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是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何語文教材不選錄他的作品

2021-01-09 含沁說歷史

莫言,本名管謨業,中國當代作家。2011年,憑藉《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憑藉《豐乳肥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莫言非常重視文學的本體意義,體驗性是他鄉村寫作最重要的特點,它用鋒銳的筆觸展示小人物的歷史和人性的豐富,贏得了大眾與國際的認可。

但是自201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至今,沒有任何一篇作品被選中作為語文課本內的文章,這是為什麼呢?

莫言的文章和寫作風格極具個人特色,他奉行暴力美學,作品中出現大量的粗俗詞彙,寫作風格講究的是「審醜」。

他的作品雖然描寫的是村莊的故事,但他筆下的村莊與美好毫無關聯,他所描寫的全都是社會最陰暗、醜惡、不堪的「另類村莊」,而小小的農村同樣也是社會的縮影。

對於正在接受教育中的中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思想觀念尚未成形,讓他們過早接觸到現實的醜惡,很容易使得青少年的思想走向極端,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在沒有學會審美的情況下,接觸過多的「醜惡」顯而易見這並不適合身心皆處於成長階段的學生的身心塑造,這也是他的作品沒有入選語文教材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並不代表莫言作品中的思想深度不夠,也沒有影響他在文壇的地位和文學界的影響力,就連《活著》的作者餘華都說:「如果以文學價值而言,莫言應該可以獲得十次矛盾文學獎。」由此可見莫言的寫作水平平是毋庸置疑的。

他的文字中很難見到光明美好的一面,但他的文字所承載的極高的思想價值,還是非常值得我們重視的。

他的文學成就也得益於他二十年的農村生活,莫言的童年正值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年困難時期」,他與這無拘無束又「藏汙納垢」的鄉間社會朝夕相處,童年的經歷對他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莫言的母親去世後,莫言為她寫了一本小說,就是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豐乳肥臀》,這部長達50萬字的小說初稿用了83天時間寫完。

他母親雖然不識字,卻對識字的人十分敬重。甚至賣掉了結婚時的首飾來支持孩子讀書。母親的慈愛、善良、勤勞、隱忍,深深影響了莫言。

這本小說除了中的母親情感方面的經歷是取材於高密大多數慕青的集合外,大量採用了與母親親身經歷有關的素材,熱情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與無私,生命的沿襲的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

莫言曾說:人世間的稱謂沒有比『母親』更神聖的了。人世間的感情沒有比母愛更無私的了。

在諾獎頒獎典禮上,莫言再次飽含深情地提到了這部小說:「這本書,實際上是獻給天下母親的,這是我狂妄的野心。」

對於這一部作品,汪曾祺評價說:「這是一部嚴肅的、誠摯的、具有象徵意義的作品,對中國的百年歷史具有很大的概括性。這是莫言小說的突破,也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的一次突破。書名不等於作品,但是書名也無傷『大雅』。『豐乳』、『肥臀』,不應該引起驚愕。」蘇童評價說:「我欣賞此作所保持的莫言一貫的泥沙俱下的激情,這種激情中有金子的閃光,有對民族、人類、社會的寬闊的審視角度,尤其眾多的女性形象所投注的母子之愛,這種愛經過變形、誇張,但仍然是有深度的,富有詩意的。小說篇名在一些讀者中會引起歧義,但這不應影響對小說本身的價值判斷。」

《豐乳肥臀》記錄了不少真情實感,有些甚至是深刻的。在有閒暇時間,無事可做之餘,真正細讀一遍,品味下其中的酸甜苦辣。

愛總是盲目的,總是會過度,對子女的傷害卻是一生的,「父母愛,為之計深遠」。

莫言的《豐乳肥臀》我們都應該細細的讀一讀,作為父母,我們我們要謹記自己的歸處,作為子女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來處。

莫言說其實每個人的身體裡面都藏著一個上官金童。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讀懂了莫言,才真正讀懂了母親。

莫言老師曾說過: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但如果要了解我,應該看我的《豐乳肥臀》。」

點擊下方商品卡可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莫言,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為何課本卻不收錄他的文章
    他作為中國第一位,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用他獨特的寫作角度和文筆獲得了國際認可。莫言的很多作品都銷量不錯,再加上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人文筆不用說,但為什麼卻沒有教材再收錄莫言的其他經典作品呢? 其實自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很多消息稱教育部可能會把他的作品收錄到中小學語文課本中,但卻一直沒有動靜。
  • 莫言:中國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因描寫過於直白露骨課本不收
    莫言:中國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因描寫過於直白露骨課本不收說起莫言,那真是中國人的驕傲。他作為中國第一位,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用他獨特的寫作角度和文筆獲得了國際認可。但從2012年到2020年,除了在獲得諾獎之前收錄的《賣白菜》之外,再無作品入選課本。莫言的很多作品都銷量不錯,再加上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人文筆不用說,但為什麼卻沒有教材再收錄莫言的其他經典作品呢?
  • 莫言,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為何課本卻不收錄他的文章?
    中國  首  獲諾貝爾文學獎  !  獲  獎8年,  為何他的作品從不  收錄進  語文  書  文:一方一言  莫言這位作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謂是為國爭光了,因為在2012年時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是我國第一個獲得該獎的作家,這足以證明他的文學實力。
  • 莫言:曾獲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為何語文課本從不選錄他的作品
    莫言是當代文學作家,他的作品被列入尋根文學的範疇,以描述家鄉的歷史與人物間的愛恨情仇為主。鄉土氣息濃厚甚至看不出有什麼高級之感,為什麼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呢?諾貝爾文學獎的地位可是非同一般,像魯迅,林語堂,老舍這樣的而文學大家都只是獲得提名,但是這個來自山東高密,寫過40多本鄉土小說的莫言卻摘得金冠。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評語是:通過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這句評語非常的全面,但是卻是相當的理性客觀。
  •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書法淺析,莫言書法作品欣賞
    莫言,作家,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和書法能關聯起來嗎?還真能,莫言不但舉辦過個人書法展覽,莫言的書法《沁園春·雪》還曾拍賣到一幅近百萬的價格。那麼莫言書法水平如何,莫言書法價格到底怎麼樣呢?我給大家冷靜分析分析。
  • 莫言奪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成中國第一人
    對此,莫言表示:很多人說我是向洋人獻媚,好像中國作家一個個都是被諾貝爾搞得坐立不安,今天去獻媚,明天去示好,這怎麼可能呢?你知道他喜歡什麼?再一個難道文學有配方嗎?我能知道嗎?復旦大學中國當代文學創作與研究中心副主任欒梅健認為:莫言挖掘了計劃生育主題,而西方又對中國的這種舉措存在很多歧視和誤解。莫言從一個辯證的角度進行了闡述,這樣文學主題是比較受歡迎的。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我所有小說加起來,不如魯迅一個中篇小說
    這句話出自魯迅先生《故鄉》,相信不少80、90後,對當時語文課本裡「月光下的閏土和猹」,對魯迅先生的文筆一定印象深刻。但對於00後來說,魯迅先生的文章,他們讀過、理解過的儼然減少了。這並不怪學生和老師,而是在源頭上——教材編撰時,教育工作者有意地「去魯迅化」。
  • 莫言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後,為何沒成為公眾偶像,卻反被很多人罵?
    若說到當代文壇,恐怕還沒有一個能讓大家心服口服的代表,筆者作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也答不上來這個問題。 但當代文壇還是有一件令國人振奮的事情,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此獎項的人。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不單是靠《蛙》,也不是《紅高粱》,而是這些
    同時第一個也是艱難的開拓者,就像魯迅,他是第一個用白話文寫作的文學家,第一個,對於魯迅來說,那是率先吃螃蟹的人,其中五味雜陳自然有個中咀嚼,滋味不用說是難以名狀的,非一般酷暑熬、寒徹骨不足以抵達的精神和肌體雙苦旅。對於莫言更是一樣,他先中國其他文豪獲獎,正是大手筆,高文採的集中呈現。
  • 2019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1901-2017年)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及其代表作
    ,分段讀講給女兒聽,發現她的文字非常神奇,像詩歌,書中每個人都怪怪的,我一下子有興趣去了解她的別作品,目前中國很少有作家是這樣寫的碎片似的,所以正好跟我的小說《羅馬》的時候特別貼近,我的《羅馬》副線也是碎片寫作,相互有聯繫,隱喻。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名單揭曉,看看往屆獲得者及其代表作!
    今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揭曉。由於2018年的醜聞事件,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缺席,所以今日同時公布了2018年和2019年兩屆的諾貝爾獲得者名單,其中波蘭作家奧爾嘉·朵卡萩和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彼得·漢德克摘得此項榮譽。
  • 莫言之前獲得過世界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中國作家們
    諾貝爾文學獎獎章 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是世界文學領域的最高獎項了,我們都知道莫言在2012年獲得了世界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莫言之前,在中國有很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作家,有的人可能知道一兩個,但是知道的也不全面,今天我特意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欣賞這些作家。
  • 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哪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看莫言就明白了
    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哪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看莫言就明白了長期以來,我國本土作家都是有諾貝爾文學獎情節的。據說,原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躍然曾表示有中國籍作家「賄賂」他,目的只有一個就要諾貝爾文學獎,獎金都可以不要。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卻一點都不出名
    那麼莫言的獲獎究竟與此有多大關係,這個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回答,但不可否認的是,莫言早就具備了走進當代世界文壇的實力。2012年莫言獲獎前,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就預言,中國莫言早晚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且莫言還被媒體譽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遺珠,可見莫言獲獎是能力使然,諾獎的世界公平性也再一次得到了印證。
  • 陳丹青:我沒讀過莫言的作品,但我知道,諾貝爾獎與他的作品無關
    在很多的事情上,他都有著獨到的見解。他不是那種喜歡說好話的人,他很率直,好就是好,不好便是不好,很清醒,也很真實。即便是面對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陳丹青也敢於說出自己的質疑:「沒有讀過莫言的東西,但我知道,他獲諾貝爾獎與作品無關」。莫言是現當代的作家,在 2012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後,被很多人所知。
  • 文學盛宴|諾貝爾文學獎歷年獲獎名單1901-1922,回顧莫言
    西班牙《偉大的牽線人》由於它那獨特和原始風格的豐富又傑出,作品恢復了西班牙喜劇的偉大傳統1905年 顯克微支 H.波蘭《第三個女人》由於他在歷史小說寫作上的卓越成就1906年 卡杜齊 G.同時,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莫言以及作品,截止2018年:長篇小說如1、《紅高粱家族》 :由《紅高粱》《高粱酒》《高粱殯》《狗道》《奇死》五部組成。
  • 作為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莫言有著哪些獨特的地方?
    在我國文學界當中,提起莫言這個人物,相信有很多的人都會比較熟悉,他真的是中國人的驕傲,成為了中國第一個,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通過他的文章以及作品,可以看到他在文筆和寫作角度當中,確實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地方,因此才能夠有如此高的榮譽。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卻並不出名
    前面也說了,莫言之後我們本土作家一直無緣諾貝爾文學獎,這倒讓我們感到壓力。不過也不要太過悲觀,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已經有眉目了。彼時,整個二十世紀一百年,我國中國人沒有一個能真正獲得諾獎的,而我們的鄰國日本卻不斷有人獲獎,即便是東方人不擅長的文學寫作方面,日本照樣有兩個作家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
  • 諾獎獲得者莫言、屠呦呦,誰對中國影響大?莫言的說法,值得借鑑
    諾獎獲得者莫言、屠呦呦,誰對中國影響大?莫言的說法,值得借鑑諾貝爾獎恐怕是世界上最令人關注的一個獎項,它包含有文學、物理、醫學、經濟、化學等5個獎項。目前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有楊振寧、屠呦呦、莫言,分別斬獲諾貝爾物理學、醫學、文學等3大獎項。
  • 繼魯迅後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中國作家非莫言、餘華,而是他
    曾經我們的鄰居-日本因為過度崇尚文化發展,確出現了一批優秀作家,並且早在二十世紀的一百年裡,亞洲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儘管僅有三人,其中兩人都出現在日本。印度泰戈爾、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 只是回望自家,這個泱泱大國竟沒有一個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出現,這便成了鄰人的笑柄。然而面對日本人小視,不多年中國本土作家終於衝出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