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探索的人--發現新元素

2020-09-12 兼愛者

直到1937年,在92號元素,即鈾元素之前,在元素周期表中只有四個空缺的元素位置。它們的序數分別是43、61、85、87。於是科學家開始對這空缺的探索。

1937年,美國科學家通過粒子回旋加速器,使氚核轟擊金屬鉬原子。他們把轟擊後的鉬原子交給物理學家分析,發現了空缺的43號元素,並命名為鎝。

1939年,法國的化學家波裡分析了錒同位素放射衰變的產物,結果發現了新的放射元素,也就是空缺的第87號元素。最終這個元素被命名為鍅。

1940年,塞格雷和他的同事在用氦核轟擊鉍原子時,發現了新元素,後來他們將這個元素命名為砹。

1940年,美國的麥克米倫和艾貝爾森利用慢中子轟擊鈾-238得到了錼元素。

1940年,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工廠實驗室和麥克米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用氚核轟擊鈾-238時,得到了鈽元素。

1944年,鋦元素、鋂元素被轟擊出來。

1945年,61號元素也被發現了,這是美國化學家馬裡奧和同事,在用中子轟擊釹原子時發現的,後來他們將其命名為鉕。

1949年,鉳元素被轟擊出來。

1950年,鉲元素被轟擊出來。

1974年,科學家得到了第106號元素,這個元素被命名為。

1982年,第109號元素被轟擊出來,這個元素後來被命名為䥑。

1984年,第108號元素-被發現。

到目前為止,元素周期表一共有116種化學元素,至少目前沒有繼續增加。即使理論上可能存在其他元素,但120號後的任何元素都極不穩定而且存在的時間十分短暫。


相關焦點

  • 勇於探索的人--探索天空的伽利略
    1609年,義大利人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星空,之前,人類一直是用肉眼來直接觀測星空的。1610年,伽利略在觀測木星時,發現有3顆小星在其淡黃色的圓面附近,其中1顆在木星右邊,2顆在左邊。接連觀察了多日,伽利略發現木星旁邊的小星星數目不定,時而3顆,時而2顆,時而4顆。經過幾個星期的觀測,他斷定木星有四顆衛星。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發現新元素
    當時的化學界正處在探索的階段,自然界到底有多少種元素?這些元素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他們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聯繫?這些問題讓全世界的化學家們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中前赴後繼地艱難求索,有一位叫做門捷列夫的俄羅斯化學家也是其中的一員。
  • 勇於探索的人——紫外線與紅外線的發現
    赫歇爾發現紅外線以後,科學家們開始深入地探索紫光以外的區域,德國物理學家特爾用化學方法探索紫光以外的區域。紅外線和紫外線的發現,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福音,各種利用紅外線與紫外線的設備相繼問世,比如:紅外望遠鏡、紅外顯微鏡、紫外殺菌燈等。
  • 【科學講座】周善貴:超重原子核與新元素
    本次講座的主講人是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周善貴研究員,周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題為「超重原子核與新元素」的講座,他主要從理論預言、實驗進展、合成所面臨的挑戰、合成機制展望等方面探討超重原子核。  講座伊始,一條「銜尾蛇環」成為今天的主題——探索宇宙、究其基本,還得「探究原子核」。
  • 日本發現新元素用啥漢字命名?網友神腦洞
    其實,還有新的元素在不斷發現中。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與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 )組建的聯合工作組( joint working party,JWP )確認人工合成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元素
  • 科學研究要敢於探索,勇於創新
    科學研究要敢於探索,勇於創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7日 16:08 來源:     「科學研究要敢於探索,勇於創新。」
  • 我們應該銘記的科學家,為亞洲獲得首個新元素發現的殊榮!
    鉨的發現日本理化研究所2004年9月28日宣布,由該所科學家參加的研究小組已成功合成出第113號新元素。據理化研究所發布的新聞公報,研究人員利用線型加速器,使第30號元素鋅原子加速,轟擊第83號元素鉍原子。
  • 勇於探索的人——X射線的發現
    X射線的發現源於對陰極射線的研究。19世紀末,關於陰極射線本質問題的研究吸引了眾多科學家。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校長倫琴就是眾多研究者之一。1895年,倫琴在實驗室內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包用黑紙包裹的很好的相機底片全部感光了。
  • 勇於探索的人——X射線的發現
    X射線的發現源於對陰極射線的研究。19世紀末,關於陰極射線本質問題的研究吸引了眾多科學家。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校長倫琴就是眾多研究者之一。1895年,倫琴在實驗室內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包用黑紙包裹的很好的相機底片全部感光了。他試驗了多次,都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 新元素的中文名是怎麼來的?
    相信大家對於中學化學課上必背的元素周期表並不陌生,每一個化學元素都有對應的中文名稱,但是有些元素名卻十分難寫,甚至很多人都不認識。那麼大家知道這些化學元素的中文名到底是怎麼取的嗎?  當我們展開元素周期表時,不難發現元素周期表最後幾位元素總是以Uu開頭,這是一種臨時的命名規則,這種命名辦法被稱作為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
  • 新元素「取名」記
    2015年12月30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確認人工合成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元素。隨之,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被全部填滿,這118個元素構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  給這些如此重要的「小傢伙」取名字自然十分講究。
  • 美日俄相繼發現新元素 元素周期表到底會多大?
    《日本經濟新聞》7月26日報導說,日本發現的新元素「Nihonium」將列入化學課本的元素周期表。
  • 新元素中文名怎麼來的?
    ào  5月9日,中科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聯合發布了113號、115號、117號、118號4個新元素的中文名稱  此次4個新元素的中文定名工作也經歷了諸多環節,包括向社會廣泛徵集新元素中文名、召開新元素中文名研討會、徵集學界意見、召開新元素中文定名會等。  中文漢字豐富,為何在4個新元素的中文定名中還要採用新造漢字?
  • 科學家為給新元素取名,不惜造了2個字!
    200多年來,這個神秘而富有挑戰性的領域,吸引著無數科學家為之不斷探索。2015年12月30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確認人工合成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元素。隨之,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被全部填滿!
  • 勇於探索的人——測量光速
    人是怎麼測出光速的呢?從17世紀開始,有很多科學家開始研究測量光速,並做了大量的試驗。第一個想出辦法測量光速的是伽利略。1607年,他從光走直線的特性中獲得靈感,做了一個實驗:他先讓2個人手提一盞前面有蓋的信號燈,分別站在兩個山頭上,兩山相距1.5千米。
  • 科學家公布4個新元素名稱 日本上榜-科學家,公布,4個,新元素,名稱...
    去年年底科學界宣布確認了4個新元素的發現,第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元素被正式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中。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 8日晚間正式宣布,化學元素周期表原子序113的新元素將命名為「Nihonium」,元素符號為「Nh」,「Nihon」是「日本」的日語發音,中文名稱則尚未決定。
  • 日本發現新元素用啥漢字命名?網友神腦洞-元素,元素周期表,化學...
    其實,還有新的元素在不斷發現中。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與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 )組建的聯合工作組( joint working party,JWP )確認人工合成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元素
  • 堅持自己的理論的哥白尼用一生證明:人的天職是勇於探索真理
    歷史是安靜的,喧囂的是歷史的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須從小事做起,成功者不是從不失敗而是從不放棄,輕絲慢縷飄舞著古色古香,點點滴滴的溪水流過秋的哀傷,讓纖敏的思緒化成粉紅的情節流淌在浪漫的文字,讓靜夜的愁思譯作青春的華彩演變成炙熱的言語,讓優美的文採在這裡飄逸,讓青春的夢想在這裡放飛
  • 4種新元素獲周期表提名
    該聯合會去年年底宣布,確認上述4種新元素的存在。這些元素由俄羅斯、美國和日本的科研團隊發現,他們也獲得了對這些元素的正式命名權。 根據IUPAC的規定,發現方對新化學元素擁有命名權,而新修改的命名原則是可根據神話概念及人物、礦物和其他相似物質、地名與地理區域、元素性質或科學家姓名來命名新元素。
  • 科學網—4種新元素獲周期表提名
    元素周期表 圖片來源:IUPAC   本報訊 很快就會有4個新名字被添加到元素周期表的右下角。 化學管理機構、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的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於6月8日在一份提案中宣布,113號元素將被命名為nihonium(Nh);115號元素將被命名為moscovium(Mc);117號元素將被命名為tennessine(Ts);118號元素將被命名為oganesson(Og)。 該聯合會去年年底宣布,確認上述4種新元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