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充滿歧義的文學獎項,國外人趨之若鶩,而我們自己也很想榮獲,但卻表現出嗤之以鼻的態度。這事從莫言獲獎最能看得出來,莫言獲得諾獎後,國人先是大喜過望,然後迅速陷入種種苛責。莫言本人也跟著大眾讀者經歷了一把過山車。
首先諾獎是世界性榮耀,是全球文化人翹首以待的文學殿堂,這個自不必說。從1900年開始頒發第一屆獎項開始,它就備受關注,誰讓別的國家沒有能力打造影響全世界的文學盛事呢。所以諾獎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已經深入人心,然而近些年出於國際政治的鬥爭,諾獎的選取被認為是西方政客的工具,以此來左右一些地區。
那麼莫言的獲獎究竟與此有多大關係,這個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回答,但不可否認的是,莫言早就具備了走進當代世界文壇的實力。2012年莫言獲獎前,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就預言,中國莫言早晚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且莫言還被媒體譽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遺珠,可見莫言獲獎是能力使然,諾獎的世界公平性也再一次得到了印證。
不過繼莫言獲獎八年來,我們中國作家就再也沒有人能獲得
所以這樣看來,我們當代的文學水平似乎有限,不是諾獎只具有狹義的政治性,如果真是這樣,西方完全可以年年給我們頒獎,依此來擾亂秩序。既然沒有,那就讓我們的文化工作者繼續加油,爭取獲得更多的諾獎,來譜寫和證明我們燦爛的中華文化,以及它在當代時期的精彩延續。
前面也說了,莫言之後我們本土作家一直無緣諾貝爾文學獎,這倒讓我們感到壓力。不過也不要太過悲觀,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已經有眉目了。
彼時,整個二十世紀一百年,我國中國人沒有一個能真正獲得諾獎的,而我們的鄰國日本卻不斷有人獲獎,即便是東方人不擅長的文學寫作方面,日本照樣有兩個作家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
1968年川端康成獲得,1994年大江健三郎獲得。而回首國內,從魯迅、老舍、林語堂、沈從文、張愛玲、陳忠實等等大師,沒有一個能榮膺之。這樣看來,諾獎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下的,直到新千年莫言成功榮獲。那麼莫言又有何實力呢,只有他能夠拿下。
莫言被認為是一個聰明的作家,老梁認為莫言既諷刺了社會現狀,同時可以巧妙地避開了審核門檻。而且莫言的文學被認為是中西結合,既有東方文學的傳統,也有西方文學的特色,這些都是諾貝爾文學獎最為看好的。所以世界選擇了莫言,論文學性,讀者也義無反顧地接受了他。
像這樣的中國作家,除了莫言,還有就算閻連科,從《紅高粱》、《蛙》等小說作品看,莫言被認為是魔幻現實主義,完全匹配,而閻連科也與此相近。由於和魯迅及卡夫卡的文學性相吻合,閻連科也被譽為是荒誕現實主義大師。從他的《風雅頌》及《丁莊》就可以看出。
閻連科
那麼閻連科究竟是何許人也,怎麼一出場就被認為是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呢,而且沒有之一。我們都知道諾獎的評選競爭力是非常大的,今年九十多歲的米蘭昆德拉到現在都沒有贏得諾獎,村上春樹年年登上諾獎賠率榜,也始終不能勝出。陝西的賈平凹,如今是走進世界文學史冊為數不多中國人,但並不能入諾獎委員會的法眼。北島、餘華、王安憶亦是如此。
而且諾獎的評選還要有極強的標準要求,並不是在世界範圍內有廣泛的聲譽就可以榮獲,而是要寫出具有普世價值和人道關懷的理想主義作品。這是諾貝爾先生立下的遺囑,也是現當代文學發展的主力脈絡。所以要想贏得諾貝爾文學獎,不是會寫,或者凌駕於傷痕、擅長製造文字遊戲就可以搞定的。
閻連科是河南嵩縣人,也是一個中年成名、大器晚成者,所以他剛開始寫作,基本上一炮而紅。
閻連科的三部作品徹底奠定了他在國內及國外的文壇地位;《日光流年》、《受活》及《丁莊夢》,這些小說先是震撼了鄰國日本文學界,而後廣泛影響於歐美諸國。美國漢學家認為中國閻連科在美國很受關注,歐洲漢學家羅多弼來上海時就公開說過,閻連科將是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
那麼閻連科究竟有什麼名聲,讓這麼多的文學專家側目。
在中國當代文壇,閻連科可以說是所得文學獎拿到手軟,老舍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以及各種全國長、短、中篇文學獎。而在海外,閻連科更是獲得了日本民間最具說服力的推特文學獎、歐洲腹地捷克的卡夫卡文學獎,需要說明一下卡夫卡文學獎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風向標。
除此之外閻連科還三次走進布克國際文學獎的候選人名單。之前僅有中國的殘雪、王安憶、蘇童進入過。
在文學界如此頭銜可以說是當代中國極其少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閻連科的名頭沒有在大眾之中傳播開來,這麼一個大作家,將中國文壇都翻了個遍,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也與他的現實寫作手法不無關係,由於其強大的洞察力,又不妥協的個性,他筆下的文字直白、血淋淋,深入人心,所以每出一部書,都幾乎沒有出版社接納,久而久之閻連科十幾部長篇小說,大部分都沒有順利出版,就成了有名的「禁書作家」。這或許是他不被人知主要原因吧。
最後
不過據歷史上,諾貝爾文學獎專撿那些冷門下手,比如2000年旅居法國的高行某,今年美國的女詩人格立克。我國作家閻連科也極有可能成為他們的座上賓。不過另外依據文學創作性和人道情懷,閻連科的作品都完美符合諾獎的要求,未來獲得諾獎的可能性自然很大。
當然諾獎競爭之大,也是一眾世界級作家不能榮獲的原因,而閻連科的可能性又有幾何,這個自然難以定論,除了看諾獎這些年的風口走向,同時也要看閻連科的文學力度到底多大。像寫下《百年孤獨》的馬爾克斯,無論任何區域的文學獎,他都能手到擒來,這或許就是虜獲所有人的洪荒之力吧。
能力強大到一定程度,所有人都會向你大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