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EV設計專家:電動汽車設計具有更高自由度

2020-11-27 第一電動網

三菱汽車公司憑藉純電動汽車(EV)「i-MiEV」的量產率先開拓了日本EV市場,目前,該公司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歐藍德PHEV」的銷售勢頭也非常好。不過,在日本,純電動依然不是新能源車的主流方向,混合動力與高效率的汽油車人氣更高。純電動汽車在日本前景如何,開發上還有什麼難題?來看看被稱為量產型EV「i-MiEV」之父的三菱汽車開發本部設計專家吉田裕的想法。

Q:在日本很難對EV進行評價。因為HEV和高效率汽油發動機車型(以下稱高效發動機車)擁有人氣,EV的銷量遠遠低於這兩種車型。有不少觀點都認為「EV賣不動」。

吉田:我認為EV賣不動並不是事實。比如,特斯拉的高檔EV聽說每月就能賣出2000多輛,日產的EV「LEAF」(聆風)在日本每月就賣出1000~2000輛,全球就更多了。雖然三菱汽車的「MiEV」系列EV(i-MiEV、minicab-MiEV、minicab-truck)銷量還沒有上述這兩輛那麼好,但歐藍德PHEV目前每月能賣出1000~2000輛,表現非常不錯。

認為EV賣不動的人應該是拿EV與在銷量排名中名列前茅的HEV和高效發動機車進行比較而言的。在日本,每月賣1000~2000輛的話,在汽油車中屬於中等水平。在EV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的情況下,還是有EV能賣得動的。也就是說,現在實際情況是「既有賣得動的EV,也有賣不動的EV」。

三菱i-MiEV

Q:確實,在日本只關注HEV和高效發動機車,但寶馬的「i3」、大眾的「e-up!」和「e-GOLF」等EV要麼已經上市,要麼預定上市,這些海外廠商的表現非常搶眼。他們為何要積極開發EV呢?

吉田:因為如果不開發EV,可能連其他發動機車(汽油車和柴油車等)也無法銷售了。歐洲的二氧化碳排放規定越來越嚴格。到2020年前後,憑藉現有技術的進步已經無法滿足尾氣排放的要求,因此汽車廠商必須要設法應對日益嚴格的規定。如果不能滿足要求,作為處罰措施,汽車廠商的汽車銷量將受到限制。解決該課題最有效的一個手段就是EV。

當然,並不是說除了EV就沒有其他解決辦法了。但不管怎樣,必須針對2020年前後的情況,大幅改變現在汽車的動力傳動系統。作為技術選項之一,汽車廠商應該什麼時候開發和投放EV呢,我認為就是「現在」。

除了應對尾氣排放規定外,作為三菱汽車自身來說,為了給用戶一個「選擇三菱汽車而不是其他公司的理由」,我認為也必須開發EV。我們不會去開發與大廠商相同的汽車,而是要走不同的路(差異化)。在大型廠商致力於HEV的情況下,如果我們也開發HEV,就很難顯出特點。所以,我們把精力放在了EV和PHEV的開發上。

Q:在日本,HEV的人氣比較高,而在歐洲,柴油車更受歡迎。根據地域市場特性和公司規模等的不同,各汽車廠商對待EV開發存在溫度差。

吉田:是嗎?其實我認為,無論是日本還是海外,目標基本都一樣。我們雖然在EV的量產化方面領先一步,但寶馬和大眾現在都趕上來了。豐田和本田等大廠商採取的是開展開發各種類型環保車業務的「全方位戰略」,目前是HEV比較暢銷。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看清未來趨勢,所以豐田和本田也都有人在開發EV。總之,我認為現在每家汽車廠商其實都在認真開發EV。

這樣想的理由之一是,EV已經跨過了「大峽谷」,也就是說,在技術上已經攻克了量產化方面的難關。將來汽車的選擇並非只有一種。不過,燃料電池車(FCV)今後還必須解決量產化方面的難題。雖然車輛製造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已經有了突破,但氫基礎設施的建設非常困難。一座加氫站要耗費數億日元,就連成本相對較低的EV快速充電器日本目前也只有2000臺左右。要想普及FCV,今後還要攻克一些難關。

Q:要想普及已經攻克了量產技術課題的EV,還要解決哪些課題?

吉田:應該是續航裡程和充電時間這兩個課題。發動機車和FCV加滿燃料後的續航裡程都超過500km,汽油和氫氣只需3分鐘就能加滿。而EV的話,以i-MiEV為例,充滿電後的續航裡程在JC08模式下為120km或180km(因等級而異),充電時間方面,即使利用輸出功率為50kW的快速充電器也需要30分鐘左右。特斯拉的EV等配備的電池容量是i-MiEV的好幾倍,因此充電時間也更長。

不過,現在已經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無線充電。最初應該是在停車場等場所使用,而將來可能會實現行駛過程中的無線充電。實際上,韓國在世博會期間就運行了邊無線充電邊行駛的電動巴士。日本也在推進這方面的研發,試驗品已經完成。

如果能實現行駛過程中的無線充電,即使削減電池容量,也能延長續航裡程,還可以縮短充電時間,不對,應該是可以忽略充電時間。這樣的話,目前因為電池配備量的問題只能開發小型和中型EV,將來還有望實現大型EV。

無線充電在日本存在要滿足《電波法》等法律規定以及建設基礎設施的課題。尤其是安全性,如果不能保證,就很難投入實用。不過,無線充電從技術上來說是可以實現的。

Q:也就是說,如果利用所有已經初見雛形的技術,應該能建立起讓EV暢銷的環境。

吉田:目前,猶豫要不要買EV的人都在根據現有發動機車的駕駛體驗考慮以下幾個問題,那就是「怎麼充電」、「續航裡程夠不夠用」、「在必須開空調的季節能開多遠」等等。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技術來改善或解決。但要想實現與發動機車相當的易用性,只解決了這些問題應該還不夠。我認為,EV要想暢銷,必須實現只有EV才具備的易用性和駕駛樂趣。

例如,可以將EV上電池作為電源使用。三菱開發的「MiEV power BOX」,將其連接到i-MiEV和MINICAB-MiEV的快速充電連接器上,電池中存儲的電力最大可輸出1500W。歐藍德PHEV可以選配該產品。這樣就能在駕車到達目的地後利用電飯煲做飯,或者照明。另外,利用輪轂電機的話,還可以去掉動力傳動系統,實現汽油車無法想像的寬敞的車內空間。

與發動機相比,電動機的優點是比較容易解決振動源的課題。為了承受複雜的振動,發動機車採用提高了車身彎曲剛性和地板拉伸剛性等的承載式車身及底盤。但如果是承受電動機引起的振動,則無需發動機車那麼高的彎曲剛性和拉伸剛性,因此可大膽變更車身。寶馬i3採用的碳纖維增強材料(CFRP)車身可以說是嘗試之一。

目前的量產型EV都是以現有的發動機車為原型設計的。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削減開發費用,與發動機車共享底盤和生產工序。不過,EV的設計自由度原本是非常高的,因此汽車的形狀和易用性可能會發生巨大改變。EV開發還處於發展中,今後應該會出現大變化。

來源:日經技術在線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35488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如何設計出更高能效的太陽能、工業驅動、電動汽車充電樁和伺服器...
    太陽能、電動汽車充電樁、儲能、不間斷電源(UPS)等能源基礎設施,工業控制、人機接口、機器視覺等自動化控制,工業伺服、變頻驅動、暖通空調(HVAC)等電機驅動,以及機器人和電動工具等工業細分領域是當前市場的熱門應用。
  • 三菱推出一款名字有趣的車,汽車公司GFG Style推出袋鼠電動跑車
    三菱推出一款名字有趣的車,汽車公司GFG Style推出袋鼠電動跑車出於某種奇怪的原因,三菱決定以瑞士的一個滑雪勝地命名其最新的插電式跨界車。偷吃瑞士菜?我更願意把它命名為羅傑,或者費德勒。雖然日本汽車製造商還沒有透露所有的細節,但我們知道三菱恩格爾堡旅行車將由一個專門設計的2.4升汽油發動機和兩個電機驅動。這種裝置與歐藍德PHEV的基本原理相似。該公司將實施主動偏航控制,以分割扭矩之間的前輪和後輪,和超級全輪控制,將微調整體處理和穩定控制的剎車力對每個車輪。恩格爾堡旅行車的全電動續航裡程為43英裡,汽油電池續航裡程為435英裡。
  • 電動汽車簡化設計,「減重瘦身」不再難
    我國電動汽車比國外同級車偏重比致力於汽車智能化和輕量化產品研發和製造的保隆科技副總裁、汽車金屬管件單元總監陳洪泉對此深有感觸。他表示,應用輕量化零部件對電動汽車續航裡程的提升有明顯效果。有研究表明,純電動汽車重量每降低10kg,續航裡程可增加2.5km。
  • EV晨報 | 特斯拉將停售3.5萬美元的Model 3;開沃汽車欲登陸科創板...
    來源:新浪汽車3、滴滴正式發布定製網約車D1,與比亞迪共同設計開發11月16日,滴滴出行發布全球首款定製網約車D1,由滴滴聯合比亞迪共同設計開發。滴滴出行CEO程維預測,到2025年,共享汽車有望在滴滴平臺普及超過100萬臺,新的迭代版本能夠搭載滴滴自研的無人駕駛模塊。
  • 電動汽車用永磁同步電機驅動控制器設計
    摘要: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頻繁工作於啟動/停車、加/減速等複雜工況下,較工業用電機需要更寬的轉速範圍和更高的過載係數,同時對控制器的開發提出了較大的挑戰。設計了一種適用於電動汽車的永磁同步電機(PMSM)控制器。
  • 純電動汽車是什麼牌子的?BYDSongEv300建議
    我們也知道,市場上不僅有幾個電動汽車品牌,而且普通消費者對電動汽車也不太了解。我們來看看。比亞迪宋ev300建議新車外觀與宋DM非常相似..它只能區分宋EV和宋DM,從車身的尾標、輪環、排氣管和D柱上的標誌。宋ev 300的邊緣採用藍黑色雙色設計,車身上標有「ev」,車尾上的ev標記也直接突顯了其身份。
  • 美國20款在售電動汽車價格排行
    提到電動汽車的價格,永遠是一個熱門話題。最近兩年,隨著越來越多的車型上市,車企推出減價措施,加上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優惠,電動汽車價格降低了許多。從工薪族到土豪,各個消費階層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的電動汽車。
  • 【EV視界科普】電動汽車採用哪種驅動電機好?
    1電動汽車對於驅動電機的要求    目前對於電動汽車性能的評定,主要是考慮以下三個性能指標:(1)最大行駛裡程(km):電動汽車在電池充滿電後的最大行駛裡程;(2)加速能力(s):電動汽車從靜止加速到一定的時速所需要的最小時間;(3)最高時速(km/h):電動汽車所能達到的最高時速。
  • 展商推薦 | 大陽四輪低速電動汽車入駐EV線上展
    [摘要]為幫助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抗擊疫情,更好的為消費者、經銷商服務,中國電動汽車網(www.cnev.cn)特此發起本次線上公益展,通過技術賦能,助力企業與經銷商高效溝通、「攻克時堅,聚力前行」首屆「ev線上展—微型電動汽車專場」公益展覽活動4月20日正式開幕。
  • 解決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中的高壓電流感應設計難題
    電氣化已為汽車動力系統創造了一個新的範例——無論該設計是混合動力汽車(HEV)還是電動汽車(EV),總有新的設計難題要解決。在這篇技術文章中,我想要強調高壓電流感應的一些主要挑戰,並分享其他資源來幫助和簡化您的設計過程。
  • 民用建築中電動汽車充電樁設施設計要點
    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據統計,到2016年底,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接近100萬輛,建設、運營公共充電樁數量接近15萬個。為實現指導意見的目標,電動汽車充電樁在今後幾年還將迎來快速發展,規模和數量將大幅增加。本文針對目前民用建築中充電設施的設計、實施過程中需注意的事項及存在的問題提出筆者的看法和建議,以供同行探討。
  • 怎樣在電動汽車整車上設計絕緣監測系統?
    圖1 各NCAP機構示意圖電動汽車的誕生就一直伴隨著消費者的疑問,電動汽車涉水安全嗎?、電動汽車碰撞後會觸電嗎?等等,諸如此類問題思考的背後折射出人們對於安全出行的強烈意願。針對EV/HEV安全,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2018年新規率先將電安全納入了評分方案。
  • 關於電動汽車充電站在安裝過程中接地問題的探討
    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電動汽車充電站必將成為汽車工業和能源產業發展的重點。同時,充電站的建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如充電站的低壓接地系統問題。目前已建成的充電站,無論位於室內還是室外,低壓接地均有採用TN-S或TN-C-S系統的充電站,未見有使用TT接地系統的充電站,這就在安全方面埋下了隱患。
  • 北汽ev電動車參數配置,北汽ev參數配置介紹
    北汽電動汽車我們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畢竟北汽電動汽車發展的也是非常不錯的。北汽ev電動車參數配置,北汽ev參數配置介紹,對於馬路上越來越多的純電動汽車來說大家都認識那些汽車品牌呢!大家有沒有發現其中的北汽純電動汽車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北汽ev電動車參數配置,北汽ev參數配置介紹吧。
  • 科學家讓塑料具有導電性且更透明 製造可融化冰的汽車擋風玻璃
    此種具有導電性的金屬層夾在兩種「介電」材料之間,能夠讓光輕易地透過,而此種介電材料能夠減少塑料和金屬層造成的反射。領導該項研究工作的是密西根大學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教授Jay Guo,他表示:「我們研發了一種方法,制出具有更高透明度和導電性、低霧度、優異柔韌性、易於製作以及與不同表面具有良好相容性的塗層。」
  • 電動汽車有發動機嗎 電動汽車工作原理介紹
    電動汽車應運而生,而有很多人都不理電動汽車和普通燃料汽車有什麼區別電動汽車是不是和汽油車都有發動機,靠的是什麼驅動。今天電動邦小編就為大家解釋一下電動汽車有發動機嗎 電動汽車工作原理介紹。電動汽車有發動機嗎?
  • 小型電動汽車多少錢?小型電動汽車哪個牌子質量好又便宜?
    網友問題:小型電動汽車多少錢?小型電動汽車哪個牌子質量好又便宜?網友回答:大眾消費者認可的車型才是王道,8月份純電動汽車銷量排行中,前五名中有四個就是微型電動汽車,根據提問,為您推薦以下車型。
  • IGBT在新能源電動汽車中的應用全面解析
    IGBT在新能源電動汽車中的應用全面解析 李倩 發表於 2018-10-31 17:01:51 1、IGBT定義 IGBT(Insulated Gate
  • 乾貨速遞|電動輪汽車雙磁流變減振器懸架的設計
    關鍵詞:電動輪;磁流變減振器;懸架彈簧;結構設計電動輪汽車採用分布式電機驅動,具有動力傳遞效率高、底 盤結構簡單、整車質量低等優點[1-2]。由於電動輪汽車將動力、制動 及傳動裝置集成於電動輪內, 汽車底盤布置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存在電動輪與傳統懸架結構不匹配的問題[3-4],因此,電動輪汽車 懸架系統的設計研究成為了諸多學者關注的熱點。當前, 關於電動輪汽車懸架結構的研究主要從傳統懸架結構 改進和集成懸架開發兩個方面展開。
  • 碳化矽(SiC)功率器件或在電動汽車領域一決勝負
    SiC器件的供應商包括Fuji、英飛凌、Littelfuse、三菱、安森半導體、意法半導體、Rohm、東芝和Wolfspeed(Wolfspeed是Cree的一部分),X-Fab是SiC的唯一代工廠商。碳化矽功率器件的電氣性能優勢:1. 耐壓高:臨界擊穿電場高達2MV/cm(4H-SiC),因此具有更高的耐壓能力(10倍於S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