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三祖徵戰的地方,古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涿鹿這麼牛的嗎?

2020-12-06 多肉格

噹噹當,肉格來啦!

肉格很小的時候便聽過中華三祖的故事,你們知道誰是中華三祖嗎?沒錯,他們是黃帝,炎帝與蚩尤,你可能會好奇「中華三祖」是怎麼回事,下面我來告訴你吧。中華三祖,指的是約5000年前的炎帝黃帝蚩尤,1992年,歷史學家任昌華先生首次提出了「三祖文化」,並第一次將蚩尤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黃帝、炎帝並排在一起,打破了傳統上的勝者王、敗者寇之說,確立了中華民族同祖同源的觀點。

涿鹿

咱們說完了中華三祖,下面該來說一說他們徵戰的地方,涿鹿縣了。廢話不多說,先來看看涿鹿縣地名的由來,了解一下吧。張守節《正義》:「涿鹿,山名。……涿鹿故城在山下,即黃帝所都之邑於山下平地。」涿鹿因涿鹿山而得名。這麼說來,涿鹿的地名還是離不開中華三祖啊,這可真是緣分啊。

早春的涿鹿

古涿鹿城,其遺址在今涿鹿縣城東南30多公裡的礬山鎮三堡村北。初以軒轅黃帝所居稱為軒轅之丘、軒轅之臺,約在夏商之際依山名稱竹鹿,春秋之際普以「竹鹿」二字之音,分別被記之以濁鹿、獨鹿、蜀漉等不同名稱。戰國後期統一到涿鹿二字上來,西漢始置縣、南北朝時其城即毀;今涿鹿城因處桑乾河、洋河匯合處,古為沼澤地帶,所以建城較晚,北魏以後才逐漸修建完善。漢代始置縣,稱下洛,王莽更名下忠,三國魏時稱廣寧,北齊曰北燕,唐長安時名永興,後唐為新州,石敬瑭送予契丹後改名奉聖州,元更名保安州。明代時,屬京師保安州(徙治今懷來縣新保安)。清初沿明制,仍為保安州(治今縣城),屬宣府鎮;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屬宣化府。

黃帝泉

涿鹿的文化歷史可夠悠久的啊,這裡其實還有好玩的地方呢,你們可能會想,好玩的地方肯定也跟中華三祖有關,其實還真是這樣呢,具體是什麼樣,咱們來看看吧。咱們先來看一個比較神奇的泉水吧。

樹蔭下的黃帝泉

黃帝泉,位於涿鹿縣礬山鎮黃帝城,古稱之為阪泉,即為黃帝族飲水之處。傳說,軒轅黃帝當年常在此泉"濯浴龍體",故又稱"濯龍池"。黃帝泉為自流泉,水自平地湧出,積聚成池,北有一出水口,潺潺流向千年形成的天然河道,足供礬山鎮十多個村萬餘民眾飲用,水色清澈,泉湧 如泣注,冬不結冰,夏不生腐,久旱而不竭,黃帝泉水,滋潤肌膚,醫治許多慢性疾病。經國家地礦部、衛生部、化工部鑑定,黃帝泉為含質、重碳酸、屬鈣鎂型天然優質礦泉水,水質優於國內嶗山礦泉水,並可與義大利「奎查」、「莫拉」等世界名泉媲美。稱得上為華夏第一泉。

中華合符壇

《史記》記載,黃帝在涿鹿之戰後,曾「合符釜山」。釜山上至今仍留存著古合符壇,四周有鎮石,位於東西南北四個正方位。下面來看看這個中華合符壇。中華合符壇是為了紀念黃帝在涿鹿釜山合符、中華民族實現首次融合這一偉大歷史事件,弘揚合符文化而建。與中華三祖堂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在縱貫中華合符壇的千年文化神道上,依次排列著嫘祖浣紗、三祖橋、華表、中華一統廣場、中華合符壇、民族圖騰柱、九龍柱等景觀。

彩雲下

肉格想,如果你想了解一下黃帝,炎帝與蚩尤的那段歷史,可一定要來這裡看看,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看到這裡,文章就要結束啦,喜歡肉格的文章嗎?喜歡就點讚加關注哦,當然,我也會在評論區等你的。

相關焦點

  • 封開,嶺南最早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圖)
    封開,嶺南最早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圖)  封開,擁有亞洲第一巨石———大斑石而出名,然而,1989年出土的垌中巖人類牙化石更是證實了一個「爆炸」性的發現:垌中巖人是目前嶺南地區發現最早的古人類,有學者把封開垌中巖人稱作嶺南歷史的揭幕人。  距封開縣城約60公裡的河兒口鎮,有個石灰巖山峰。1978年在山峰坡上的垌中巖洞的堆積物中,發現了一顆人類的牙化石。
  • 我們現在透支的是人類繁衍生息的空間
    人類生存的目的,就是像所有生物一樣繁衍生息,經歷了幾千年的農耕文化也沒有使人類滅絕,反而是現代工業,將人類推滅絕的邊沿,仔細想想,這些現代的科技工業,究竟對人類有什麼實際意義呢?是帶給了我們的健康,還是長壽?
  • 中華上下五千年 第一期 遠古時代
    天地始開,盤古也成了中華文化中開天闢地的造物主。背靠帕米爾高原,從海洋吹來的暖溼氣流帶來豐厚的降水,肥沃的土地和宜人的氣候為我們祖先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在距今約170萬年以前,雲南元謀,榛莽叢生,森森鬱郁,在這片亞熱帶叢林中,枝角鹿、爪蹄獸、鬣 ( liè)狗、雲南馬、山西軸鹿等動物相繼在此繁衍生息。在這裡,同時出現了中國人最早的祖先——元謀人的身影。
  • 上古第一大戰之涿鹿之戰
    "千古文明開涿鹿"。涿鹿之戰是遠古時期黃、炎部族與蚩尤部族在桑乾河流域發生的一場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戰。涿鹿之戰,堪稱影響中華文明進程,標誌著中華文明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轉變,確立中華文明發展方向的奠基之戰。涿鹿之戰是蚩尤與黃帝之間的戰爭,有戰爭那麼就一定有其發生的原因。
  • 漢江流域的這個地方,「古人類遺址富集現象世界罕見,堪稱人類進化...
    研討會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宣布在鄖陽區成立「中國鄖陽古人類研究中心」並揭牌。會議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十堰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考古學會舊石器專業委員會主辦,十堰市鄖陽區人民政府、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館)承辦。
  • 中國古人類起源於非洲?
    [摘要]世界公認最早有人類活動並利用石頭製造工具的地方在非洲,距今有260萬年。因此,國際學術界普遍猜測——中國古人類最早也來自非洲。日前,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三峽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魏光飈博士在全球著名學術期刊《國際第四紀》發表的4篇論文,震驚國際考古學界。
  • 人類繁衍生息,傳宗接代是根本,為何現在卻在改變!
    我們能夠統治地球,在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繼續發展的根本,是擁有非常發達的大腦和強大的生育能力。特別是在古代戰爭時期,動不動就傷亡數以萬計,但也能在幾十年間恢復一定的人口數量(受生產水平低下影響,不能有效突破)。
  • 古人類生存繁衍的大地,體味昆明盤龍今昔風景不一樣的韻味
    這個說起這個地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三萬年前,這裡就已經出現了人類活動的跡象,隨後經過古人類的繁衍生息,終將這片盤龍大地變成了人間的樂園。也就是說,盤龍區承載著上萬年的歷史,時空輪轉變換,到了今天,在這個地方我們能看到許多年代不同的風景名勝。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享受盤龍大地的舊日風採與現代文化結合下截然不同又和諧共生的韻味。
  • 在非洲大草原上放生一群野生老虎,它們能否在這裡繁衍生息?
    為什麼這麼說了?我們簡單地來討論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把一大群野生老虎放到非洲會面對什麼?野生老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面對的改變主要有兩點:環境和食物。基於這兩點,我們分別的來看一下。不過,不同的老虎亞種生存環境有著較大的區別,比如東北虎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地區和東北地區,這兩個地方的夏季較短,冬季較長,冬季的溫度可以降低到零下20℃以下,為此東北虎是所有老虎中毛髮最濃密最長的存在。因此,如果把東北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它對全年平均溫度20℃以上的環境需要很長的適應期,最起碼的是毛髮不能太密。
  • 地球上僅剩下一男一女兩個人,人類還能繁衍生息壯大人類嗎?
    地球上僅剩下一男一女兩個人,人類還能繁衍生息壯大人類嗎?理論上是可以的,當然繁衍過程中還有許多變數,天災,人禍,瘟疫,戰爭都有可能隨時滅絕人類,畢竟人口基數太少,抗風險能力差。但是一千年以後,繁衍幾萬人是問題不大的。相傳遠古時期,伏羲和女媧就是一對兄妹,當時世界上就他們兩個人了。我們現在所有人都是他們的後代。當然他們是神話傳說,我們人類還是沒得比啊!
  • 中國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3萬年前人類繁衍生息的聖地!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根據史料記載,早在170萬年前,就有元謀人在我國生活,其後,經考古發現,又有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出現。並相繼形成了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而小編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距今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 重慶史前遺址大總結 主城遠古人類最早的活動地方原來是這裡
    在距今三四千年前,巴人先民們就世世代代在重慶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獨特的巴文化。而在巴人之前,重慶地區早期的人類活動又在哪些區域?他們又是如何生活的呢?22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發布了《重慶古遺址地圖(史前篇)》(以下簡稱《地圖》)。
  • 80年代還挺常見,現被宣布滅絕,「中華美人魚」到底還存在嗎?
    80年代,筆者還是一個在長江邊滾沙的混小子,那時候長江對於我們來講就是全部,是玩耍的地方、是淘寶貝的地方、也是抓魚改善生活的地方。小時候曾數次在江中見到一種體量巨大的魚,祖輩告訴我那是白鰭豚。白鰭豚在80年代比較常見那些年,長江中有不少寶貝,還有一些「大魚」。
  • 古代八個經典神話傳說,都是中華的瑰寶,堪稱經典
    古代八個經典神話傳說,都是中華的瑰寶,堪稱經典一、吳剛伐桂;吳剛因為犯下錯誤而被天帝懲罰,發配到月亮上砍伐不死樹,月桂樹不論如何去砍都會在瞬間恢復原樣,日復一日的輪著大斧,所以後世能夠看到月亮上砍桂樹的身影!
  • 2隻世界珍稀動物「四不像」到崇明安家,它們將在此繁衍生息
    它們將在這裡茁壯成長,繁衍生息。「上海崇明」微信公號 圖上午11點半,記者來到崇明新村鄉麋鹿極小種群恢復與野放項目實施地點時,運輸麋鹿的卡車正在麋鹿棲息地大門口卸車,車上兩隻箱子各裝著一頭麋鹿。麋鹿是世界珍稀動物,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麋鹿隸屬於偶蹄目鹿科麋鹿屬,該屬僅有麋鹿一種,因此在生物學上具有特殊的意義。
  • 一種冷門但是適合當作寵物的動物——中華石龍子
    比如說中華石龍子就是這麼一種價格便宜又好養,但是卻遭人嫌棄的爬寵。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中華石龍子隸屬於有鱗目、石龍子科、石龍子屬,是一種繁衍狀態非常好的爬行動物。成體的雄性中華石龍子體長一般可以超過二十釐米,一些比較大的個體體長甚至可以達到三十釐米。雌性相對雄性來說要小一些,不過一般也可以達到二十釐米左右。
  • 這個地方竟然藏著這麼多珍貴野生動物-黃海邊的大豐
    麋鹿麋鹿,角像鹿,頭像馬,蹄像牛,尾像驢,可又非鹿、非馬、非牛、非驢,那是初春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我們有幸來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自然保護區——中華麋鹿園,更有幸的是我們見到了幾百頭野生狀態的麋鹿,以群為單位,各有領地,有大群,有小群,有點像春秋戰國時,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基本相安無事,也時有衝突。只是初春正值麋鹿懷孕期,工作人員不允許我們太靠近麋鹿,怕驚擾了它們,一旦受驚奔跑起來,有流產之虞。
  • 中華龍鳥起飛的地方——朝陽的春天
    我的家鄉是遼寧省的朝陽市,知道的人更多的是叫我們這個地方為「遼西」。我們這個地方以前很窮,可以說窮的全省人都知道。每次外出出差去其他的城市,談論到家鄉收穫的肯定是別人的一句「奧,知道,那地方挺窮的」。從而外出的人從來不在老鄉的面前提自己是朝陽的,曾經我們感到挺自卑的。
  • 小池養龜:又到了烏龜打架的季節,公龜和母龜為了繁衍生息而努力
    小池養龜:又到了烏龜打架的季節,公龜和母龜為了繁衍生息而努力 2020-11-18
  • 為什麼最早的古人類定居泥河灣?地質情況有多豐富?看完豁然開朗
    作為黃色人種的搖籃之一,從古至今,一直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我們要想很好地了解泥河灣文化,就得首先了解一下陽原縣的基本簡況。陽原縣,位於張家口西南部,東臨涿鹿縣,5000年前黃帝戰蚩尤於涿鹿之野,戰場就在這裡。西與大同毗鄰。南北環山,南山高,北山低,桑乾河由西向東橫貫全境,呈兩山夾一川的狹長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