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大腦震撼發布 自然語言處理成熟度尚不及圖像處理

2021-01-15 科技快報網

百度大腦震撼發布 自然語言處理成熟度尚不及圖像處理

 

語音合成是李彥宏的下一個演示。現場出現了張國榮的合成音,並按照正常人的語調播放了出來。

圖像演示在現場出現了一個笑點。李彥宏表示,現在人臉識別的準確率已經達到了99.7%,大屏幕上突然出現了現場視頻,並在一片笑意中由百度大腦順利識別出了百度副總裁朱光等人。

除了面部識別外,百度地圖識別等現在也取得了很大進展。李彥宏說,計算機視覺,即圖像識別也應該是百度無人車技術的最後一塊壁壘。百度無人車的車輛檢測能力,李彥宏表示,現在已經在國際上排名第一,車輛跟蹤能力的6項指標中也有4項拿到了第一。

AR(增強現實能力),李彥宏認為,可以把現實世界中的物品和虛擬世界結合在一起,也需要圖像識別技術的助力。而如何讓技術落地消費者生活,廣告主也需更好的創意。

百度大腦震撼發布 李彥宏調侃:能把胡歌的戲給演了

自然語言處理的成熟程度尚不如上兩種技術。李彥宏在演講中表示,現在百度也有了「度秘」和百度翻譯這樣的產品,除了識別語音和圖像外,更重要的功能是用人類的語言進行交互,理解使用者的意圖。李彥宏請了籃球評論員楊毅上臺,並現場點評了度秘的一場籃球比賽解說。用戶也可以在百度翻譯上進行實時語音翻譯。

用戶畫像的用處在哪兒呢?李彥宏舉了百度本身的一個例子。手機百度搜索欄下的Feed流就是根據用戶畫像進行的個性化推薦。百度描繪了61.5萬個標籤,每個用戶都是標籤的組合,因此才能做到千人千面。今年《魔獸》在中國上映期間就是根據百度的工具和數據進行人群篩選,帶來了200%的票房提升。

百度錢包代言人胡歌的上臺引起了現場的轟動。胡歌在臺上與李彥宏進行了互動,演示了百度大腦的語音合成、用戶畫像等諸多功能。李彥宏開玩笑稱,百度大腦以後可以模擬人的動作,能把胡歌的戲給演了,嚇得胡歌連忙表示演戲還是自己來比較好。

相關焦點

  • 百度大腦產品上新&技術升級:圖像處理、智能寫作平臺、語音識別
    百度大腦一月一次的最新技術&產品盤點來了。在這裡,與百度大腦一起成長,見證 AI 的力量。您可以從 PC 端訪問百度 AI 開放平臺(ai.baidu.com)申請邀測,或使用最新產品。新開放 AI 技術能力語音識別語音識別極速版支持60秒內音頻使用 REST API 方式進行調用,簡單易用。
  • 科普自然語言處理
    例如,漢語、英語、日語為自然語言的例子,這一種用法可見於自然語言處理一詞中。自然語言是人類交流和思維的主要工具。以上是百度百科對自然語言的釋義。語言是信息的載體,如同數字、文字、圖像、視頻等一樣,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記錄和傳播信息。
  • 李彥宏:人工智慧就是「百度大腦」
    百度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在開場時發布了關於百度人工智慧的主題報告。本屆百度世界大會的主題是「AI is the new Electricity」,亦即「人工智慧是新電能」。今年6月份李彥宏曾在百度峰會上表示,網際網路即將進入以「人工智慧」為平臺的下一幕場景中。
  • 百度大腦獲中國電子學會年度科技獎,王海峰詳解語言與智能
    百度高級副總裁、AI 技術平臺體系 (AIG) 和基礎技術體系(TG)總負責人王海峰發表題為《語言與智能》的演講。此外,作為國內最早投身人工智慧的科技巨頭,百度於 2016 年發布的 AI 核心技術引擎「百度大腦核心技術及開放平臺」榮獲 2018 年度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百度發布即時翻譯「神器」 突破自然語言處理重大難關
    中新網10月24日電 人工智慧領域,兩種語言的「即時互譯」是一項難以攻克的技術問題,其主要原因在於源語言和目標語言之間存在較大的詞序和語序差異。近日,百度研發了具備預測能力和可控延遲的即時機器翻譯系統,可實現兩種語言之間的高質量、低延遲翻譯。
  • 深耕自然語言處理近30年 王海峰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王海峰在人工智慧領域深耕近三十年,致力於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尤其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成果卓著,是我國在科學研究和產業應用方面均做出重要貢獻的知名專家,在國內外學界和工業界均享有盛譽。王海峰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自然語言處理及機器翻譯研究,並在博士論文中探索了將神經網絡技術用於自然語言理解及機器翻譯。
  • 國內自然語言處理(NLP)研究組
    中國大陸地區:微軟亞研自然語言計算組 Natural Language Computing (NLC) Group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group/natural-language-computing/www.microsoft.com百度自然語言處理百度自然語言處理 - 理解語言,擁有智能,改變世界
  • AI晶片、框架、語言與知識、量子計算……百度大腦6.0發布
    百度大腦分論壇帶來這些「黑科技」的全面揭秘,展示了百度大腦的技術升級與演進。百度CTO王海峰發布了百度大腦6.0,升級為「AI新型基礎設施」。「知識增強的跨模態深度語義理解」讓百度大腦的理解能力更加強大,飛槳深度學習平臺與百度崑崙晶片的升級則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優的算法開發平臺和更強大的算力。
  • 百度大腦論壇如期而至,語音、視覺、語言與知識技術成熱點
    Create 2019 AI 開發者大會如期而至,在上午展示了百度音箱的系列更新、發布鴻鵠晶片、宣布自動駕駛方面的多項合作之後,下午的百度大腦論壇重磅開幕。百度飛槳最新進展及其應用作為百度極力推薦的深度學習平臺,飛槳自然是此次論壇的重點。百度深度學習技術平臺部總監馬豔軍詳細介紹了飛槳在圖像搜索、目標檢測、工業質檢方面的三大進展。
  • 2019 自然語言處理前沿論壇,百度NLP技術全揭秘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近日,由百度聯合中國計算機學會中文信息技術專委會、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青工委舉辦的「2019 自然語言處理前沿論壇」上,來自百度和各大高校的嘉賓們分享了關於 NLP 技術研究的心得體會。
  • 一口氣11項發布 一文看懂百度大腦的NLP布局
    8月25日,百度CTO王海峰在百度大腦語言與知識技術峰會上,首次對外全面完整的闡述了百度的NLP布局,還推出了一攬子11項新發布。自然語言理解(NLP)的名詞解釋是這樣的,自然語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工智慧中最為困難的問題之一,而對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也是充滿魅力和挑戰的。那麼,百度是如何理解這項挑戰的?他們為此做了哪些研究和布局,我們一探究竟。
  • 中國的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人工智慧公司
    原來,它應用了最新的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什麼是自然語言處理?自然語言處理的英文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一般被簡寫為NLP,它實際上包括了三個方面: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與語音合成(有一些人把語音識別作為自然語言處理之外的技術,在本文中,我們將語音識別也包含在自然語言處理的技術範疇之內)。
  • 包括的領域有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
    現在人工智慧已經包括的領域有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人工智慧的步驟人工智慧基本步驟包括,信息提取->信息分析->假設建模->學習->泛化,具體步驟。如果說計算機視覺是讓計算機看到一張黑白的二維圖像,那麼它可以識別字符串,可以通過圖像獲取某個標註的信息,它具有特定的識別圖像,可以從圖像分析出某個基本的結構。
  • 2019自然語言處理前沿論壇:聚焦機器「讀、寫、說、譯」,探尋NLP...
    以語言和知識為研究對象的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是人工智慧的核心問題之一。5月26日,百度、中國計算機學會中文信息技術專委會和中國中文信息學會青工委聯合舉辦「2019自然語言處理前沿論壇」。百度高級副總裁、ACL Fellow王海峰博士為論壇做開場致辭。他表示,「語言是人類思維和交流的載體,同時也是人類知識凝練和傳承的載體。
  • 復旦大學黃萱菁:自然語言處理中的表示學習
    復旦大學黃萱菁帶來報告《自然語言處理中的表示學習》。黃萱菁,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於復旦大學獲計算機理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信息檢索和社會媒體分析。兼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常務理事,社會媒體專委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中文信息技術專委會副主任。
  • 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的7個應用
    原文:7 Applications of Deep Learning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作者:Jason Brownlee翻譯:無阻我飛揚摘要: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詳細介紹了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的7種應用,以下是譯文。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正在從統計方法轉變為神經網絡方法。
  • 長圖回顧:屬於百度大腦語言與知識技術的激蕩十年!
    8月25日,百度大腦語言與知識技術峰會舉行,展示了在語言與知識技術上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和重大成果,既為開發者和企業與AI應用之間,更為人工智慧與這個複雜世界之間,架起了一道獨特的"鵲橋",讓中國AI得以放眼世界、齊目全球。
  • 大腦如何處理電腦程式語言?
    電腦程式語言是近代科學的新產物。神經學家研究發現,理解代碼是需要大腦一個複雜的認知網絡才能完成的任務,與單獨的語言處理和數學分析都不一樣。
  • 自然語言處理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
    並進一步應用到網絡內容管理、網絡信息監控、不良信息的過濾和預警等方面,並且與網絡技術、圖像識別和理解技術、情感計算(affection computing)技術結合起來,由此而產生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在現代信息科學的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自然語言處理在電子商務等領域的應用也日益成熟,產品推薦、客服機器人等應用場景已成為日常生活習以為常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發布 「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排第一
    2018年1月8日訊,(記者 韓元佳)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上真的有外星人?紫菜是塑料做的?2017年,這些披著「科學」外衣的流言正在「野蠻生長」,但真相卻並非如此。日前,百度搜索聯合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向公眾披露了過去一年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