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的饕餮,可能是蚩尤身體的一部分,而且還很可愛

2020-12-03 文史撰家

相傳,在中國古代有四大兇獸,被舜帝流放到了西方,它們分別是混沌、窮奇、檮杌和饕餮,而在這四隻兇獸裡,名氣最大最神秘爭議最多的當屬饕餮,那麼這個饕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種呢?

《山海經·北山經》有云:「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經考證,這裡的「狍鴞」,指的就是饕餮。可見,這東西長得相當嚇人:有羊的身體身和人的臉,眼睛長在腋下,尖牙利爪,聲音像嬰兒,喜歡吃人。

其實不僅是人,饕餮是非常貪吃的,見到什麼吃什麼。在我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遊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相傳就是因為太喜歡吃,所以被人困在了裝滿食物的器皿上。

那麼為什麼要將饕餮困在了器皿上呢?《呂氏春秋》裡說,饕餮有頭卻沒有身體,因為它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掉了,這樣它雖然還可以吃東西,卻沒有任何的意義了。所以人們把它的頭刻在器皿上,用以警示世人要懂得因果報應的道理。

而關於饕餮的身世,有三種說法。

第一,神龍的兒子。傳說龍有九子,其中一個就是饕鬄,形似狼,貪吃,總體來說還是很符合《山海經》中的描述的。

第二,縉雲氏的兒子。《左傳》裡說:縉雲氏有一個逆子,非常貪吃,而且喜歡錢,喜歡奢靡的生活。貪得無厭還不知悔改,天下的百姓都將他比作兇獸,他的名字就叫饕餮。

第三,蚩尤身體的一部分。相傳當年蚩尤造反,輸了之後被炎黃二帝砍下了頭顱。可是他不服氣,他的身體變成了鬥士刑天,頭顱也積攢了許多怨氣,變成了可以吞噬萬物的饕餮,可惜最後還是被黃帝用軒轅劍所封印了,並由獅子世代看守著。

現代人有一種說法,認為《山海經》中出現的動物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那麼饕鬄在現實中會是什麼動物呢?

有一種說法是古代的巨型鬣狗。因為,山海經中說饕餮,聲音像嬰兒,據說現代鬣狗的聲音真的和嬰兒有點相似;而饕餮眼睛長在腋下這一特徵,則是因為鬣狗的腋下,前肢有很多斑點,看上去就像眼睛一樣。

另外有尖牙利爪和人的臉這一點,古代的大型野獸基本都具備。再加上鬣狗什麼都吃,吃什麼都很香這一特點,簡直就是真實版的饕餮。

但還有一種說法是饕餮其實的狼。因為饕餮具有「惡獸」和「甚貪食」這兩個特徵,和狼基本相似,而且饕餮紋看上去也非常像狼的正面。

關於饕餮性格,在遠古的傳說中,饕餮是兇獸,生性兇殘,可是後來卻變得越來越可愛了。因為後世的人對它貪吃的形象越來越誇張,宋代蘇軾就說:我要聚集天下所有的美食,來養活我這個頭號饕餮。

到現在,饕餮不再是兇悍的怪獸,而是對美食有著獨特見解的吃貨前輩,因而饕餮這種生物又平添了幾分可愛。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中的饕餮有哪些形象,它是怎麼變成兇獸的?
    在很多的文獻中也都有有關於饕餮的說法,而且之前還有一部有關饕餮的電影《長城》在,形象還是蠻還原的。今天小編就來說一下饕餮的形象演變。異獸《山海經·北山經》: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 山海經:饕餮並不兇,之所以被稱為「兇獸」源於人的貪心
    在古書《山海經》中記載了各式各樣的上古異獸,個個都破壞力很強,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兇獸。
  • 《山海經》中六大狂霸無比的異獸,最後一個連魔神蚩尤都給殺了
    《山海經》中六大狂霸無比的異獸,最後一個連魔神蚩尤都給殺了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但出現過很多的奇人異士,更留下了瀚如煙海的書籍,而在這些數也數不清的書籍當中,有一本書被後世人譽為「千古第一奇書」,這本書的名叫做《山海經》。
  • 《山海經》異獸錄,四大兇獸:饕餮、窮奇、檮杌、混沌
    山海經大家都知道是一本記錄地理人文,上古傳說,還有就是異獸錄,不過中國擁有著大把的資源。卻沒有影視公司想去影視化中國的山海經中的異獸。
  • 山海經神魔異獸—饕餮
    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物,名叫狍鴞,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兇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它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
  • 山海經異獸排名,饕餮第五,第一你絕對想不到
    《山海經》作為中華文化中的明珠,總是有著說不完的話題,其中所記載的山川地理、人文百科也被一代代人所研究稱道。 但是要說起《山海經》中最為神秘的是什麼,異獸就成了唯一的答案。 《山海經》中異獸多如繁星,僅《南山經》一篇,所登場的異獸就多達二十餘種。
  • 山海經:饕鬄根本不是龍的兒子,而且這種異獸,上古時期就死了!
    說道饕餮,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雖然是上古時期記載的兇獸,但是現在的很多影視作品中,或者是小說中頻繁出現這種異獸,所以知道這種異獸的人很多,但是實際上我們還是有一個誤區的,因為我們今天討論的是在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上古四大兇獸之一的饕鬄,說實話,這種叫做饕鬄的異獸和饕餮是不是一種異獸還有待考證,畢竟名字雖然差不多,但是不是一回事
  • 《山海經》最強兇獸排行榜!燭龍、饕餮、夔牛到底誰更厲害?
    《山海經》是國人的一個遙遠的夢。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就把《山海經》稱作「古之巫書」。兩千多年來,書中描繪的那些神秘的動物、奇異的美玉、縹緲難及的山脈、湖泊一直沉澱在國人夢中,似乎有一種力量不斷引導著人們去探求它的奧妙。
  • 傳說中的饕餮是什麼怪獸?並非龍生九子之一
    饕餮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著名怪物,又叫狍鴞,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而人們所說的饕餮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被認為是描繪饕餮的獸面。這種紋飾出現於長江下遊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紋更常見於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早在二里頭夏文化的度青銅器上便有。饕餮是傳說中極為貪食的惡獸,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頭無身。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兇之一。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據晉代郭璞註解,此處「狍鴞」即饕餮。
  • 《山海經》四大異獸:應龍戰鬥力爆表,帝江善歌舞,饕餮貪食
    《山海經》四大異獸:應龍戰鬥力爆表,帝江善歌舞,饕餮貪食1、應龍應龍,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亦作「黃龍」。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學者也推測應龍曾作為黃帝大將斬殺蚩尤、夸父,曾以尾畫地成江,助大禹治水,擒獲無支祁,可見其戰鬥力爆表。而《述異記》所記記載,「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 《山海經》饕餮
    《山海經·北山經》在一個叫鉤吾的山上生活著一種動物叫饕餮別名狍鴞,長著羊身人面眼睛在腋下叫聲像嬰兒,愛吞食見到什麼吃什麼,最後把自己的身體也吃掉了,只剩下頭。所以在古代紋飾中很少見到完整的饕餮。饕餮在很多典籍裡面都有記載,在一些和美食有關的器皿上也有饕餮紋飾,在設計饕餮的時候考慮到它比較貪吃把嘴設計的比較大,牙比較多獠牙很長,擅長吃的特點比較明顯,身體顏色較深,頭上的角也比較顯著,這樣看起來比較威武,因為饕餮貪吃把所有能吃的都吃完了把自己的身體也吃掉了,最後就剩下頭了。
  • 《山海經》記載的饕餮原型,長著一副人臉,難道是人獸混合體?
    饕餮是中國傳說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相傳是上古四大兇獸之一,傳說是龍的第五個兒子,又傳說是斷頭的蚩尤,饕餮性好食,故立於鼎蓋,用以比喻貪得無厭者,民間一直傳說饕餮有虎齒,人爪,羊身,巨嘴,是一種多獸結合的怪物。
  • 饕餮和饕餮紋究竟是什麼?
    這裡,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的外號。今人袁珂在這一說法的基礎上,認為縉雲氏「不才子」即是蚩尤,殷周鼎彝所著饕餐圖形是蚩尤的形象。《呂氏春秋.恃君》雲:「雁門之北, 鷹隼所鷙,須窺之國,饕餮、窮奇之地...其民麇鹿禽善,少者使長,長者畏壯,有力者賢,暴傲者尊,日夜相殘,無時休息,以盡其類。」據此,饕餮和窮奇當是北方兩個落後民族的族名。
  • 饕餮和貔貅都是吃貨,為什麼一個成兇獸,一個卻是吉祥的象徵呢?
    饕餮和貔貅想必大家對這兩位並不陌生都是上古神獸,都是依靠貪吃出名,可是為啥一個混到了上古兇獸的罵名,一個卻混出了一個吉祥的象徵的高級稱號?這時饕餮腦袋上不禁露出了一串大問號,饕餮:俺好冤!俺到底比那貨差在哪??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饕餮是"四兇"之一。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
  • 山珍海味經:《山海經》是一道真正的「饕餮「大餐
    人們所說的饕餮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被認為是描繪饕餮的獸面,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這種怪獸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沒有身體是因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最後把自己都給吃掉了。後人對饕餮形象中貪吃的部分加以誇張,蘇東坡就曾寫過一篇《老饕賦》說:「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為饕餮增添了可愛,喜好美食的朋友也被稱做「饕餮族」。
  • 「饕餮」形象的原型——涿鹿之戰後慘敗的蚩尤
    傳說遠古時期,炎黃兩地與蚩尤在逐鹿決戰,那一戰是打的昏天暗地,日月變色,不過結局當然還是蚩尤輸掉了戰役,被黃帝生擒,然後殺掉。涿鹿之戰結束後,蚩尤被黃帝軍隊生擒。對於這萬惡的元兇,黃帝定然不能輕饒了他。蚩尤銅頭鐵額,兇猛無比,黃帝就命人製造枷銬將他捆綁好,拉到涿鹿的荒野殺掉。直到蚩尤完全被殺死,才撤去刑具。
  • 《長城》中饕餮究竟為何物 眼睛長在前臂兩側
    作為《山海經》中長相兇惡的吃人怪獸,饕餮千百年來都被視作貪婪的象徵,電影《長城》將這種怪獸作為人類存亡的最大威脅,既是對中國古代傳說的致敬,也賦予了這種怪獸新的特性。  「怪獸」的誕生起源多種多樣,有外星生物入侵,有人類生化試驗造成的惡果,也有傳說中曾經存在過的神奇生物。
  • 在《山海經》中有一種上古神獸,眼睛長在腋窩裡,不服不行
    文/公子唯晨在古書《山海經》中記載了各式各樣的上古異獸,個個都破壞力很強,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兇獸。混沌、窮奇、檮杌(táo wù)和饕餮,這四個傢伙形態各異,且後臺都很硬氣,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吃人。它們的惡行簡直無法直視。說到後臺硬,就不得不提《史記》中的這一段記載:「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混沌。」
  • 上古四大兇獸「饕餮」,你知道多少?
    中國古代兇獸饕餮,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打了三年,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這妖獸沒有身體,原因竟然是因為它太貪吃了,以至於吃無可吃的時候,把自己的身體吃掉了。最終,只能下一個獸頭的形象。自此饕餮無身的形象自此流傳開來。
  • 山海經中的四大兇獸,饕餮因貪吃而聞名,竟然受到吃貨的青睞
    中國先秦時期的重要古籍《山海經》,主要記載了傳說中的地理知識、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同時也記載了許許多多的神話人物、圖騰、異獸、藥物、巫術等。談到異獸,大部分我們耳熟能詳的異獸都是出自《山海經》,比較著名的就有鳳凰、麒麟、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窮奇、混沌、檮杌、饕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