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taotie),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獸。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爪,大頭大嘴。性格貪婪,比喻好吃之徒,常見於青銅像。對於饕餮這種神獸到底怎麼來的說法不一,官方說法為縉雲氏之子。
書上記載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聚斂積實,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杜預注:"縉雲,黃帝時官名。"司馬遷據《左傳》編入《史記·五帝本紀》中謂:"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天下惡之,比之三兇。這裡提到的縉雲氏也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氏族。也就是現在的雲姓。比較出名的有民國時期雲南省主席雲龍。但在這裡我們不深入的去講。
上面講的是饕餮的第一個身世。那麼接下來講的第二個身世就是我們常說的龍生九子當中的第五子。當然了,沒有任何神話是完全靠想像編出來的,肯定有一定出處。小編查了大量典籍,得出了一個結論。龍生的前九子當中絕對沒有饕餮。因為受到一些小說的誤導。《中國吉祥圖說》中龍的第五子一度被認為就是饕餮。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實龍的第六子螭吻的特徵已經是口潤嗓粗而且好吞了。這兩者特性相撞,所以龍的第五子是饕餮的可能性幾乎不大。
那麼最後一種有理有據,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種說法。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上古時代。在黃河下遊和長江中下遊出現了以蚩尤為首的九黎部落,也就是你們所說的騎著大熊貓去打仗的那位。當時比較大的部落除了九黎以外還有炎帝部落跟黃帝部落。蚩尤九戰九勝打敗了炎帝。炎帝敗了黃帝不高興了。於是幫助炎帝一起打蚩尤。
在逐鹿之戰中蚩尤與黃帝激戰數月,最終蚩尤的八十一個兄弟全部戰死。黃帝將蚩尤一劍斬殺。蚩尤的腦袋掉到了地上。加上怨氣就化作了饕餮這種生物。後來黃帝為平息蚩尤怨氣所化成的饕餮,就尊蚩尤為兵主。意思就是戰爭之神。並將蚩尤的形象畫在軍旗中。一是用來威懾還有不服從的小部落。二是用來鼓舞己方士氣。最後小編想問一句,這三個版本你最喜歡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