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獲得2次諾貝爾獎的名人

2020-11-08 風卷殘荷87

如果說獲得諾貝爾獎是科學家的最高認可,那麼瑞典科學院兩次頒發諾貝爾獎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事實,直到現在,只有四個人可以誇耀:弗雷德裡克·桑格、利納斯·保林、約翰·巴丁和瑪麗·居裡。

1.瑪麗·居裡

歷史上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波蘭科學家瑪麗·斯科奧多斯卡·居裡,他第一次獲得了物理學獎,後來又獲得了化學獎。很少有人知道,她幾乎沒有獲得這些獎項的第一個。1903年,法國科學院只提名亨利·貝克雷爾和皮埃爾·居裡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候選人。數學家Gösta Mittag-Leffler得知提名後,憤怒地建議皮埃爾:"如果真的有人認真考慮我(為獲獎),我非常希望與居裡夫人一起考慮我們對放射性天體的研究[......]她在這一發現中的角色非常重要(她也決定了鈾的原子量),"他在一封信中寫道。

在拉了一些弦後,瑪麗被納入提名,並在1903年12月,三位科學家(貝克雷爾和庫裡斯)獲得了這個享有盛譽的獎項。在頒獎典禮上,沒有提及庫裡人發現馬球和鈾,因為提名委員會的化學家們堅持認為,這值得將來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如此。居裡二等獎於1911年12月10日;然而,在皮埃爾於1906年不幸事故去世後,該獎項完全落入瑪麗之手。正如專家們已經建議的那樣,它被授予"她的貢獻,通過發現鈾和鈽,為化學的進步作出貢獻",這兩種物質的放射性都比鈾(發現的第一個放射性元素)要高得多 .

2.利納斯·保林

唯一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是利納斯·保林。第一個獎項,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認可了他對化學結合性質的研究。八年後,他在冷戰期間的激進和平主義,主要側重於打擊核武器,為他贏得了諾貝爾和平獎(1962年)。

作為二十世紀化學的主導人物,這位美國科學家通過將量子力學應用於化學,徹底改變了我們看分子的方式。他還深入研究了氫鍵、蛋白質摺疊,並像手背一樣了解紅血球中血紅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紅血球中攜帶氧氣。

20世紀40年代結束時,他害怕核戰爭給人類帶來危險,他寫了一份呼籲,呼籲停止原子彈的試驗,並爭論說,每次試驗的後果都會導致數千例癌症。他收集了來自49個不同國家的8000多名外國科學家的籤名。他們的運動以1963年籤署第一個《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而達到高潮。


3.約翰·巴丁

今天,我們可以收聽收音機裡的最新音樂,看電視,用手機交談,或者用電腦和平板電腦舒適地上網衝浪,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約翰·巴丁,他是歷史上唯一獲得過兩項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

他是一名電氣工程師,其研究開始於15歲早期,但後來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正是在那裡,他開始研究半導體的原子結構和性質,即那些在某些條件下允許電流通過的材料,但在其他條件下不允許。幾年後,他降落在貝爾實驗室,在那裡他與沃爾特·布拉坦一起研製了電晶體,這種電晶體將取代從耳機到電視機等無數電子設備中的真空管。這項發明使他和威廉·休克利一起於195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從半導體,巴丁實現了飛躍,研究超導體,這種材料在沒有電阻或能量損失的情況下傳導電流。這是目前的超導理論模型,BCS理論(其中"B"代表約翰·巴丁),這將贏得他第二個諾貝爾獎在1972年。


4.弗雷德裡克·桑格

第四個人,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個加入雙諾貝爾獎傑出的俱樂部是弗雷德裡克桑格,一個生物化學愛好者誰成功地確定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桑格選擇了胰島素,胰島素,在調節葡萄糖代謝的關鍵激素,並在他的壯舉,他贏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在1958年。他詳細描述了形成胰島素化學鏈的環節,1963年,這有可能成為實驗室中合成的第一種蛋白質,糖尿病患者們將永遠感激這一進步。

不滿足於此,1980年,他再次獲得同一類別的獎項,因為他開發一種讀取DNA的方法,邁出了人類基因組研究的第一步。事實上,是桑格確定了核酸(腺苷、瓜氨酸、細胞氨酸和烏拉西)的鹼性序列,這是生命之書所寫字母。


相關焦點

  • 11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今天為您盤點11位至今已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2015年2月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於4月1日成為中國公民。)錢永健(1952年2月高錕(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生於江蘇省金山縣(今上海市金山區),華裔物理學家,2009年因「在光傳輸於纖維的光學通信領域突破性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被譽為「光纖通訊之父」)
  • 11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今天為您盤點11位至今已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2015年2月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於4月1日成為中國公民。),也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 錢永健(1952年2月1日-
  • 獲得過五次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一家
    諾貝爾獎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知名的獎項了,自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該獎項至今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截止2019年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曾獲得過該獎項,其中不乏在世界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比如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於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內斯特.盧瑟福曾於19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獲
  • 12位獲得諾貝爾獎華人名單
    1 楊振寧(1922.10.1 - ) Chen-Ning Franklin Yang 美籍華人,生於中國安徽合肥,父親楊武之是芝加哥大學的數學博士,1942年畢業於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他與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並與其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 中國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提名?他竟然獲得諾貝爾獎跨界提名!
    2.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安徽,他和李政道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3.丁肇中:1936年出生於美國,祖籍山東日照,在臺灣讀完中學和大學,197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莫言以上1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除了朱棣文和錢永健接受的是純美國教育外,有8位青少年時期接受的都是民國時期舊式教育
  • 盤點12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他與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並與其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  楊振寧現居於北京清華大學。  4  李遠哲(1936.11.29 - )  Yuan Tseh Lee  生於中國臺灣省新竹市,先後就讀於新竹國民小學、新竹中學;1959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化學,1961年在臺灣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
  • 諾貝爾獎各國排名,中國讓人痛心,只有2人獲得:莫言、屠呦呦
    諾貝爾獎一直是人們十分關注的一個獎項。你知道獲得諾貝爾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嗎?各國諾貝爾獎人數是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了世界獲諾貝爾獎最多的十個國家:1.美國(352人)2.英國(116人)3.德國(83人)4.法國(69人)5.瑞典(30人)6.瑞士(30人)7.日本(27人)8.俄羅斯(20人)9.荷蘭(17人)10.加拿大(15人)其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國家
  • 細數11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榜樣!
    不知道大家最近應該都被日本十八年裡拿十八枚諾貝爾獎的消息給震驚了。進入21世紀以後的這18年裡日本誕生了18位諾獎得主,平均年均一人。除歐美諸國之外,日本是獲得諾貝爾獎人數最多的國家。達到「21世紀前50年獲得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幾無懸念。而相信大家看到這裡心裡多少也會納悶,既然日本有這麼多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那麼中國呢?
  • 這4位中國科學家做出巨大貢獻,本應獲得諾貝爾獎,卻留下遺憾
    對於無數優秀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人才,都希望能獲得含金量高的獎項,這不僅可以帶來經濟上的效益,而且還是一項榮譽,是對自己成就的認可。提到世界上含金量高的獎項,就一定會想到諾貝爾獎。我國目前獲得諾獎的人並不多,其實還有一些優秀的人才因為種種原因錯失獲了獎項。
  • 特斯拉拒絕了11次諾貝爾獎嗎?純屬無稽之談
    不少網絡文章裡,津津有味地說到特斯拉曾經11次拒絕領取諾貝爾獎的感人事跡: 「與愛迪生死磕了一輩子,11次婉拒諾貝爾獎,放棄成為世界首富。為科學事業終身不娶,每天只睡2個小時擁有700項發明,被稱為『神』,最終卻死於貧窮。
  • 特斯拉拒絕了11次諾貝爾獎嗎?純屬無稽之談
    不少網絡文章裡,津津有味地說到特斯拉曾經11次拒絕領取諾貝爾獎的感人事跡:「與愛迪生死磕了一輩子,11次婉拒諾貝爾獎,放棄成為世界首富。為科學事業終身不娶,每天只睡2個小時擁有700項發明,被稱為『神』,最終卻死於貧窮。
  • 6位各自開創新領域的天才科學家,卻都未獲得諾貝爾獎
    2017年,三位發現引力波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許多科學家都參與了這項裡程碑式的研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察•費曼曾說,這個獎項的概念是虛幻的。他不贊成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人來決定誰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對一個科學家來說,獎賞就是他在探索事物時所體驗到的快樂。
  • 6位各自開創新領域的天才科學家,卻都未獲得諾貝爾獎
    2017年,三位發現引力波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許多科學家都參與了這項裡程碑式的研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察費曼曾說,這個獎項的概念是虛幻的。他不贊成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人來決定誰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對一個科學家來說,獎賞就是他在探索事物時所體驗到的快樂。阿諾德·索姆費爾德阿諾德·約翰內斯·威廉·索姆菲爾德是一位德國物理學家。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全世界60位獲獎,其中2位華裔數學家
    他們是目前唯一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華裔數學天才。他們就是——數學家丘成桐和陶哲軒。截至2018年全世界獲得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數學家總共只有60位,其中2位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
  • 2.4億閱讀量!網絡名人走進包頭!
    2.4億閱讀量!網絡名人走進包頭!億討論次數2萬網絡名人走進包頭取得亮眼成績!活動引發網絡熱議截至2020年10月27日16:00,本次活動創建的話題#網絡名人行脫貧攻堅看內蒙古#共引發2萬次的討論,閱讀量高達2.4億。
  • 中國醫學界的「諾貝爾獎」!樹蘭醫學獎被提名人名單公布
    近日,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正式對外發布了第七屆樹蘭醫學獎被提名人名單,經過形式審查和有關工作程序,共計112位樹蘭醫學獎被提名人,其中22位樹蘭醫學獎被提名人、90位樹蘭醫學青年獎被提名人;被提名人涵蓋6個一級醫學學科,其中臨床醫學45人、基礎醫學36人
  • 時隔55年,史上第三位女性物理學家獲得諾貝爾獎
    剛剛宣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55年來首次頒發給一位女性,使得本屆諾貝爾獎更具有歷史性意義。來自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博士是歷史上第三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此前獲獎的還有瑪麗·居裡(1903年獲獎)和瑪麗亞·戈培爾-梅耶(1963年獲獎)。
  • 歷史上諾貝爾獎最大的諷刺,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艱難和坎坷
    但是愛因斯坦並沒有因為提出了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他一生只得到一次諾貝爾獎,獎給了他一系列重要發現中的一個較小的,但也有足夠分量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而就這一次獲獎也充滿了爭論和坎坷。
  • 諾貝爾獎趣知識;美國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一,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獎項。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 花了3億,資助2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幕後英雄李嘉誠高興落淚
    再說了,諾貝爾獎好像也沒有「生意獎」這一項。不過,這絲毫不妨礙他與諾貝爾獎扯上關係,因為,他有錢!其中,醫學獎和化學獎這兩個獎項,2位獲獎科學家得到了李嘉誠的資助,換句話說,李嘉誠是他們背後的投資人!要知道,李嘉誠在資助他們的時候,可不知道他們會獲得諾貝爾獎。先來說說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一共有2人(共同分享這一獎項),是法國的沙爾龐捷和美國的杜德納,兩位都是女科學家,李嘉誠贊助的是杜德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