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有聲望的獎項,今天為您盤點11位至今已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合肥,1957年,與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2015年2月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於4月1日成為中國公民。)
李政道(1926年生於上海,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57年,與楊振寧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丁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安阿伯城,祖籍山東日照,華裔美國人,1976年因發現新的複合粒子-J/ψ介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遠哲(1936年出生於臺灣省新竹市,1986年因發現的應用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在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朱棣文(1948年生於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華裔美國人,1997年因「發展了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崔琦(1939年生於河南平頂山,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98年因「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研究成果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高行健(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 法籍華裔作家,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作家)
錢永健(1952年2月1日-2016年8月2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美籍華裔生物化學家,2008年因發現和研究綠色螢光蛋白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高錕(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生於江蘇省金山縣(今上海市金山區),華裔物理學家,2009年因「在光傳輸於纖維的光學通信領域突破性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被譽為「光纖通訊之父」)
莫言(1955年生於山東高密,中國當代作家,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屠呦呦(1930年生於浙江寧波,2015年因在研製青蒿素等抗瘧藥方面的卓越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她是首位華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也是首位接受中國高等教育且在中國內地進行研究工作的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