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不單是靠《蛙》,也不是《紅高粱》,而是這些

2021-01-09 文史撰家

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是一件大事,特別是諾貝爾文學獎,它既不是我們近代以來起步晚的數理化,也不是當代快速發展的高科技。因為這些我們都與西方發達國家有一定的距離,但文學,我們不比他們差,唯一被誤解的當屬我們民族獨立的文化,因為與西方價值有著不同,加之翻譯變味,我國的文學很難打動文藝復興之後的西方文學。

但是這種鐵律,還是被持之以恆的中國創作者打破。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中國籍作家第一個,也是中國本土第一個獲獎者,直到三年後屠呦呦再度斬獲。中國文明和傳統文化及中醫等再度顯耀世界,作為第一個,莫言獲獎是其綜合實力的表現,也是巨大創作力的印證。

第一個,具有劃時代,破天荒的意義。同時第一個也是艱難的開拓者,就像魯迅,他是第一個用白話文寫作的文學家,第一個,對於魯迅來說,那是率先吃螃蟹的人,其中五味雜陳自然有個中咀嚼,滋味不用說是難以名狀的,非一般酷暑熬、寒徹骨不足以抵達的精神和肌體雙苦旅。

對於莫言更是一樣,他先中國其他文豪獲獎,正是大手筆,高文採的集中呈現。而在我們眼中,莫言獲獎是因為他那些令人耳熟能詳的《蛙》,其實不然,長篇小說《蛙》確實為莫言帶來了巨大榮耀,也使他成功在中國文壇佔有一席之地。2011年莫言憑藉《蛙》獲得了中國文學最高榮譽-茅盾文學獎。

那麼莫言是不是靠《紅高粱》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人知道莫言,大多數是因為《紅高粱》。

而《紅高粱家族》是莫言成為真正的文人的標誌,算得上是莫言走向文壇的「入場券」,當然了也是這部《紅高粱家族》讓莫言聲名顯赫。在當代中國文壇之上,莫言最先出名的小說《紅高粱》也成功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而《紅高粱》小說卻是在張藝謀同名電影的拉動下,大幅度地進入讀者眼中。1988年,電影《紅高粱》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至此,它的原著作者莫言算是第一次走向世界,同時這也為他在世界文學之林的地位奠定基礎。

美國漢學家葛浩文開始注意到莫言,並致力翻譯他的作品。在葛浩文眼中,他是高度欣賞莫言,同時在瑞典漢學家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之一的馬悅然看來,中國當代作家,莫言是非常突出的一個。幾年後莫言完成了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也是這部小說距離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更近一步。

《天堂蒜薹之歌》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小說,寫的是天堂村民與供銷社等部門的矛盾。1988年之前,天堂縣鼓勵百姓種植蒜薹致富,結果大面積種植後,來年遭遇了供大於求,導致蒜薹滯銷。小說開篇就寫道,村落到處充滿蒜薹的惡臭,氣息刺鼻,令人作嘔。滿是堆放的蒜薹,再加之天堂縣一系列的偽操作,成千上萬的村民群情激憤,一場場暴力事件及當地部門以暴制暴的摧毀,使得悲劇發生。

作者文筆流暢,劇情緊湊,是一部體現中國作家良知、反映弱勢群體生存狀態的優質作品,1987年尚在部隊的莫言看到報紙報導後,一口氣寫完,前前後後大約只用了35天時間,完成初稿。書中夾雜莫言一貫的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和現實事件柔合而成,作品渾然天成,頗具藝術價值。

葛浩文專注翻譯了這部小說,而且還悄悄「動」了手腳,將小說的結尾稍做修改,從而這部悲劇變成了平劇,不喜不悲。更富有理想主義色彩,也是這樣的傾向使得《天堂蒜薹之歌》更吻合諾貝爾文學獎的理想主義文學評選標準。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西方對莫言的眾多小說,重點解讀了三部,其中《天堂蒜薹之歌》就是其中之一,在諾貝爾獎的官網上還特別摘錄了《天堂蒜薹之歌》一章節,作為對莫言作品的介紹,並且從1988年創作之後被翻譯成多國文字語言銷往歐美多個國家。

莫言獲得諾獎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這部小說,當然力度更大的小說諸如前文提到的《蛙》,也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小說細緻地講述了一個衛生工作者-「我」姑姑的前半生從業經歷和暮年的遭遇,同時從另一個側面烘託了計劃生育的實施帶來的時代風波。公眾媒體人在老梁在《老梁故事匯》說,莫言的《蛙》是一部「聰明」的作品。既繞過了中國文學出版的條條框框,又有力地揭露了社會的弊端。

為此長篇小說《蛙》僅在國內就已經得到普遍認可,和張禕、劉震雲、畢飛宇等當代數得上的大作家一同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走出國門更是受到西方歡迎。在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上,一般很少僅以一部作品就給作家如此大的榮耀,當然除了海明威這等在歷史特別有分量的作家,僅以一部《老人與海》就擔當了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在莫言獲得茅盾文學獎之後,他的名聲很快走進世界,彼時西方文壇已經關注莫言多年,甚至有人認為莫言就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遺珠。譬如他的章回體小說《生死疲勞》,翻開後就牢牢吸引了讀者,小說的內涵富有哲學深度,並且對讀者頗有佛系意境的共鳴,讓這部作品脫穎而出,即便紀傳體已經成為文學的「老掉牙」,但莫言卻寫了新高度。

另外《生死疲勞》有一股極為神秘和新穎的文字結構,讓人聯想到2006年土耳其諾獎獲得者帕穆克的《我的名字叫紅》,帕穆克被認為是當代歐洲三大中心文學巨匠之一,他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紅》久居世界文壇,而莫言的這部《生死疲勞》完全可以和之相提並論,同時莫言的這部小說還獲得了第二屆紅樓夢獎和第一屆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

除了《天堂蒜薹之歌》、《紅高粱》、《生死疲勞》這三部被西方重點翻譯並解讀的小說外,莫言的《豐乳肥臀》更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小說,這是一部論厚重感,堪比託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的作品。所以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靠的是包括《蛙》、《酒國》、《四十一炮》、《檀香刑》等十一部長篇小說和多部中篇小說的合力而成。

不僅是我們熟知的《蛙》或是早就出名的《紅高粱》,而是以《天堂蒜薹之歌》及《生死疲勞》、《豐乳肥臀》等多部小說。

中國文學行堅駛難,從唐詩宋詞到明清小說,古代文學璀璨奪目,在魯迅等現當代文豪的開闢下,當代文人繼承前人意志,在並不被看好的碎片化文學當下,依舊砥礪前行。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形成了一批風格獨特的作家,在文學史上像以莫言、賈平凹為首當代文人,再加之閻連科、北島、殘雪等實力派在世界舞臺正日益發揮著時代弄潮兒的角色,儘管諾貝爾文學獎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但相信以這些作家的實力,不久的未來再度拿下這個毀譽參半的諾貝爾獎應該是綽綽有餘。

最後你認為莫言獲獎的小說是哪一部,這些小說你都知道嗎,中國作家未來再度拿下諾獎的可能性有多高呢?誰會是下一個,請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獨到的見解和看法,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莫言奪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成中國第一人
    2009年,莫言憑藉長篇小說《蛙》進入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的視野。2012年8月歐洲「全球博彩」公司(Unibet)公布了諾貝爾文學獎預測獲獎名單的賠率,莫言以1賠5.5位列第一,而日本諾獎熱門村上春樹則以1:8的賠率緊隨其後。莫言賠率第一,引發國內外媒體及作家熱議。瑞典最大日報《每日新聞》、德國《波茨坦新聞報》等外媒紛紛表示看好莫言,而麥家、崔永元等國內文化界人士也紛紛力挺。
  • 莫言:中國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因描寫過於直白露骨課本不收
    莫言:中國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因描寫過於直白露骨課本不收說起莫言,那真是中國人的驕傲。他作為中國第一位,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用他獨特的寫作角度和文筆獲得了國際認可。莫言的很多作品都銷量不錯,再加上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人文筆不用說,但為什麼卻沒有教材再收錄莫言的其他經典作品呢?其實自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很多消息稱教育部可能會把他的作品收錄到中小學語文課本中,但卻一直沒有動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莫言的作品就已經被很多人熟知。
  • 讀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筆下的世界,才懂得體諒人性的複雜!
    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前,莫言最被大眾熟知的作品是《紅高粱》。 這部被張藝謀、鞏俐搬上大屏幕的作品,創造了很多個奇蹟。 拍攝《紅高粱》期間,鞏俐,莫言,姜文,張藝謀聚在莫言母親家吃飯,在院子裡留下了這張珍貴合影,誰也沒想到,多年後,他們在文藝圈創造出近乎天方夜譚般的成就。 娛樂圈的三個人去柏林拿獎,去坎城拿獎,去威尼斯拿獎。莫言,則作為首位中國籍作家,去瑞典,拿到了諾貝爾文學獎。
  • 莫言,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為何課本卻不收錄他的文章
    莫言的很多作品都銷量不錯,再加上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人文筆不用說,但為什麼卻沒有教材再收錄莫言的其他經典作品呢? 其實自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很多消息稱教育部可能會把他的作品收錄到中小學語文課本中,但卻一直沒有動靜。
  • 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哪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看莫言就明白了
    茅盾文學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哪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看莫言就明白了長期以來,我國本土作家都是有諾貝爾文學獎情節的。據說,原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躍然曾表示有中國籍作家「賄賂」他,目的只有一個就要諾貝爾文學獎,獎金都可以不要。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卻並不出名
    那麼莫言的獲獎究竟與此有多大關係,這個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回答,但不可否認的是,莫言早就具備了走進當代世界文壇的實力。2012年莫言獲獎前,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就預言,中國莫言早晚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且莫言還被媒體譽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遺珠,可見莫言獲獎是能力使然,諾獎的世界公平性也再一次得到了印證。
  • 文學盛宴|諾貝爾文學獎歷年獲獎名單1901-1922,回顧莫言
    西班牙《不吉利的姑娘》由於他以適當方式,延續了戲劇之燦爛傳統覺界文化(圖片來源網絡)同時,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莫言以及作品,截止2018年:長篇小說如1、《紅高粱家族》 :由《紅高粱》《高粱酒》《高粱殯》《狗道》《奇死》五部組成。
  • 莫言:曾獲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為何語文課本從不選錄他的作品
    莫言是當代文學作家,他的作品被列入尋根文學的範疇,以描述家鄉的歷史與人物間的愛恨情仇為主。鄉土氣息濃厚甚至看不出有什麼高級之感,為什麼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呢?諾貝爾文學獎的地位可是非同一般,像魯迅,林語堂,老舍這樣的而文學大家都只是獲得提名,但是這個來自山東高密,寫過40多本鄉土小說的莫言卻摘得金冠。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評語是:通過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這句評語非常的全面,但是卻是相當的理性客觀。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卻一點都不出名
    那麼莫言的獲獎究竟與此有多大關係,這個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回答,但不可否認的是,莫言早就具備了走進當代世界文壇的實力。2012年莫言獲獎前,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就預言,中國莫言早晚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且莫言還被媒體譽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遺珠,可見莫言獲獎是能力使然,諾獎的世界公平性也再一次得到了印證。
  • 不管國人當今對莫言如何評價,看過這些資料你的內心或許立馬清亮
    莫言在小學五年級時輟學,在農村勞動長達10年,種高粱、種棉花、放牛、割草。這期間無書可看,他看《新華字典》,後來,莫言靠著《中國通史簡編》這套書度過蹉跎歲月,接著又背著這套書走出家鄉。1976年,莫言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班長、保密員、圖書管理員、教員、幹事等職。
  • 若無脊梁,哪有諾貝爾文學獎?莫言:文學作品不是唱讚歌的工具!
    莫言是個有脊梁的文人,是唯一一個得過最高榮譽的作家,諾貝爾文學獎不看出身,而是看作品能不能給人們帶來思考和啟發。 莫言1955年出生於山東高密的鄉下,正處於特殊的年代,所以在他童年的記憶裡,多是飢餓和逃荒。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中國作家殘雪排第三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時間為10月10日。今年最大的看點是將同時揭曉2018年與2019年兩屆獲獎者。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因一系列風波而暫停頒發。國慶長假期間,位於上海中心的朵雲書院旗艦店正在舉行「諾貝爾文學獎主題展」,為今年即將揭曉的諾貝爾文學獎預熱。展覽分為五個板塊—— 「莫言專區」「你不知道的諾貝爾文學獎」「21世紀獲獎作家速覽」「虛位待揭」「歷年獲獎作家作品精選」。
  • 莫言獲獎名至實歸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小說《酒國》俄譯版首次由俄羅斯聖彼得堡安芙蘭出版社出版,10月12日上架銷售。在此之前,在俄羅斯出版的只有莫言的幾篇短篇小說。199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為最先在俄羅斯出版的《酒國》寫序。他認為這部小說展示了一種全新的寫作風格,將非同尋常的形象性、無窮的想像力和不同的高超的敘述形式融合在一起。
  • 莫言,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為何課本卻不收錄他的文章?
    中國  首  獲諾貝爾文學獎  !  獲  獎8年,  為何他的作品從不  收錄進  語文  書  文:一方一言  莫言這位作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謂是為國爭光了,因為在2012年時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是我國第一個獲得該獎的作家,這足以證明他的文學實力。
  • 讀莫言小說有感:關注中國農村女性,拓寬題材,敢於突破禁區
    莫言是人們熟知的作家,也是有爭議的作家,他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我讀過他寫的很多小說,如《紅高粱》、《紅樹林》、《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等。讀莫言的小說,我感受最深的有四點:一是善於對農村女性的描寫。莫言在他的小說中描寫了眾多的農村女性,而且這些女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紅顏薄命。
  • 一個家族六代人結局悲慘,小說獲諾貝爾文學獎,卻沒幾個人真看懂
    《百年孤獨》:一個家族六代人不倫之戀結局悲慘,生出長豬尾巴的孩子被螞蟻吃掉誤殺、私生子、亂倫,一部狗血小說獲諾貝爾文學獎,卻沒幾個人真正看懂馬爾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獨》和他本人一樣在世界文學史上如雷貫耳,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令莫言也深受影響,並創作了一系列本土魔幻現實主義作品
  • 中國內地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和莫言,再一次向他們致敬
    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工程師諾貝爾的遺願,將其遺產作為基金,每年的利息作為獎金分成五份,獎勵每一年在物理學、化學、醫學與生理學、文學、和平事業有重大貢獻的全世界的突出人士,1969年增設經濟學獎。諾獎於1900年設立,至今共獎勵了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除和平獎由挪威評選頒發外,其他都有瑞典評選頒發。
  • 2017諾貝爾文學獎給了一個「日本人」!但又不是村上春樹…
    1989年憑《長日留痕》獲英國「布克獎」,與奈保爾、拉什迪並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被掩埋的巨人》是石黑一雄自2005年《別讓我走》之後出版的首部長篇小說。開獎前,村上春樹又雙叒成為博彩公司的諾獎熱門與以往幾年一樣,人們關注的不是誰得獎了,而是村上春樹又一次「陪跑」了。
  • 「非好即壞」,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大家對其看法如此極端
    言外之意也是說莫言獲獎不代表他是中國最「牛」作家。接下來還有話語權較重的陳丹青,陳丹青也是典型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他的暗示下,莫言的文學獎成了「可憐蟲」。陳對公眾說:我沒用看過他的東西,但知道莫言獲獎與作品無關。 陳丹青追加否定砝碼;他(莫言)獲獎是「諾貝爾」識時務了。
  • 獲諾貝爾獎後的莫言,似乎並沒有成為全民偶像,反倒備受批判
    「她必將花冠加在你頭上,把榮冕交給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獲獎感言節選  前言:  就好像作為演員在各種頒獎典禮拿到榮譽一般,他們需要一些獎項來裝飾自己的成績。  同樣的,世界上的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有對應的榮譽來證明他們的努力與艱辛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