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和饕餮紋究竟是什麼?

2020-12-03 空空的溼地

人們常將兇惡貪婪的人喻為饕餮,朋友之間有時也把那些貪吃的人戲稱之「饕餮」。

青銅器上有一種常見的紋飾一一饕餮紋。在商至西周的器物上它常作為主題紋飾,並襯以雲雷紋;西周后期逐漸失去突出地位,常用作器耳和器足上的裝飾。饕餮紋神秘怪異,獰厲可怖。

《左傳文公十八年》載:「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謂之饕餐。」這裡,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的外號。今人袁珂在這一說法的基礎上,認為縉雲氏「不才子」即是蚩尤,殷周鼎彝所著饕餐圖形是蚩尤的形象。

《呂氏春秋.恃君》雲:「雁門之北, 鷹隼所鷙,須窺之國,饕餮、窮奇之地...其民麇鹿禽善,少者使長,長者畏壯,有力者賢,暴傲者尊,日夜相殘,無時休息,以盡其類。」據此,饕餮和窮奇當是北方兩個落後民族的族名。

然而,究竟是哪一種, 又眾說紛紜。《山海經)曾提到狍鶚。《北次二經》曰:「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鶚,是食人。」郭璞注《山海經》以為狍鶚就是饕餮。《神異經》則提出一個牛身人面的東西,說:「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以後,被看作是饕餮的動物還有:牛、羊虎、鹿、山魈,等等。

在第三種說法中,人們較多地傾向於這是一種兇惡的野獸,是和「吃人」聯繫在一起的。還有的認為前兩說可能是第三說在意義上的引申一一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可以肯定,饕餮是一種動物, 雖然究竟是哪一種尚 無定論;也正由於此,饕餮紋一般就稱之為獸面紋。

傳說夏鑄九鼎,《左傳宜公三年》談到夏朝在鼎上刻有圖像:「昔夏之方有德也(杜預注云:禹之世),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像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魑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但《左傳》及當時其他諸子都沒講出鼎上是什麼樣的圖像,惟有《呂氏春秋》記錄了五種:周鼎著饕餮,著象,著倕,著鼠,著窮。象、倕、鼠、窮,它們各是什麼,含義如何,本文不論。至於「周鼎著饕餮",一般都認為就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饕餮紋。

對於饕餮紋含義的理解,一是直接依據《呂氏春秋》。《呂氏春秋.先識》:「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大意是:鼎上刻繪饕餐這樣一個有 首無身的形象,是為了說明報 應的道理,因為你看,饕餮殘害人,但吃人還來不及咽下去,就自身殘亡了。因此饕餮紋就具有告誡之意,它要人們戒貪,因為貪得無厭會招致毀滅自己的報應。另一種理解是根據《左傳》提到饕餮為舜所放逐,「投諸四裔,以御魑魅」。也就是說,饕餮紋有抵禦魑魅魍魎的闢邪功用。

新中國成立後對西南少數民族的調查中,發現牛頭常被高掛在樹梢,作為巫術宗教儀典的主要標誌,對該民族部落具有極為重要的神聖意義和保護功能。饕餐紋就是與此類似的原始祭祀禮儀的符號標記,它具有雙重性的宗教觀念、情感和想像,對異氏族、部落起威懼恐嚇作用,對本氏族、部落又具有保護的神力。這符號在幻想中會有巨大的原始力量,從而是神秘恐怖、威嚇的象徵。總之,「以饕餮為代表的青銅器紋飾具有肯定自身、保護社會、『協上下』、『承天休』的禎祥意義。

饕餮紋又叫獸面紋,顧名思義,這種圖案紋飾是「有首無身」,比如,李澤厚認為是牛頭。但有人反對這種意見,認為饕餮圖形並非「無身」,只是它的全部身體都已圖案化了而以首為主,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尾和足,甚至可以找到背上的肉翅。究竟如何,有待於專家、學者進一步探索 。

相關焦點

  • 青銅器中饕餮紋的含義
    原標題:青銅器中饕餮紋的含義   青銅器中饕餮紋《神異經·西荒經》也有類似記載:「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述異經》說,饕餮指的是西南的三苗人,近人陳夢家則進一步說,饕餮就是蚩尤,而劉持平先生的《青銅器饕餮紋質疑》則認為是神農氏。 後民間盛有龍生九子之傳說,明代的陸容和楊慎將饕餮列為龍九子之一,這已是一種附會了。陸容的《菽園雜記》中所記饕餮「性好水,故立橋所」,而楊慎的《升庵集》則記之曰:「饕餮好飲食,故立於鼎蓋」。
  • 饕餮到底是什麼?
    大家看四個圖吧,都是商代早期器物上的:這四個紋飾都選自《夏商周青銅器研究·夏商篇上》,是最早的所謂饕餮紋或獸面紋,第一個和第二個都是商代的獸面紋扁足鼎(不是一個器物),第三、第四個都是獸面紋爵上的(也不是一個器物)。
  • 王蒙說自己耄耋加饕餮,何謂耄耋?何謂饕餮?和蘇東坡有啥關係?
    其實對饕餮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和引申。我總有種將饕餮和暴殄天物關聯起來的想法,都有貪吃、貪多無厭、揮霍浪費、令人髮指的感覺,其實二者不同,暴殄天物是個標準的貶義詞,若理解得好一點頂多形容自己時有些自謙之意。而饕餮則在貶義和褒義之間相差十萬八千裡。
  • 《長城》中饕餮究竟為何物 眼睛長在前臂兩側
    而電影《長城》中所描繪的饕餮,原本來自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但影片更像是把這一生物視為「外星種族」般存在,作為對人類貪婪的懲罰從天而降。  相比《大白鯊》《哥斯拉》裡單一(或少量)的BOSS型怪獸,《長城》中的饕餮數量之龐大,分工之明確,頗有《獨立日》外星艦隊即視感。而這也是首次,中國傳說中的怪獸出現在合拍大片並佔據主要地位。那很多人都不會寫的這倆漢字「饕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
  • 長城饕餮長什麼模樣 長城電影中饕餮原型深度解析【組圖】(3)
    電影《長城》是中國最大製作的「怪獸片」之一,裡面的怪獸「饕餮」的形象一直受到很多觀眾朋友的關注。《長城》電影中饕餮(tao tie)長什麼樣?下面一起來深度解析下。先來看看古史對「饕餮」的記載,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獸。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大頭大嘴。性格貪婪,比喻好吃之徒,常見於青銅像。
  • 上古四大兇獸「饕餮」,你知道多少?
    中國古代兇獸饕餮,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打了三年,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這妖獸沒有身體,原因竟然是因為它太貪吃了,以至於吃無可吃的時候,把自己的身體吃掉了。最終,只能下一個獸頭的形象。自此饕餮無身的形象自此流傳開來。
  • 長城饕餮長什麼樣 深度解析電影《長城》饕餮形象含義
    電影《長城》是中國最大製作的「怪獸片」之一,裡面的怪獸「饕餮」【饕餮怎麼讀】的形象一直受到很多觀眾朋友的關注。【長城彩蛋細節全揭秘】  《長城》電影中饕餮長什麼樣?下面一起來深度解析下。  馬克達蒙出演《長城》  先來看看古史對「饕餮」的記載,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獸。
  • 上古四大兇獸之一的「饕餮」長什麼樣子?它又代指什麼呢?
    饕餮,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相傳為上古四大兇獸之一,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饕餮紋有一種說法是,饕餮原是龍的九子之一睚眥,那麼」饕餮「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有關饕餮形體的描述,古書中有很多記載,【山海經】說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齒人爪,大頭大嘴。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神異記·西荒經】中記載,"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 《山海經》中的饕餮,可能是蚩尤身體的一部分,而且還很可愛
    相傳,在中國古代有四大兇獸,被舜帝流放到了西方,它們分別是混沌、窮奇、檮杌和饕餮,而在這四隻兇獸裡,名氣最大最神秘爭議最多的當屬饕餮,那麼這個饕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種呢?經考證,這裡的「狍鴞」,指的就是饕餮。可見,這東西長得相當嚇人:有羊的身體身和人的臉,眼睛長在腋下,尖牙利爪,聲音像嬰兒,喜歡吃人。其實不僅是人,饕餮是非常貪吃的,見到什麼吃什麼。在我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遊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
  • 傳說中的饕餮是什麼怪獸?並非龍生九子之一
    這種紋飾出現於長江下遊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紋更常見於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早在二里頭夏文化的度青銅器上便有。饕餮是傳說中極為貪食的惡獸,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頭無身。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兇之一。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據晉代郭璞註解,此處「狍鴞」即饕餮。
  • 青銅饕餮及其羊圖騰符號的歷史扭曲
    [1]但饕餮紋更常見於青銅器及其鼎上, 遠在二里頭夏文化的青銅器上便有出現 (見河南偃師縣二里頭饕餮紋) , 直到宋代宣和時的《博古圖錄》才開始稱此類紋飾為饕餮紋。「自北宋以來金石學的書籍一直稱商周銅器上的神怪形的獸面為饕餮紋。
  • 《山海經》上古神獸之饕餮,四大兇獸之一,有何玄機!
    有一種解釋說最初人們只是為了警示世人不要太過貪婪後來由於饕餮紋莊嚴肅穆的形象逐漸被帝王貴族逐漸當作了權利、地位和財富的象徵用來威懾子民二、由此可見在戰國時期人們認為饕餮是一種吃人的兇獸也就是說商周以前和商周以後饕餮都是兇獸偏偏在商周時期饕餮是作為權利和地位的象徵這似乎也說不過去所以
  • 饕餮長什麼樣(圖)
    記得一句廣告語中有「饕餮盛宴」一詞,大概意思是指放開肚子來吃,張大眼睛來看,盡情享受。但「饕餮」到底長得什麼樣?為什麼出現了這麼一種動物?商周的鼎上有奇怪的獸面紋,就是考古資料通稱的饕餮紋。饕餮是一種貪得無厭的怪獸,《呂氏春秋·先識》中記載:「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 夏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饕餮紋飾,有著怎樣的文化內涵?
    饕餮,是中國傳說國的上古四大兇獸之一,《山海經》中記載它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齒人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就吃什麼,由於吃得太多,最後被撐死。
  • 《山海經》饕餮
    《山海經·北山經》在一個叫鉤吾的山上生活著一種動物叫饕餮別名狍鴞,長著羊身人面眼睛在腋下叫聲像嬰兒,愛吞食見到什麼吃什麼,最後把自己的身體也吃掉了,只剩下頭。所以在古代紋飾中很少見到完整的饕餮。饕餮在很多典籍裡面都有記載,在一些和美食有關的器皿上也有饕餮紋飾,在設計饕餮的時候考慮到它比較貪吃把嘴設計的比較大,牙比較多獠牙很長,擅長吃的特點比較明顯,身體顏色較深,頭上的角也比較顯著,這樣看起來比較威武,因為饕餮貪吃把所有能吃的都吃完了把自己的身體也吃掉了,最後就剩下頭了。
  • 《長城》裡的「饕餮」你會讀嗎?它是神獸還是怪獸?
    還記得電影《長城》裡那個形似恐龍,長相可怕的攻擊獸「饕餮」嗎?說到它,真的要從讀音開始了。饕餮念作tāo tiè,大多數人都讀不出這兩個字。它是中國古代本土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在很多古書籍中都有記載,但是在不同的傳說中又有著不同的形象和故事。
  • 吞天食地——萌犬版饕餮坐騎來襲
    饕餮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乃四兇之一,關於他的傳說很多,由於都是人們的想像,所以也形象各異:有的傳說記載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因為他太能吃,以至於把自己的身體都吃掉了。它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象徵著貪慾。
  • 《長城》上戰饕餮,這部電影中真正的主角其實是TA!
    饕餮 [tāo tiè] 是什麼?A.傳說中的一種貪殘的猛獸,常見於青銅器上,用作紋飾,稱為饕餮紋 B.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呂氏春秋·先識》 C.貪吃者或性情貪婪的人D.《長城》大反派滴!以上全對!
  • 山海經之神獸饕餮
    正說著,饕餮就要擰下那死人的手臂,就被顧無端按住了,顧無端咬緊牙關,一字一句道:「他已經死了,死者為大,你不能尊重一下他嗎?」饕餮不屑一顧地甩開顧無端的手,輕蔑道:「我吃人就和你們人類吃雞鴨魚是一樣的,你們不也吃死了的雞鴨魚嗎?裝什麼大慈大悲,少給我來這套。」
  • 上古兇獸之一一饕餮(tāo tiè)
    饕餮(tāo tiè),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龍的第五子,是一種存在於傳說、想像的神秘怪獸。饕餮所有人都知道饕餮(tāo tiè),那麼你知道饕餮,究竟是什麼樣的嗎?據古書《山海經》介紹,饕餮乃上古部落首領「縉」(jin)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