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中國古代有四大兇獸,被舜帝流放到了西方,它們分別是混沌、窮奇、檮杌和饕餮,而在這四隻兇獸裡,名氣最大最神秘爭議最多的當屬饕餮,那麼這個饕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種呢?
《山海經·北山經》有云:「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經考證,這裡的「狍鴞」,指的就是饕餮。可見,這東西長得相當嚇人:有羊的身體身和人的臉,眼睛長在腋下,尖牙利爪,聲音像嬰兒,喜歡吃人。
其實不僅是人,饕餮是非常貪吃的,見到什麼吃什麼。在我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遊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相傳就是因為太喜歡吃,所以被人困在了裝滿食物的器皿上。
那麼為什麼要將饕餮困在了器皿上呢?《呂氏春秋》裡說,饕餮有頭卻沒有身體,因為它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吃掉了,這樣它雖然還可以吃東西,卻沒有任何的意義了。所以人們把它的頭刻在器皿上,用以警示世人要懂得因果報應的道理。
而關於饕餮的身世,有三種說法。
第一,神龍的兒子。傳說龍有九子,其中一個就是饕鬄,形似狼,貪吃,總體來說還是很符合《山海經》中的描述的。
第二,縉雲氏的兒子。《左傳》裡說:縉雲氏有一個逆子,非常貪吃,而且喜歡錢,喜歡奢靡的生活。貪得無厭還不知悔改,天下的百姓都將他比作兇獸,他的名字就叫饕餮。
第三,蚩尤身體的一部分。相傳當年蚩尤造反,輸了之後被炎黃二帝砍下了頭顱。可是他不服氣,他的身體變成了鬥士刑天,頭顱也積攢了許多怨氣,變成了可以吞噬萬物的饕餮,可惜最後還是被黃帝用軒轅劍所封印了,並由獅子世代看守著。
現代人有一種說法,認為《山海經》中出現的動物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那麼饕鬄在現實中會是什麼動物呢?
有一種說法是古代的巨型鬣狗。因為,山海經中說饕餮,聲音像嬰兒,據說現代鬣狗的聲音真的和嬰兒有點相似;而饕餮眼睛長在腋下這一特徵,則是因為鬣狗的腋下,前肢有很多斑點,看上去就像眼睛一樣。
另外有尖牙利爪和人的臉這一點,古代的大型野獸基本都具備。再加上鬣狗什麼都吃,吃什麼都很香這一特點,簡直就是真實版的饕餮。
但還有一種說法是饕餮其實的狼。因為饕餮具有「惡獸」和「甚貪食」這兩個特徵,和狼基本相似,而且饕餮紋看上去也非常像狼的正面。
關於饕餮性格,在遠古的傳說中,饕餮是兇獸,生性兇殘,可是後來卻變得越來越可愛了。因為後世的人對它貪吃的形象越來越誇張,宋代蘇軾就說:我要聚集天下所有的美食,來養活我這個頭號饕餮。
到現在,饕餮不再是兇悍的怪獸,而是對美食有著獨特見解的吃貨前輩,因而饕餮這種生物又平添了幾分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