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2020-07-21 宋慶齡體驗中心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仰望星空,我們總能看到皎潔的月亮,這個在太陽系中神秘的天體——月球。以前人們只能通過天文望遠鏡去觀察它,現如今我們有月球的相關參數,甚至可以帶回月球上的物質進行研究。從遠遠的遙望月球到親手觸碰月球標本,人類對月球的了解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你知道這背後的故事嗎?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今天是2020年7月20日,在51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3秒(休斯頓時間),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乘坐一艘名叫&34;的宇宙飛船完成了人類的首次登月,本次登月任務的團隊成員分別是: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左起),從此人類對月球有了更深的了解。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34;飛船的月球登陸過程是十分坎坷的。1969年7月20日,當飛船在月球背面時,呼號為&34;的登月艙從呼號為&34;的指令艙中分離。科林斯獨自一人留在&34;上。他在檢查飛行器一切正常後,便離開了。他的任務是在指令艙中做監測和通訊的工作。

隨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啟動了&34;的推進器並開始下降。他們很快意識到它&34;了,導航計算機出現了若干次異常的程序警報。在休斯頓的詹森太空中心,飛行控制指揮官貝爾斯曾考慮是否終止登月計劃,最終還是&34;允許阿姆斯特朗嘗試登月。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34;登月點

重新嘗試登月後,阿姆斯特朗發現他們正處在一塊巖石和一片硬地之間。計算機失靈導致他們飛過了預選著陸區,而燃料也很快就要耗盡了。此時,阿姆斯特朗選擇手動控制登月艙。登月艙不斷下降,燃料開始耗盡,所剩燃料僅夠維持30秒,阿姆斯特朗在遍布礫石和隕石坑的月球表面冷靜地找到一處適合著陸的地方,並駕駛登月艙穩穩地降落在月球上。準確的登陸時間是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3秒(休斯頓時間)。得知飛船著陸成功時,休斯頓飛行控制中心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大家都為此捏了把汗。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34;飛船的著陸點

在驚險的登月過後,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相繼踏上月球,兩人在月球表面活動了兩個半小時,使用鑽探取得了月芯標本,拍攝了一些照片,也採集了一些月表巖石標本,奧爾德林在登上月球後還測試了包括雙腳跳在內的幾種在月球表面行走的方法。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太空人們於1969年7月24日返回地球,為避免從月球帶回未知病原體,&34;的乘員們在返回地球後進行了隔離,1969年8月13日,太空人們離開了隔離區並接受美國民眾的歡呼,同一天在紐約、芝加哥和洛杉磯都進行了為他們慶祝的遊行。


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三位英雄吧

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 (Neil Alden Armstrong) 1930年8月5日生於俄亥俄州瓦帕科內塔。1955年獲珀杜大學航空工程專業理學碩士學位。1949-1952年在美國海軍服役(飛行駕駛員)。阿姆斯特朗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太空人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

巴茲·奧爾德林 (Buzz Aldrin)上校,博士,出生於1930年1月20日,原名埃德溫·尤金·奧爾德林(Edwin Eugene Aldrin, Jr.)曾是一名美國飛行員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人,以在執行第一次載人登月任務&34;時成為第二名(在尼爾·阿姆斯特朗之後)踏上月球的人而聞名。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巴茲·奧爾德林

麥可·科林斯(Michael Collins,出生於1930年10月31日)曾是一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人,執行過&34;以及&34;任務。是人類首次登月的機組成員之一,但他當時沒有登月,因為他是機組指令長。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麥可·科林斯

其實人類的首次登月不僅僅是這三名英雄的傑出貢獻,在他們的背後還有眾多幕後工作者們的默默付出,比如登月任務的替補人員,飛船的設計者,擔任地面通訊任務的支持團隊等等。

阿姆斯特朗踏上了月球的那一刻說:&34;確實如此,在人類首次登月成功後,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乘坐&34;五號載人飛船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是38歲的楊利偉。他是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14圈,經過21小時23分、60萬公裡的安全飛行後,他於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楊利偉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34;,先後完成了月面勘測任務,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後的分析與研究。隨後2005年10月12日和2008年9月25日,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和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均成功發射,到2016年10月17日中國已經完成了6次載人飛行任務。中國人的探月工程,為人類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貢獻。

看到這裡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們是不是也燃起了航天夢呢?只要你們努力學習航天知識,多多關注中國探月工程,經常鍛鍊增強體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也可以成為一名航天英雄,為中國探月工程做出一番貢獻。最後也請你記住,為了紀念1969年7月20日人類首次登月這個重要的日子,人們將每年的7月20日作為&34;,紀念這天人類向月球邁出了一大步。


&34;抖音帳號已正式上線,感興趣的家長和小朋友可以登陸&34;平臺,搜索&34;進行關注,我們將持續推出精彩有趣的互動小視頻,奇思妙想玩轉創客!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

文中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僅作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
    新華網北京7月19日電 歷史上的今天 7月20日幾個小時後,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在月球上首次留下人類的足跡。為了紀念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的7月20日就成為「人類月球日」。1974年7月20日,中國與尼日共和國建交。尼日位於西非撒哈拉沙漠南部,首都尼亞美。
  • 人類登月的歷史
    昨天,中國在海南島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了嫦娥五號返回式探測器,計劃在月球著陸,採集月壤樣本並帶回地球。中國近幾十年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但必須承認美國和前蘇聯早在五十年前在登月等方面已經非常厲害!特別是美國有六次人類登上月球!1、第一次:1969年7月20日。奧爾德林手控登月艙在月面「靜海」的一角平穩降落,登月獲得成功。第一次近距離拍攝了月球的照片,對科學研究有重大意義。2、第二次:1969年11月19日。「阿波羅12號」任務總共帶回來超過70磅(約合32公斤)的月球巖石樣本,科學家利用這些月球巖石去研究月球的歷史和構成。
  • 歷史上的今天:人類首次月球車行駛
    你可能不知道,在49年前的今天,就有人在另一個星球完成了一次「自駕遊」。1971年7月31日,美國「阿波羅15號」太空人大衛·斯科特和詹姆斯·艾爾文駕駛著四輪月球車完成了人類首次月球駕駛在1952年至1954年間,火箭專家沃納·馮·布勞恩在Collier's雜誌上連載的科幻小說《人類將要徵服宇宙》中提到,要造一輛10噸重的拖車,在月球表面上工作六周。要想在遙不可及的月球上駕車,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如何把車帶到月球上去。航天任務對搭載物品的重量和體積十分苛刻,因此只有把車做小做輕,才能順利帶到月球。
  • 人類首次登月騙局是真的嗎?為什麼美國登月的轟動超過了首飛太空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人類的首次登月,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34;11號載著三名太空人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代表人類的一步踏在了月球上。這件事情多年以來一直眾說紛紜,我們這期視頻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次登月對人類歷史發展來說到底有什麼重大意義呢?真的只是航天技術的進步那麼簡單嗎?
  • 歷史上的今天|講述人類首登月球背後的故事……
    50年前的今天,人類首次登月成功,率先登上月球表面的是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美國3名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阿姆斯特朗走出登月艙,在月球表面留下人類的第一個腳印,正如他所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人類首次登月全過程
    人類首次登月全過程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07-21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回顧一下40年前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16日9點32分,巨大的「土星5」火箭搭載「阿波羅11號」飛船點火升空。「阿波羅11號」飛船上載有三名航天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埃德溫·奧爾德林,麥可·柯林斯。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發現新元素
    在門捷列夫返回實驗室之後,他先準備了許多像撲克牌一樣的卡片,並將當時化學界已經發現的63種元素的各項特點寫在卡片上。他用不同的方法對這些卡片進行元素分類實驗,最終發現所有已知的元素都可以按照原子量的遞增順序被排列起來,並且相似的元素會根據一定的間隔出現,門捷列夫將這個規律稱為元素周期律。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直升機的前世今生
    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藍豆豆,今天是2020年9月11日,天氣晴,在81年前的今天,世界首架直升機駕駛員站在底盤上,拉動鋼絲繩,以改變飛行方向。波音737客機飛機的發明及其發展,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從此人類真正插上了翅膀,得償飛翔天空的夙願
  • 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這些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1969年7月20日,美國成為第一個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距今已近50年。「阿波羅11號」成功讓人類登陸月球成為美國和世界歷史的重要一刻,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這一刻如此重要?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 諾貝爾和諾貝爾獎
    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它代表著一份偉大的榮譽。今天我們一起走近諾貝爾獎的創始人,看看諾貝爾獎背後的故事。因此,他把實驗室設在了斯德哥爾摩市外馬拉湖的一條駁船上。同年秋季,諾貝爾成功發明了硝化甘油炸藥用雷管;同年10月,獲得硝化甘油炸藥的專利,成立了硝化甘油炸藥公司。後來,在歐洲各地開設諾貝爾分公司,炸藥事業鼎盛,他也因此積累了巨額財富。
  • 讓-弗朗索瓦·克萊瓦出席歐米茄活動 致敬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如今,距離人類首次登月已經有50年歷史了,1969年,阿姆斯特朗佩戴歐米茄超霸系列ST105.003腕錶首次登上月球表面。為了致敬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歐米茄舉辦「金色時刻」活動來慶祝,同時邀請了歐洲航天局 (ESA) 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太空梭任務前太空人讓-弗朗索瓦·克萊瓦 (Jean-Franois Clervoy)來出席該活動,共同慶祝這一偉大時刻。
  • 距首次登月已過去半個世紀,人類何時才能重返月球?
    有史以來,人類總共完成了一次載人登月,而且是在51年前的1969年。196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的阿波羅11號飛船攜帶三名太空人成功登月,並順利返回地球。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在這之後的51年裡,人類竟然再也沒有重返月球。那麼這是究竟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技術問題嗎?
  • 共慶金色時刻 歐米茄致敬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
    2019年5月9日,瑞士著名制表品牌歐米茄 (OMEGA) 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舉辦盛大紀念活動,以致敬人類首次登月成功50周年。歐米茄超霸腕錶參與了人類首次登月任務並伴隨著太空人登上月球,品牌全球總裁兼執行長安世文(Raynald Aeschlimann) 對此深感榮幸。談及歐米茄的太空探索精神時,他表示:「能夠登上另一個星球是何其偉大的一項壯舉,這無疑值得我們慶祝和致敬!」
  • 歷史上的今天-阿波羅15號
    阿波羅15號(Apollo 15)是阿波羅計劃(Project Apollo)中的第九次載人任務,也是人類第四次成功登月的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15號還是阿波羅計劃中首次J任務——與前幾次任務相比在月球上停留更久,科學研究的比例更大。
  • 1969年的人類首次登月事件,為什麼總被懷疑是個騙局?
    筆者:三體-小遙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認知。但是在探索之初,一切都沒有想像的那麼順利,甚至輿論也對此表現出極大的懷疑態度,美國「阿波羅號」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1969年,當美國太空人將國旗插在月球表面的消息被公布後,很多人對此提出了質疑,並且開始尋找其中的漏洞,試圖證明這是一場自導自演的「登月大戲」。如果站在全人類的角度看待登月這件事,相信人們都會感到十分振奮,因為我們終於走出了地球,並且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 人類首次登月,那些你們絕對不知道的事情!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我相信大家都很熟知這句話,沒錯,這是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望著自己在月球上留下的腳印發出的感嘆,難道他們登月後只說了這句話嗎?你們不知道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 歷史上的今天:7月20日
    亞歷山大公元前356年——亞歷山大出生亞歷山大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巴卡,愷撒大帝,拿破崙)。第一位火炬手康斯但丁1936年——柏林奧運會開幕柏林奧運會聖火在奧林匹亞點燃,希臘人康斯但丁成為現代奧林匹克火炬接力歷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
  • 人類登月50周年,下一個將會是中國人?美國知道後心態崩了
    人類登月50周年即將到來,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走下了登月艙,成為登上月球的「第一人」。這項創舉曾是美國的榮耀,但現在美國卻高興不起來了,因為下一個登上月球的或將是中國人。美國太空專家發表的一篇題為《下一個阿姆斯特朗可能是中國人》的文章推測,中國登月計劃將在2030年前後把中國人送上月球,整篇文章字裡行間全是危機感。美國已經開始用「太空超級大國」來形容中國當前在太空領域的地位,尤其是中國今年成功登陸月背之後,更讓美國對中國刮目相看。今年國家宇航局已經回應,中國將在2019年下半年發射嫦娥五號,並在2020年探索火星,並計劃進行載人登月。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冥王星"驅逐"事件
    今天藍豆豆代表創空間給大家帶來的是一件發生在2006年8月24日的大事件——冥王星&34;事件。這個事件不僅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更是直接改寫了世界各地的教科書。】創空間線上不打烊|藍豆豆帶你遊太空)01冥王星的發現在將近一個世紀之前的1930年2月18日,冥王星被克萊德·湯博發現了。
  • 登月50年 | 一文看盡人類首次登月:別讓陰謀論毀了這次壯舉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載人繞月飛行。不久後阿波羅10號也完成了繞月飛行。這是阿波羅登月之前的最後準備。儘管是誤報,但在當時,在兩位太空人精神高度緊張,準備首次降落月面時,這警報來的實在不是時候。即便從「露西」(Lucy)算起,人類的歷史也僅有大約300萬年,300萬年來,月亮一直是人類,以及我們的祖先們抬頭仰望的存在,而現在,第一次,有一個人類,即將踏上這顆星球的表面。 時間到了1969年7月20日美國東部時間22:56(北京時間已經是7月21日了),阿姆斯特朗已經準備好出艙,他將代表全人類,第一次踏足另一個星球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