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何以「群星閃耀」

2020-12-06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今天在北京頒發,全國共有10個獎牌獲獎團隊、28名獎章獲獎人和254名獎狀獲獎人獲此殊榮。其中,上海科技工作者表現不俗,共有1個獎牌獲獎團隊、1位獎章獲獎人和20名獎狀獲得者榜上有名。

第二軍醫大學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此次上海的獎牌獲獎團隊,25年來,實驗室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小教研室發展到國內免疫學的「領頭羊」;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褚君浩院士則憑藉多年來在科普領域的辛勤耕耘,為上海摘得一枚獎章。

「全國創新爭先獎」

「全國創新爭先獎」是今年4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共同設立的,每三年評選表彰一次,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期間頒獎。它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之後,國家批准設立的又一重要科技獎項,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

我國「最小」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曹雪濤(左一)與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第二軍醫大學供圖)

平均年齡不到35歲,80%擁有博士學位,人人有國家級科研課題,個個有原創性科技成果———作為今年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的10個科研團隊之一,第二軍醫大學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可謂「群星閃耀」。

鮮為人知的是,它是我國「最小」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只有30多人,但在每年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評審中,這隻「麻雀」總是位列第一梯隊。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把「論文裡的新藥」做到Ⅲ期臨床

2004年,《自然—免疫學》雜誌發表了由實驗室主任曹雪濤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的、具有重要免疫調節作用的新型樹突狀細胞亞群的創新成果。這是該雜誌創刊以來第一次刊登由中國科研人員獨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利用這一基礎研究成果,該團隊建起了生物藥物研發中試基地,在國內最早開展樹突狀細胞瘤苗治療腫瘤患者的研究。而且這一治療機理,適用於許多腫瘤症狀,由此,他們在細胞治療轉化醫學方面走上了一條艱辛、踏實且具有示範意義的道路。

如今,這一原創性成果正從論文走向臨床: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十多家醫院正進行著國家I類生物製品「抗原致敏的樹突狀細胞」的Ⅲ期臨床試驗,這是目前國內唯一進入Ⅲ期臨床研究的細胞治療製品。根據Ⅰ、Ⅱ期臨床試驗數據,該藥物針對大腸癌的單化療有效率在25%以上 (有效率指讓腫瘤細胞縮小50%以上的概率),採用複合治療方法的有效率可達45%。

25年來,實驗室的履歷上記錄下一連串踏實的「創新腳印」:在國際頂尖科學雜誌上發表近300篇科學論文,獲得45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摘得軍隊院校首個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次入選中國年度十大科學進展,5次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領頭人要做為所有人指引研究方向的「燈塔」

你可能想不到,這支擁有諸多原創性發現的科研團隊,是從幾個人、價值10餘萬元的儀器設備起家的。1995年,31歲的曹雪濤敏銳地把實驗室學科方向調整到基礎免疫學研究,他心中有兩個願望:一是把實驗室建設成國家重點實驗室,二是讓國際免疫學大會在中國召開。

那時候,許多人熱衷出國留學,國內實驗室常常留不住年輕人,而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主任到研究員,個個都是我國自主培養的。曹雪濤主動當起了實驗室裡的「燈塔」———他讓每一個走進實驗室的年輕人了解世界前沿在哪裡,教導他們不能滿足於跟在別人後面做「追趕者」。

實驗室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每次世界一流雜誌刊登著名學者論文後,大家就會圍坐在一起,各抒己見討論文章的創新點和不足,提出充分證據進行質疑,最後提出新的設想。實驗室成員於益芝教授說,導師對學術方向的正確把握和對新增長點的敏銳洞察,保證著整個團隊始終在正確的方向上快速發展。

始終盯著最前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慢慢地,加入這個小團隊的研究人員越來越多。在這個30多人的團隊中,有12人的研究曾入選「全國百篇博士學位論文」,12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曹雪濤也被 《自然》 雜誌評為「傑出導師獎」得主。

將「內耗」減到最小,把潛力發揮到極致

同一個實驗室中,難免有「紅花」和「綠葉」。萬濤副教授帶領的免疫藥理研究小組實驗遇到瓶頸時,去找分子免疫小組求助,同事們鼎力相助,誰也沒有「留一手」。

蛋白質工程小組的工作,永遠無法作為「前三名」作者出現在科研論文署名中,但是該小組的研究人員卻說:「團隊的目標是摘取科研『枝頭大蘋果』,『扶梯子』的人不可少。」

年輕的副教授李楠,短短幾年就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4篇,並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專項課題。談到自己的成長經歷,她說:「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前面的戰友總會伸出手,把我拉上來。」

2006年,這個一窮二白的教研室掛牌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2019年,國際免疫學大會也將在中國召開。能夠圓夢,曹雪濤認為除了個人努力,更重要的是國家整體科研實力的提升,在免疫醫學領域湧現出了一大批創新爭先者。「榮譽也是壓力。」他深知,唯有把自己的事業深扎在祖國創新的土壤裡,才能有動力勇攀新的科研高峰。


相關焦點

  • 世界歷史的14個永恆瞬間——人類群星閃耀時
    今天少東家給大家分享一部人物傳記——《人類群星閃耀時》,這部書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傳記名作之一。在這裡,少東家要重點介紹一下史蒂芬·茨威格(少東家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刺蝟哥」,這樣比較好記)。
  • 學術虛假與「群星閃耀」
    學術虛假與「群星閃耀」:在物理界有一張合影,被認為是物理史上「群星閃耀」的時代,這張合影就是1927年索爾維會議合影。
  • 群星閃耀的歷史(二)
    幾個月後,戴維回信說,我實驗室這邊需要一個打雜的,洗洗刷刷瓶子什麼的,另外,我老婆如果需要你幫著家務活,你也得跑跑腿,工資比你在書店裡低,你來嗎?法拉第說,我來啊。於是這個世界上少了一位圖書裝訂工,多了一位在電學和化學做出了偉大貢獻的科學家。在1991年到2001年,他的照片被印在20英鎊的紙幣上。
  • 國家重點實驗室洗牌: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科研水平的代表,代表了某高校、單位在本學科領域在國內、國際達到領先水準。也是目前最具含金量的國家級科研機構之一。一般來說,看一所高校科研實力怎麼樣,首先去看它有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然後看它有幾個重點實驗室。
  • 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14個改寫人類歷史命運的瞬間!
    這本書,就是《人類群星閃耀時》!有人說,如果一個人讀完《人類群星閃耀時》,沒有被感動得至少起一次雞皮疙瘩,是打死也不信的。一方面因為書裡的故事太精彩,跌宕起伏,熱血沸騰。另一方面,這本書又特別好讀,很多人拿到書都是一口氣讀完,然後被感動得心潮澎湃!
  • 最頂尖的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哪些高校多?
    作為目前我國最頂尖的科研平臺,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前沿探索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不少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但是目前我國到底有多少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 《好萊塢往事》群星閃耀 影迷大讚昆汀:不愧是你
    目前電影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式上映,在海外獲得近4億美元的票房,有不少觀眾已經率先感受了這部年度爽片,有影迷連用十個「太」表達觀感,這真的是一部「太溫暖,太詭異,太有趣,太夢幻,太肆意,太暴力,太驚喜,太讓人難過,太令人感動,太好看」的影片!還有不得不提的猶如坎城電影節般星光熠熠的卡司陣容,令內地觀眾隨著上映日的臨近,觀影的急迫之情也越發濃厚!
  •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匯總
    在我國的科研平臺,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科學前沿探索和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不少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目前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共有多少家?詳細名單有哪些?
  • 哈勃精選 | 一個群星閃耀的疏散星團
    有趣的是,雖然這些閃耀的超級巨星誕生的時間相近,但是它們的大小、質量、溫度和顏色等都相去甚遠。而恆星的演化與其質量息息相關,因此這裡的很多恆星都處於不同的生命階段,這為研究恆星演化的生命周期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 3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 藥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
    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儀式(圖片來源於網絡)  日前,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蘇省南京召開,32家聯盟成員單位的100多代表出席會議。  藥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聯盟是在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的倡議和指導下,由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9 個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出倡議,得到 2 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9 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港澳夥伴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積極響應
  • 科學群星閃耀時——記中國科學社與《科學》雜誌
    原標題:科學群星閃耀時——記中國科學社與《科學》雜誌「世界強國,其民權國力之發展,必與其學術思想之進步為平行線,而學術荒蕪之國無幸焉。」1915年1月,《科學》雜誌在上海創刊。其發刊詞,就是一篇「科學救國」的宣言書。比後來《青年雜誌》舉起科學與民主大旗,還要早8個月。《科學》由中國科學社創辦。
  • 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LTCS)與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9年12月20日至21日,北京大學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LTCS)與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力學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LNM)2019聯合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湍流與非線性力學研討會在中科院力學所舉行。
  • 我國玻璃行業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前言2010年10月27日,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組織專家在安徽蚌埠召開會議,對依託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和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的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計劃進行了可行性論證。實驗室建設計劃合理可行,措施得當,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該實驗室的建設計劃。同年12月,依託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我國玻璃行業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建設成功。
  • 國家重點實驗室_中國高校之窗
    1.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2.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3.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原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4.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科院力學所5.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 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哪個更勝一籌?哪些學校能獲此殊榮
    各高校的理科專業都會給學生安排專業實驗課,有專門的實驗室,很多高校都是集教育、科研於一體的全面型高校。很多大學教師不僅是教學,也有很多專門的科研項目在自己身上。就理工科來說,中國科學研究院都是在科研方面比較厲害的,所以很多理工科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在考研時都會將中科院作為自己的首選,但是中科院的試卷難度是很高的。
  • 省部共建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11月7日,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了「2021年青年教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專家指導論證會」。國家重點實驗室周樹堂教授、安國勇教授、江靜教授、蔡應繁教授、郝福順教授、張學斌教授、郭思義教授等作為評議指導專家參加基金申報論證會,出席論證會的還有擬申請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青年科研骨幹和博士後,論證會由趙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專家指導論證會分三個階段,分別由江靜教授、郝福順教授和張學斌教授主持。
  • 闞雲超到國家重點實驗室調研
    7月20日上午,副校長闞雲超到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調研我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運作工作,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有關負責人陪同調研,重點實驗室領導班子成員、生命科學學院部分領導和兩個國重實驗室的課題組長、青年專家20餘人參加調研會,會議由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樹堂主持。
  • 你來的那天,群星閃耀
    更重要的是, 它們賦予了平凡一天 宇宙級的意義—— 你來的那天,群星閃耀!這實在是我所知道的物理學中最富詩意的東西:你的一切都是星辰。 ——理論物理學家勞倫斯·M.
  • 「好書推薦」開啟宏觀世界的大門——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24 來源: 長安街讀書會 舉報   開啟宏觀世界的大門——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 湖南再增兩國家重點實驗室 目前有6重點實驗室
    本報4月6日訊 (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王先民 龍群)記者今天從省科技廳獲悉,科技部最新發布了新建4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其中,依託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武漢大學共同組建的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南大學組建的高性能複雜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批准。至此,我省已有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