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獎名至實歸

2021-01-19 中國文明網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小說《酒國》俄譯版首次由俄羅斯聖彼得堡安芙蘭出版社出版,10月12日上架銷售。在此之前,在俄羅斯出版的只有莫言的幾篇短篇小說。199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為最先在俄羅斯出版的《酒國》寫序。他認為這部小說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寫作風格,將非同尋常的形象性、無窮的想像力和不同的高超的敘述形式融合在一起。

  2012年11月俄羅斯還將出版莫言的另一篇小說《豐乳肥臀》。這兩部作品的譯者葉戈羅夫在接受《消息報》採訪時表示,莫言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名至實歸。

  俄羅斯文學翻譯家、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託羅普採夫表示,他非常高興莫言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說:「讀過《紅高粱》和《蛙》,應該說,張藝謀的電影能取得成功,莫言的原著功不可沒。」他認為,莫言創作的主要方向是尋根文學,這方面莫言延續了中國另一位作家王蒙的流派。

  英國路透社在宣布莫言獲獎後,馬上發表評論,稱莫言受到馬爾克斯、勞倫斯和海明威的影響,許多作品都運用了幻覺和諷刺的現實主義寫法。

  法新社認為,莫言通過現實主義手法描述了不同時期的中國和中國農村,包括日本侵華、「文革」等重大歷史變遷時期的中國場景。

  法國《世界報》稱,在莫言的作品中,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作家拉伯雷式的粗獷無處不在。(記者施曉慧、劉歌)

相關焦點

  • 獨家剖析莫言獲獎原因
    獲獎後的第二天,作家莫言在山東高密某酒店內等待記者會開始。美聯社編者按 十年前的大年夜,在莫言山東家的餃子席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對這位他十分喜歡的中國作家說:再有十年,你就能拿到諾貝爾獎。
  • 閻連科稱莫言名至實歸 阿來稱中國文學獲肯定
    2012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11日19時公布,中國作家莫言摘得本屆諾貝爾文學獎桂冠。騰訊文化頻道在第一時間採訪到莫言好友,著名作家閻連科。閻連科接受騰訊文化的專訪時說:「莫言得到這個諾貝爾文學獎是名至實歸的,這表明了中國文學乃至亞洲文學的提升,中國文學需要這樣一個諾貝爾文學獎,這是對中國文學30年大發展的一個肯定。這個獎項對莫言來說是公正的,他的作品多,並且優秀,還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這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
  • 莫言獲獎演說或談故鄉農民 回國後到北師大任教
    本周將踏上諾貝爾文學獎領獎之旅的莫言,有太多的「將來時」待解。最眼前的事情是,他的獲獎演說將講什麼?而從長遠來看,莫言在領著750萬人民幣獎金,帶著輝煌榮耀歸來之後,他是像海明威那樣長久地發揮影響力,還是像大多數獲獎者那樣逐漸被人淡忘?  獲獎演說會講什麼?
  • 海巖:很多人對莫言一無所知 他獲獎絕對有政治性
    莫言獲獎,作家海巖卻莫名其妙地收到了朋友的恭賀,仔細一琢磨,原來兩人名字裡都有一個「言(巖) 」字,都是知名作家,是朋友搞混了。一件小事,卻折射了當下文學的尷尬。一方面,中國當代文學植根深厚的民族文學傳統,嫁接西方現代文學的精華,在千年未有的時代變局中櫛風沐雨地成長;另一方面,遭受讀圖時代大眾傳媒的衝擊,中國當代文學被嚴重邊緣化,即使莫言這樣在文學界具有相當知名度的作家,如果不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社會上依然不被大眾關注。莫言獲獎,會給中國文學以至中國文化帶來怎樣的變化?目前,有關部門已開始籌劃藉助莫言獲獎的契機推動大眾閱讀的普及。
  • 龍應臺:希望莫言獲獎讓世界看中國不只看到政治
    【環球網綜合報導】與莫言頗有交情的臺「文化部長」龍應臺得知好友得獎,開心得不得了。她說:「莫言是人民的文學家,一個中國土地裡長出來的人民文學家。我希望他的得獎是為中國打開一扇門,讓全世界的人從此看到的不只是政治,而是中國人內在誠懇的心靈。」  據臺灣《中國時報》消息,龍應臺表示,莫言違反了創造與政治的規律。
  • 日本專家稱文學不應被政治所擾 莫言獲獎助交流
    中國作家莫言資料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共同社10月12日報導,日本共同社就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採訪了日本文藝評論家川村湊。  川村湊稱,「今年得主是亞洲陣營」的說法在結果公布之前已悄悄傳開。
  • Steam年度大獎後公布,《CSGO》上榜,桂冠歸屬名至實歸
    #2020年Steam大獎獲獎名單公布2020年12月18日開啟了Steam 遊戲評選活動,今天終於結束了。作為一個遊戲愛好者,每年都會參與的活動。投票所產生的結果,相信是最公平公正的。每一款遊戲的排名不僅代表了這款遊戲的受歡迎程度,也代表了玩家真實的想法。
  •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將成為我國文學的新代表,網友:魯迅呢
    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很多文化界的人士表示了歡迎和恭喜,首先作為另一個當代大牌作家的餘華,幾乎也是第一時間發簡訊恭賀了莫言。暮年的陳忠實老先生也頗為讚嘆,他認為莫言是傑出的作家,獲獎是名至實歸。畢飛宇、蘇童、臺灣作家龍應臺等等都送來賀電。
  • 莫言獲「諾獎」因作品迎合西方?獲獎8年來,他這樣回應外界!
    作家莫言是第1個獲得,當然獲獎之後,莫言也受到了很多外界的質疑。論秦莫言的文學功底,毫不誇張的說,他是當代小說家中最有魅力的說故事的人之一,宏大的敘事,現如今已經不多見30多年的寫字生涯,近40部作品,讓我們也看到了中國鄉村史的發展。
  • 獲「諾獎」後這些年,莫言都在做什麼?
    正如多年前獲得諾貝爾獎的文學家莫言,距離他上一部作品發表,距今已有十年。獲「諾獎」後這些年,莫言都在做什麼?十年蘊積,《晚熟的人》如同莫言的獲獎後記,莫言將自己寫進小說,用幽默的筆調,毫不避諱地向讀者敞開了獲諾獎後的生活裡外。全書一共十二個故事,故事中有喜有悲,有荒誕亦有現實。
  • 文學盛宴|諾貝爾文學獎歷年獲獎名單1901-1922,回顧莫言
    》由於他以適當方式,延續了戲劇之燦爛傳統覺界文化(圖片來源網絡)同時,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莫言以及作品2、《豐乳肥臀》: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熱情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與無私,生命的沿襲的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1997年《豐乳肥臀》奪得中國「大家文學獎」。3、《蛙》:這部小說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年在高密東北鄉的艱難推行過程。
  • 埃斯普馬克:莫言有超過馬爾克斯和福克納的地方
    [導讀]莫言獲獎後身價猛漲,有人擔心巨大的商業價值會毀了一個好作家。埃斯普馬克說:「只有諾獎可以讓一位作家頃刻之間被全世界記住。1978年辛格獲獎時近乎無名,現在他的作品已被翻成50多種語言。」「說莫言模仿馬爾克斯『貶低』了他的價值」埃斯普馬克是瑞典學院終身院士,也就是諾獎終身評委。2012年夏天,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在閱讀莫言作品上。「這是我的『暑假作業』,讀了莫言大部分作品,而且包括不同語言的譯本。我發現翻譯莫言作品最多的是法國,英文的也不少,還有瑞典語的。我希望比較不同的譯文,從各個角度去了解作家。」
  • 元旦書市「解讀莫言」火爆 拼湊之作讀多於解
    出版社想著法子和莫言沾上邊,不僅要《看莫言》,還要《莫言論》、更要《聚焦莫言》,當然不會忘記《莫言作品解讀》。而作者中,不僅有文學評論家,還有莫言的親戚、莫言的戰友,以及許多想談論莫言的人。出版社和作者都有一擁而上的氣勢,因為隨著諾獎效應接近尾聲,他們知道這是最後「消費莫言」的時刻。
  • 為何獲得諾貝爾獎的莫言,沒有成為全民偶像,而是不被認可?
    、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本該是需要被讚揚的作家,卻在獲獎後遭遇各種評判,莫言在獲獎後的八年時間內,遭遇了各種嘲諷和謾罵,哪怕到了現在。很多人都懷疑莫言是「暗箱操作」,甚至作家陳丹青也在電視節目中暗諷莫言,直言自己從來沒看過莫言的作品,但十分確定莫言獲獎與他的作品無關。除此之外一些看了作品而感受不到期待值的粉絲也加入到了嘲諷的圈子裡,很多人都覺得莫言作品裡面有醜化中國人的形象,不夠真實,是暗箱操作。獲得諾貝爾獎反而被謾罵嘲笑,這是什麼道理?
  • 《莫言論》揭開獲獎真正原因
    記者昨日採訪該書策劃人辛海峰時了解到,莫言為此書親筆寫下推薦,並為該書獨家撰寫了創作談《我痛恨所有的神靈》。辛海峰昨日向記者推介時稱《莫言論》是「了解莫言創作之路的第一本書」。他介紹:「在學術界,這本書是莫言研究領域中的標杆,《莫言論》的作者張志忠教授,是國內最早進行莫言作品研究的學者。」
  • 莫言領諾獎後,卻被楊振寧調侃出身問題,莫言:以中國農民自豪
    從1895年創立諾貝爾獎以來,截至2019年,共有919人及24個團體欣然獲獎。諾貝爾獎的公平性在於不受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影響,也就是說一切以實力說話。而且諾貝爾獎有一個特殊規定,從1974年起只能頒發給在世的人。
  • 莫言:諾貝爾文學獎中國第一人,為啥還被人辱罵貶低
    他的批判聲中不乏有一些大家,如當年和他一起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劉震雲,她曾對莫言評論道,莫言能獲獎,說明國內至少有十人也能獲獎;還有陳丹青,他也抨擊了莫言,直言到他的作品與他獲獎毫無關係。
  • 莫言受聘北師大教授 強調自己仍是農村作家
    莫言說,「我知道大家一定想聽聽我得諾貝爾獎的感受,實際上無論是在我的家鄉山東高密,還是在北京、斯德哥爾摩,我的心裡都很平靜。」  莫言再次謙虛表示,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都有許多寫出了更好作品的作家,他們更有資格獲獎。他也希望不久的將來,中國作家能再次登上瑞典的領獎臺。
  • 莫言,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為什麼在中國很多人質疑他?
    美國迄今有諾貝爾獲獎者幾百人,我們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人,其中一個就是我們中國的作家莫言。 在任何一個國家,像莫言這種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都被當作國家的瑰寶,人民的榮耀。但在我國,對於莫言的質疑卻從間斷過。為什麼一個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偉大作家在我國卻不是那麼受歡迎呢?原因也很簡單。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這3個作家給出了不同的評價,你更認可誰
    劉震雲說,莫言獲獎後很多人問我感受,這就像我哥娶了嫂子,洞房花燭夜,別人問我感覺怎麼樣?莫言獲獎,這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然而卻引來了很多不同的聲音,而且這些回答都有點叫人捉摸不透。劉震雲評價莫言有時候老牌作家兼具劇作家的劉震雲也很無奈,由於被不少人追問,劉震雲或是出於忍無可忍,就回答了一個啼笑皆非的話。劉震雲說,莫言獲獎卻很多人問我感受,這就像我哥娶了嫂子,洞房花燭夜,別人問我感覺怎麼樣。莫言獲獎之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好多人問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