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哪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看莫言就明白了

2020-12-02 文史夢古今

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哪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看莫言就明白了

長期以來,我國本土作家都是有諾貝爾文學獎情節的。據說,原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躍然曾表示有中國籍作家「賄賂」他,目的只有一個就要諾貝爾文學獎,獎金都可以不要。這一說法很有市場,也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其實,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問題,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哪一個含金量高?

茅盾文學獎不用多說了,這是我國文學界最高獎項,四年才評選一次。文藝青年津津樂道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張居正》等作品,無一例外都是獲得了茅盾文學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茅盾文學獎對我國本土作家得到認可,起著標杆作用。

諾貝爾文學獎基本上都是一年一評選,授予對象是世界範圍內的作家。能夠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認可,必然會奠定在世界文壇的地位。莫言、泰戈爾、羅曼羅蘭等都是舉世聞名的作家,在文學創作上必然有其過人之處。由於諾貝爾文學獎的權威性,也就成了世界各國作家趨之若鶩的最高榮譽。

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究竟哪一個含金量高,這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筆者以莫言為切入點,看莫言就能明白了,或許能夠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案。眾所周知,莫言在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是《蛙》。其實,在2011年《蛙》已經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這不是簡單的先後問題,而是諾貝爾文學獎對茅盾文學獎的肯定。文學界有一種說法,茅盾文學獎頒獎對象是作品,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對象則是作家。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側重點,也更能看得出誰的含金量更高。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對象主體是作家,作家又是靠什麼支撐起來的呢?毫無疑問是作品,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其實,我們不妨再往深層次說,含金量高低的問題核心,就是哪一個能夠更好地推動中國文學的發展。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機制背後,站著的是西方傳統文化。站在國外的月亮上看國內的月亮,能夠看到真相嗎?能夠真正的推動嗎?能夠發現自我嗎?很顯然不能。換言之,不管是哪一個獎項,只要能夠發現真正體現中國文學水平的,無疑含金量最高。

諾貝爾文學獎畢竟是西方產物,用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機制來要求中國文學發展,從而達到所謂的含金量高度,這樣未免也太得不償失。因而,從文學發展的角度來看,茅盾文學獎更能代表中國文學發展的高度,含金量無疑是最高的。另,莫言獲得茅盾文學獎,無疑回答了二者含金量高低問題。茅盾文學獎頒發給了莫言作品《蛙》,而不是莫言。我輩不可妄自菲薄,應該堅信茅盾文學獎的含金量,在這一獎項的感召下,中國文學必然能夠取得長足發展。

相關焦點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不單是靠《蛙》,也不是《紅高粱》,而是這些
    對於莫言更是一樣,他先中國其他文豪獲獎,正是大手筆,高文採的集中呈現。而在我們眼中,莫言獲獎是因為他那些令人耳熟能詳的《蛙》,其實不然,長篇小說《蛙》確實為莫言帶來了巨大榮耀,也使他成功在中國文壇佔有一席之地。2011年莫言憑藉《蛙》獲得了中國文學最高榮譽-茅盾文學獎。那麼莫言是不是靠《紅高粱》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人知道莫言,大多數是因為《紅高粱》。
  • 39年的今天,中國的若貝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設立
    儘管仍有頗多爭議,但茅盾文學獎依然不失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自2011年起,由於李嘉誠先生的贊助,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從5萬提升到50萬,成為中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外界評價茅盾文學獎是體制內最主流的中國文學的最高獎項。但是從前6屆的獲獎作品和作家情況看,這個崇高的獎項也擺脫不了雞肋的屬性。
  • 莫言奪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成中國第一人
    諾獎青睞卻引「《蛙》」聲一片2009年,莫言憑藉長篇小說《蛙》進入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的視野。然而,莫言醞釀十多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創造的這第11部長篇小說《蛙》,在先後獲得茅盾文學獎和諾獎青睞之餘,卻被人指責,說小說中的日本人暗指大江健三郎,這是在討好諾貝爾獎。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這3個作家給出了不同的評價,你更認可誰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拐點,不僅代表著中國文學事業的豐收,也代表作家莫言的文學事業迎來高峰。在讀者歡呼之時,一些同行作家也紛紛給予了肯定,不過也有作家並沒有實心實意地表示祝賀,反而說了一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話。
  • 「非好即壞」,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大家對其看法如此極端
    言外之意也是說莫言獲獎不代表他是中國最「牛」作家。接下來還有話語權較重的陳丹青,陳丹青也是典型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他的暗示下,莫言的文學獎成了「可憐蟲」。陳對公眾說:我沒用看過他的東西,但知道莫言獲獎與作品無關。 陳丹青追加否定砝碼;他(莫言)獲獎是「諾貝爾」識時務了。
  •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將成為我國文學的新代表,網友:魯迅呢
    所以在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上,莫言顫顫巍巍地講出了隱在心中的故事。 他的母親如何的不被重視,含辛茹苦仍成為苦命人,被舊社會的人欺凌見怪不怪,同時也講了人生起落和種種命運的寓言。真故事打動萬千佛。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對他做出了如此評價,也是他的頒獎詞;莫言是一個詩人,他撕破程式化的宣傳畫,從云云大眾中走出來。
  • 莫言是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何語文教材不選錄他的作品
    莫言,本名管謨業,中國當代作家。2011年,憑藉《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憑藉《豐乳肥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非常重視文學的本體意義,體驗性是他鄉村寫作最重要的特點,它用鋒銳的筆觸展示小人物的歷史和人性的豐富,贏得了大眾與國際的認可。
  • 莫言:曾獲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為何語文課本從不選錄他的作品
    莫言是當代文學作家,他的作品被列入尋根文學的範疇,以描述家鄉的歷史與人物間的愛恨情仇為主。鄉土氣息濃厚甚至看不出有什麼高級之感,為什麼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呢?諾貝爾文學獎的地位可是非同一般,像魯迅,林語堂,老舍這樣的而文學大家都只是獲得提名,但是這個來自山東高密,寫過40多本鄉土小說的莫言卻摘得金冠。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評語是:通過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這句評語非常的全面,但是卻是相當的理性客觀。
  • 路遙:中國作家不能小看"諾貝爾文學獎",不能得不到就說不好
    諾貝爾文學獎的爭議其實對於諾貝爾文學獎,就算是不是作家圈的人或多或少也都聽過它,毫不誇張地說,應該是每一個作家都希望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認可。可就是這樣一個獎項的存在,它同樣存在著爭議性,說他重要確實有很大的分量,說他不重要,就像是我們大家都非常敬重的文學泰鬥人物託爾斯泰卻又沒有獲得過這個獎。
  •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書法淺析,莫言書法作品欣賞
    莫言,作家,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和書法能關聯起來嗎?還真能,莫言不但舉辦過個人書法展覽,莫言的書法《沁園春·雪》還曾拍賣到一幅近百萬的價格。那麼莫言書法水平如何,莫言書法價格到底怎麼樣呢?我給大家冷靜分析分析。
  • 文學盛宴|諾貝爾文學獎歷年獲獎名單1901-1922,回顧莫言
    西班牙《不吉利的姑娘》由於他以適當方式,延續了戲劇之燦爛傳統覺界文化(圖片來源網絡)同時,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莫言以及作品2、《豐乳肥臀》: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熱情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與無私,生命的沿襲的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1997年《豐乳肥臀》奪得中國「大家文學獎」。3、《蛙》:這部小說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年在高密東北鄉的艱難推行過程。
  • 莫言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後,為何沒成為公眾偶像,卻反被很多人罵?
    若說到當代文壇,恐怕還沒有一個能讓大家心服口服的代表,筆者作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也答不上來這個問題。 但當代文壇還是有一件令國人振奮的事情,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此獎項的人。
  • 為什麼中國作家很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是文學領域最高的獎項和榮譽,儘管從來沒有人站出來這樣說過,但是人們確實達成了這樣一種約定俗成的共識。其實談到這個諾貝爾文學獎,很多中國人心中難免就有點義憤填膺,其緣由自然是因為此文學獎長久以來被歐美作家「壟斷」,而中國自近代以來誕生了那麼多優秀的作家,卻愣是連一個作家都沒有評上。
  • 2018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雙雙出爐
    今年「雙倍放送」的開獎環節令人翹首以盼,原因是去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因「醜聞風波」並沒有頒發,而是順延到今年。18名終身院士組成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每年10月的某個星期四發布當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表彰在文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自1901年首次確定文學獎獲獎者至今,共有114人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其中有14位女性。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卻並不出名
    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充滿歧義的文學獎項,國外人趨之若鶩,而我們自己也很想榮獲,但卻表現出嗤之以鼻的態度。這事從莫言獲獎最能看得出來,莫言獲得諾獎後,國人先是大喜過望,然後迅速陷入種種苛責。莫言本人也跟著大眾讀者經歷了一把過山車。首先諾獎是世界性榮耀,是全球文化人翹首以待的文學殿堂,這個自不必說。
  • 莫言:諾貝爾文學獎中國第一人,為啥還被人辱罵貶低
    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為啥還有那麼多人去貶他酸他,這是為何? 我曾經問過在農村生活的奶奶,莫言書裡所說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是的!對於我們出生在地地道道文化和經濟都貧瘠得如同死水的農村人來說就是現實。
  • 莫言之前獲得過世界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中國作家們
    諾貝爾文學獎獎章 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是世界文學領域的最高獎項了,我們都知道莫言在2012年獲得了世界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莫言之前,在中國有很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作家,有的人可能知道一兩個,但是知道的也不全面,今天我特意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欣賞這些作家。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卻一點都不出名
    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充滿歧義的文學獎項,國外人趨之若鶩,而我們自己也很想榮獲,但卻表現出嗤之以鼻的態度。這事從莫言獲獎最能看得出來,莫言獲得諾獎後,國人先是大喜過望,然後迅速陷入種種苛責。莫言本人也跟著大眾讀者經歷了一把過山車。
  • 若無脊梁,哪有諾貝爾文學獎?莫言:文學作品不是唱讚歌的工具!
    莫言是個有脊梁的文人,是唯一一個得過最高榮譽的作家,諾貝爾文學獎不看出身,而是看作品能不能給人們帶來思考和啟發。 莫言1955年出生於山東高密的鄉下,正處於特殊的年代,所以在他童年的記憶裡,多是飢餓和逃荒。
  • 2020諾貝爾文學獎正式揭曉
    今天,閃電新聞記者就帶大家來回顧和盤點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由於諾貝爾文學獎只授給活著的作家,卡爾費爾德是其中一個例外。2位華人得主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