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藍豆豆代表創空間給大家帶來的是一件發生在2006年8月24日的大事件——冥王星&34;事件。這個事件不僅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更是直接改寫了世界各地的教科書。
冥王星被&34;
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在布拉格召開第26屆大會,確定了&34;的定義,也決定了冥王星的身份,原來作為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被降級為&34;。此後,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國際天文聯合會
第28屆國際天文聯合會在北京舉辦
在之前的文章中,藍豆豆曾給大家講過太陽系&34;的故事。但是在14年前,太陽系一直有&34;之稱,當時的教科書也是採用這種說法。可是為什麼身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會被&34;呢?這就要從冥王星的發現講起了。
(點擊這裡http://www.sclc2017.org/cms/html/ckj/2020-04-01/979091033.html閱讀前文-【線上體驗】創空間線上不打烊|藍豆豆帶你遊太空)
在將近一個世紀之前的1930年2月18日,冥王星被克萊德·湯博發現了。冥王星的發現過程和海王星類似。之前我們曾經說過&34;的海王星是&34;,因為天文學家們在觀測天王星的軌道運動時發現,根據經典力學原理,一定會有一個天體在幹擾它,於是就通過計算預測了這個天體會出現的位置,並成功觀測到了一顆新的行星——海王星。
在發現海王星之後,天文學家們通過觀測海王星的軌道發現,還有其他的天體在幹擾著天王星的軌道,在經過了長達50多年的計算和觀測之後,才發現了冥王星。
冥王星
【小貼士】
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冥王星上有一顆大大的&34;呢?這顆&34;被稱為&34;,這片心形區域被命名為&34;,這是冥王星發現者的名字。在這裡,探測器發現了冰川平原,被命名為斯普特尼克平原(Sputnik Planum),這是人類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名字。
冥王星這顆星星的名字其實來源於一位10歲的小姑娘。她叫做威妮夏·伯尼。當時,發現第九大行星的消息引起了轟動,天文臺收到了來自全世界的命名建議。伯尼出於對古羅馬神話的興趣,建議以羅馬神話中的冥界之神普魯託(Pluto)命名。
這條建議被天文臺採納為候選之一,並獲得了全票通過。該提案被認可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新行星是一顆離太陽非常遙遠的行星,從它上面看到的太陽就像一顆大一點的星星。因此冥王星的環境冰冷而黑暗,就像傳說中的冥界一樣,很適合用冥界之王的名字命名;二是,這顆星星的天文符號♇,也是由P和L構成的花押字。
冥王星上的太陽(模擬圖)
冥王星的天文符號
【小貼士】
1941年新發現的放射性元素&34;(Plutonium),化學符號Pu,也是以冥王星的名字命名的哦。鈽也是核燃料和核武器的重要材料之一。
因為冥王星離太陽實在是太遠了,而且當時的觀測水平十分有限,所以在它被發現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不能確定它的大小。在最開始,天文學家們估算它的質量比地球還大,所以把它認為是太陽系&34;,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觀測技術的進步,天文學家們發現冥王星越來越&34;了。
首先,是冥王星的運行軌道問題。太陽系的行星們都是圍繞著太陽旋轉的,大家都在自己的軌道上各自安好,軌道都是接近正圓形。冥王星雖然也圍繞著太陽旋轉,但是它的軌道卻非常的奇怪。雖然冥王星的軌道周期是248地球年(也就是說自打發現以來它還沒有繞太陽轉過一圈呢),但是通過觀測發現,冥王星離太陽最近的時候竟然比海王星還要近!這種運行軌道是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此外,太陽系其他的行星都是在近乎一個平面上運行的,而冥王星的軌道卻高度傾斜,這一點也和大家不一樣。
冥王星運行軌道的傾斜角
冥王星運行軌道的傾斜角
其次,是冥王星的體積問題。最開始我們認為冥王星比地球還大,但是在1980年,我們通過紅外望遠鏡觀測出冥王星的直徑約為2400千米,比月球(3475千米)還小。而且進入21世紀之後,天文學家們又陸續發現了好多和冥王星擁有相似大小以及運行情況的天體,尤其是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的測算數據竟然比冥王星還要大。這可怎麼行呢?難道要有&34;了嗎?
於是2006年召開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決定重新定義行星的概念,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而21世紀以來陸續發現的其他小天體,例如卡戎星、鬩神星、穀神星、鳥神星、共工星等等,也都劃分進了矮行星的範疇。
【小貼士】
直到2015年,新視野號探測器飛過冥王星,才正式測得它的直徑約為2370千米左右,同時鬩神星的直徑約為2326公裡,所以其實鬩神星的體積還是比冥王星要小的,但是鬩神星的質量比冥王星大哦。
以上就是&34;的始末啦,雖然被&34;出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有點&34;,但是科學就是要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容不得半點虛假的。
天文學家們基於當時的知識水平和測量條件做出了他們當時最正確的判斷,但是隨著知識水平的進步,他們也能及時認識到錯誤,並積極的進行修正,這種實事求是,不怕承認錯誤的科學態度正是我們小朋友們要學習的。
本期&34;就到這裡了,小朋友們,我們下期再見。
&34;抖音帳號已正式上線,感興趣的家長和小朋友可以登陸&34;平臺,搜索&34;進行關注,我們將持續推出精彩有趣的互動小視頻,奇思妙想玩轉創客!
文中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僅作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