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尾螳螂蝦——棲身海底礁石堆的「李小龍」

2020-12-03 景緒之

「皮皮蝦,我們走,去找一個藍朋友,吃炸雞,喝啤酒,還能一起拉著手…」隨著短視頻的風靡,每年總會湧現出一批「洗腦神曲」,意境不見得多麼「高端、大次、上檔氣」,但詞調絕對「上頭」。

「皮皮蝦,我們走」是源自某電競選手口頭禪的「皮皮豬,我們走」,後經廣大網友的群策群力,變成了」皮皮蝦」,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諸多表情包,後來更是入選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一時間,蝦虎或者蝦爬子不再是追求新潮的年輕人的用詞,略帶萌感的「皮皮蝦」成功上位。

儘管無論是聊天APP中的表情包,還是餐桌上的佳餚,皮皮蝦似乎總是以人畜無害的姿態示人,但在自然界裡,它們絕非是好惹的「軟柿子「,比較出名的當屬「雀尾螳螂蝦」。

從名字中不難發現,可以分成「雀尾」及「螳螂蝦」兩個部分。首先說,螳螂蝦與螳螂之間八竿子打不著,稱得上是徹頭徹尾老死不相往來,同時,與蝦米也沒什麼瓜葛,其實就是口足目生物的統稱,只因第二對胸足特別發達,狀若螳螂的「雙刃」,故得名。至於雀尾,相信對孔雀已是如數家珍,華麗尾巴即是雄性孔雀的標籤,也成了人們給其它動物命名的參照,比如最常見的觀賞魚之一,孔雀魚或者鳳尾魚就是這種情況。同樣的,這種螳螂蝦也長著色澤鮮豔的外表,綠色、紅色、藍色、咖啡色、黑色交相呼應,豔麗的甚至不像天然而成,反倒像源自畫家的天馬行空創作。

我國有句老話叫做「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雀尾螳螂蝦卻不是個「花瓶」,如果動物界也像小說一樣給殺手們排個三六九等,那麼相信雀尾螳螂蝦一定在前排佔有一席之地。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孫猴兒在學得本領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東海龍宮尋一趁手兵器,這才有了後面的齊天大聖。對雀尾螳螂蝦來說沒那麼複雜,它們天生自帶呢——第二對胸足歷經數千萬年的進化,早已成了最有力的武器。

不同於螳螂單一的鐮刀式攻擊,在有獵物或危險靠近時,雀尾螳螂蝦可先迅速彈出「鐵拳」,硬生生地砸向對方,給予類似錘子一樣的猛擊效果,如有必要,它們會像訓練有素的拳手一樣,通過連續出拳讓對方防不勝防。根據測算,「直拳」的攻擊動作僅在0.02秒即可完成,瞬間速度可達80公裡/小時,趕得上高速行駛的汽車,可想而知這股力量如果作用在獵物身上,即便是擁有厚重外殼的動物,被搗成稀巴爛也是遲早的事情。而除了「打拳」之外,它們當然也會像螳螂一樣將利刃伸展開來,輕鬆刺穿動物的肉身。

那麼問題來了,如此有力且頻繁的打擊勢必會影響到武器的使用壽命,尤其各種螺的厚殼也不是擺設,力的相互作用決定了雀尾螳螂蝦的鰲肢必然面臨損傷,經過統計,一對嶄新的「拳套」大約敲擊5萬次將出現損壞。不過不用擔心,雀尾螳螂蝦已經想好應對之策,它們知道早晚會出現這個問題,所以會通過定期「換皮」的方式來儘量彌補損失。

如同剛換殼的螃蟹一樣,處於換皮期的雀尾螳螂蝦十分脆弱,往日雄風隨著武器的短暫缺失而少了底氣,但這並不意味著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要選擇忍氣吞聲地生活,它們是個性非常兇殘的捕食者,不會因此變成「縮頭烏龜」,只要有入侵者膽敢路過挑釁,它們會毫不猶豫衝上前去,就像電視劇《亮劍》裡的靈魂人物李雲龍所說的「明知不敵,也要亮出寶劍,哪怕對方是天下第一劍客,倒在對手的劍下,雖敗猶榮」。手無寸鐵尚且如此好戰,可以想像等到新殼長出來後,雀尾螳螂蝦該是何等的耀武揚威。

當然了,它們就是再厲害,終究是食物鏈的一環,各種愛吃「刺兒頭」的魚就是其中主力。俗話說「不作死就不會死」,因此雀尾螳螂蝦不是整天明目張胆在外四處閒逛,而是躲在靠近沙質和沙粒地區的珊瑚礁附近。密密麻麻的石縫既是絕佳的藏身之所,有效隔絕了大部分塊頭碩大的魚類,又是天然的伏擊之地,只要有獵物經過,就有機會打一場漂亮的「閃電戰」。

有時,雀尾螳螂蝦的運氣沒那麼好,被遊蕩的魚類捉了去,但只要不是被一擊斃命,它們就開始跟命運抗爭。本身身披硬殼,再加上掙扎揮動的螯肢,魚兒將獵物含在嘴裡實際並不好受,最起碼的一點,很是扎嘴吧?所以,常有魚類在捉住雀尾螳螂蝦後,嘗試幾次吞咽失敗,便不得不讓煮熟的鴨子飛了。

有趣的是,雀尾螳螂蝦不論攻擊獵物還是應對天敵,往往全力為之,可與同伴進行較量時卻不會「下死手」,更多的是武林高手間「點到為止」的過招,甚至剛開始的動作看上去就像交誼舞一樣親密——雙方揚起身體以便讓觸鬚伸展,隨後用柔軟的觸鬚進行「對打」,僵持不下才是下一步的「動真格」。所謂的真打,也不是真要陷對方於死地那般血腥,一方捲起身體用力將尾巴朝著對方的頭部甩去,另一方則用拳法進行格擋。幾乎所有的戰鬥就在這個過程中結束,總有一方先行認輸告退,殺紅眼「拼刺刀」的時候少之又少,或許雀尾螳螂蝦很清楚,沒什麼深仇大恨值得鬧到「刀兵相見」拼個你死我活的地步。

相關焦點

  • 海底實力派打手——海底「刺頭哥」雀尾螳螂蝦
    >今天的主角就是它-雀尾螳螂蝦螳螂蝦是什麼?螳螂蝦(Mantis Shrimp),又叫蝦蛄、皮皮蝦,是口足目(Stomatopoda)生物的總稱。在生物分類學意義上,螳螂蝦和其他蝦的親緣關係,甚至不如其他蝦和螃蟹的關係近。我們今天聊一聊的是被稱為「海底刺頭哥」的雀尾螳螂蝦。體長最大可達18釐米,外表由鮮豔的紅、藍、綠等多種顏色構成。
  • 海中「拳王」——雀尾螳螂蝦
    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海中「拳王」——雀尾螳螂蝦。許多人看到雀尾螳螂蝦的第一眼都會被它們的高顏值所吸引,但其實這種外表鮮豔亮麗的大蝦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兇殘的蝦」,因為一言不合就會受到它們的暴擊,人類都不例外。
  • 一個會拳擊的海洋殺手——雀尾螳螂蝦
    (圖片來源:品正優鮮)雀尾螳螂蝦棲息在水下3-40米的深處,通常在10-30米的深處發現。它們喜歡22-28°C的水溫。這些螳螂蝦藏身在它們的U形洞穴中,通常見於靠近沙質和沙礫地區的珊瑚礁基地附近。它們主要分布於關島至東非的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中國的南海及臺灣海域。
  • 「巡洋艦級」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
    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雀尾+螳螂,林奈諸子之一雀尾螳螂蝦,又稱紋華青龍蝦、蟬形齒指蝦蛄,是一種小型肉食性節肢動物。它們主要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峇里島、西太平洋熱帶海域以及關島至東非的附近水域,在我國南海及臺灣海域也有分布。
  • 雀尾螳螂蝦我的「拳頭」可以輕易粉碎你的鏡頭!
    雀尾螳螂蝦……雀尾螳螂蝦又叫小丑螳螂蝦,(學名蟬形齒指蝦蛄)之所以會用「雀尾螳螂蝦」來稱呼,除了外表像孔雀,主要還是它們的外型和捕食行為跟陸上的螳螂簡直天生一對。雀尾螳螂蝦前螯的螺旋狀構造可以使其腳趾甲的硬度力量增強1000倍!
  • 「太鼓達人」獵手雀尾螳螂蝦:沒有防彈玻璃不敢養,輕鬆敲斷人的手指!
    今天講講海中最兇猛的殺手「太鼓達人」——雀尾螳螂蝦。雀尾螳螂蝦是螳螂蝦的一種,在東北統稱蝦爬子或者皮皮蝦,但是誰能想到看著弱不禁風的皮皮蝦原來就是海底的超級殺手,甚至能輕而易舉地敲斷人的手指。,被雀尾螳螂蝦彈斷了三根手指,把雀尾螳螂蝦放入實驗室的玻璃器皿內,它又瞬間彈碎玻璃,可見,拿著鼓槌的「太鼓達人」皮皮蝦的確是個狠角色。
  • 養雀尾螳螂蝦這種蝦,小心它打破魚缸而出
    什麼蝦需要特製魚缸?這就是雀尾螳螂蝦,要是一般薄玻璃的魚缸,雀尾螳螂蝦能敲穿這種玻璃魚缸,雀尾螳螂蝦的拳擊功夫不簡單!    雀尾螳螂蝦攻擊力那麼強,是因為其那對彈力十足的前螯鉤狠很地往獵物身上敲下去,而且不止一次,雀尾螳螂蝦會視情況給予更多地追擊,所以一般薄玻璃也不能抵擋雀尾螳螂蝦狂雨般攻擊!
  • 雀尾螳螂蝦--技能爆表的戰鬥生物
    雀尾螳螂蝦--技能爆表的戰鬥生物
  • 白鈴鳥、多毛蛙、藍紋章魚、琴鳥、雀尾螳螂蝦及蛇鷲的特異功能
    (琴鳥分布)五,雀尾螳螂蝦:「出拳」速度超過子彈,產生的衝擊力可瞬間打死小型甲殼動物(它們的螯肢常常收束在身前,蓄勢待發(它們的螯肢常常收束在身前,蓄勢待發)雀尾螳螂蝦胸前大螯鉤有很大的彈出力量,能在瞬間揮出它那棍子般的前螯砸向獵物。
  • 這種蝦捕食速度快過子彈,被稱為無敵「拳手」
    雀尾螳螂蝦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
  • 「太鼓達人」獵手皮皮蝦:沒有防彈玻璃不敢養,輕鬆敲斷人手指!
    今天講講海中最兇猛的殺手「太鼓達人」——雀尾螳螂蝦。雀尾螳螂蝦是螳螂蝦的一種,在東北統稱蝦爬子或者皮皮蝦,但是誰能想到看著弱不禁風的皮皮蝦原來就是海底的超級殺手,甚至能輕而易舉地敲斷人的手指。>在西班牙的一位科學家做雀尾螳螂蝦的有關試驗時,被雀尾螳螂蝦彈斷了三根手指,把雀尾螳螂蝦放入實驗室的玻璃器皿內,它又瞬間彈碎玻璃,可見,拿著鼓槌的「太鼓達人」皮皮蝦的確是個狠角色。
  • 最兇猛的大蝦,堪稱龍蝦界「李小龍」,一拳打出120斤力量!
    隨著現在運輸業的高效,不少海鮮在內陸也能夠吃到,其中以龍蝦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成為了餐桌上的美味,估計在大家的眼中,比較有攻擊性的還是小龍蝦,一雙大鉗子手不好就夾著你的手,不過在龍蝦界,有比它更狠的狠角色,堪稱龍蝦界的"李小龍"。
  • 螳螂蝦與梭子蟹的爭霸戰
    原來,這個會唱歌又好看的精靈就是名滿海洋江湖的——鐵拳無敵雀尾螳螂蝦小七。「那就祝你好運吧!」紅珊瑚笑了。小七晃著燈泡似的眼睛說:「謝謝!民以食為天,能吃飽肚子快樂似神仙。」周邊的精靈們都看清了,那是一條大石斑魚,全都認為這隻美麗的雀尾螳螂蝦從此永別海洋江湖了。可在海洋中,不但動物們長得怪誕陸離,就連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也會讓人驚嘆稱奇。正當精靈們認為小七的性命不保時,奇異的事發生了。「想吃我?你也不問問我的拳頭答不答應。」
  • 是螳螂?還是蝦?它一拳就打碎螃蟹大鉗?
    哥」 螳螂蝦 世界上最「兇殘」的蝦類 雀尾螳螂蝦的外形長得非常好看,可以說是蝦類中的「孔雀」,外表由鮮豔的紅、藍、綠等多種顏色構成,尾部很像孔雀尾巴,但它的頭部卻像螳螂,更重要的是獵食的方式也像螳螂,所以叫做雀尾螳螂蝦
  • 沒有防彈玻璃,千萬別養這種「世上最殘暴的蝦」
    雀尾螳螂蝦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蝦,而是一種甲殼動物。它胸前的一對前螯可以摺疊起來並快速彈出,有多快呢?它們彈射前螯的速度只有五十分之一秒,是的,你沒看錯,理論上來說它們一秒可以打出30-50拳!有了速度,那威力如何呢?雀尾螳螂蝦彈出前肢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80公裡/小時,其加速度甚至超過5.588毫米口徑的手槍。
  • 海底勢力勢力暴徒「刺頭哥」螳螂蝦
    的主角是他-螳螂蝦什麼是螳螂蝦?螳螂蝦(MantisShrimp),又稱蝦蛄和皮皮蝦,是氣孔動物(Stomatopoda)的總稱。在分類學上,螳螂蝦與其他蝦類的關係甚至不如其他蝦蟹類。我們說的是螳螂蝦「海底刺頭哥」。其體長達18釐米,外觀由鮮紅色、藍、綠色等顏色組成。
  • 海底發現一根「排骨」,剛想去撿排骨卻活了,「白骨精」轉世?
    海底發現一根「排骨」,剛想去撿排骨卻活了,「白骨精」轉世?在風景宜人的峇里島,一名潛水員在海底潛水時,發現了一根排骨,潛水員剛想過去查看,沒想到這根卻活了,難道是白骨精嗎?潛水員越想越不對勁,趕緊跟上查看,原來這是一隻大嘴海蛞蝓,也叫做大嘴海兔,它的全身呈透明色的膠凍狀,它的嘴巴是網狀的並且像是果凍,由於它的視力非常差,只能滿悠悠的在地上用頭部探測,去捕食海底的小螃蟹等甲殼類生物。
  • 海底拳王泰森,拳速可達到每小時80公裡,一拳攻擊力可達到120斤
    最近蝦可是受到我們的追捧啊,什麼清炒蝦仁,爆炒小龍蝦,澳洲大龍蝦,等等,一想起來就滿嘴口水。就連前段時間差點被我們玩壞的皮皮蝦,也是被人做成了菜,可見,國人對吃的追求有多麼熱情,不過,皮皮蝦的口感卻不是很好,沒有多少人喜歡吃。
  • 好吃又可愛的皮皮蝦,隱藏身份竟然是這個!
    皮皮蝦,又稱瀨尿蝦、蝦爬子、蝦蛄。是的,你沒有看錯,這些好吃的名字都說的是同一種東西。說到皮皮蝦,好多小夥伴就會回味起皮皮蝦那個鮮美的滋味。先別忙著嘴饞,對於皮皮蝦,除了好吃之外,你知不知道它們家族裡,有的皮皮蝦其實是深藏不露的海底殺手。貝類、螃蟹這些有著堅硬外殼的生物都不是它的對手。雀尾螳螂蝦的力量實際可以做到的比視頻中的更厲害。來自加州伯克利大學的生物學教授Roy Caldwell就曾表示:很多品種的蝦蛄都有著可以打破標準厚度水族箱玻璃的力量。
  • 闢謠:遠程VS近戰,槍蝦完勝螳螂蝦?不,正相反
    海底較量的兩個對手是甲殼類動物:螳螂蝦和槍蝦。兩強對峙,螳螂蝦勝出,為什麼遠程手槍敵不過近戰鐵錘?我們先來看看槍蝦是種什麼樣的蝦,再分析為什麼槍蝦不如螳螂蝦。在海底的珊瑚礁洞穴中,只有一隻蝦的位置,無論是同族還異族,路過都要被敲打,更別提跟它們合作了。如果在魚缸裡養殖一隻雀尾螳螂蝦,無論魚缸有多大,有且只能有一隻蝦。打敗魚缸無敵手的螳螂蝦,敲打一遍魚缸裡的其他魚蝦後,還能接著給你敲打魚缸玻璃。狹路相逢勇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