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形象的原型——涿鹿之戰後慘敗的蚩尤

2021-01-18 晴天說剪輯

遠古時期傳說故事比比皆是,什麼三皇五帝、四大神獸、四大兇獸等等都是我們聊天解悶的談資,在這裡咱們就來聊一聊真實的事情但是又被人冠以神話的那些故事吧。

傳說遠古時期,炎黃兩地與蚩尤在逐鹿決戰,那一戰是打的昏天暗地,日月變色,不過結局當然還是蚩尤輸掉了戰役,被黃帝生擒,然後殺掉。

涿鹿之戰結束後,蚩尤被黃帝軍隊生擒。對於這萬惡的元兇,黃帝定然不能輕饒了他。蚩尤銅頭鐵額,兇猛無比,黃帝就命人製造枷銬將他捆綁好,拉到涿鹿的荒野殺掉。直到蚩尤完全被殺死,才撤去刑具。撤下的已經被蚩尤的血染紅的刑具被被拋到宋山上,變化成片楓樹林,每片樹葉都是紅色的,就好像蚩尤的斑斑血跡。

話說那宋山山中有一種紅色的蛇叫育蛇,這育蛇負責看管楓樹林。蚩尤被殺的具體地點叫「解「,蚩尤血滴灑的地方就變成了一個池子,池子裡面的水顏色也迅速的變成了古紅色,好像蚩尤的鮮血,於是,人們就叫這個地方為大鹽池,也叫「蚩尤血」。

蚩尤被砍頭後,頭和身體被分開了,為了避免他死後作怪,人們就給他修建了兩座墳。據說這兩座墳分別在現在山東的陽穀縣和巨野縣。人們會在十月祭祀蚩尤,傳說每每這個時候,墳上就會冒出一道道紅色的雲氣,直衝霄漢,就好像一面絳紅色的綢子懸掛在天地間人們把它叫做「蚩尤旗」。

有人說這是蚩尤不甘心自己的失敗,靈魂還有怨憤。黃帝為了用蚩尤警告那些野心勃勃、不顧蒼生福祉的人,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就命人把蚩尤的頭像刻在了青銅鼎上。但是,工匠雕刻的時候,在蚩尤頭像的基礎上又結合生長在西南方荒野中的一種長毛人形象誇張的刻繪出了一個貪婪的怪獸形象——「饕餮」。

話說那個長毛人有著羊身,豬頭,有一個大嘴,眼睛在腳下。虎齒人爪,生性貪婪,喜歡賺錢但捨不得花,自己不去勞動愛搶奪別人的勞動果實,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就吃什麼,由於吃得太多,被撐死,最後就只剩下一個被砍下的頭。而這和蚩尤只剩下頭很相像。再加上這種怪獸性情和蚩尤一樣貪婪狠毒,所以工匠就在雕刻的時候將怪獸和蚩尤的樣子糅合,誇張而形象地刻繪出了一個貪婪的怪獸形象。

人們都認為怪獸是蚩尤,但是仔細觀察在大鼎上的怪獸,腦袋上卻不是透明的尖角而是兩個肉翅,所以人們又把怪獸叫做「饕餮」。

相關焦點

  • 上古第一大戰之涿鹿之戰
    "千古文明開涿鹿"。涿鹿之戰是遠古時期黃、炎部族與蚩尤部族在桑乾河流域發生的一場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戰。涿鹿之戰,堪稱影響中華文明進程,標誌著中華文明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轉變,確立中華文明發展方向的奠基之戰。涿鹿之戰是蚩尤與黃帝之間的戰爭,有戰爭那麼就一定有其發生的原因。
  • 山海經中的饕餮有哪些形象,它是怎麼變成兇獸的?
    在很多的文獻中也都有有關於饕餮的說法,而且之前還有一部有關饕餮的電影《長城》在,形象還是蠻還原的。今天小編就來說一下饕餮的形象演變。異獸《山海經·北山經》: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 《山海經》中的饕餮,可能是蚩尤身體的一部分,而且還很可愛
    相傳,在中國古代有四大兇獸,被舜帝流放到了西方,它們分別是混沌、窮奇、檮杌和饕餮,而在這四隻兇獸裡,名氣最大最神秘爭議最多的當屬饕餮,那麼這個饕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種呢?貪得無厭還不知悔改,天下的百姓都將他比作兇獸,他的名字就叫饕餮。第三,蚩尤身體的一部分。相傳當年蚩尤造反,輸了之後被炎黃二帝砍下了頭顱。可是他不服氣,他的身體變成了鬥士刑天,頭顱也積攢了許多怨氣,變成了可以吞噬萬物的饕餮,可惜最後還是被黃帝用軒轅劍所封印了,並由獅子世代看守著。
  • 一場涿鹿之戰,死去大半
    蚩尤,死於涿鹿之戰二、戰神刑天刑天是上古炎帝部落東部的一個部族的首領,後來加入了東夷部落,成為九黎族的主要首領,他是上古十大魔神之一,武力值也不低於蚩尤。九天玄女與女媧不和,便派共工去幫蚩尤與被女媧支持的黃帝為敵,炎帝在逐鹿南野襲擊蚩尤的部隊,共工前去迎戰,一人獨當炎帝坐下的祝融、力牧、句芒、英照等四員大將亦不佔下風。後來女媧在不周之山設壇封天,使蚩尤的部隊不能後退,共工大怒,對天大罵天神不公。而後一頭撞塌不周山而死,破了女媧的封天陣,使九黎族的部隊可以在戰敗後逃亡。共工,死於涿鹿之戰。
  • 上古神話中「十大魔神」戰力排行榜,銀靈子墊底,魔神之首不是蚩尤!
    我們經常聽到的神話人物應當數創造人類的女媧,開天闢地的盤古,神通廣大的孫悟空等等,這些形象皆是來源於人們的現實生活中的原型進而創造出來的。相傳在上古時期,有十大魔神,個個有通天徹地只能,後來,在逐鹿之戰中,有一半戰死,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那些上古十大魔神。
  • 饕餮怎麼讀?長城裡怪獸叫什麼名字 饕餮原型介紹(圖)
    由張藝謀執導的賀歲大片《長城》【電影長城怎麼樣】將於2016年12月16日在國內各大院線全面上映,該片講述了掠食生物怪獸將巨型城牆重重圍困之時,一支精英部隊為保衛人類,在舉世聞名的長城上演生死決戰的故事。那麼長城電影裡的怪獸叫什麼名字?長城怪獸原型是什麼?接下來,愛福清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介紹。
  • 中華三祖徵戰的地方,古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涿鹿這麼牛的嗎?
    沒錯,他們是黃帝,炎帝與蚩尤,你可能會好奇「中華三祖」是怎麼回事,下面我來告訴你吧。、炎帝並排在一起,打破了傳統上的勝者王、敗者寇之說,確立了中華民族同祖同源的觀點。張守節《正義》:「涿鹿,山名。……涿鹿故城在山下,即黃帝所都之邑於山下平地。」涿鹿因涿鹿山而得名。這麼說來,涿鹿的地名還是離不開中華三祖啊,這可真是緣分啊。
  • 上古四大兇獸「饕餮」,你知道多少?
    中國古代兇獸饕餮,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打了三年,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這妖獸沒有身體,原因竟然是因為它太貪吃了,以至於吃無可吃的時候,把自己的身體吃掉了。最終,只能下一個獸頭的形象。自此饕餮無身的形象自此流傳開來。
  • 如果你是這5個姓,可能不是炎夏子孫,而是九黎蚩尤的後代
    涿鹿郊野,兩軍對壘。面對「獸身人語,銅頭鐵額」的蚩尤兄弟81人所率九黎部落,黃帝九戰而不勝。危急時刻,九天玄女助力黃帝擺出"奇門遁甲",敲響用夔牛製成的80面戰鼓,「聲震三千八百裡」,連續「九擊止之」,蚩尤兵心神顛倒,元門大門,敗如山倒……這場發生在上古時期,決定華夏民族歷史走向的戰爭,以黃帝斬蚩尤而告終。那麼,蚩尤的後代去了哪裡?
  • 《山海經》記載的饕餮原型,長著一副人臉,難道是人獸混合體?
    饕餮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相傳是上古四大兇獸之一,傳說是龍的第五個兒子,又傳說是斷頭的蚩尤,饕餮性好食,故立於鼎蓋,用以比喻貪得無厭者,民間一直傳說饕餮有虎齒,人爪,羊身,巨嘴,是一種多獸結合的怪物。
  • 《山海經》涿鹿之戰或證明,歷史曾倒退,宇宙高級文明發生大戰?
    《山海經》中有一個章節就詳細地描述了當時「炎黃」兩族聯合對戰蚩尤的故事。傳說大概在距今約4600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蚩尤在涿鹿之野進行了一次大戰,此次大戰的目的就是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而對於現代人類而言,這場戰役也代表著人類從野蠻時代向著文明時代的過渡。
  • 讓古人聞之色變的兇獸——饕餮,原型就在身邊,竟是這麼可愛!
    千年前,由於「愚昧」,古人類對各種自然現象無法解釋,以及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將精神世界現實化,將自己身邊的事、物神化,於是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神獸」,它們形態各異,可能虎頭,蛇尾,鹿角……它們能力千奇百怪、能夠呼風喚雨。今天來介紹一個「吃貨」神獸,自己它的原型—饕餮。
  • 饕餮和饕餮紋究竟是什麼?
    人們常將兇惡貪婪的人喻為饕餮,朋友之間有時也把那些貪吃的人戲稱之「饕餮」。青銅器上有一種常見的紋飾一一饕餮紋。在商至西周的器物上它常作為主題紋飾,並襯以雲雷紋;西周后期逐漸失去突出地位,常用作器耳和器足上的裝飾。饕餮紋神秘怪異,獰厲可怖。
  • 中國人都知涿鹿之戰,「涿鹿」竟指的是兩個地區,且至今爭論不休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始於炎黃和蚩尤的「鹿之戰」。薩姆戰後《史記五帝本紀》寫道:「蚩尤發生動亂,不用皇帝的命,皇帝是師傅的諸侯,與蚩尤在鹿的田野上搏鬥」。關於鹿的戰爭的記錄比山姆的戰爭豐富的多。其中時代最早的記錄是《列子黃帝》記錄。
  • 上古十大魔神,蚩尤排名第幾?
    上古時期,蚩尤帶領九黎氏族部落在這一帶興農耕、冶銅鐵、制五兵、創百藝、明天道、理教化,為中華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傑出貢獻,使陽穀成為中國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他在戰爭中顯示的威力,使其成為戰爭的同義詞,尊之者以之為戰神,斥之者以之為禍首。他是苗族的遠祖,其活動年代大致與華夏族首領炎帝、黃帝同時。
  • 青銅饕餮及其羊圖騰符號的歷史扭曲
    有的學者把饕餮圖紋認作牛首。實際上, 羊與牛角的根本區別在於羊的角向內彎曲而呈圓形, 牛的角則呈向外兩叉形, 即以『牛』的古文字形體言, 『』也明顯區別於羊。而饕餮圖紋上的角無一不呈彎曲狀, 這是羊在動物中獨一無二的特徵, 也是我們考定饕餮原型為羊而不是牛的重要依據。」
  • 中國神話傳說,饕餮到底有幾種身世
    饕餮(taotie),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獸。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爪,大頭大嘴。性格貪婪,比喻好吃之徒,常見於青銅像。對於饕餮這種神獸到底怎麼來的說法不一,官方說法為縉雲氏之子。
  • 傳說中蚩尤的坐騎是食鐵獸,原來是這萌貨
    但是呲鐵也有原型,據當代學術考證認為其原型是現在的貘。那麼熊貓那麼萌,那麼可愛,怎麼會成為兇猛的食鐵獸呢?其實在中國的古代文獻中,熊貓是食鐵獸的記載要多的多,我們先來看看。晉朝郭璞注釋的《爾雅·釋獸》中,大熊貓是這個樣子的:「似熊、小頭、痺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
  • 上古兇獸之一一饕餮(tāo tiè)
    饕餮(tāo tiè),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龍的第五子,是一種存在於傳說、想像的神秘怪獸。饕餮所有人都知道饕餮(tāo tiè),那麼你知道饕餮,究竟是什麼樣的嗎?據古書《山海經》介紹,饕餮乃上古部落首領「縉」(jin)的兒子。
  • 「神農以石為兵黃帝以玉為兵蚩尤以金為兵」黃帝用玉器打敗銅器?
    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史記》:(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但面對手持銅器武器的蚩尤,《史記》說「莫能伐」,黃帝只能認慫,不敢打!據相關史籍記載,黃帝的確不敢招惹蚩尤,後來是蚩尤率先發起了對黃帝的進攻。《管子》: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