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泰森還狠!「巡洋艦級」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

2020-12-03 張濤拉罕

紛 繁 世 界

保 持 初 心

▎比泰森還狠!「巡洋艦級」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

作者/張濤拉罕

拳擊,和射箭一樣,誕生自人類古時,是原始人類賴以為生的生存技巧之一。在弓箭和近身格鬥武器(如石錘、石刀、石斧等)尚未面世前的那段黑暗時期裡,我們的祖先就是用自己強壯的體魄和堅硬的鐵拳打天打地打山打海,最終打出了自己的家庭、部落、氏族和文化,奠定了人類文明自舊石器時代至今大約二十萬年時光的輝煌歷史。

圖1-1:拳擊可是歷史悠久的運動

所以時至今日,拳拳到肉的拳擊運動依然令觀者熱血沸騰、擊節讚嘆不已。君不見昔日的肯塔基小子穆罕穆德·阿里從一介無名之輩成為偉大運動員的傳奇事跡,至今依舊激勵著多少年輕小夥勇於追夢;君不見榮獲世界拳王腰帶的熊朝忠和鄒市明,他們不僅彰顯了中國人的拳擊實力,更打出了泱泱大國的中華氣節;君不見偉大而極具毀滅性的拳擊大師邁克·泰森與霍利菲爾德的「咬耳朵」世紀對決,甚至掀起了引爆全世界的拳擊狂熱!

圖1:泰森VS霍利菲爾德的「咬耳朵」世

所以拳擊之於我們這個時代,早已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運動。在備受追捧的表象之下,它已經升華成了一種文化符號,一種代表著積極奮發、鬥爭抗爭、實現夢想和個人價值的精神內涵。

讓我們把眼光再抬升一些,放眼全球生態圈。在陸地生物中,除了人類之外,還有袋鼠、小熊貓、大猩猩、獅子、老虎、貓貓等多種動物精通拳擊之道。但你知道嗎,在茫茫大海裡,也有一些生物會打拳擊,它們的拳擊實力可絲毫不亞於陸地生物。

圖2&22:貓貓當然也會打拳擊

那麼今天我就帶大家認識一下,說不定比泰森還狠的水中拳擊手,「巡洋艦級」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

圖3&4:歡迎歡迎!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

雀尾+螳螂,林奈諸子之一

雀尾螳螂蝦,又稱紋華青龍蝦、蟬形齒指蝦蛄,是一種小型肉食性節肢動物。它們主要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峇里島、西太平洋熱帶海域以及關島至東非的附近水域,在我國南海及臺灣海域也有分布。

雀尾螳螂蝦體型有大有小,小的僅約3cm,大的能長到18cm,它們晝夜皆醒,屬於打了雞血的全天活躍型,無論黑白皆神採奕奕、精力旺盛,隨時等待獵物上門,然後大吃一頓。

圖5:我就在門口等著獵物上門

說起來,雀尾螳螂蝦並非真正的蝦,而是甲殼動物,在生物分類學中屬於口足目下的齒指蝦蛄科、齒指蝦蛄屬、蟬形齒指蝦蛄種。其二名法學名為 Odontodactylus scyllarus,由瑞典著名生物學大牛卡爾.林奈於1758年親自命名,乃大名鼎鼎的「林奈諸子」之一,備受生物學界的喜愛和關注。

恩,雀尾螳螂蝦這名字乍聽起來詩情畫意,涵蓋了「雀」與「螳螂」兩種具食物鏈上下級關係的動物名稱,不覺令人浮想聯翩。其實這名稱很好地概括了雀尾螳螂蝦的體貌特徵。「雀尾」一詞,一方面主要用來形容它們色彩豔麗的身體如孔雀開屏般美麗炫目;另一方面則用來形容它們形貌特別的尾部,就像雀鳥張開的羽翼那樣華麗豐盈,令人印象深刻。

圖6:色澤豔麗的雀尾螳螂蝦
圖6-1:仔細瞧瞧這華麗的螢光尾羽吧

而「螳螂」一詞則指它們收束螯肢的姿勢,與陸地上的螳螂幾乎一模一樣;另一種說法是,因它們性情兇猛、好鬥,且毫無畏懼,和陸地上敢於螳臂當車的螳螂有得一拼,所以人們才將這種蝦封為了水中「螳螂」。

暗綠如翡翠,高級感撲面而來

那麼,雀尾螳螂蝦到底長啥樣呢?首先,它們全身暗綠如翡翠,乍見之下高級感撲面而來;其次,它們的觸角及胸足呈鮮豔的橘紅色,如螳螂之鋸齒前肢般蜷縮收束。

它們慣常將前足堅硬的大螯肢豎於身前,像一位經驗老道的拳擊手那樣盯著獵物虎視眈眈。它們出拳迅猛,威力也大的超乎想像,但這裡先賣個關子,暫且按下不表,後面會有詳細描述。

圖7:蜷縮蜷縮,是我的free style

接著要說的是雀尾螳螂蝦的頭胸甲,在它們頭胸甲的前側緣那兒,生有精緻的蜂巢狀紋路,呈黑、褐、咖啡色,且鑲嵌一道細膩白邊,此種紋路構造在海底環境下難得一見,因此顯得非常醒目。

在它們的胸部以下,生有一段長長的背腹部,上披多段軟甲,宛若中世紀時期的騎士甲冑,這些軟甲會在不同光照情況下耀現出碧綠、青紫、靛藍等繁複色彩,久觀其變、變化無窮,實在令人著迷。它們的背腹甲冑下,長有很多對足,在海底砂石上行進時,前後腳快速反覆蹬踏邁進,長長的背腹部左右款擺,宛若一條水中「蜈蚣」。

圖8: 老子那麼漂亮竟然說我是蜈蚣!

在野外,雀尾螳螂蝦大多棲息於熱帶海域,它們喜歡22-28℃的水溫,通常會將自己的U形洞穴建築在靠近沙質和沙礫的珊瑚礁基地附近,活動區域的水深不超過40米。

雀尾螳螂蝦的最大特徵有三點,首當其衝的便是那令人驚訝到嘴都合不攏的非凡的王者鐵拳之力;第二就是它們長了一對能看見「另一個世界」的通天之眼;第三是它們的性情勇敢無畏、兇殘好鬥、見啥吃啥,喜歡飼養水生動物的您可得當心了,說不定一個不留神,就落得個空缸無魚、嗚呼哀哉的下場。那麼接下來,我們一項一項細說。

圖9:阿羅哈,歡迎來我家做客

「巡洋艦級」鬥士的王者鐵拳

如之前所言,雀尾螳螂蝦身子前端,有一對如同螳螂般可摺疊在一起的大螯肢。這對螯肢可是它全身最最堅硬的部分,據說可以反覆使用5萬餘次而威力不減;而且它們螯肢的末端如同釘子般尖銳鋒利。它們是螳螂蝦捕食獵物的最大殺器,而且往往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雀尾螳螂蝦的食物來源相當豐富,但最常吃的還是甲殼類、貝類及螺類等身上背著盔甲或者以盔甲為家的生物。

當遇上這些防禦力極佳的生物時,不少動物因為沒有破壞硬甲殼的手段,只能對殼內的鮮美嫩肉望眼欲穿,啃咬一番後,牙齒被硌得生疼,於是乎只能悻悻離去。而雀尾螳螂蝦正是甲殼類生物們的最大公敵——它會使勁全力催動自己如彈簧般摺疊在一起長久蓄著力的堅硬螯肢,待獵物從面前經過時,找準機會閃電般來上幾拳,徹底打碎那些甲殼。

圖10:守株待兔的我,最帥!

它們通常會採取「守株待兔」的捕食策略,靜悄悄地立於洞穴門口,瞪著一雙傻乎乎的大眼睛,擺出一副人畜無害的呆呆表情,和所謂的「海底深淵」相互對視,仿佛對周遭一切變化視若無睹——但這只是它的偽裝,而且是致命的偽裝。它會靜待獵物們或走或遊來到近前,而後閃電之間王者鐵拳揮舞出擊,順勢而發的巨大衝擊力直打得蝦兵蟹將們暈頭轉向。

它使用螯肢敲擊時,儼然一副唯我獨尊的拳擊手模樣。它的傲慢和自信,源於絕對的實力——它的每次摺疊拳擊,出拳速度在五十分之一秒內,最大速度可超過80km/h,產生約60kg的衝擊力,瞬間加速度足以匹敵,甚至超過.22小口徑手槍的子彈。

圖10-2:摧枯拉朽的子彈威力

記得之前也說過,它們螯肢的末端就像尖銳的釘子。若成功命中目標,由此會產生多大的力量和點對點的突破能力,自然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雀尾螳螂蝦果然是位經驗老道的拳擊大師,儘管雙拳力量如此恐怖,但它們依舊非常謹慎,從不打無準備的戰,在沒有十足把握能撂倒對方時基本不會直接動手。而一旦真正動起手來,對方就很難再逃出生天了。

圖10-1:來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其實,背著盔甲的生物們大多無法抗下它的第一拳,而如果真的接下了第一拳,它就會打出第二拳、第三拳、第四拳,直到獵物再也無力抵抗為止。畢竟它們出拳速度高達五十分之一秒,理論上來說,一秒可打出50拳!

圖11:沒錯,打拳快到沒朋友

雀尾螳螂蝦的拳擊,疾風暴雨般迅速,而且拳拳到肉,充滿足以致命的力量——真可謂海底世界中絕無僅有的「巡洋艦級」鬥士,它們的王者鐵拳,光是想想就令人脊背發涼!

通天之眼,看到另一個世界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雀尾螳螂蝦眼裡那個我們人類無法感知,它卻看得一清二楚的「另一個世界」。

圖12:通天眼,開!

雀尾螳螂蝦有兩隻複眼,它能看見我們肉眼可見的所有光譜,而且遠勝於此。它們不僅能看見紫外線和紅外線,獨特而複雜的眼睛構造還能讓它們看見偏振光。這些東西我們人類即看不見也無法分辨。

圖12-1:你準備好了嗎?看見彩虹

在動物界中,除了雀尾螳螂蝦外,候鳥、某些蜘蛛和一些昆蟲也都能看見偏振光,它們常常會利用偏振光來指引方向,為自己和同伴進行導航指引。例如,蜜蜂發現食物後,會回巢給同伴們跳一支舞,以此表達食物源所在的方向。而這舞蹈,也是利用偏振光作出定位的一種表現形式。

但到了雀尾螳螂蝦這裡,感視偏振光的能力則會在繁殖求偶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發現潛在配偶作用:因為雀尾螳螂蝦背腹部的軟甲上含有大量糖分,所以能反射圓偏振光;反射而出的偏振光在它們眼裡看來就如發出耀眼光芒的鑽石,在茫茫大海中Bling~Bling~閃個不停,如此一來雄性雀尾螳螂蝦便可有的放矢,化大海撈針為的可能,事半功倍的尋光覓配偶啦。

圖13:嗶嗶嗶!發現伴侶,上!

其次是同族溝通作用:找到潛在配偶後,雀尾螳螂蝦會用偏振光與對方進行互動和交流,若雙方都感到滿意,即許下婚約,在快速簡化婚禮操辦流程後,送入洞房結婚生子壯大族群——其實有點像咱們舉辦的相親活動,雙雙成對的青年男女分席而坐,相互了解、增進認識。

我想這時恐怕沒人希望自己說的話被除相親對象之外的第三個人聽了去,所以聰明的雀尾螳螂蝦才會選擇使用自己族群的「密語」偏振光來進行交流。這樣一來,許多其它動物看不見這光,確保了交流的私密性;二來呢,還可以躲開掠食者和天敵,營造出一個暢所欲言的相親空間,那麼好的一石二鳥,又何樂而不為呢。

圖14:揉揉通天眼,好計上心頭~

如此佳寵,勢必養它養它

作為觀賞水生物,體色華麗的雀尾螳螂蝦備受人們喜愛,但不少初養此蝦的水生動物飼養者都會吃不少大虧——首先便是,將它們和其他水生物共同養在一個魚缸裡。

殊不知雀尾螳螂蝦性情兇猛、好鬥,勇敢無畏。過不了幾天,和它一起生活在魚缸裡的小魚啊、小蝦啊、各種水生物就會被它活活打死,然後成為它的食物被大快朵頤,連骨頭都不剩。說白了,雀尾螳螂蝦就是看那些魚不順眼,因為它領地意識極強,不願在自己生活的環境裡見到那麼多其它生物遊來遊去,這才狠下殺手,然後吃幹抹淨。

圖14-1:螃蟹?哼,不夠吃

當發現魚缸中死氣沉沉、了無一物,只剩一隻雀尾螳螂蝦睜著傻乎乎的大眼睛痴痴呆呆而立時,無論再怎麼脾氣溫和的好好飼主,這時恐怕也要被氣得破口大罵、欲哭無淚,悔得腸子都青了吧。

圖15:大聲告訴我,還有誰能吃?

經此一役,學到教訓的飼主應該會把雀尾螳螂蝦單獨養在一個魚缸裡,想著現在好啦,它獨自個兒在一個魚缸裡,不會再出什麼事啦。但幾天過後,在他們認為萬事太平時,他們馬上就會吃到第二個大虧。

請注意,之前所講雀尾螳螂蝦的王者之拳實在言之鑿鑿,並非空話。單獨飼養的雀尾螳螂蝦偶爾也會犯渾,因為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景象,所以它們看什麼基本都不會順眼。

於是,當它們意識到自己被透明的魚缸給限制住了自由時,對魚缸的不順眼就越發厲害,直到某一時刻,憤怒如火山爆發般上頭上腦,索性它就這麼呼哧呼哧對著魚缸壁來上一頓胖揍!

圖16:哈!就愛這種一拳定江山

結果,玻璃做的魚缸就這麼噼裡啪啦碎了一地,而雀尾螳螂蝦也隨著大量的水稀裡譁啦地衝破束縛,就此重獲自由。

發現魚缸被打碎後的飼主肯定滿心憤怒,罵罵咧咧地想用手去捉雀尾螳螂蝦——吃了第二個大虧的飼主可要注意嘍,第三個大虧這就火熱出爐啦!——結果,雀尾螳螂蝦這渾小子見到白白淨淨的手掌自然也極看不順眼,隨即一拳揮出。

只聽噼啪一聲巨響!現在輪到飼主體驗曾經施加在魚缸身上的痛苦了。不開玩笑地說,曾經有科學家在實驗室擺弄雀尾螳螂蝦,戴著防撞擊手套卻還是被它霸道的拳擊打傷了手指,然後流血不止,差點弄成粉碎性骨折,打上石膏過了好長時間才終於恢復。

圖17:挨了這一拳,床上躺三月

請注意,這並非是在說笑,徒手去抓雀尾螳螂蝦是一件異常危險也異常愚蠢的事。雀尾螳螂蝦奉並不會因為伸過來的是一隻手掌而停止揮舞它的王者鐵拳,我真心勸大家還是收起好奇心,別去嘗試擊碎玻璃魚缸的一拳到底會有多疼。

如果你還是好奇,我可以大致告訴你,雀尾螳螂蝦的全力一擊,所帶來的疼痛大致可以和子彈蟻的輕微蟄刺相似。要知道,一發子彈蟻毒針蟄刺,所帶來的劇烈疼痛感和灼燒感會持續好幾個甚至十幾個小時,讓你一輩子難以忘懷。

圖18:啊啊啊!我的天,痛痛痛!

所以啊,雖然麻煩,但飼養雀尾螳螂蝦時千萬千萬記得要單獨養,而且要用防彈玻璃做成的魚缸來養,這樣它才打不碎哦。

圖19:原來如此,之前咋都沒人和我說捏

哈哈哈,怎麼樣,是不是動物界真的覺得有趣又神奇?所以,這就是比泰森還狠的「「巡洋艦級」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了,記得要時刻小心它的王者鐵拳哦。

圖20:記住,我可一直盯著你哦
圖21:那麼就到這兒啦,拜拜了您~

*本文部分圖片僅為示意之用,並非全部為雀尾螳螂蝦(Odontodactylus scyllarus)

本文所有圖片皆來源於網絡,若侵犯所有者之權利,我在此鄭重抱歉,並將迅速刪除

本文原創,作者/張濤拉罕丨寫作不易、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2020 張濤拉罕,All Rights Reserve

相關焦點

  • 海中「拳王」——雀尾螳螂蝦
    人類裡面有泰森,陸地動物裡面有袋鼠,這些都是名聲響亮的拳王,但是海洋中的拳王,大家知道是什麼嗎?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海中「拳王」——雀尾螳螂蝦。雀尾螳螂蝦擁有這樣美麗的名字,是因為它們的外表如孔雀一樣華麗,但捕食方式卻和螳螂十分相像,而它的第二對顎足經過數萬年的進化,早就變成了一對攻擊力超強的「銅拳鐵臂」,每當有獵物靠近時,這對銅拳鐵臂就會突然發動偷襲狠狠地敲下去,而有時這樣的攻擊還不止一次,它們會一直攻擊到獵物精疲力盡為止……雀尾螳螂蝦的「大拳頭」重量輕且耐衝擊
  • 養雀尾螳螂蝦這種蝦,小心它打破魚缸而出
    什麼蝦需要特製魚缸?這就是雀尾螳螂蝦,要是一般薄玻璃的魚缸,雀尾螳螂蝦能敲穿這種玻璃魚缸,雀尾螳螂蝦的拳擊功夫不簡單!    雀尾螳螂蝦攻擊力那麼強,是因為其那對彈力十足的前螯鉤狠很地往獵物身上敲下去,而且不止一次,雀尾螳螂蝦會視情況給予更多地追擊,所以一般薄玻璃也不能抵擋雀尾螳螂蝦狂雨般攻擊!
  • 一個會拳擊的海洋殺手——雀尾螳螂蝦
    (圖片來源:品正優鮮)雀尾螳螂蝦棲息在水下3-40米的深處,通常在10-30米的深處發現。它們喜歡22-28°C的水溫。這些螳螂蝦藏身在它們的U形洞穴中,通常見於靠近沙質和沙礫地區的珊瑚礁基地附近。它們主要分布於關島至東非的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中國的南海及臺灣海域。
  • 雀尾螳螂蝦我的「拳頭」可以輕易粉碎你的鏡頭!
    雀尾螳螂蝦……雀尾螳螂蝦又叫小丑螳螂蝦,(學名蟬形齒指蝦蛄)之所以會用「雀尾螳螂蝦」來稱呼,除了外表像孔雀,主要還是它們的外型和捕食行為跟陸上的螳螂簡直天生一對。當有獵物靠近時,它們就用那對彈力十足的前螯鉤狠很地往獵物身上敲下去,而且不止一次,雀尾螳螂蝦會視情況給予更多地追擊。
  • 雀尾螳螂蝦--技能爆表的戰鬥生物
    雀尾螳螂蝦--技能爆表的戰鬥生物
  • 海底實力派打手——海底「刺頭哥」雀尾螳螂蝦
    >今天的主角就是它-雀尾螳螂蝦螳螂蝦是什麼?第二類:「粉碎者」,它不是蝦就算了,也和螳螂沒有半點相似之處……它也有一對用來攻擊的附肢,但末端是重錘,或者叫「拳頭」……雀尾螳螂蝦就屬於這一類。在野外,雖然螃蟹是它們的首選獵物,但眾所周知,它們愛吃扇貝,只要被雀尾螳螂蝦看中,它一定會兇猛地朝獵物賞上幾拳。雀尾螳螂蝦擁有一對相當發達的顎足。這對足,前面尖銳,中間厚實,是捕獲食物的重要武器。可以分分鐘擊碎那些貝殼類生物的硬殼,刺穿軟體動物。其兇狠程度,在海底小型生物中,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所以被人們叫做海底的「刺頭哥」。
  • 雀尾螳螂蝦——棲身海底礁石堆的「李小龍」
    儘管無論是聊天APP中的表情包,還是餐桌上的佳餚,皮皮蝦似乎總是以人畜無害的姿態示人,但在自然界裡,它們絕非是好惹的「軟柿子「,比較出名的當屬「雀尾螳螂蝦」。從名字中不難發現,可以分成「雀尾」及「螳螂蝦」兩個部分。
  • 「太鼓達人」獵手雀尾螳螂蝦:沒有防彈玻璃不敢養,輕鬆敲斷人的手指!
    今天講講海中最兇猛的殺手「太鼓達人」——雀尾螳螂蝦。雀尾螳螂蝦是螳螂蝦的一種,在東北統稱蝦爬子或者皮皮蝦,但是誰能想到看著弱不禁風的皮皮蝦原來就是海底的超級殺手,甚至能輕而易舉地敲斷人的手指。,被雀尾螳螂蝦彈斷了三根手指,把雀尾螳螂蝦放入實驗室的玻璃器皿內,它又瞬間彈碎玻璃,可見,拿著鼓槌的「太鼓達人」皮皮蝦的確是個狠角色。
  • 皮皮蝦才是海洋王者?出拳速度700分之1秒,防彈玻璃都能擊碎
    在大海中有一種海洋動物叫做雀尾螳螂蝦,它的外形和皮皮蝦幾乎是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雀尾螳螂蝦擁有非常豔麗的外殼,從外觀來看就好像一件藝術品一樣,非常的漂亮,但是你千萬不要被他的樣子所矇騙,雀尾螳螂蝦其實是一種非常兇悍的海洋生物。
  • 視頻欣賞:用螳螂蝦的眼睛看海洋_1256
    在眾多海洋生物當中,螳螂蝦可能是最以獨特的視覺系統而聞名的。你可能聽說過,這些傢伙眼睛裡有16種不一樣的光感受器(而人類只有4種)。螳螂蝦能感知到很多人類看不出的東西,比如說紅外光和紫外光,而最神奇的是它們還能識別偏振光。螳螂蝦們能區分不同振動方向的線性偏振光以及圓偏振光。在其他一些海洋生物,例如墨魚、章魚、螃蟹、某些魚類當中也存在著一定程度感知偏振光的能力。
  • 號稱「蝦中拳王」,養殖它水缸需要防彈材質,捕撈還有危險性
    現在市場上蝦的種類也是非常多,像是基圍蝦或者是之前在網上被瘋狂做成表情包的皮皮蝦,當然高級一些的還有南美白對蝦以及在北歐和北極比較常見的磷蝦。不比龍蝦的全副武裝以及比較強的攻擊性,很多我們吃的蝦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字,「呆」。蝦也經常被視為海洋世界中的「傻子」,所以是很多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
  • 白鈴鳥、多毛蛙、藍紋章魚、琴鳥、雀尾螳螂蝦及蛇鷲的特異功能
    (琴鳥分布)五,雀尾螳螂蝦:「出拳」速度超過子彈,產生的衝擊力可瞬間打死小型甲殼動物(它們的螯肢常常收束在身前,蓄勢待發(它們的螯肢常常收束在身前,蓄勢待發)雀尾螳螂蝦胸前大螯鉤有很大的彈出力量,能在瞬間揮出它那棍子般的前螯砸向獵物。
  • 海底拳王泰森,拳速可達到每小時80公裡,一拳攻擊力可達到120斤
    最近蝦可是受到我們的追捧啊,什麼清炒蝦仁,爆炒小龍蝦,澳洲大龍蝦,等等,一想起來就滿嘴口水。就連前段時間差點被我們玩壞的皮皮蝦,也是被人做成了菜,可見,國人對吃的追求有多麼熱情,不過,皮皮蝦的口感卻不是很好,沒有多少人喜歡吃。
  • 這種蝦捕食速度快過子彈,被稱為無敵「拳手」
    雀尾螳螂蝦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
  • 皮皮蝦竟然在海洋稱霸?不靠體型靠鐵拳,太讓人震撼了!
    在海洋中有一種動物叫做雀尾螳螂蝦,雖然它的名字叫做蝦,但它只是外形像蝦,嚴格來講它並不是蝦類動物,只是蝦類動物的近親,同屬於軟甲綱中的一種動物,它的類別是口足類,這一類別的代表性動物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蝦蛄」。
  • 是螳螂?還是蝦?它一拳就打碎螃蟹大鉗?
    螳螂蝦是一種性情狂暴的海洋甲殼類動物,實際上它並不是真正的蝦類動物,而是軟甲綱口足類動物。 雀尾螳螂蝦的外形長得非常好看,可以說是蝦類中的「孔雀」,外表由鮮豔的紅、藍、綠等多種顏色構成,尾部很像孔雀尾巴,但它的頭部卻像螳螂,更重要的是獵食的方式也像螳螂,所以叫做雀尾螳螂蝦
  • 海洋中戰鬥力最強的蝦,能擊破防彈玻璃,且會用光波進行溝通
    提起螳螂,人們可能會聯想到它們大而有力的「砍刀」,還有它們同類相食的殘忍習慣。實際上,不止在陸地,廣闊的大海中也有一種生物和螳螂一樣令人聞之色變,又因為它們奇特的身體結構,引起了眾多科學家的關注,它們就是——雀尾螳螂蝦。
  • 「太鼓達人」獵手皮皮蝦:沒有防彈玻璃不敢養,輕鬆敲斷人手指!
    今天講講海中最兇猛的殺手「太鼓達人」——雀尾螳螂蝦。雀尾螳螂蝦是螳螂蝦的一種,在東北統稱蝦爬子或者皮皮蝦,但是誰能想到看著弱不禁風的皮皮蝦原來就是海底的超級殺手,甚至能輕而易舉地敲斷人的手指。>在西班牙的一位科學家做雀尾螳螂蝦的有關試驗時,被雀尾螳螂蝦彈斷了三根手指,把雀尾螳螂蝦放入實驗室的玻璃器皿內,它又瞬間彈碎玻璃,可見,拿著鼓槌的「太鼓達人」皮皮蝦的確是個狠角色。
  • 螳螂蝦與梭子蟹的爭霸戰
    原來,這個會唱歌又好看的精靈就是名滿海洋江湖的——鐵拳無敵雀尾螳螂蝦小七。「那就祝你好運吧!」紅珊瑚笑了。小七晃著燈泡似的眼睛說:「謝謝!民以食為天,能吃飽肚子快樂似神仙。」還沒等紅珊瑚和海葵回應,小七的頭頂就出現一大塊黑影。唰,一股漩渦生成,把他吸進一個巨大的嘴巴裡。周邊的精靈們都看清了,那是一條大石斑魚,全都認為這隻美麗的雀尾螳螂蝦從此永別海洋江湖了。可在海洋中,不但動物們長得怪誕陸離,就連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也會讓人驚嘆稱奇。
  • 要用防彈玻璃缸飼養的小龍蝦,堪稱蝦界泰森,究竟是何方神聖?
    海洋是個神秘的地域,也是生命起源的地方。在神話故事中,海洋中的妖精比陸地上的精怪更讓人困惑,也更具有神秘色彩。例如《北冥有魚》這篇文章,其講述了身長超過幾千裡的鯤可以化身為背長几千裡的鵬,亦魚亦鳥。當然,這只是人類對海洋生物的想像。但事實上,海洋中也存在許多讓人驚嘆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