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出現

2020-12-06 觀察家網

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出現

科技日報 | 2020-04-17 11:03:43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系外行星「獵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於2018年光榮退役,但其留下的科學遺產並未煙消雲散。據美國太空網15日報導,研究人員對克卜勒望遠鏡採集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了一顆大小和表面溫度與地球相當的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其也位於自身主恆星的宜居區,因此,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克卜勒-1649c圍繞一顆距地球300光年遠的紅矮星旋轉,公轉周期約為19.5個地球日,位於恆星宜居區內,因此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

克卜勒-1649c的大小為地球的1.06倍,從其主恆星獲得的能量相當於地球從太陽獲得能量的75%。

NASA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解釋道:「據估計,有其他系外行星在大小上更接近地球,如TRAPPIST-1f和通過計算得出的Teegarden c;也有其他行星表面溫度上更接近地球,如TRAPPIST-1d和TOI 700d。但迄今只有克卜勒-1649c在這兩方面都非常接近地球,且位於恆星宜居區。」

克卜勒-1649c有一「鄰居」——克卜勒-1649b,但後者與主恆星間的距離是前者與主恆星間距離的一半,因此後者表面可能非常熱而不適合生命生存。

不過,克卜勒-1649c的真實宜居性目前很難估量,因為天文學家對其大氣層一無所知:他們不知道其大氣組成和厚度,這些與大氣溫度及將地表水保持液態密切相關。另外,紅矮星經常釋放出強大耀斑,尤其在它們「青春年少」時,因此位於紅矮星宜居區行星的大氣層可能很快被剝離。

但紅矮星非常普遍,約佔銀河系恆星總數的70%。因此,科學家估計,至少其中幾顆紅矮星可能擁有能孕育類地生命的類地行星。研究主要作者、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安德魯·范德堡說:「獲得的數據越多,越表明這種恆星周圍可能存在大量地球大小的宜居系外行星。」(記者劉霞)

  • 標籤: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

相關焦點

  • 克卜勒數據發現迄今尺寸、溫度最接近地球的類地系外行星
    據外媒報導,NASA克卜勒任務發回的早期數據顯示,Kepler-1649c是他們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之一。這顆新行星位於300光年之外,比地球略大一些,據噶算其溫度跟地球相似,其軌道位於其母恆星的宜居帶。
  • 模擬系外行星的條件培養細菌或真菌,提示地球外可能存在生命
    科學家們很想知道宇宙其他地方是否存在生命,這個問題的部分答案就是確定我們地球上的望遠鏡所看到的有人居住的系外行星的樣子。多年來,一個專門的專家小組一直在手工篩選被計算機遺漏的克卜勒數據,希望能找到一些東西,這項工作已經發現了現在被認為是天文學家所知的最像地球的行星。
  • 迄今最像地球的行星:體積、溫度和位置均相似,會是地球2.0嗎?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類地行星,顧名思義是與地球非常相似的系外行星,通常以矽酸鹽作為主要成分。近期,科學家利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2009年至2018年間收集的數據發現距離我們300光年有一顆名為Kepler-1649c的系外類地行星。系外行星是位於太陽系之外的一顆行星,會繞著某個恆星運動,就像我們的地球繞著太陽運行一樣。天文學家表示,這顆系外行星和地球非常地相似,同樣處於恆星的宜居地帶。這會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地球2.0嗎?
  • 美媒盤點六顆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都比地球大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與地球(右一)的比照圖(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 外媒稱,找到第一顆真正的「外星地球」是天文學家多年來的夢想。最近在系外行星方面的發現意味著,在不太遙遠的未來,他們的夢想將會成真。據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8月7日報導,自1995年第一顆這樣的行星被證實繞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以來,科學家已發現近2000顆系外行星。半數以上的發現是美國航天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功勞,後者於2009年發射,用於探測銀河系中的類地行星。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這些能夠被我們肉眼看到的恆星,都是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但是以目前的認知,恆星上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生命應該生活在像地球那樣的行星上,但是,行星自身不會發光,所以那些太陽系以外遙遠的行星我們很難發現,要發現地外行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科學家發現地球表哥,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人類想移居卻是妄想
    近年來,科學家展開了大規模的太陽系外行星的搜尋活動,並且發現了一些可能和地球類似的系外行星。在這些眾多系外行星中有一顆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像地球的。科學家把這顆行星命名為克卜勒452b。克卜勒452b是美國NASA科學家在2015年發現的一顆位於天鵝座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距離地球大約1400光年。科學家認為這是一顆和地球高度相似系外行星。
  • 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早期發現與地球大小相仿的可居住帶行星
    科學家在查看克卜勒的舊觀測結果時發現了這個名為Kepler-1649c的行星,該機構於2018年退役。雖然先前使用計算機算法進行的搜索誤認了該行星,但研究克卜勒數據的研究人員再次查看了籤名並確認為一個星球。在克卜勒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這個距離地球300光年的遙遠世界與地球的大小和估計溫度最相似。
  • 科學家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中發現,又一顆系外類地行星
    克卜勒、TESS和其他項目發現的大多數系外行星都比地球大得多。用我們目前的技術,更大的行星更容易被發現,但科學家們懷疑,也有很多類似地球的行星。天文學家分析了來自克卜勒任務的數據,發現了這樣一顆幾乎從裂縫中墜落的行星,它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類似地球的行星。
  • 3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地球和Kepler-1649c大小對比,Kepler-1649c的半徑大約是地球的1.06倍。科學家們發現的這顆系外行星,名為Kepler-1649c,來自克卜勒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距離地球大約300光年。在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從大小和表面溫度來說,系外行星Kepler-1649c和地球最為相似。
  • 3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地球和Kepler-1649c大小對比,Kepler-1649c的半徑大約是地球的1.06倍。
  • 地球的孿生子?新發現星球與地球高度相似,但並非地球2.0
    科學家在分析2018年11月從NASA已退役的克卜勒收集的數據時候,恰好發現了一處隱蔽的聖地:一個可能支持我們已知生命的,地球大小的天體。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了一顆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它圍繞著一顆距離地球300光年的紅矮星公轉。
  • 科學家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行星,未來將進一步研究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新的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該行星一直隱藏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中。行星Kepler-1649c一直在宜居帶中運行。克卜勒1649c僅略大於地球,準確地說是只大6%,這顆星球距離我們大約有300光年的距離,克卜勒1649c圍繞旋轉的這顆恆星大約是我們太陽大小的四分之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促成了這一發現,但克卜勒望遠鏡在兩年前已退役。克卜勒1649c直到現在才被發現,是因為研究人員最近審查了舊數據。
  • 第二地球:新發現一顆最似地球的行星
    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具有宜居區域的如地球大小的行星。新發現的系外行星在克卜勒數據中發現的大小和溫度都與地球最接近。發現該系外行星的國際研究小組在昨天的《天體物理學期刊快報》上發表了一篇有關它的論文。
  • 新發現兩個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
    當我們把克卜勒-1649c與地球作比較時,這便是它大概的體積(這是畫家繪製的)。 通過對比,TRAPPIST-1f可能大小上更加接近地球。還有,Teegarden c、TRAPPISRT-1d和TOI 700d可能溫度上更加接近地球。但Kepler-1649c更吸引人,因為綜合考慮大小和溫度之下,它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被發現的系外行星中最類似地球的行星,而且它的運行軌道在它主恆星的宜居帶內。
  • 這顆遙遠的第二地球會成為真正的地球2.0嗎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 )從現已退休的克卜勒歷史數據中,發現了一顆隱藏的系外類地行星,它就是距離我們 300 光年的 Kepler-1649c 。據悉,耗盡燃料的克卜勒在 2018 年結束了使命,但其積攢下來的宏大數據仍在為科學家們提供著幫助。美國宇航局在15日宣布在其中找到了這顆非常類似於地球的系外行星 。
  • 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究竟是什麼樣子?-地球,系外,行星,Kepler-186f...
    此次發現的這顆系外行星編號克卜勒-186f(Kepler-186f),這一發現證實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存在於其他恆星周圍的宜居帶之中。儘管此前便已經在其他恆星周圍的宜居帶中發現了系外行星,但它們的大小都至少要比地球大出40%以上,並且要想了解它們的組成物質也將充滿挑戰。
  • NASA:發現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克卜勒452b
    您認為地球之外有沒有「外星人」?【環球科技綜合報導】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NASA宣布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迄今最接近第一個真正的「地球的雙胞胎」的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 ,可能存在液態水。在2014年和2015年1月,NASA也曾公布過類似「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消息,但那些系外行星圍繞運行的恆星都是質量很小,溫度也比較低的紅矮星,而這次的Kepler 452b圍繞運行的則是一顆與太陽相似的恆星。這也使得Kepler 452b成為到目前為止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換句話說,NASA本次的發現的行星像地球一樣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轉。
  • 重看NASA克卜勒舊數據,科學家發現一顆地球大小且位於宜居帶的行星
    (Kepler space telescope)重新分析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在其恆星的宜居帶內運轉。這顆行星被稱為克卜勒-1649c,是科學家在查閱克卜勒望遠鏡的舊觀測資料時發現的。克卜勒望遠鏡於2018年退役。雖然之前用計算機算法進行的搜索錯誤地識別了它,但回顧克卜勒數據的研究人員再次查看了這個信號,並確認它是一顆行星。在克卜勒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這個距離地球300光年的遙遠星球在大小和估計溫度上與地球最為相似。這個新發現的世界只比我們的星球大1.06倍。
  • 克卜勒發現多顆系外行星 有3顆位於宜居帶中
    據新華社電美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近日確認發現了8顆太陽系外行星,其中兩顆被稱為迄今最像地球的行星。這不僅使它發現的系外行星數量過千,也使天文學家「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發現地球的雙胞胎」。據美國航天局發布的消息,這8顆行星中有3顆位於宜居帶中。宜居帶溫度條件適宜,理論上其表面可能有適宜生命存在的液態水。
  • 在美國宇航局克卜勒早期數據中發現隱藏有地球大小的宜居帶行星
    該藝術家的概念表明了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的表面可能是什麼樣。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中,這顆行星的大小和溫度最接近地球。而且,它從其宿主恆星接收到的星光量是地球從我們的太陽接收到的光量的75%,這意味著系外行星的溫度也可能與我們的行星相似。但是與地球不同,它繞著一個紅色矮星運行。儘管在該系統中沒有觀測到這種恆星,但這類恆星以恆星爆發而聞名,這可能使行星的環境對任何潛在生命都充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