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透支的是人類繁衍生息的空間

2020-12-06 外星人的眼睛

人類生存的目的,就是像所有生物一樣繁衍生息,經歷了幾千年的農耕文化也沒有使人類滅絕,反而是現代工業,將人類推滅絕的邊沿,仔細想想,這些現代的科技工業,究竟對人類有什麼實際意義呢?是帶給了我們的健康,還是長壽?想想先輩們很多都是住在幾乎與世隔絕的深山密林之中,依然能夠自給自足,繁衍生息了我們這麼多的後人。那麼現代生活其實只是給了我們基本生存條件下的一種額外享受,而過早的透支了人類繼續繁衍生息的空間而已!!!

大山深處也曾經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

相關焦點

  • 人類繁衍生息,傳宗接代是根本,為何現在卻在改變!
    我們能夠統治地球,在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繼續發展的根本,是擁有非常發達的大腦和強大的生育能力。特別是在古代戰爭時期,動不動就傷亡數以萬計,但也能在幾十年間恢復一定的人口數量(受生產水平低下影響,不能有效突破)。
  • 地球上僅剩下一男一女兩個人,人類還能繁衍生息壯大人類嗎?
    地球上僅剩下一男一女兩個人,人類還能繁衍生息壯大人類嗎?理論上是可以的,當然繁衍過程中還有許多變數,天災,人禍,瘟疫,戰爭都有可能隨時滅絕人類,畢竟人口基數太少,抗風險能力差。但是一千年以後,繁衍幾萬人是問題不大的。相傳遠古時期,伏羲和女媧就是一對兄妹,當時世界上就他們兩個人了。我們現在所有人都是他們的後代。當然他們是神話傳說,我們人類還是沒得比啊!
  • 封開,嶺南最早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圖)
    封開,嶺南最早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圖)特殊的地理位置讓它自古以來成為商貿、文化的交會點,有「兩廣門戶」之稱;1989年在封開縣垌中巖洞內發現的人類牙化石證明,垌中巖人是目前嶺南地區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統一意嶺南後,在封開設廣信郡,封開成為嶺南地區最早的首府……  專家考證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後,一致認為,封開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有著「嶺南文化古都」的歷史地位。
  • 人類繁衍依賴結婚那其它動物都是怎樣繁衍的呢?
    我們知道人類這一物種自誕生以來,我們的繁衍一直依賴於婚姻關係,結婚生子繁衍生息,這是人類自誕生以來一直沒有改變過的鐵律,那麼除了我們人類之外,其他的物種又以怎樣的方式進行繁衍、雌雄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呢?
  • 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一男一女兩個人,人類還能繁衍生息嗎?
    曾經聽過老師這樣說,人的染色體在人類發展史上,最早有1000多組,到現在剩下到30多組,當人類染色體消失到剩下10幾組的時候,人類就會因為近親問題產生很多畸形兒童,人類距離毀滅也就不遠了,何況就剩兩個人,就算一男一女,最多三代就開始出現問題,七代八代左右估計就剩一種類型染色體再往後都是畸形兒童,最後因為治理缺陷,生理缺陷,開始毀滅!
  • 小池養龜:又到了烏龜打架的季節,公龜和母龜為了繁衍生息而努力
    小池養龜:又到了烏龜打架的季節,公龜和母龜為了繁衍生息而努力 2020-11-18
  • 第一個在火星上行走的人或是女性,有望攜帶精子繁衍生息
    想像一下,未來某一天,人類可以將精子運送到其他星球,然後,在此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在此星球上繁衍生息,並擴展人類的基因庫。是不是太過於科幻?但一名專家對趣味科學網站表示,這項研究並未揭示精子在太空中的真實表現,我們距離使用冷凍精子創造太空嬰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還面臨諸多困難。冷凍精子在微重力下保持活性由於很多原因,在太空中進行性行為不僅困難而且危險;此外,宇宙輻射對發育中的胚胎也會造成巨大威脅。
  • 卡若遺址,人類曾經在這裡繁衍生息
    因為這裡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居住,依靠著這片高原上的土地生存,這個偉大的考古發現便是卡若遺址。昌都縣不但有侏羅紀時代的恐龍足跡,還有新時期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卡諾遺址。算起來,距今已經有三四千年的歷史,人們總說上下五千年,在如今的昌都,可以直接看到那個時代的遺址,這是全世界人民的寶藏。
  • 閩西地區史前文明,新石器時代閩越族古人類就開始在這裡繁衍生息
    閩西各地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新石器和幾何印紋硬陶器等地下文物的發掘,充分證明:從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始,就有閩越族古人類在閩西這塊樹木繁茂、水流充沛、自然食物豐富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也同居住在我國東南廣大地區的原始居民古越族一樣,從事捕魚狩獵、從事原始農業園藝、從事紡織等生產勞動。他們披荊斬棘,艱苦創業,辛勤勞作,不斷發展生產力,創造了古老的文明。
  • 生息造句和解釋_生息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生息(shēng xī)。近義詞有:繁殖,滋生,孳生,孳乳。反義詞有:死滅。生殖蕃息。[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息在這塊土地上。]生息參考例句:1、我們現在需要的是積草囤糧,休養生息。2、統治者應該實施休養生息的政策。3、因經長期戰亂,漢代初年採道家思想,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
  • 《飢餓站臺》:在惡中選擇善,才是人類繁衍生息的希望
    01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總固執、武斷以為自己知道的才是正確的,並頤指氣使的指責、「糾正」別人的「錯誤」。如果餘生沒有「頓悟」,那或許也是一種幸福,至少我們還一直處在「對」的愉悅中。我們也勇敢地認為,我們上層之所以習慣優越,是因為他們的出生,其實他們並不了解底層人民的疾苦,或許讓他們換位嘗試一下就能理解;或者因為深知底層的疾苦,由於機緣巧合而到了上層,而更因享受福分,更變本加厲的剝削下層。
  • 科學家警告:2070年,35億人或被驅逐到不宜人類繁衍的環境中
    ,在2070年後,將會有35億人被驅逐到「被認為不適合人類繁衍生息的氣候環境中」。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地球上目前有約0.8%的陸地氣溫極高,超過了29攝氏度,環境極為惡劣,這樣的氣候條件被認為不適合人類的生息繁衍,這些地方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附近,包括沙特的麥加。
  • 科學家警告:2070年,35億人或被驅逐到不宜人類繁衍的環境中
    、生態學家和氣候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周一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研究警告稱,人類如果再不住手,沒有克制地燃燒化石燃料,在2070年後,將會有35億人被驅逐到「被認為不適合人類繁衍生息的氣候環境中」。
  • 未來人類或可在太空繁衍
    想像一下,未來某一天,人類可以將精子運送到其他星球,然後創造出所謂的「太空嬰兒」,在此星球上繁衍生息,並擴展人類的基因庫。是不是太過於科幻?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在近日於維也納舉行的歐洲人類生殖和胚胎學會會議上,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提交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冷凍的精子樣本暴露於類似太空微重力的環境下,仍然可以保持活力。這表明,在通往天基繁殖的道路上,至少有一個障礙可能是可以克服的。
  • 寧夏這個「溝」是三萬年前人類繁衍生息聖地,還有完整明代土長城
    三萬年前的人類生活在哪裡?他們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子的?寧夏水洞溝,給你答案。這裡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被國家列為「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
  • 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出現
    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出現 科技日報 | 2020-04-17 11:03:43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系外行星「獵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於2018年光榮退役,但其留下的科學遺產並未煙消雲散。
  • 在非洲大草原上放生一群野生老虎,它們能否在這裡繁衍生息?
    我們簡單地來討論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把一大群野生老虎放到非洲會面對什麼?野生老虎放到非洲大草原上面對的改變主要有兩點:環境和食物。基於這兩點,我們分別的來看一下。一群老虎放到非洲大草原能不能繁衍生息?既然除了東北虎以外,其他老虎都不受環境和食物的約束,這就證明它們是能夠生存的。但是,有的小夥伴可能會說了,非洲不止是有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是不容小覷的。確實,在非洲大草原上,能夠威脅到老虎的食肉動物也有,不過只有兩種:獅群和鬣狗群。
  • 穿越獸世文:穿到獸人星球,被一隻傢伙佔為伴侶,要與她繁衍生息
    一見面,她就被一隻傢伙霸道的佔為伴侶,並且還驕傲的說從此要與她繁衍生息!一起來看看吧!第一本:《獸世寵妻:兇猛獸夫咬一口》↓ ↓ ↓ 點擊下方小卡片就可以閱讀全文了↓ ↓ ↓精彩內容:「沒關係沒關係!」面對獸人毫不客氣的逐客令,調皮的墨琪兒不為所動,眨眨眼睛調皮的說:「族裡需要的藥草亞撒早已經帶我去採了很多,我一時半夥也沒什麼事好做的,就讓我留在這裡嘛!」
  • 如果地球只剩一男一女,人類會發展成什麼樣?那麼繁衍需多少種群
    那麼問題來了,假如真的有那麼一天,世界只剩下了一男一女,人類還會繁衍嗎?這個小島上的居民就是很好的前車之鑑這座島位於大西洋深處,距離南美洲有3360公裡、南非2816公裡。在公元1506年之前一直與世隔絕,直到被葡萄牙的航海家特裡斯坦·達·庫尼亞在航行的時候偶然發現了這座小島,所以也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 繁衍是動物本能,那麼人類的繁衍行為,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學習的?
    人類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從古猿進化到現在,已經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了。而人類發展進化這麼多年,都是依靠繁衍來延續人類文明的。從人類還是古猿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繁衍,那麼人類的繁衍行為,到底是先天性還是後天所學習的呢?接下來筆者就帶著大夥一起來探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