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本名管謨業,中國當代作家。2011年,憑藉《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憑藉《豐乳肥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莫言非常重視文學的本體意義,體驗性是他鄉村寫作最重要的特點,它用鋒銳的筆觸展示小人物的歷史和人性的豐富,贏得了大眾與國際的認可。
但是自201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至今,沒有任何一篇作品被選中作為語文課本內的文章,這是為什麼呢?
莫言的文章和寫作風格極具個人特色,他奉行暴力美學,作品中出現大量的粗俗詞彙,寫作風格講究的是「審醜」。
他的作品雖然描寫的是村莊的故事,但他筆下的村莊與美好毫無關聯,他所描寫的全都是社會最陰暗、醜惡、不堪的「另類村莊」,而小小的農村同樣也是社會的縮影。
對於正在接受教育中的中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思想觀念尚未成形,讓他們過早接觸到現實的醜惡,很容易使得青少年的思想走向極端,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在沒有學會審美的情況下,接觸過多的「醜惡」顯而易見這並不適合身心皆處於成長階段的學生的身心塑造,這也是他的作品沒有入選語文教材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並不代表莫言作品中的思想深度不夠,也沒有影響他在文壇的地位和文學界的影響力,就連《活著》的作者餘華都說:「如果以文學價值而言,莫言應該可以獲得十次矛盾文學獎。」由此可見莫言的寫作水平平是毋庸置疑的。
他的文字中很難見到光明美好的一面,但他的文字所承載的極高的思想價值,還是非常值得我們重視的。
他的文學成就也得益於他二十年的農村生活,莫言的童年正值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年困難時期」,他與這無拘無束又「藏汙納垢」的鄉間社會朝夕相處,童年的經歷對他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莫言的母親去世後,莫言為她寫了一本小說,就是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豐乳肥臀》,這部長達50萬字的小說初稿用了83天時間寫完。
他母親雖然不識字,卻對識字的人十分敬重。甚至賣掉了結婚時的首飾來支持孩子讀書。母親的慈愛、善良、勤勞、隱忍,深深影響了莫言。
這本小說除了中的母親情感方面的經歷是取材於高密大多數慕青的集合外,大量採用了與母親親身經歷有關的素材,熱情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與無私,生命的沿襲的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
莫言曾說:人世間的稱謂沒有比『母親』更神聖的了。人世間的感情沒有比母愛更無私的了。
在諾獎頒獎典禮上,莫言再次飽含深情地提到了這部小說:「這本書,實際上是獻給天下母親的,這是我狂妄的野心。」
對於這一部作品,汪曾祺評價說:「這是一部嚴肅的、誠摯的、具有象徵意義的作品,對中國的百年歷史具有很大的概括性。這是莫言小說的突破,也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的一次突破。書名不等於作品,但是書名也無傷『大雅』。『豐乳』、『肥臀』,不應該引起驚愕。」蘇童評價說:「我欣賞此作所保持的莫言一貫的泥沙俱下的激情,這種激情中有金子的閃光,有對民族、人類、社會的寬闊的審視角度,尤其眾多的女性形象所投注的母子之愛,這種愛經過變形、誇張,但仍然是有深度的,富有詩意的。小說篇名在一些讀者中會引起歧義,但這不應影響對小說本身的價值判斷。」
《豐乳肥臀》記錄了不少真情實感,有些甚至是深刻的。在有閒暇時間,無事可做之餘,真正細讀一遍,品味下其中的酸甜苦辣。
愛總是盲目的,總是會過度,對子女的傷害卻是一生的,「父母愛,為之計深遠」。
莫言的《豐乳肥臀》我們都應該細細的讀一讀,作為父母,我們我們要謹記自己的歸處,作為子女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來處。
莫言說其實每個人的身體裡面都藏著一個上官金童。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讀懂了莫言,才真正讀懂了母親。
莫言老師曾說過: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但如果要了解我,應該看我的《豐乳肥臀》。」
點擊下方商品卡可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