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雲說,莫言獲獎後很多人問我感受,這就像我哥娶了嫂子,洞房花燭夜,別人問我感覺怎麼樣?
莫言獲獎,這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然而卻引來了很多不同的聲音,而且這些回答都有點叫人捉摸不透。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拐點,不僅代表著中國文學事業的豐收,也代表作家莫言的文學事業迎來高峰。在讀者歡呼之時,一些同行作家也紛紛給予了肯定,不過也有作家並沒有實心實意地表示祝賀,反而說了一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話。
劉震雲評價莫言
有時候老牌作家兼具劇作家的劉震雲也很無奈,由於被不少人追問,劉震雲或是出於忍無可忍,就回答了一個啼笑皆非的話。劉震雲說,莫言獲獎卻很多人問我感受,這就像我哥娶了嫂子,洞房花燭夜,別人問我感覺怎麼樣。
莫言獲獎之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好多人問我的感受。這就像我哥娶了嫂子,洞房花燭夜,別人問我感覺怎麼樣。
搞文學的都比較豪邁,個性粗獷傲氣,老牌作家劉震雲也不例外,他並沒有記恨,也並沒有像外界所言的文人相輕。感情劇本做多了,能笑著說絕不橫眉登目。還頗有趣聞的打了個「低俗」的比方。
不過老劉剛嘻嘻哈哈的說完,又跟著說了一些令人難以捉摸的話,不知道是捧莫言,還是不捧莫言。而且這次還捎帶上了閻連科。
我說,祝他愉快。莫言能獲獎,表明中國至少有十個人,也可以獲獎。莫言獲獎,很正常,如果是閻連科獲獎,也很正常。
不過老劉怎麼說吧,都是一些「酸」意思,不表明對莫言的非議。但接下來國畫大師陳丹青則直言不諱,話也說得有點「那個」了,同時他的言外之意也諱莫如深。
陳丹青評價莫言
陳丹青說自己沒讀過莫言的作品,莫言獲獎與其作品關係不大。而且說莫言獲獎是西方人識時務了。聽罷,讀者更是感覺雲裡霧裡。
我沒讀過莫言的東西,對他不感興趣,對他的祝賀是禮貌性的。莫言得獎和他的作品關係不大,是諾貝爾委員會識時務了。
此話一出,很多人愕然,沒讀過莫言的作品,就可以怎麼評價其人其作品?還說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與莫言的作品沒有多大關係,言外之意是西方人硬給莫言發了個獎,並不是作品寫得好。
陳丹青因為八十年代年初的《西藏組畫》而聞名於世,不僅讓當代畫壇黯然失色,還一度超越法國鄉村油畫,衝擊著整個歐洲畫壇。這些年陳丹青還被譽為當代魯迅,進入文壇,常寫些文章書籍,完全成為了鐵齒銅牙的文藝批評家,對一些所謂不良現象表達見解,適時抨擊一二。
此次評論莫言獲獎,很多網友認為陳丹青「欠」莫言一個道歉,不清楚的東西怎麼評價呢?有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感覺。不過陳丹青本身是搞文藝批評的,說話從來大大咧咧,很多人也見怪不怪了。
不過對於這次獲獎的評論,莫言的老朋友餘華這番說法卻一反常態。
餘華對莫言的評價
莫言被人「貶」得一塌糊塗時,餘華相反,他是誇讚莫言,其力度也忒高。餘華認為以文學標準看,莫言少說能獲得十次茅盾文學獎。
曾經餘華和莫言是校友,二人甚至同住一室,關係非同一般。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九十年代初餘華就出名了,因為《活著》讓他家喻戶曉。不過這時的莫言還是不溫不火,加之《酒國》、《豐乳肥臀》「無人欣賞」,莫言正處於人生低谷階段。
餘華扛著莫言的小說手稿到處找出版社,從北到南,一直碰壁。在好友的鼓勵下,經過幾年的周折,莫言的小說終於發表了。
後來在文壇的地位一路飆升,2011年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莫言,名聲很快傳揚到歐洲,次年便問鼎了諾貝爾文學獎。餘華激動地說:
從文學的標準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這樣評論雖然是一家之言,但很快被人質疑,有網友調笑說,真不愧是寫過《活著》的作家,餘華的筆鋒如利刃,總是不忘捎帶批駁一下某獎。
對於劉震雲、陳丹青、餘華對莫言的「不著邊」的評價,你怎麼看?覺得他們說得對嗎?請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