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明開涿鹿"。涿鹿之戰是遠古時期黃、炎部族與蚩尤部族在桑乾河流域發生的一場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戰。涿鹿之戰,堪稱影響中華文明進程,標誌著中華文明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轉變,確立中華文明發展方向的奠基之戰。
涿鹿之戰是蚩尤與黃帝之間的戰爭,有戰爭那麼就一定有其發生的原因。關於涿鹿之戰的起因:《逸周書》裡的追述是這樣的,戰爭起於蚩尤西向侵略,炎帝大敗,疆土全無,轉向黃帝求助,引起黃帝、蚩尤的涿鹿之戰。
《史記·五帝本紀》云:"蚩尤最為暴,莫能伐","蚩尤作亂,不用帝命",黃帝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尚書·呂刑》亦載:蚩尤作亂,延及平民,罔不寇賊等。這些歷史文獻除了指出涿鹿之戰,罪於蚩尤,黃帝擒殺蚩尤完全是正義之舉外,也明示出戰爭是蚩尤涿鹿戰敗的直接原因。
4600餘年前一場昏天暗地的上古大戰後,我們都成了炎黃的子孫。母系氏族時期,在黃河流域居住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部落文明。神農氏居黃河以南,耒伯為耕,遍嘗百草,他們的部落首領被稱為炎帝。黃帝為有熊部落首領,居黃河以北,軒轅之丘。
黃帝時代,神農氏逐漸衰敗,部落混戰,生靈塗炭,於是黃帝舉兵徵伐,徵服了周邊不少部落。黃帝修德振兵,馴化熊嚎貔貅U虎等猛獸,三戰炎帝於阪泉,徵服了炎帝。
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蚩尤作大霧瀰漫三天三夜,黃帝之臣風后在北鬥星座的啟示下,發明了指南車,才衝出大霧。
黃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幫助,製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東海中的神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黃帝用其皮蒙鼓,用雷獸之骨作鼓槌,"聲聞五百裡,以威天下"。
涿鹿之戰後,蚩尤一族部分融入炎黃部落,開啟了華夏文明的偉大進程,中國進入五帝時代,從此炎黃子孫,千秋萬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