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這麼厲害,為什麼一次諾貝爾獎都沒拿過?

2021-01-18 賽雷三分鐘

► 這裡有最簡單易懂的各種知識乾貨,每一篇文章可能都是你下一次約會、和領導談話、和朋友聊天用到的談資,不善於學習,你就會和其他人的差距越來越遠!

昨天下午,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離開我們「飛向宇宙」了,他在全世界有無數粉絲,也拿過不少獎。但回顧霍金的一生,雷雷發現有個小缺憾,霍金一次諾貝爾獎都沒拿過



雷雷有話說


     1969年霍金病情惡化後,拐杖也沒法撐起雙腿,輪椅就成了他餘生的夥伴,他也跟輪椅產生了各種奇妙的化學反應。因為霍金的雙手無力,他的輪椅是電動的而不是用手轉的,不能奔跑的霍金就在輪椅上找到了追風的樂趣。他經常把輪椅跳到全速前進檔,在馬路中間飆椅,嚇壞了他的助理。


    每次跟名流們聚會,霍金都愛開輪椅壓他們的腳趾,連英國的查爾斯王子都被軋過,霍金看著王子疼得齜牙咧嘴,還高興地開輪椅原地轉了一圈。他在自傳裡寫道,這輩子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軋過女首相柴契爾夫人的腳趾……


    如今霍金已經走了,只留下空空的輪椅,不知輪椅會不會也覺得寂寞呢。


相關焦點

  • 霍金為什麼沒有得過諾貝爾獎?
    因此,霍金獲得科學界最高獎項諾貝爾獎應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美國ABC新聞網的訃告也是這樣的標題:「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時年76歲。」 只可惜,這個標題是錯誤的——霍金不是諾貝爾獎得主,隨後ABC新聞網已更正。
  • 史蒂芬·霍金為什麼沒有得過諾貝爾獎?
    因此,霍金獲得科學界最高獎項諾貝爾獎應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美國ABC新聞網的訃告也是這樣的標題:「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時年76歲。」 只可惜,這個標題是錯誤的——霍金不是諾貝爾獎得主,隨後ABC新聞網已更正。
  • 世界欠霍金一個諾貝爾獎
    在霍金在世的時候,有記者問霍金,為什麼你沒拿過諾貝爾物理學獎。而諾貝爾獎,是非常現實主義的,不會給一個只存在於紙面上的理論頒獎,諾貝爾物理獎的授予對象必須經過實驗或實踐的證明,於是直到去世,霍金也沒有得獎。去年,諾貝爾獎打破之前的規則,把獎頒給了James Peeble,儘管James Peeble有觀測支持,但並沒有直接證明其理論。今年,諾貝爾獎破例的幅度,比去年還更大了一些。
  • 紀念霍金:沒得諾貝爾獎,為什麼仍被稱為偉大的科學家?
    這就引出第二個問題,也是一個經常被問起的問題:霍金為什麼沒有得諾貝爾獎?回答其實很簡單:因為他的成果沒有達到諾貝爾獎的級別。並不是因為諾貝爾獎委員會有偏見或者搞什麼政治,而是因為單純科學上的原因。諾貝爾獎的評選非常慎重,一定要選那些經過驗證、得到公認的成果。這就是為什麼屠呦呦要在發現青蒿素幾十年後才得獎,因為要等到青蒿素大規模使用、成為世界首選的抗瘧疾特效藥之後。即使這麼慎重,還不時有發錯的,諾貝爾獎委員會也是壓力山大。實際上,不要說霍金輻射這樣的對黑洞理論的修正了,就連黑洞本身的存在,還沒有直接的實驗證據呢!
  • 不止是霍金,這些人都應該分享這次諾貝爾獎,其中就包括愛因斯坦
    ,那可就是四個人獲獎了,去掉誰都不合適,而諾獎委員會早就憋著勁頒獎給黑洞,要是霍金不去世這獎還真沒有辦法給,這麼看來霍金確實有點委屈。不過,從黑洞的研究歷史上,有無數偉大的科學家都做出了貢獻,很遺憾的是他們大多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要是這麼看的話,霍金也算不上委屈,當然了所謂委屈不委屈都是戲謔之言,對於真正的科學家來說,是不是獲獎本來就無所謂。還是讓我們來看看黑洞的歷史,一起來緬懷一下這些偉大的科學家。
  •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霍金,為何沒能獲得諾貝爾獎呢?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霍金,為何沒能獲得諾貝爾獎呢?霍金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的物理學家,被譽為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對於物理領域來說,霍金將會是震古爍今的一位新的巨人,一生獲得的榮譽非常多,但卻遺憾的沒有獲的過諾貝爾獎,這是為什麼呢?
  • 霍金的研究如果真那麼厲害,為什麼他至今沒得諾貝爾獎?
    他回答到:楊振寧在中國充滿爭議,無非是三件事,一是和李政道先生的公開矛盾,二是早年沒有學成立刻回國,三是晚年和翁帆女士結婚。和李先生的矛盾,我們無法知道真相,我無法評論,但是楊先生對於物理學最重大的貢獻是楊-米爾斯理論,這是現代理論物理的基礎之一,我認為楊先生是現世物理學家中成就最高的。
  • 霍金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對於這個問題,霍金本人曾經這麼回答記者:因為我的黑洞蒸發(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霍金輻射)還沒有被觀測或者實驗所證實。既然霍金這麼回答,很顯然他認為自己最值得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學術成就就是霍金輻射。霍金輻射的理論基礎非常牢靠,而且宇宙中黑洞很多,所以霍金輻射應該是存在的。
  • 楊振寧獲得過諾貝爾獎,為什麼還被噴得這麼慘?
    「有的人說他比霍金厲害,如果他真那麼牛,為什麼我不知道他?」第二:楊振寧不愛國。「在祖國最困難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不但沒有回來,還加入了美國國籍。」第三:楊振寧很勢利。「現在中國發展好了,他又加入中國國籍,回清華大學養老圈錢,太雞賊了。」
  • 為什麼霍金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既然霍金這麼回答,很顯然他認為自己最值得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學術成就就是霍金輻射。霍金輻射的理論基礎非常牢靠,而且宇宙中黑洞很多,所以霍金輻射應該是存在的。但是既然還沒有被觀測到,那就只能還是理論模型,未經實驗或者觀測驗證的理論模型就仍然有可能不正確,不管多麼合理和漂亮。既然有可能不正確,諾獎委員會當然就不會給霍金頒獎。
  • 霍金預言是什麼?為什麼他沒能得諾貝爾獎?
    2018年3月14日凌晨,史蒂芬霍金教授的家人宣布,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現代科學之父」霍金先生逝世,享年76歲。霍金的逝世是世界人民的損失,他的科普影響力無人能及。提到霍金,就算有些對科學物理沒有關注的朋友來說,也知道他的存在。
  • 霍金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嗎?
    霍金在世的時候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近日,諾貝爾獎的頒獎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不少朋友針對此提出了許多有關諾貝爾獎的疑問,其實飽受關注的是一代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世的時候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那麼為什麼霍金從來沒有獲得過物理學的諾貝爾獎呢?
  • 諾貝爾獎,根本不無法承受霍金的重量!
    網友一:對於這個問題,霍金本人曾經這麼回答記者:因為我的黑洞蒸發(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霍金輻射)還沒有被觀測或者實驗所證實。既然霍金這麼回答,很顯然他認為自己最值得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學術成就就是霍金輻射。霍金輻射的理論基礎非常牢靠,而且宇宙中黑洞很多,所以霍金輻射應該是存在的。
  • 霍金一生都在尋找它——能讓霍金獲得諾貝爾獎的神秘天體
    」毫不為過。——尋找微型黑洞在提出了霍金輻射以後,霍金就想盡辦法想要證明它,正如他自己說的,霍金輻射一旦被證明,他將獲得諾貝爾獎。毫無疑問霍金輻射是諾貝爾獎級別的理論,但要證明它談何容易,在當時別說霍金輻射,連要證明黑洞都是困難的。而對於一般黑洞,即通過恆星坍縮自然演化而成的黑洞,它的質量至少是太陽質量的3倍,其霍金輻射溫度遠低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這基本上是無法探測的了,但是天才的霍金找到一個很好的辦法——探測微型黑洞所產生的霍金輻射!
  • 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聰明,為什麼很少拿諾貝爾獎?
    在這麼少的人口當中,猶太人卻取得了非常矚目的成就。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就是猶太裔,據統計,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到2019年,共誕生了881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猶太裔196人,佔比22%,而華裔只有8人。
  • 愛因斯坦那麼厲害,為何只獲得一次諾貝爾獎?諾獎:說起來都丟人
    愛因斯坦那麼厲害,為何只獲得一次諾貝爾獎?諾獎:說起來都丟人 如今世界,一說起物理,多數人腦海中都會浮現愛因斯坦的形象,他對世界的影響是如此之大。愛因斯坦曾發表了5篇論文,幾乎每一篇都是諾貝爾獎級的成果,可為什麼諾貝爾獎只給愛因斯坦頒了一個獎,還是挑了一個最小的成就——光電效應。
  • 霍金去世了!這位號稱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為何沒獲得諾貝爾獎?
    史蒂芬·霍金已經於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史蒂芬·霍金專注於研究宇宙論和黑洞,並且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不減定理,並且還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普朗克的量子力學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一步!
  • 沒能等到2020年的諾貝爾獎,但霍金如同掉落黑洞,信息永存
    直到70年代末,霍金說話才開始模糊不清,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從此徹底被剝奪了嘴巴說話的權利,只能靠語音合成器發出聲音。期間,霍金還生下了3個兒女,幸運的是三個兒女都沒有遺傳霍金的疾病,都能健康長大。
  • 為什麼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偉大的科學家都拿不到諾貝爾獎?
    為什麼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偉大的科學家都拿不到諾貝爾獎?如果在20年前讓一個人說幾個國內科學家的名字,很多人會想到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在當時他們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因為教科書中經常會出現他們的名字。
  • 霍金除了時間簡史,還有霍金輻射,不要再說霍金沽名釣譽
    文/科學新視界,百家號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人人知道霍金,但是可能很多人連他的《時間簡史》都沒看過,但時間簡史這本書更大的意義是對科普的貢獻,他讓更多的普通人了解科學,關心科學了。霍金xian's霍金輻射可以說是霍金先生最大的學術貢獻了,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