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愛因斯坦談相對論的頒獎大會?諾貝爾獎與愛因斯坦荒誕的故事

2020-12-05 太公文化觀天下

1900年,瑞典爆炸大王諾貝爾設立諾貝爾獎,獎勵在自然科學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學家。百年以來,獲獎的過千人百人中,各類大牛,故事層不出差。但是這些舉世矚目的任務中,愛因斯坦是獲得諾貝獎的名人中,和諾貝爾獎故事最多的人。同時,愛因斯坦還與中國發生了一些故事,他是為數不多曾幫助過中國的外國科學家,能算是中國人的朋友了。

一、未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前,就在離婚協議中與妻子分割諾貝爾獎金的人。

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是米列娃·瑪麗克(1875年12月19日———1948年8月4日)。愛因斯坦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求學期間,愛因斯坦與米列娃結是同班同學。當時班上三十個人,僅僅米列娃·瑪麗克一個女嬌娥。愛因斯坦用很多男生常用的套路——借筆記本,和米列娃走進,最後抱得美人歸!

1903年兩人結婚, 育有一個女兒(下落不明)和兩個兒子。後愛因斯坦移情別戀,要求離婚。1916年,愛因斯坦寫信給米列娃,如果要保持婚姻,必須滿足以下條件:A、你應當保證我的衣物和被褥整潔,保證我的一日三餐,保證我的工作間整潔,特別要提醒的是,我的辦公桌別人不得使用。B、放棄我們之間的一切關係,除非出席社交活動,特別不要讓我在家裡跟你坐在一起,跟你一道外出或旅行。C、跟我交往要注意以下事項:別希望我對你好,不發火,如果需要,必須立即終止與我的談話,只要我要求,必須無條件地離開臥室或工作間。D、你有義務在孩子面前不得以語言或動作蔑視我。

這條件不是任何女子能承受的,即使對方是愛因斯坦。1919年,米列娃被迫同意離婚,但她提出要分一部分諾貝爾獎金。儘管兩年後愛因斯坦才獲得諾貝爾獎,但以當時愛因斯坦因廣義相對論暴得大名,得獎是遲早的事。因此,兩個在離婚協議裡約定:兩個孩子歸米列娃撫養,將來得到諾貝獎後,獎金歸米列娃。1921年,當愛因斯坦拿到獎金後,確實付給了她一些,但她到底得到了多少錢,迄今仍是一個謎。

上世紀初,即使是在科學發達,人文精神昌盛的歐洲,女子上大學的很是稀少。米列娃也是學霸。只是因為大學期間懷孕,無法參加畢業考試,未獲得大學畢業證。婚後又撫養子女和照顧愛因斯坦,未能進一步深造和開展研究,以至於在科學上未能有貢獻。即使如此,愛因斯坦給朋友的信中說:「我開始寫博士論文了,我需要我的妻子,她能為我解開數學上的難題。」

歷史不能假設,如果米列娃不是大學期間碰到愛因斯坦,說敢說米列娃不是居裡夫人第二呢?是愛情毀掉了事業,還是家庭戕害了前途?但是可以肯定是:是愛因斯坦毀掉了米列娃!中國古話: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沒想到,這句話成立米列娃後半生的痛!

米列娃和孩子們

二、一個可以取得可以五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男人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的4篇重要論文《根據分子運動論研究靜止液體中懸浮微粒的運動》、《關於光的產生和轉變的探討》、《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和《物體慣量和能量的關係》,徹底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點。並最先斷言物質和能量的相當性,對空間、時間和引力都賦予完整的新概念。愛因斯坦的這四篇文章闡發的科學理論,放在當時,哪一篇都可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了。加上1915年發布的廣義相對論論文,頒發五次諾獎給愛因斯坦都當之無愧。雖然歷史上有多人獲得兩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但是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只是青睞了愛因斯坦一次。

愛因斯坦和米列娃

三、獲諾貝爾獎時,愛因斯坦發生國籍之爭

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當時德國實行全民義務兵役制,愛因斯坦討厭部隊,認為士兵就是沒腦子外加一根筋的機器。為了躲避服兵役,當然還有不喜歡德國古板的中學教育等原因。1894年,愛因斯坦一家人移居義大利米蘭。1899年10月,愛因斯坦申請放棄德國國籍,正式申請瑞士公民權。1901年3月21日,愛因斯坦正式取得瑞士國籍。

1913年,愛因斯坦重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洪堡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當得知愛因斯坦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時,瑞士舉國歡慶。然而德國宣布愛因斯坦是德國人,因為當初愛因斯坦提出的放棄德國國籍的申請沒有被批准,因此,從法律上而言,愛因斯坦仍是德國人。迄今,愛因斯坦的諾獎獎牌,仍算在德國的帳面上。

四、最大成就卻未獲得諾貝爾委員會認可,獲獎的成就是光電效應,而不是赫赫大名的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卻幾乎是愛因斯坦一個人獨自完成的理論創造。不但其他科學家未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做出貢獻,相反當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時,有人問證明廣義相對論成立的著名的英國科學家愛丁頓:世界上只有三半人懂廣義相對論?愛丁頓沉默不回答。當別人又問了一遍時,他說:愛因斯坦是一個,我是一個。我在想第三個人是誰! 現在看似荒謬的說法,在當時卻被認為是對愛因斯坦相對論最真實的描述。由此也可以看出愛因斯坦創造廣義相對論的成就與獨樹一幟,前所未有!

提出著名的「上帝粒子」的馬約拉納和費米(近代著名的物理學家)有場對話:

馬約拉納:每隔500年才有一個類似阿基米德和牛頓這樣的科學家出現,而每100年就有1至2個類似愛因斯坦和玻爾這樣的科學家出現。

費米:那我處於一個什麼位置呢?

馬約拉納:理智一點,費米,我並沒有談到你,我們談的只是愛因斯坦與波爾。

當時,兩人已經取得巨大成就,算天才少年,才二十多歲。

有位科學家的著名的戲謔之言:

自然和自然規律隱匿在黑暗之中。

」上帝說:『『讓牛頓出生吧!" 於是一片光明。

魔鬼說:讓愛因斯坦出生吧!萬物又重返黑暗.」

因為廣義相對論過於高深,所以不為當時的科學家所理解。 可此時,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界的威望之高,如日中天,諾貝爾獎委員會不能忽視他。幾經考慮,諾貝爾獎委員會想出一個折中方案—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理由不是相對論,而是他在1905年,也就是他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前所發現的光電效應定律。

當瑞典駐上海領事館通知愛因斯坦獲獎時,還告訴他,參加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獎大會時最好不要講廣義相對論。

當時愛因斯坦受到日本已建成出版社的邀請,到日本訪問講學,順便「走穴」,掙些銀子給米列娃養娃!因此錯過了當年的頒獎典禮。1923年7月,愛因斯坦在一次瑞典科學會議上發表了正式獲獎演說,犟脾氣的他沒有提光電效應,而是大談特談廣義相對論。

五、愛因斯坦與中國 不得不說的故事

有細節控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上面提到中國了。

對了,愛因斯坦和中國的因緣從上海開始:

1922年,愛因斯坦到日本走穴時(日本開出了5萬美金的天價,相當於現在的千萬以上了),經停上海,在此期間,他獲悉了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消息。當時,中國也有大學邀請愛因斯坦到中國講學,只是支付不起天價的出場費而作罷。

愛因斯坦在經停期間,對中國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中國人在吃飯時都不坐在板凳上,反而是像歐洲人到樹林裡上廁所時一樣蹲著,而這一切行為都是這樣安靜又拘束的發生,甚至連小孩子看上去都死氣沉沉和呆板。

愛因斯坦在《愛因斯坦遊記》中寫道,中國人"生很多孩子"、"繁衍能力很強"。他隨後對此觀察的反思是,"如果這些中國人取代了所有其他種族,那真是遺憾。對我們這樣的人來說,就連那樣想一想都是無可言喻的悲傷。"

當然,我們不能苛求愛因斯坦像在中國生活了四十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賽珍珠那樣認識中國和中國人:

各位,我知道中國,我在中國住過很多年,我在南京教過書,那裡有很多朋友。我還記得我那些非常優秀的學生們,他們是在如何勤勉奮鬥、努力學習,掌握現代知識。」

「時常有人問,為什麼這麼高比例的中國人是卓越的人民呢?就是因為他們的歷史很久。」

「今年是黃帝紀元4660年,在4600多年中,中國人一代一代地經歷過苦難、貧困、死亡,只有最強的人、最聰明的人才能生存下來。」

「我很信仰達爾文的進化論。現在留下的中國人都是非常優秀的、傑出的、值得尊敬的人。」

「中國人是人類歷史上傑出的一個民族。」「現在他們拼命地搞現代化建設、搞工業化建設,你們可以相信,他們會以閃電般的速度完成他們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

回到愛因斯坦和中國的故事: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佔我國東三省。1931年11月17日,愛因斯坦在國際社會上,公開申明譴責日本侵略行為,號召各國聯合起來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

1936年7月15日,救國會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陶行知等四人聯名發表文章《團結禦侮的基本條件與最低要求》,響應中共停止內戰、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八一宣言」,要求國民黨停止剿共。1936年11月23日,南京國民政府以「危害民國」罪在上海逮捕了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史良、李公樸、王造時、沙千裡等7位救國會的領導人。

1937年3月,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愛因斯坦和杜威、孟祿等16名國際著名知識人士於拍發電報給蔣介石、孔祥熙、馮玉祥等,向國民黨當局施加道義的壓力,營救七君子。電文內容是:

「中國處境困難,至表同情。我們以中國的朋友的資格,同情中國聯合及言論結社自由。對於上海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七位學者被捕消息傳到美國,聞者至感不安...」

1938年6月,中日全面戰爭爆發後,愛因斯坦站在正義的一方,為幫助中國進行抗日,他聯合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總統的共同發起「援助中國委員會」,分別美國2000個城鎮開展援華募捐活動。募集款項交給抗戰的重慶國民政府。

中國人應該記住和感謝這位科學偉人!

1955年4月18日晚上,愛因斯坦因病在美國的醫院去世。臨終前,他用德語喃喃自語,遺憾的是值班的護士不懂德語,我們永遠不知道這位偉人臨終前想告訴我們什麼了。

關於愛因斯坦的去世,還有個故事:

但他去世後,有位好奇的醫生夢寐以求地想得到愛因斯坦的大腦,想研究一下為什麼與眾不同。他如願以償了:偷偷溜進太平間,取走了死亡7個小時的愛因斯坦的大腦。世人知道後,愛因斯坦的兒子還曾起訴,要求這位科學家歸還父親的大腦。

——這位醫生是普林斯頓醫院病理學家託馬斯·哈維!

1955年4月20日《紐約時報》赫然刊登著(《在愛因斯坦的大腦中尋找關鍵線索》)《KEY CLUE SOUGHT IN EINSTEIN BRAIN》

愛因斯坦去世前,留下遺囑,要求不發訃告,不舉行葬禮。身體火葬焚化,骨灰秘密的撒在不讓人知道的河裡。

斯人已去、音容猶在!天盡頭,處處有香丘……

讓我們永遠記住和緬懷這位偉大的科學巨匠!

相關焦點

  • 不讓談相對論的諾貝爾物理學頒獎大會——中國的朋友愛因斯坦與諾...
    鮮為人知的是,愛因斯坦又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名人背後故事最多的人。碰巧的是,愛因斯坦是在中國上海得知他獲得諾獎的消息。愛因斯坦是為數不多曾幫助過中國的外國著名科學家,能算是中國人的朋友了。 四、最大成就卻未獲得諾貝爾委員會認可,獲獎的成就是光電效應,而不是赫赫大名的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卻幾乎是愛因斯坦一個人獨自完成的理論創造。不但其他科學家未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做出貢獻,相反當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時,有人問證明廣義相對論成立的著名的英國科學家愛丁頓:世界上只有三半人懂廣義相對論?愛丁頓沉默不回答。
  • 愛因斯坦諾貝爾獎背後的故事
    他們對相對論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批評,比如說目前的實驗驗證還不夠;但是本質原因是:這兩位是信奉納粹主義的。他們崇尚「德意志物理學」,反對「猶太物理學」。萊納德甚至還宣稱,如果愛因斯坦因為相對論獲諾貝爾獎了,他就歸還自己的獎牌。1921年,在萊納德和斯塔克的阻撓之下,諾貝爾物理學獎終究還是沒有頒給愛因斯坦。諾貝爾獎委員會決定將這一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空缺。
  • 相對論為何沒讓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
    不過,有個問題至今讓很多人困惑不已,既然相對論如此的偉大,為何愛因斯坦沒有憑藉相對論獲得諾貝爾獎呢?其實,愛因斯坦並不是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相反的,在1921年,愛因斯坦就因為光電效應,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還因此訪問了很多國家,順便還拜謁了牛頓之墓。
  • 愛因斯坦的奇葩諾貝爾獎
    1915年,廣義相對論創立。在這之前,狹義相對論就稱作相對論,但是為清晰起見,我用今天的說法稱之為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就是廣義相對論【本文中,著名的物理學家或化學家直接用中文譯名,或者中文加注英文,不熟悉的人名只用英文名】。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那麼偉大,為什麼沒有因為相對論獲得諾貝爾獎?
    但是,如果你要問物理學家誰是20世紀物理學家的王者,那結果一定是愛因斯坦。有「上帝之鞭」之稱的物理學家泡利,他誰都不服,見誰都懟,當然愛因斯坦都被他懟過很多次,但在他的心目中物理學家的國王就是愛因斯坦。所以,愛因斯坦實際上並不需要諾貝爾獎來證明自己,相反他願意接受諾獎,反倒會給諾獎無上的榮光。
  • 相對論為啥沒獲諾獎?來看看愛因斯坦和諾貝爾獎的「恩怨」
    無論是他生前還是身後,都有許多人對諾獎委員會沒有因相對論而給愛因斯坦頒獎耿耿於懷,甚至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遺憾。對愛因斯坦本人來說,諾獎委員會對相對論的態度也是令他不快的。回答就是,諾獎委員會規定不給一個人兩次獎,你看,愛因斯坦不也沒有得兩次獎嘛。這種說法的邏輯顯然有問題,用此邏輯套在任何一位諾獎獲得者頭上,都可得出該人與愛因斯坦並駕齊驅的結論,這當然是可笑的。
  • 中國人的朋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歷史故事
    1900年,瑞典爆炸大王諾貝爾設立諾貝爾獎,獎勵在自然科學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學家。百年以來,獲獎的過千人百人中,各類大牛,故事層不出差。但是這些舉世矚目的任務中,愛因斯坦是獲得諾貝獎的名人中,和諾貝爾獎故事最多的人。
  • 黑洞、諾貝爾獎與相對論、愛因斯坦
    一最近幾天,世人矚目的諾貝爾獎各個獎項陸續開獎。當時的多數物理學家認為電磁學是描述波動現象的理論,那麼描述粒子運動的相對運動公式不適合,也沒什麼奇怪的。但是愛因斯坦發現,在相對論中光的行為既不像波,也不像粒子。如果它是粒子,從快速移動的星體上發出的光,應該比靜止星體上發出的光要快;如果它是波,地球相對于波的介質就應該有移動,然而這兩種情況都得不到實驗支持。(這就是物理學中著名的光的波粒二象性,不過當時還沒有這樣的解釋。)
  • 愛因斯坦和諾貝爾獎的「恩怨」
    1955年的今天,愛因斯坦這個偉大的頭腦永遠停止了思考。無論是他生前還是身後,都有許多人對諾獎委員會沒有因相對論而給愛因斯坦頒獎耿耿於懷,甚至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遺憾。對愛因斯坦本人來說,諾獎委員會對相對論的態度也是令他不快的。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何被諾貝爾獎拒之門外,難道相對論不夠資格
    到了1922年領獎的日期,愛因斯坦並沒有去領獎。而是到1923年才去,並且在宣講獲獎感言時,愛因斯坦大部分說的都是相對論,而很少提到光電效應。顯然,愛因斯坦對這一結果也是不滿意,他本人也希望,相對論獲獎而不是光電效應。那為什麼諾獎評審一直不肯將這個獎授予相對論呢?他們是怎麼評審的?
  •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趣事嗎,請點關注。
    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是在1922年。他獲獎的原因是因為對光電效應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因為當時已經如日中天的相對論。愛因斯坦從1905年開始對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進行研究,到了1922年,已經有相關的實驗現象證明了相對論的正確性。但諾貝爾獎的評獎委員會還是沒有把諾獎頒給這個熱點科學,而是頒給了20年前愛因斯坦就已經研究出的光電效應成果。
  • 為什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得諾貝爾獎?是相對論的價值太低嗎?
    我們知道,愛因斯坦是一個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他曾因為解釋了光電效應,而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我們更加熟悉的,應該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奇怪的是,相對論卻沒有讓愛因斯坦再次得到諾獎,是因為相對論的價值不配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 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但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原來是這樣
    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但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原來是這樣大家好,歡迎關注「精彩歷代史」,今天呢,又到了小編每天給大家講講歷史的時間,希望各位看官們看完心情愉悅,看的高興,現在就讓小編帶你們走入歷史的世界,一起暢遊歷史的海洋吧
  • 愛因斯坦和諾貝爾獎的「恩怨」
    無論是他生前還是身後,都有許多人對諾獎委員會沒有因相對論而給愛因斯坦頒獎耿耿於懷,甚至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遺憾。對愛因斯坦本人來說,諾獎委員會對相對論的態度也是令他不快的。撰文 | 董潔林(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經常聽見一種說法,某人有超越自己諾獎之上的成就。
  • 歷史上諾貝爾獎最大的諷刺,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艱難和坎坷
    但是愛因斯坦並沒有因為提出了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他一生只得到一次諾貝爾獎,獎給了他一系列重要發現中的一個較小的,但也有足夠分量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而就這一次獲獎也充滿了爭論和坎坷。
  • 愛因斯坦那麼牛, 為啥只得一次諾貝爾獎?
    ,而愛因斯坦卻沒有呢?1905年,如今科學史稱之為奇蹟年,只因為26歲的愛因斯坦發表了5篇論文,幾乎篇篇都是諾貝爾獎級的成果,可為什麼諾貝爾獎只給愛因斯坦頒了一次獎,還是挑了一個最小的成就?其實,在1921年,諾貝爾評委會之所以只給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頒獎,是因為對質能方程和相對論,他們全部理解不了,不敢提,即使距離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已經過去16年,可當時全世界理解相對論的只有3個人。
  • 愛因斯坦竟不是由於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後來又有許多實驗支持了上面的結論 同時,根據麥克斯韋方程組,科學家也發現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一個「絕對靜止 的參照系,因為該方程裡兩個參數都是無方向的標量,所以在任何參照系裡光速都是不變的。 因此,愛因斯坦大膽拋棄了以太學說,認為光速不變是基本的原理,並以此為出發點之一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 讀不懂相對論,卻努力讀懂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與眾不同的天賦就在於他直覺裡對簡潔的美的敏銳和追求,他說,「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創造這個世界的。對這個或那個現象、這個或那個元素的能譜我並不感興趣。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其他的都只是細節問題。」     他評價一個理論美不美的標準是原理上的簡單性。他畢生的最大成就「廣義相對論」用幾何語言寫就,將時間和空間統一在一起,這種極簡主義的形式充滿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數學美感。
  • 愛因斯坦拿諾貝爾獎: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為何第六次才成功
    02 物理界大咖普朗克出手,2次提名仍抱憾而歸轉眼到了1919年,狹義相對論都已經提出來14年了,而廣義相對論都提出來4年了,愛因斯坦依然和諾貝爾獎依然沒有關係。這一次,物理學界的頂級大咖普朗克看不下去了,公開表示愛因斯坦應當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結果第四次提名愛因斯坦還是失敗。為什麼呢?諾貝爾獎委員會說,相對論還需要實驗的證明,現在英國科學家愛丁頓驗證的結果還沒出來,但我們今年馬上就得頒獎了,所以明年再說吧。
  • 愛因斯坦拿諾貝爾獎: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為何第六次才成功
    都已經提出來14年了,而廣義相對論都提出來4年了,愛因斯坦依然和諾貝爾獎依然沒有關係。這一次,物理學界的頂級大咖普朗克看不下去了,公開表示愛因斯坦應當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結果第四次提名愛因斯坦還是失敗。為什麼呢?諾貝爾獎委員會說,相對論還需要實驗的證明,現在英國科學家愛丁頓驗證的結果還沒出來,但我們今年馬上就得頒獎了,所以明年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