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太陽系唯一孕育出高文明生物的奇蹟,從第一個單細胞到如今人類文明的過程中,地球經歷了外太空多次嚴重性打擊,幸運的是地球並沒有遭遇到真正意義上的「毀滅」。那麼地球今後的命運何去何從?
地球上布滿了過去小行星撞擊的證據。這些大大小小的太空來客,已經洗劫了地球大部分生命,但理論上,除非同等級別的行星與地球正面撞擊,否則一般的小行星並不會對地球本身造成致命性打擊。在太空中高速移動的巨大隕石落入大氣層中,它會和空氣劇烈摩擦,導致巖石的表面瞬間達到燃點,包裹著火焰的隕石從天空而降,
由於體積過大,在降落到地球之前仍未燃燒殆盡,雖然不足以毀滅地球,但對於地球上的生命而言將是一場在劫難逃的巨大災難。
這是一種伽瑪射線在極短的時間內大範圍高能量釋放的現象,這種能量就像是宇宙的一個「清除器」,爆發能量極高,影響範圍極大。許多行星都遭受過伽瑪射線暴的衝擊,包括地球,如奧陶紀物種滅絕,其主要原因就可能與6000光年外的伽瑪射線暴有關。
伽瑪射線暴是由一種特殊的超新星造成的,當這種特殊超新星塌陷時,它會向外噴射出超高能量物質,一但與周圍恆星的外表層碰撞就會瞬間釋放大量能量,伽瑪射線暴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在一定範圍內,凡是伽瑪射線暴橫掃過的地方一切化為烏有,但除非距離很近,否則強大的能量並不足以威脅到地球本身。
根據理論模型推算,太陽的壽命有100億年,目前是46億年。當太陽的生命走向終點時會開始膨脹變成紅巨星
到那時候,太陽的體積會變大數百倍,吞食附近的行星,其中水星、金星甚至地球,都屬於被太陽吞噬的範圍,就地球的命運而言,膨脹的太陽或許將是它最終的歸宿,生於恆星,歸於恆星。
地球曾經有過一切的美好,都在那一刻化為星塵,散播在浩瀚的宇宙之中。那個時候的人類文明發展到了什麼程度不從得知,既然人類在宇宙中存在過,就應該努力留下點什麼證據。倘若人類文明真的不復存在了,甚至連蛛絲馬跡也被宇宙萬物塗抹乾淨,那將是多麼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