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安靜的,喧囂的是歷史的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須從小事做起,成功者不是從不失敗而是從不放棄,輕絲慢縷飄舞著古色古香,點點滴滴的溪水流過秋的哀傷,讓纖敏的思緒化成粉紅的情節流淌在浪漫的文字,讓靜夜的愁思譯作青春的華彩演變成炙熱的言語,讓優美的文採在這裡飄逸,讓青春的夢想在這裡放飛。透過歲月的年輪,我們回憶淡淡校園思緒,穿越時尚的前沿,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流過的細沙,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很高興小編又和大家見面了。
今天小編要向大家講的是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法博士、神父哥白尼。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蘭維斯瓦河畔的託倫市的一個富裕家庭。18歲時就讀于波蘭舊都的克拉科夫大學,學習醫學期間對天文學產生了興趣。1496年,23歲的哥白尼來到文藝復興的策源地義大利,在博洛尼亞大學和帕多瓦大學攻讀法律、醫學和神學,博洛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徳·諾瓦拉對哥白尼影響極大,在他那裡哥白尼學到了天文觀測技術以及希臘的天文學理論。
他40歲時提出了「日心說」。後來在費拉拉大學獲宗教法博士學位。哥白尼作為一名醫生,由於醫術高明而被人們譽名為「神醫」。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費勞恩譯格大教堂任職當一名教士。哥白尼並不是一位職業天文學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業餘時間完成的。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有力地打破了長期以來居於宗教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然而,由於哥白尼的日心說所得的數據和託勒密體系的數據都不能與第谷的觀測相吻合,因此日心說此時仍不具優勢。
直至克卜勒以橢圓軌道取代圓形軌道修正了日心說之後,日心說在於地心說的競爭中才取得了真正的勝利。寫出了《天體運行論》的哥白尼,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可他用科學的觀察否定了天主教會毫無根據卻又影響深廣的舊有知識。在哥白尼別的著作裡同樣充滿了天主的名字以及天主的智慧與慈愛。他一生維護著天主教的信仰,他對從天主教的革命出的新教派給予了反擊,哥白尼死於1543年,享年七十歲。不過他的死因卻有爭議,但是一直沒有未有準確的說法。
因為哥白尼的死不是人為原因造成的,而是哥白尼因為年輕時期長期的奔波勞累,導致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弱,最後因為疾病去世了。可也有人說哥白尼因為觸犯了宗教,被天主教活活燒死了。哥白尼將自己業餘時間都花在了研究上,哥白尼在工作的業餘時間寫自己觀察到了天文現象,在成功發現了日心說理論後,哥白尼害怕被教會追殺,在他去世前不久才發表的理論,通過這個可以斷定哥白尼沒有和教會發生直接的衝突,自然哥白尼也就不是被教會處死的。雖然沒有被教會處死,但哥白尼的生活卻沒有那麼容易。
因為教會勢力的強大,那些敢於同教會反抗的人士中許多都被教會用火活活燒死了,哥白尼的家人及好友也有慘遭教會的殘害。哥白尼沒有被教會處死,但他也難逃教會對他的一些看守及問話,總之人生自由得到了限制。哥白尼在最後身體已經不好的時候還受到了教會對他嚴密的監視,因為就怕哥白尼的任何舉動威脅到教會的統治。不過即使是受到迫害他依然在堅持自己的理論,當時羅馬天主教廷認為他的日心說違反《聖經》,哥白尼仍堅信日心說,並認為日心說與其並無矛盾,並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
1533年,60歲的哥白尼在羅馬做了一系列的講演,可直到他臨近古稀之年才終於決定將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出版商才收到哥白尼寄來的一部他寫的書。在科學的研究上哥白尼有很多的研究,對於生活和研究他擁有很多的感悟,比如:在許多問題上我的說法跟前人大不相同,但是我的知識得歸功於他們,也得歸功於那些最先為這門學說開闢道路的人;人的天職是勇於探索真理,等等。好了,今天的故事講完了,歡迎大家到評論區留言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