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僅存最大溫帶雨林岌岌可危

2020-11-23 中國青年報

  「許多中國人都認為,加拿大是世界上森林最多同時也是保護得最好的地方,實際上並非如此。」加拿大民間環保組織森林保護網絡的項目主任葛裡?赫格斯先生說,「現在世界上僅存的最大溫帶雨林―――加拿大卑斯省大熊森林正面臨著被大面積砍伐的危機。」

  大灰熊、白靈熊等是大熊森林裡珍貴而特有的野生動物

,隨著原始雨林被成片伐光,它們已走到瀕危的邊緣。日前在京舉行的小型環境論壇上,森林保護網絡的環保人士介紹,大熊森林覆蓋著加拿大西岸一片約700萬公頃的地區,雨林中高達百米的千年古樹隨處可見。但不幸的是,多家跨國木材公司正在大量砍伐大熊森林,而且經常採用成片伐光的破壞性伐木方式。

  那些木材公司可以在大熊森林一次砍伐60公頃的原始雨林,而在中國,即使是人工林也要求進行不超過3公頃的間伐。赫格斯先生表示,中國政府自1998年制定了天然林保護工程的規劃,全面禁止砍伐長江、黃河中上遊的原始森林,並減少東北等地區的商業伐木。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後有效地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在國際上也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據了解,加拿大的環保組織和有關機構為挽救大熊森林也持續在進行各種努力。2001年,卑斯省政府專門頒布了「大熊森林協議書」,規定16個原始森林山谷和一些具有生態價值的地區被列為保護區。但是兩年多以來,人們發現當地砍伐森林的狀況並沒有得到真正改善。

  2002年新發布的環境報告顯示,該省約30%的鳥類、哺乳動物、兩棲動物、淡水魚、植物以及60%以上的爬行動物正面臨滅絕的威脅,而伐木業正是導致物種瀕危的禍首。

  赫格斯等加拿大環保人士此行來中國,一方面來考察中國保護天然森林的情況,另一方面,中國正是卑斯省木材業成長最快的市場。

  「我們並不反對加中之間的木材貿易,」赫格斯表示,「只是希望木材公司不再對原始森林進行破壞性開採,從而保護地球現存最大的溫帶雨林。」卑斯省的大部分貿易木材並沒有經過國際森林管理協會(FSC)的認證,這個認證將確保貿易木材沒有破壞原始森林。赫格斯希望中國進口木材的有關公司能夠對木材的來源加以注意。目前,國際上許多大公司如瑞典的宜家、美國的路易氏等都表示停用來自大熊森林的木材,直到這裡因工業性採伐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時為止。

  據了解,印度尼西亞是目前世界上非法採伐木材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為打擊非法林產品的貿易,幫助當地保護生態環境,中國政府曾在2002年底與印度尼西亞籤署了備忘錄,共同採取措施阻止非法原木在國際上進行交易。加拿大環境人士對此也表示高度讚賞。

 

 

相關焦點

  • 為溫帶雨林撐起保護傘
    經過多方長達幾十年的協商,加拿大的卑詩省於2016年通過了一項法案,將大熊溫帶雨林85%的面積列為禁伐區。環保主義者長久的努力,將人們的目光引向了溫帶雨林——這片神秘、脆弱而又迷人的土地。  雨林,即降水豐沛的森林。
  • 為溫帶雨林撐起保護傘(科技大觀)
    按照所處的地理位置,雨林分為熱帶雨林和溫帶雨林,其中絕大部分雨林分布在赤道附近,而溫帶雨林只分布在極少數地區,但其獨特的氣候和生態環境,使得它成為了大自然璀璨的藝術傑作。  充足的降水是雨林形成的重要因素。溫帶雨林少見,是因為溫帶的降水量往往難以達到產生一個「雨林」的標準。
  • 高效木材生產者溫帶雨林
    在溫帶寒冷地區較南部區域的溫帶雨林中,由於有較高的降雨量,再加上空氣潮溼,雨林中很少發生火災,這一點與泰加森林會發生周期性火災的乾旱森林不同,同時由於處在北方的溫帶雨林,氣候寒冷,受到病蟲害的威脅較小,而處於緯度稍低的南部溫帶雨林,因為氣候較溫暖,再加上多雨通常會發生蟲害,影響那裡的木材質量。
  • 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的西部,為什麼發育著世界最完整的溫帶雨林?
    實際上,世界上除了熱帶雨林外,還有「溫帶雨林」,溫帶雨林分布在中緯度溫帶的高降水量地區,生長的樹木既有闊葉林,也有針葉林,植被十分茂密。 溫帶雨林要形成,充沛的降水是一個先決條件,所以溫帶雨林多分布在終年溫和溼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區。但是,通常溫帶海洋性氣候的降水量不足以形成溫帶雨林,因此還需要地形對降水的加劇作用,盛行西風帶的迎風坡位置是一個溫帶雨林形成的理想區域。
  • 數百萬年前,南極洲還是一個溫帶雨林
    南極洲溫帶雨林想像圖 9000萬年前,南極洲遍布溫帶雨林,即使在冬季漫長的極夜中也是如此 論文作者分享說,由於「大量的植物殘骸…… …… 南極洲西海岸曾是一片沼澤地帶,溫帶雨林生長在那裡ーー與紐西蘭南島仍然可以找到的森林類似。」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那些不見陽光的月份(因為當時的南極洲仍處在南極位置) ,雨林生命是如何維持下去的。
  • 高效木材生產者溫帶雨林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在溫帶寒冷地區較南部區域的溫帶雨林中,由於有較高的降雨量,再加上空氣潮溼,雨林中很少發生火災,這一點與泰加森林會發生周期性火災的乾旱森林不同,同時由於處在北方的溫帶雨林,氣候寒冷,受到病蟲害的威脅較小,而處於緯度稍低的南部溫帶雨林,因為氣候較溫暖,再加上多雨通常會發生蟲害,影響那裡的木材質量。
  • 「熱帶雨林」形勢漸微 成都步入「溫帶雨林」
    專家指出,綠量適度、巨木參天的「溫帶雨林」綠化模式將成為蜀派地產今後主要的發展方向。綠量過剩 「雨林」想說愛你不容易 由於植被過於茂密,空氣無法有效流通,熱帶雨林給人的印象就是「窒息」。有園林專家指出,綠量適度、巨木參天的「溫帶雨林」綠化模式將成為蜀派地產今後主要的發展方向。「溫帶雨林」 或將唱蜀派地產綠化主角 在地球上的多種自然生態系統中,雨林被視為環境藝術的傑作。
  • 9000萬年前的南極長滿了溫帶雨林
    9000萬年前的南極長滿了溫帶雨林 一項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在大約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南極曾經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溫帶雨林,鳥語花香,恐龍奔走。,類似於今天紐西蘭的溫帶雨林生態系統。圖註:今天紐西蘭的溫帶雨林
  • 加拿大計劃斥巨資保護溫帶雨林
    新華網渥太華1月23日電加拿大環境部長約翰·貝爾德日前發表聲明宣布,該國政府將斥資3000萬加元(約合2550萬美元),用以保護其境內全世界最廣袤的沿海溫帶雨林。  聲明指出,健康的生態系統同加拿大的經濟繁榮密不可分。加政府將與土著居民和非政府組織緊密合作,讓寶貴的雨林資源重現生機。
  • 科學家最新發現,南極洲冰蓋下方存在遠古溫帶雨林
    這些植物殘骸表明,9300至8300萬年前的南極西部沿海地區形成了一片溫帶沼澤雨林,其中生長了許多針葉樹,就像今天的紐西蘭。要形成這樣的南極沼澤雨林,當時的南極洲肯定未被冰蓋覆蓋。令科學家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溫帶雨林可以在南緯82度左右的地理緯度上生長?
  •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擁有世界上唯一的溫帶雨林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擁有世界上唯一的溫帶雨林,作為國家自然遺產合併了北美現存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太平洋海岸荒原,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飽覽冰川覆蓋的雪山,大自然原始粗獷的美得以留存,也因此成為野生動物理想的棲息地。
  • 南極發現遠古溫帶雨林,全球氣候變暖,這片雨林能否重生?
    常年的低溫使得這些地方幾乎寸草不生,然而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在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這片冰雪之地曾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溫帶雨林。鳥語花香,恐龍奔走,是眾多動物繁衍生息的家園。科學家稱,那時的海平面比現在高出170多米,整個表面溫度在35攝氏度左右。這樣的適宜氣候使得南極洲大部分地區被植被覆蓋,根本沒有永久的冰蓋。
  • 泛旅行:在全球最大的溫帶雨林觀熊、觀鯨,巡遊、健行、垂釣
    大熊雨林(Great Bear Rainforest)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溫帶雨林,主要分布於加拿大BC省西北部。它南起發現群島(Discovery Islands),北至BC省與美國阿拉斯加州(Alaska)的邊界,覆蓋了長達250英裡的海岸線和640萬公頃的土地面積。
  • Nature:白堊紀超級暖期南極大陸存在溫帶雨林
    Nature:白堊紀超級暖期南極大陸存在溫帶雨林白堊紀中期(94-84 Ma)是過去140 Ma以來的一個超級溫室期,當時大氣CO2濃度至少超過1000ppmv(Foster et al., 2017),熱帶地區年平均溫度高達35℃(O'Brien et al., 2017),海平面比今天要高170m
  • 南極的溫帶雨林?科學家在9000萬年前的土壤中,發現了秘密!
    南極的溫帶雨林?科學家在9000萬年前的土壤中,發現了秘密!全球變暖已成為了當下的熱門話題。有科學家認為南極大陸溫度的持續升高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這只不過是地球氣候循環演化的一個過程而已,因為曾經他們在南極洲發現了來自於9000萬年前的雨林痕跡。南極地區的溫度極低,是截止到目前為止,唯一沒有人類長期生存過的一片大陸。
  •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有三種地貌:雪山、溫帶雨林和海濱地帶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距離西雅圖近3個小時的車程由於多雨一路雨水相伴去的季節還比較冷有些景點未開但在路上不時有彩虹出現還是很漂亮的在山中駕駛猶如在仙境一般很有感覺奧林匹克國家公園有三種地貌:雪山、溫帶雨林和海濱地帶
  • 奧林匹克公園一直以多變的景色出名,從溫帶雨林、高山草原
    奧林匹克公園一直以多變的景色出名,從溫帶雨林、高山草原、到湖泊、海灘,每每讓人讚嘆,而在冬天,也依舊各有特色,水氣的增加讓雨林添上一抹綠,呼嘯的風吹著波浪拍打海岸,山峰上更是白雪皚皚;暴風脊是奧林匹克公園的中心,從12月到3月會開放滑雪道,總是吸引許多喜歡滑雪的人前來。
  • 發現河北之美(25)|深藏太行山的「溫帶雨林」,只用這些美景就勾走...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造就了景區冬暖夏涼,降水豐沛的小氣候環境,被專家稱為「太行山溫帶雨林」。 久藏深山人未識的藤龍山風景區,地處太行山東麓。千畝藤林起伏如海,林下形成千萬座藤宮綠帳,不是熱帶雨林,勝似熱帶雨林,享有「溫帶雨林」美譽。在海拔450米-750米的山腰,山藤鋪天蓋地,攀樹摩崖,迭宕起伏,如大海風濤波瀾壯闊,遠望如千座綠色蓬帳之雲集,近看如萬條飛龍凌波騰起。其規模之大,可謂是我國北方罕見,面積最大的自然奇觀。
  • 9000萬年前,南極附近竟有一片溫帶雨林
    很久很久以前,在世界的極寒之地附近,有一片溼潤的溫帶雨林……這聽起來似乎難以置信。
  • 恐龍時代的溫室效應,南極出現了溫帶雨林
    德國的地質學家Johann Klages在發表於《自然》雜誌裡的一篇論文中說,他們發現了一個沉積層,驚奇的的發現在9000萬年前,當恐龍在朝鮮半島南海岸漫遊時,南極洲正被溫帶雨林覆蓋,而不是冰天雪地。南極82度,距南極900公裡的南極雨林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成了一個謎。在這種緯度下,南極冬季將持續長達四個月的夜晚。研究人員對沉積物進行了詳細分析,發現當時南極西部的年平均溫度為12度,夏季則上升到19度。研究人員說:「河流和沼澤的水溫已經上升到20度,年平均降水量為2464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