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形勢漸微 成都步入「溫帶雨林」

2020-11-23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8月19日消息:春天難見花開花落,秋天難見樹葉斑斕,冬天難見落葉紛飛……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對於居家環境的要求也日趨挑剔,傳統單純「堆綠」為主的園林綠化模式已走到了壽終正寢的邊緣。「對於園林的優劣評判很多人都有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只要看上去花團錦簇就是高檔。」專家指出,綠量適度、巨木參天的「溫帶雨林」綠化模式將成為蜀派地產今後主要的發展方向。

綠量過剩

「雨林」想說愛你不容易

由於植被過於茂密,空氣無法有效流通,熱帶雨林給人的印象就是「窒息」。而目前成都部分樓盤在園林綠化上也走入了「熱帶雨林誤區」,認為植物越茂密越好,硬生生的用一些廉價灌木或牙籤樹堆砌出一個個茂密的「熱帶雨林」。這種單純追求「綠量」的粗放式園林,植物不僅不能起到遮陰和美化環境的作用,如果放任其瘋長,還將使社區形同荒地。「我們這個小區綠樹成蔭,但生活感覺很糟糕!」家住城南某高檔小區的王女士如是說。通過走訪發現,小區內茂密的高大喬木給人感覺是走進了一座熱帶雨林,但各種蚊蟲卻特別多。業主紛紛表示,到了晚上,四處飛舞的蚊蟲叮得人無法忍受,成群的老鼠更是四處亂竄,嚴重侵擾了正常生活。生態專家表示,造成該小區業主以上煩憂的主要原因是小區內「綠量」過剩,這既讓小區缺乏陽光,又可能形成局部生態失衡。

如何才能在兼顧「綠量」的同時,營造適宜人居的園林環境?有園林專家指出,綠量適度、巨木參天的「溫帶雨林」綠化模式將成為蜀派地產今後主要的發展方向。

「溫帶雨林」

或將唱蜀派地產綠化主角

在地球上的多種自然生態系統中,雨林被視為環境藝術的傑作。雨林依位置的不同分熱帶雨林和溫帶雨林,其中溫帶雨林雖不如熱帶雨林名氣大,但憑藉層次分明的植被結構卻更顯迷人。園林專家指出,由於成都地處溫帶,在對樓盤綠化風格的塑造上,溫帶雨林比熱帶雨林更值得借鑑。

溫帶雨林在某些方面與熱帶雨林相似,例如都有高大的喬木、茂盛的灌木和眾多的附生植物,但兩者之間也有許多不同之處。熱帶雨林以植物的繁茂、密不透風的層次結構著稱。溫帶雨林的植物結構雖也層次分明,但卻相對簡單,往往就是三個層次:一是喬木層,一是灌木層,還有就是林下的草本植物,最多再有一個苔蘚層。而熱帶雨林中僅喬木這一層就可以分出幾個層次來。

美國的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和四川的海螺溝,都屬於典型的溫帶雨林。在這裡,每天清晨,陽光從樹頂的縫隙漏進來,衝破雨林中彌滿的淡綠色霧氣,一片極其美麗的景色映入眼帘。酢漿草等低等植物如絨毯般覆蓋在大地上,隨處可見的蔓草、苔蘚和蕨類植物布滿了每棵樹的枝幹。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這裡的雲杉和冷杉樹的高大,到處能見到40—50米高的大樹,尤其是這些樹上掛滿了松蘿,一種長在樹上的苔蘚類植物,這些苔蘚掛在樹枝上,隨風飄拂,好像那些大樹的美髯,令人過目難忘。

目前,樓市的競爭日益加劇,開發商們為了能賣出更多的房子而煞費苦心。既然內部結構上沒有太多的文章可做,房地產商都開始在外部環境、景觀園林設計上動起腦筋。一時間,環境景觀園林設計成為樓市的一大賣點,但雷同的設計卻湮滅了樓盤的個性。

「下沉」的森林巨樹頂端的風景

尷尬「克隆危機」下的成都園林

仔細地讀一讀成都地產廣告上的景觀內容,我們就會發現:許多社區景觀是何其相似。如果說,簡約化是大方向,那簡單化則是不少樓盤的通病。比較典型的是前一時期「水景」流行,一時間,大大小小的樓盤都在做水景,造噴泉。這樣的景觀就像是「克隆」出來的,最終使項目喪失了個性。據業內人士透露,部分景觀設計公司為達到籤單目的遷就客戶需求,也使得景觀設計的雷同化傾向日益突出。

近幾年來,園林界並沒有多少創新的東西出來,沒有新東西,就要搬舊東西,於是簡單的抄襲、克隆就成為了一種常態。有專家指出,當前園林景觀中存在的「瘋狂克隆」現象,根源還在於地產開發企業自身的不自覺和不自信。不自覺是完全拷貝別人的東西覺得理所當然,沒有絲毫的個人創造;不自信是覺得自己也創造不出什麼新鮮的東西,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多了,直接拿過來多麼省力啊。武海置業副總經理詹洪勇認為,一味地抄襲模仿將永遠無法誕生出超一流的園林景觀,蜀派園林的出路在於創新。

說法

景觀規劃貴在參與性

園林景觀的設計具有地方本土性特徵,例如不同的氣候、地形特徵,會有不同的生態系統。就植物而言,北方城市的園林景觀多遍植松柏,耐寒耐旱;南方地區多以熱帶植物為主,四季鳥語花香。各地園林都有自己的個性特色。而有的開發商卻違反這一自然規律,為追求「異域風情」大造景觀「特色」。這些景觀造園材料,也多是花高價從千裡之外購回,可由於違背了自然規律,後期必將為之承擔巨額的養護費。長期以來,我國房地產業的各個層面上都存在重規劃輕景觀、重建築輕環境的思想,把對景觀綠化的設計當作「填空題」來做。景觀設計理念上的本末倒置,導致很多綠化場所的花木不能近人,池水不可以嬉戲,人們反而被景觀綠化所束縛。這種景觀不是對人性的關愛、呵護,而實際上是施加給人的「枷鎖」,是對人性的束縛,更談不上對土地應有的尊重。

創新

吊橋公園樹梢頂端的風景

某種意義上,社區的園林景觀出發點是模擬出一個原生態的園林景觀來。有些市民會有這樣的感覺,雖然自家的小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但回到家裡卻仍然覺不出絲毫放鬆,原因就在於國內的園林景觀設計正逐漸陷入越來越精細化、複雜化的怪圈。專家指出,住宅小區景觀設計要儘量體現狂野的美麗,充分發揮和利用自然的優勢,讓自然的本原的東西發揮作用,把自然更好地放在景觀設計中,讓人們不出家門就能享受自然,專家認為某些國外著名的森林公園布局就頗具借鑑意義。

如著名的北美溫帶雨林公園——卡皮蘭諾吊橋公園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懸掛在230英尺高空,橫跨湍急的卡皮蘭諾峽谷之上的這座「搖擺」吊橋,與河谷有著同樣的名字。在這裡,來訪者可以體驗奇妙的樹梢之旅。在這些七八十米高的吊橋之上,遊客可身處高懸於樹梢間的觀賞平臺,近距離感受溫帶雨林的繁茂與神奇。據了解,目前成都樓盤的景觀多採用了落差達一、兩米的「下沉式」格局,如果這些項目在園林綠化上大量栽種參天大樹,營造出溫帶雨林的生態格局,並在「下沉廣場」上端配備如棧道、吊橋類設施,如此一來,蓉城市民足不出戶就可領略北美吊橋公園獨特的「樹梢風景」。
 

推薦閱讀:

雲南:陸良縣60萬畝經濟林打造增收致富「綠色銀行」

西安:只栽不護萬餘樹木枯 渭南一綠化工程引質疑

廣西橫縣「茉莉花節」籤約21個項目 投資總額36.39億元

北京市順義區強化農藥監管為花博會順利召開保駕護航

(來源:四川在線)

相關焦點

  • 為溫帶雨林撐起保護傘(科技大觀)
    按照所處的地理位置,雨林分為熱帶雨林和溫帶雨林,其中絕大部分雨林分布在赤道附近,而溫帶雨林只分布在極少數地區,但其獨特的氣候和生態環境,使得它成為了大自然璀璨的藝術傑作。  充足的降水是雨林形成的重要因素。溫帶雨林少見,是因為溫帶的降水量往往難以達到產生一個「雨林」的標準。
  • 為溫帶雨林撐起保護傘
    經過多方長達幾十年的協商,加拿大的卑詩省於2016年通過了一項法案,將大熊溫帶雨林85%的面積列為禁伐區。環保主義者長久的努力,將人們的目光引向了溫帶雨林——這片神秘、脆弱而又迷人的土地。  雨林,即降水豐沛的森林。
  • 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的西部,為什麼發育著世界最完整的溫帶雨林?
    世界上最完整的溫帶雨林 我們知道熱帶雨林植被,多生長在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和亞洲的馬來群島等地是其主要的分布地區
  • 高效木材生產者溫帶雨林
    在溫帶寒冷地區較南部區域的溫帶雨林中,由於有較高的降雨量,再加上空氣潮溼,雨林中很少發生火災,這一點與泰加森林會發生周期性火災的乾旱森林不同,同時由於處在北方的溫帶雨林,氣候寒冷,受到病蟲害的威脅較小,而處於緯度稍低的南部溫帶雨林,因為氣候較溫暖,再加上多雨通常會發生蟲害,影響那裡的木材質量。
  • 高效木材生產者溫帶雨林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在溫帶寒冷地區較南部區域的溫帶雨林中,由於有較高的降雨量,再加上空氣潮溼,雨林中很少發生火災,這一點與泰加森林會發生周期性火災的乾旱森林不同,同時由於處在北方的溫帶雨林,氣候寒冷,受到病蟲害的威脅較小,而處於緯度稍低的南部溫帶雨林,因為氣候較溫暖,再加上多雨通常會發生蟲害,影響那裡的木材質量。
  • 全球變暖可使熱帶雨林變草原——雨林消失的自然原因
    最新研究稱全球變暖曾導致遠古雨林毀滅2008年9月,美國研究人員在伊利諾州一處煤礦發現一系列巨型遠古雨林化石,繼而認定先前全球氣候變暖毀滅了地球最早出現的雨林。伊利諾州發現的化石來源於地球最早出現的熱帶雨林,距今大約3億年,包含多種現今已滅絕的植物物種。
  • 盤點全球的4大熱帶雨林,哈娜雨林上榜,網友:真是神奇的大自然
    今天小編帶大家去看看全球的4大熱帶雨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世界最大的森林,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哈娜雨林坐落在哈萊阿卡拉火山的東北部。蒙特維多雲霧森林:你要是現在來到這裡,還可以在雲霧森林裡徒步旅行,在一條由六座置身於森林之上的吊橋而構成的「天路」上步行,就像置身於一座宏偉的綠色教堂一樣。蒙特維多雲霧森林正面臨著氣候變化和採伐森林的威脅。澳大利亞的塔肯:坐落在塔斯馬尼亞西北部,是古代超大陸的殘餘,也是澳大利亞溫帶雨林之家,也是活躍的袋獾鼠之家。
  • 澳大利亞的熱帶雨林
    澳大利亞的熱帶雨林覆蓋了該國的各個地區,並具有多種不同的氣候。以下是各州及其美麗的雨林。昆士蘭州在昆士蘭州,您可以參觀幾種類型的雨林,包括黃金海岸腹地內的斯普林布魯克和拉明頓國家公園。這些地區有涼爽和亞熱帶的溫帶雨林,可以在每日遠足展覽中探索,包括覆蓋大黃金海岸腹地步行道。在昆士蘭州的北部,有熱帶溼地,包括庫蘭達雨林和世界上最古老的熱帶雨林,即丹特裡雨林。可以從庫克敦(Cooktown)和凱恩斯(Cairns)等地到達丹特裡(Daintree),因為它有大量不同類型的野生動植物和植物,因此非常值得一遊。
  • 數百萬年前,南極洲還是一個溫帶雨林
    南極洲溫帶雨林想像圖 9000萬年前,南極洲遍布溫帶雨林,即使在冬季漫長的極夜中也是如此 論文作者分享說,由於「大量的植物殘骸…… …… 南極洲西海岸曾是一片沼澤地帶,溫帶雨林生長在那裡ーー與紐西蘭南島仍然可以找到的森林類似。」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那些不見陽光的月份(因為當時的南極洲仍處在南極位置) ,雨林生命是如何維持下去的。
  • 發現河北之美(25)|深藏太行山的「溫帶雨林」,只用這些美景就勾走...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造就了景區冬暖夏涼,降水豐沛的小氣候環境,被專家稱為「太行山溫帶雨林」。 久藏深山人未識的藤龍山風景區,地處太行山東麓。千畝藤林起伏如海,林下形成千萬座藤宮綠帳,不是熱帶雨林,勝似熱帶雨林,享有「溫帶雨林」美譽。在海拔450米-750米的山腰,山藤鋪天蓋地,攀樹摩崖,迭宕起伏,如大海風濤波瀾壯闊,遠望如千座綠色蓬帳之雲集,近看如萬條飛龍凌波騰起。其規模之大,可謂是我國北方罕見,面積最大的自然奇觀。
  • 雨林知識小課堂:中國熱帶雨林
    海南島雨林是中國分布最靠近赤道的雨林,雨林特徵明顯,是中國雨林的典型代表。雲南西雙版納由於地處高緯度、高海拔,地質史上的早第三紀時處於乾旱環境,所以長期以來很多外國專家認為這裡沒有熱帶雨林。西雙版納雨林是中國高緯度、高海拔地帶保存最大面積的熱帶雨林,也是遠離熱帶雨林水熱條件範圍的典型熱帶雨林(最低平均溫度比熱帶雨林氣候下限低約3°C,最乾熱區域降雨量比熱帶雨林地區降雨量低一半),它還有個奇特的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現象,通常隨著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植被類型會由熱帶類型逐步變為亞熱帶類型,但在雲南西雙版納卻是植被隨著海拔升高由亞熱帶變為熱帶類型,這種現象在世界其它地區沒有發現。
  • 世界僅存最大溫帶雨林岌岌可危
    赫格斯先生說,「現在世界上僅存的最大溫帶雨林―――加拿大卑斯省大熊森林正面臨著被大面積砍伐的危機。」  大灰熊、白靈熊等是大熊森林裡珍貴而特有的野生動物,隨著原始雨林被成片伐光,它們已走到瀕危的邊緣。日前在京舉行的小型環境論壇上,森林保護網絡的環保人士介紹,大熊森林覆蓋著加拿大西岸一片約700萬公頃的地區,雨林中高達百米的千年古樹隨處可見。
  • 亞馬遜熱帶雨林: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
    亞馬遜熱帶雨林Amazon Rain Forest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佔地700萬平方公裡。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及蘇利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降水量居然能超五千毫米,成就了「溫帶豪雨林」
    常見的氣候有11種,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極地(苔原和冰原)氣候和高山氣候。一般來說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1500至2000毫米之間,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在750毫米至1500毫米之間,熱帶沙漠氣候年降水量通常小於125毫米。
  •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降水量居然能超五千毫米,成就了「溫帶豪雨林」
    常見的氣候有11種,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極地(苔原和冰原)氣候和高山氣候。一般來說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1500至2000毫米之間,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在750毫米至1500毫米之間,熱帶沙漠氣候年降水量通常小於125毫米。
  • 9000萬年前的南極長滿了溫帶雨林
    9000萬年前的南極長滿了溫帶雨林 一項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在大約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南極曾經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溫帶雨林,鳥語花香,恐龍奔走。,類似於今天紐西蘭的溫帶雨林生態系統。圖註:今天紐西蘭的溫帶雨林
  • 加拿大計劃斥巨資保護溫帶雨林
    新華網渥太華1月23日電加拿大環境部長約翰·貝爾德日前發表聲明宣布,該國政府將斥資3000萬加元(約合2550萬美元),用以保護其境內全世界最廣袤的沿海溫帶雨林。  聲明指出,健康的生態系統同加拿大的經濟繁榮密不可分。加政府將與土著居民和非政府組織緊密合作,讓寶貴的雨林資源重現生機。
  • 地球之肺,探索地球上的17個雨林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 熱帶雨林,也稱為亞馬遜雨林或亞馬遜叢林。 剛果雨林還因其較高的生物多樣性而得到廣泛認可,其特點是600多種樹種和1萬種動物。它最著名的居民包括森林大象、大猩猩、黑猩猩、霍加皮和獅子。 3.南美瓦爾迪維亞溫帶雨林
  • 南極發現遠古溫帶雨林,全球氣候變暖,這片雨林能否重生?
    常年的低溫使得這些地方幾乎寸草不生,然而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在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這片冰雪之地曾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溫帶雨林。鳥語花香,恐龍奔走,是眾多動物繁衍生息的家園。科學家稱,那時的海平面比現在高出170多米,整個表面溫度在35攝氏度左右。這樣的適宜氣候使得南極洲大部分地區被植被覆蓋,根本沒有永久的冰蓋。
  • 穿越亞馬遜熱帶雨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觀鳥:亞馬孫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裡。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及蘇利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