
  • 元素周期表四個新元素有了中文名
    元素國際名源於發現者     2015年底,113、115、117和118號元素的發現得到了國際組織的正式承認。一般規定,元素發現者擁有優先命名的推薦權,最後由IUPAC正式公布。」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科院院士張煥喬告訴記者。     據了解,此次公布的4個新元素名稱主要源於地名和科學家姓氏。
  • 美日俄相繼發現新元素 元素周期表到底會多大?
    《日本經濟新聞》7月26日報導說,日本發現的新元素「Nihonium」將列入化學課本的元素周期表。
  • 新元素的中文名是怎麼來的?
    相信大家對於中學化學課上必背的元素周期表並不陌生,每一個化學元素都有對應的中文名稱,但是有些元素名卻十分難寫,甚至很多人都不認識。那麼大家知道這些化學元素的中文名到底是怎麼取的嗎?  當我們展開元素周期表時,不難發現元素周期表最後幾位元素總是以Uu開頭,這是一種臨時的命名規則,這種命名辦法被稱作為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
  • 科學家為給新元素取名,不惜造了2個字!
    沒錯,這就是中學化學課堂上必背的「元素周期表」,當年可是難倒不少同學,以致不少紛紛投奔文科的隊伍。看到這裡就會發現,4個新元素的中文定名中,「tián 」「 ào」屬於新造字(原諒小編用今天的輸入法還沒辦法把這幾個字敲出來),「nǐ」是新簡化字,之前只有繁體字「鉨」。
  • 我們應該銘記的科學家,為亞洲獲得首個新元素發現的殊榮!
    鉨的發現日本理化研究所2004年9月28日宣布,由該所科學家參加的研究小組已成功合成出第113號新元素。據理化研究所發布的新聞公報,研究人員利用線型加速器,使第30號元素鋅原子加速,轟擊第83號元素鉍原子。
  • 新元素中文名怎麼來的?
    ào  5月9日,中科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聯合發布了113號、115號、117號、118號4個新元素的中文名稱  此次4個新元素的中文定名工作也經歷了諸多環節,包括向社會廣泛徵集新元素中文名、召開新元素中文名研討會、徵集學界意見、召開新元素中文定名會等。  中文漢字豐富,為何在4個新元素的中文定名中還要採用新造漢字?
  • 【光明日報】元素周期表四個新元素有了中文名
    元素國際名源於發現者   2015年底,113、115、117和118號元素的發現得到了國際組織的正式承認。一般規定,元素發現者擁有優先命名的推薦權,最後由IUPAC正式公布。」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科院院士張煥喬告訴記者。  據了解,此次公布的4個新元素名稱主要源於地名和科學家姓氏。
  • 科學家公布4個新元素名稱 日本上榜-科學家,公布,4個,新元素,名稱...
    去年年底科學界宣布確認了4個新元素的發現,第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元素被正式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中。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 8日晚間正式宣布,化學元素周期表原子序113的新元素將命名為「Nihonium」,元素符號為「Nh」,「Nihon」是「日本」的日語發音,中文名稱則尚未決定。
  • 四個化學新元素有了中文名字 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填滿
    四個化學新元素中文命名發布。 新華社發 金立旺 大巢製圖   你認識「(釒爾)」「(鏌)」「(石田)」「(氣奧)」嗎?它們是為了4個化學新元素113號Nh、115號Mc、117號Ts、118號Og新定的中文名字,其中後兩個是新造字,被依次定音為「nǐ」「mò」「tián」「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