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蝦—世界上最「兇殘」的蝦類

2021-02-13 IFdiving

Hi,潛 水 員 都 關 注 了 IFdiving!

說到螳螂蝦這個名字,大多數人應該很懵,是長的像螳螂嗎?還是什麼東西,但是,螳螂蝦,人家只是名字叫這個,跟螳螂不是親戚,跟蝦還是有點親戚關係。它就是一種不為人知的口足目動物,跟龍蝦一樣,喜歡用爪子來捕獵。它也是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千萬不要以為螳螂蝦很溫和,但異常的兇猛。它是地球上最有創意的殺手生物之一,能夠長到能長到15釐米以上,被稱為「海底夢魘」,相同體型的生物沒有誰能夠做它的對手。所以,千萬不要被它們的樣子所迷惑啦。

螳螂蝦是世界上攻擊速度第二的生物,僅次於兵蟻的大顎,它們的爪子揮的太快了,快到將周圍的水都「燒開了」,可以在水中創造一個類似龜派氣功的衝擊波,就算螳螂蝦的攻擊沒有直接命中目標,但只要被衝擊波掛到,就會受傷。

不僅如此,螳螂蝦出拳時所產生的摩擦力,甚至可以讓周圍的海水產生火花,出拳的力度可以達到60公斤。如果我們把一個玻璃杯放在它的面前,它會分分鐘讓玻璃杯變成滿地玻璃碴。

螳螂蝦憑著這般身手,成為了「殺戮機器」,它們殺死獵物的主要方式是肢解,螳螂蝦會把螃蟹、烏賊、牡蠣、、章魚等剁的皮開肉綻、才會享受這頓美食。

螳螂蝦的視力還比人類好,它的眼睛有高達16種光感受器,人類只有3種。螳螂蝦不但可以看到人類能看到的顏色,還能看到深紫外光和遠紅外光。

不要覺得螳螂蝦很殘忍,這是它們生命裡自帶的本領。它們自己也掙不脫,逃不開。

IFdiving 官網:www.ifdiving.cn

訂閱號:IFdiving

服務號:IFdiving無限可能

IFdiving 天貓店鋪:hfaxly.fliggy.com

潛水顧問微信號:ifdiving-if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在法律允許範圍內,本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地球上最兇殘的蝦,攻擊速度非常之快,隔著防護手套都會被擊傷!
    在我們的印象中,海鮮是非常美味的一種食物,它們有著不同於其他食物的味覺感受,許多年輕人開派對狂歡的時候都會必點這道菜,高熱量的海鮮再加點小酒,真是人人羨慕的一種享受,不同的海鮮味道也不一樣,最近網上有一種非常火的大蝦,即便是沒有吃過,或者沒有見過的人,都聽說過它的存在,甚至網友們還為它編寫了一首歌,那就是非常可愛的---皮皮蝦!
  • 是螳螂?還是蝦?它一拳就打碎螃蟹大鉗?
    哥」 螳螂蝦 世界上最「兇殘」的蝦類 螳螂蝦是一種性情狂暴的海洋甲殼類動物,實際上它並不是真正的蝦類動物,而是軟甲綱口足類動物。
  • 「螳螂蝦」世界上攻擊最快的物種之一,出擊速度快過步槍子彈
    螳螂蝦又稱蝦蛄,大家對它的認識基本停留在我們的美食餐桌上,我第一次接觸它也是在去溫州的那一年,街上小販挑著蝦鹽水蝦蛄才認識它的,吃起來味道不錯,肉鮮鮮的嫩嫩的,其實這小小的皮皮蝦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屬於掠蝦亞綱,掠蝦類起源於中生代的第二個世紀,及侏羅紀,也就是恐龍最為繁盛的時期,現在的掠蝦類絕大部分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
  • 世界上最兇猛的蝦:能在五十分之一秒內出擊,比子彈還厲害
    蝦,在人們印象中是種溫順的動物,而且一般來講,蝦類的肉質對於人類來說口感相當不錯,所以大部分蝦類都被人端上了餐桌,如果不是有人工養殖,估計其中部分蝦類已經徹底滅絕。然而世界上有這麼一種蝦類,它生性好鬥,具有很強的攻擊意識,即便被天敵逮住也絕不束手待斃,絕對是世界上最兇猛的蝦類!
  • 世界上最兇猛的蝦,最好用防彈玻璃養,吃起來卻很美味
    導語:世界上最兇猛的蝦,最好用防彈玻璃養,吃起來卻很美味。評世間萬事,覽人間美景,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蝦類,一直都是中國人特別喜愛的一種食材,而小龍蝦更是全國各地的吃貨都偏愛有佳的一種美食,而皮皮蝦不管是作為一種食材,還是網絡上關於皮皮蝦的各種有趣的表情包,你一定也很熟悉。不過你知道其實皮皮蝦是世界上最兇猛的蝦麼?皮皮蝦其實是雀尾螳螂蝦的一種,這種叫做雀尾螳螂蝦的品種,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兇猛的蝦類了。
  • 世界上最兇殘的蝦,可別被它的外表欺騙,這拳頭一般人承受不住
    前段時間在網上大火的皮皮蝦,一直是各種表情包的寵兒,皮皮蝦的學名就被叫做螳螂蝦,這可能使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不過皮皮蝦外表還是不錯的,那種晶瑩剔透的感覺,讓人忍不住想把玩。不過就是裡面帶一點褐色,看起來不是特別的鮮亮。
  • 它是蝦類中最強「拳擊手」,想養它做寵物,防彈鋼化魚缸不能少
    在眾多水產海鮮當中,蝦類算是最容易獲得的食材了。因為它們沒有魚類那樣滑不溜手,也沒有蟹類的大鉗子防身,更沒有堅硬的外殼來礙手礙腳。雖然蝦類既美味又"好欺負",但海洋中有一種蝦,卻不是什麼人都敢隨便招惹的,因為這種蝦是甲殼類動物中的拳擊手"泰森",它就是著名的雀尾螳螂蝦。
  • 海中「拳王」——雀尾螳螂蝦
    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海中「拳王」——雀尾螳螂蝦。許多人看到雀尾螳螂蝦的第一眼都會被它們的高顏值所吸引,但其實這種外表鮮豔亮麗的大蝦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兇殘的蝦」,因為一言不合就會受到它們的暴擊,人類都不例外。
  • 養雀尾螳螂蝦這種蝦,小心它打破魚缸而出
    什麼蝦需要特製魚缸?這就是雀尾螳螂蝦,要是一般薄玻璃的魚缸,雀尾螳螂蝦能敲穿這種玻璃魚缸,雀尾螳螂蝦的拳擊功夫不簡單!    雀尾螳螂蝦攻擊力那麼強,是因為其那對彈力十足的前螯鉤狠很地往獵物身上敲下去,而且不止一次,雀尾螳螂蝦會視情況給予更多地追擊,所以一般薄玻璃也不能抵擋雀尾螳螂蝦狂雨般攻擊!
  • 海底勢力勢力暴徒「刺頭哥」螳螂蝦
    的主角是他-螳螂蝦什麼是螳螂蝦?螳螂蝦(MantisShrimp),又稱蝦蛄和皮皮蝦,是氣孔動物(Stomatopoda)的總稱。在分類學上,螳螂蝦與其他蝦類的關係甚至不如其他蝦蟹類。我們說的是螳螂蝦「海底刺頭哥」。其體長達18釐米,外觀由鮮紅色、藍、綠色等顏色組成。
  • 美漁民捕獲半米長螳螂蝦 煮熟後吃掉(圖)
    後者很快在其官方社交媒體主頁上發布了這隻大蝦的圖片,除指出其品種外,還發布了如何烹製此類海鮮的菜譜。  研究人員稱,這傢伙是「螳螂蝦」,能算得上是龍蝦的近親,但跟螳螂和普通蝦類都沒有啥親屬關係。據悉,全球共有400多種「螳螂蝦」,這東西力氣很大,如果在捕獲過程中讓它撞到臉上,肯定會來個「烏眼青」。據稱,這幾位漁民後來將這隻螳螂蝦弄熟吃掉了。
  • 當知道皮皮蝦的兇殘,還敢說「皮皮蝦我們走」嗎?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很多人因為網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有人因為網絡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網絡暴力,而曾經在網絡上爆火的「皮皮蝦我們走」,一時間把皮皮蝦帶入了大眾的眼帘,不少網絡達人為了蹭熱度還為皮皮蝦編了歌曲,海鮮店裡面也把推出了皮皮蝦為主打的菜餚。
  • 一個會拳擊的海洋殺手——雀尾螳螂蝦
    (圖片來源:品正優鮮)雀尾螳螂蝦棲息在水下3-40米的深處,通常在10-30米的深處發現。它們喜歡22-28°C的水溫。這些螳螂蝦藏身在它們的U形洞穴中,通常見於靠近沙質和沙礫地區的珊瑚礁基地附近。它們主要分布於關島至東非的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中國的南海及臺灣海域。
  • 世界上眼神兒最好的生物:漂亮的螳螂蝦(組圖)
    螳螂蝦的眼睛  人民網10月26日電 英國科學家日前宣稱,世界上「眼神兒最好的動物」----生活在澳大利亞大堡礁海域的「螳螂蝦  由於螳螂蝦眼睛構造非常簡單,因此完全有可能在試驗室內用裝在試管內的液晶來模擬其識別各類光線的過程。如果人類能仿製出類似螳螂蝦那樣的「火眼金睛」來,必將直接促進傳統信息存儲技術的巨大進步。目前DVD設備只能使用一種顏色的光束來工作。  不過,上述刊登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並沒有發現螳螂蝦為啥要擁有如此敏銳的視覺。
  • 海葵蝦與機械蝦,蝦類中的怪咖,看著就讓人覺得不敢吃
    所以文章內容我也就不觸這個黴頭了,乾脆寫成海葵蝦更為穩妥。(叫斑馬蝦其實不太合適,因為這世界上有另外一種更常被叫做斑馬蝦的蝦類,容易引起誤會,所以本文就稱呼其為海葵蝦了)。雖然從知名度上來說,海葵蝦的知名度並不高,但其實這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蝦類。除了北冰洋以外,其他三大洋都廣泛活躍著海葵蝦的身影。
  • 雀尾螳螂蝦——棲身海底礁石堆的「李小龍」
    儘管無論是聊天APP中的表情包,還是餐桌上的佳餚,皮皮蝦似乎總是以人畜無害的姿態示人,但在自然界裡,它們絕非是好惹的「軟柿子「,比較出名的當屬「雀尾螳螂蝦」。從名字中不難發現,可以分成「雀尾」及「螳螂蝦」兩個部分。
  • 最兇殘蝦類之皮皮蝦,速度可擊斷人類手指,更甚劃下熱度可燒開水
    蝦是我們平常都會吃的食物補充蛋白質是為主的而且蝦的種類也比較多我們也會經常吃,其中最大的蝦是皮皮蝦,用準確的語言來形容是叫——螳螂蝦這樣一說,我們就很熟悉了,在我們的微信和qq表情包裡,肯定會有這樣的關於皮皮蝦的表情不要小看這種蝦
  • 這8種不常見的奇異蝦類,如果都聽過說明你是非常愛好吃龍蝦
    三眼恐龍蝦,屬於鰓足綱,鰓足亞綱,背甲目的一類小型的甲殼動物。因為它有三隻眼睛,兩側黑色的複眼,還有中間一隻白色感光的眼睛。恐龍蝦是因為它經過了恐龍時期沒有絕跡,名稱因此而來。手槍蝦(pistol shrimp),蝦類的一種,身體小。身體顏色呈現泥綠色,有一大一小一對螯。
  • 螳螂蝦?蝦爬子?還是用我們最喜歡的名字——「皮皮蝦」來「皮一蝦」
    季節趕上了,還有滿肚子面甜面甜的蝦籽,讓人慾罷不能。皮皮蝦屬於掠蝦類,它們和我們常見的蝦都屬於軟甲綱。但再往下分,這關係就差的老鼻子遠了。比如蝦的腳(胸足)都長在腦袋(頭胸甲)的下面,而皮皮蝦的足都長出腦袋了。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下面兩個證件照看出它們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