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和發展對真理標準的科學認識

2020-11-24 人民網

內容提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基本觀點。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真理觀,是40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一條重要經驗。新的時代條件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應當繼續堅持和發展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這一科學認識,以問題為理論創新的基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用人民的實踐檢驗真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以創新為真理發展的動力,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勝利。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基本觀點。40年前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重新確立了全黨對這個重要觀點的認識,恢復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礎。歷經40年改革開放實踐,中國共產黨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堅持和發展對真理標準問題的科學認識,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真理觀。

以問題為理論創新的基點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理論源於實踐,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馬克思指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馬克思這裡講的對「實踐的理解」,包括對實踐提出的問題的認識。問題包括矛盾,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矛盾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亦即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習近平同志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解決各種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黨和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給我們黨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進行新的實踐、解決新的問題、破除新的障礙,同樣需要新的科學思想的指導。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推進理論創新,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

以問題為理論創新的基點,抓住事關全局的重要問題,提出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解決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基本經驗,也是黨的十九大以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重要保證。

用人民的實踐檢驗真理

實踐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活動,實踐的結果檢驗著認識的真偽。考察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最重要的是考察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因為人民群眾是實踐活動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發展的規律就存在於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活動之中。在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中把握歷史規律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也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

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40年來,依靠人民的實踐和智慧,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實現一次又一次突破,獲得巨大成就,創造和積累了無數有益經驗。我們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是強調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對於真理的鑑別權和話語權,從根本上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的那樣:「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而只能由人民來評判,必須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人民的實踐檢驗真理,就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圍繞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來確立黨的大政方針,解決好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黨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能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用人民的實踐檢驗真理,還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拜人民群眾為師,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一旦發現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偏離人民群眾的要求,就應當勇於承認和改正,這是衡量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否真正履行對人民群眾所負責任的重要尺度。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提升黨組織戰鬥力、抵禦各種風險挑戰、順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思想建設,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相繼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目的就是讓黨員幹部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使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性更加堅強。

以創新為真理發展的動力

真理來源於實踐,具有客觀性,但它並不是僵化不變的,而是隨著實踐不斷發展的活的思想。這不僅在於真理本身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也在於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堅持實踐和真理的辯證關係,就要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中不斷推動真理發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通過解決現實問題內在地結合在一起。理論創新對現實問題作出科學回答,正確引導社會實踐發展;實踐創新對社會實踐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作出有效應對和解決。真理的發展在對問題的探索和解決中實現,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得到升華。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在不斷創新中發展真理。40年前,通過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兩個凡是」的錯誤得到了糾正,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科學態度樹立起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得到恢復和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認真總結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經驗,果斷地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上所作的開幕詞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我們黨來說,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開創性實踐的基礎上進行艱辛探索和理論概括,不斷譜寫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理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這在當代中國具有特殊的重大意義。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因此,在實踐基礎上繼續推進理論創新,需要不斷總結改革開放取得的有益經驗。一是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認識,構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二是樹立問題意識,從問題出發去探求創新的起點、獲取創新的動力,在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理論創新。三是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以我為主、兼收並蓄,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四是將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有機結合起來,以實踐創新帶動理論創新,以理論創新深化實踐創新,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總結新經驗,開闢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的新局面。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給理論創新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運而生。這一新思想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它的科學真理性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檢驗,顯示出巨大的真理力量。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必將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成為現實。

(執筆:楊 河 葉紅雲)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12日 07 版)

相關焦點

  • 科學理論真偽的評判機制和真理標準
    科學理論真偽的評判機制和真理標準 長期以來,相對論被主流學界稱之為「最偉大理論」,相對論在學術界大行其道,儘管學界高層批判相對論者比比皆是,卻凡對相對論有微詞者,一律被貼上「民科」的標籤,誰敢言推翻相對論?
  • 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科學真理
    再聯繫過去30多年來,中國經濟同樣奇蹟般地保持了世界罕見的持續高速增長,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展示出蓬勃生機和強大活力。這也讓國際社會熱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的發展道路和模式。這些實質上又一次向世人生動而深刻地表明:馬克思主義是揭示規律、指導實踐的科學真理。
  • 深刻認識「九個堅持」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在講話中,習近平提出「九個堅持」的重要論斷,認為這是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不斷發展。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必要深刻認識、準確領會「九個堅持」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 科學和真理的區別
    顯然,以上的科學和真理定義就是不接地氣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他們講的所謂科學和真理。因為,他們舉不出一個「接地氣」的科學和真理例子。下面,小編就來尋找一個「接地氣」 的科學和真理定義。小編認為,因為科學和真理都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的科學和真理,所以「籠統」地說「自由」就是真理,顯然就是不科學的。具體地說西方哲學之所以「很無用」就是因為,西方哲學講的真理很籠統。
  • 論真理
    真理就是產生各種事物的必然規律。真理有各種層次的真理,是基本物質相互作用產生各種活動或事物的發展層次決定的,真理有層次之分而沒有絕對與相對之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真理內容的層次會越來越多,但是,微觀層次的真理必然要決定宏觀層次的真理。也就是說宏觀層次的真理是由微觀層次的真理有機合成的,而不是獨立於微觀層次真理產生或形成的。
  • 地質學論的發展說明了什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唯一的標準
    人類世世代代在地球上生活、鬥爭和成長,在認識地球、改造地球的長期實踐中,逐漸產生了一門研究地球的科學—地質學。面對錯綜複雜的地質現象歷史上的地質學家曾經提出過各種各樣的假說和理論,並展開過激烈的爭論。孰是孰非,由誰來裁決呢?是實踐。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
  • 認識論部分的主要原理
    科學地說明了人的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把認識看成是一個由不知到知、由淺入深的充滿矛盾的能動的認識過程。 (三)認識活動中的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 1.科學需要創新才能發展,科學創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2.理性因素在人的認識過程中起主導的作用:第一,指導作用;第二,解釋作用;第三,預見作用。
  • 為了發展審辯式思維需要拋棄「實踐唯一標準」
    了解這一過程,我們就可以更容易理解:以實踐作為標準(criterion)檢驗(test)真理(truth)的思維方式是一種簡單的思維方式,是邏輯學「科學轉向」和「數學轉向」後的消極後果。這段話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A、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B、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之一。C、有些實踐不能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D、實踐是我們關於真理的認識的來源。請先不要繼續閱讀,請先記住自己的答案。
  • 兩百多高級幹部開會討論「兩個凡是」和真理標準問題,華國鋒檢討
    11月27日,中央工作會議按原定日程轉入對兩年國民經濟計劃和李先念在國務院務虛會上講話的討論。在大組討論中,有個別人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提出不同的看法,不贊成將這場討論看作是政治問題、路線問題,是關係國家命運的問題。
  • 方真:求真務實認識論和價值觀的辯證統一
    認識論和價值觀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特徵   馬克思主義不僅僅是一個關於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的理論體系,也是一個系統、科學的社會發展理論,更是指導無產階級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並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社會的科學理論。
  • 警惕那些把握「客觀規律」和手握「客觀真理」的助學者
    本號第251、252、547期《什麼是「語文」》(1、2、3)中對此展開了討論。這裡是第547期,從中可以看出,對此問題,建國以來已經爭論了68年,今後至少還會再爭論68年。這篇文章的矛頭所指是一些語文教育的「外行」,包括一些人文學者,一些「高端設計者」。文章批評這些「外行」入主語文課標建設和教科書編寫工作,對語文教育妄議和瞎指揮,肆意踐踏語文教育的神聖陣地,破壞語文發展道路。誰擾亂著語文教育?靳老師直言不諱地指出了這些「擾亂者」:巢宗祺、溫儒敏、鍾啟泉、錢理群、孫紹振、黃厚江、韓軍。
  • 公民科學素質的標準是什麼?
    對這些問題的判斷,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每個人的科學素質。  近日,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啟動。那麼,判斷公民科學素質的標準是什麼?6月22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省科普中心主任張新華。  「公民科學素質水平是衡量個人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 宗教面向科學,科學追求真理。當下科學應對自然發展的瓶頸
    唯神宗教和唯物科學唯物科學批判唯神宗教但無法打破宗教神學歸根結底是沒有觸及真理無法剝除神學迷霧。宗教教導人戰勝自私自我克制貪婪欲望,在初期社會利用未知引導人向善維護推動文明發展,科學發展使宗教的迷信信仰趨向淡薄。唯神是迷信,唯物會迷茫何謂生物?
  • 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本質特徵
    回答好這一問題,對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至關重要。  一、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歸根到底來源於實踐  社會主義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的過程。在長達500年的探索歷程中,推動人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發展的,始終是社會實踐。
  • 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導讀--理論...
    檢驗真理的標準是什麼? 答:真理就是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相一致。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沒有真正解決真理觀面臨的難題。舊唯物主義認為真理就是人的認識被動地、直觀地符合於外在的物,而唯心主義則認為真理就是讓客觀對象符合於人的自我意識,換句話上,自我意識就是真理。
  • 「敢于堅持真理」,還是迷信邪說?——剖析一個博士、黨員幹部對...
    自16世紀哥白尼推翻「地球中心說」,而引起天文學和廣泛的科學革命之後,到18世紀中葉,康德和拉普拉斯、海格爾又提出天體演化星雲說和宇宙論,被恩格斯譽為打開了形上學自然觀的第一個缺口,包含著一切繼續進步的起點。自那時以來,關於宇宙起源、演化、結構的理論有了很大發展。現代宇宙學的「標準模型」認為,我們的宇宙或總星系誕生於約在150億年以前發生的一次宇宙大爆炸。
  • 改革開放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這一切都是中國共產黨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當代中國和世界所得出的正確結論。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提供了認識我國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徵、把握我國社會發展歷史方位的思想方法,是共產黨人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始終做到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的理論前提。
  • 專題十 哲學思想與唯物論、認識論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哲學是具體科學的抽象和概括,對具體科學的發展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 B、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從而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
  • 陰陽五行說與科學及真理之關係
    然而,論辯的相關文字中,暴露出不少學者在一些重大理論問題上存在盲點和誤區。一些學者不僅對於中國古代學術缺少基本了解,甚至對於「什麼是科學」「科學與真理」等問題,也沒有清晰的認知。     本文不對《基準》做出評論,而是旨在討論科學與真理及其相關的理論問題。
  • 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的結合和升華
    習近平總書記認為,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一方面「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這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基礎和出發點,否則就會迷失方向走上歧途」;另一方面「必須隨著實踐發展不斷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生命活力,以更好地把馬克思主義堅持下去」。這兩個「必須」,是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精神,以及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精神的深刻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