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NASA克卜勒舊數據,科學家發現一顆地球大小且位於宜居帶的行星

2020-12-05 中國科學技術館

./t20200416_945522_taonews.htm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出版

    重看NASA克卜勒舊數據,科學家發現一顆地球大小且位於宜居帶的行星 

    責任編輯:科幻世界雜誌社更新時間:

    圖片來源:NASA/Ames Research Center/Daniel Rutter

    一組跨大西洋科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重新分析的數據,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在其恆星的宜居帶內運轉。宜居帶是一顆恆星周圍的區域,在那裡,巖石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

    這顆行星被稱為克卜勒-1649c,是科學家在查閱克卜勒望遠鏡的舊觀測資料時發現的。克卜勒望遠鏡於2018年退役。雖然之前用計算機算法進行的搜索錯誤地識別了它,但回顧克卜勒數據的研究人員再次查看了這個信號,並確認它是一顆行星。在克卜勒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這個距離地球300光年的遙遠星球在大小和估計溫度上與地球最為相似。

    這個新發現的世界只比我們的星球大1.06倍。此外,它從其主恆星接收到的星光量是地球從太陽接收到的光量的75%,這意味著這顆系外行星的溫度也可能與我們的行星相似。但與地球不同的是,它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行。雖然在這個星系中還沒有觀測到這種類型的恆星,但這種類型的恆星以恆星爆發而聞名,這可能會使一個行星的環境對任何潛在的生命構成挑戰。

    「這個有趣而遙遠的世界給了我們更大的希望,即在恆星之間存在著第二個地球,等著被發現。」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的副局長託馬斯·祖布臣(Thomas Zurbuchen)說。「克卜勒和苔絲(TESS)等任務收集的數據將繼續產生驚人的發現,因為科學界每年都在改進其尋找有希望行星的能力。」

    關於克卜勒-1649c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包括它的大氣層,這可能會影響其溫度。目前對行星大小的計算存在很大的誤差,在研究如此遙遠的天體時,天文學的所有數值都存在很大的誤差。但是基於已知的情況,克卜勒-1649c對於尋找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的科學家來說特別有趣。

    據估計,還有其它一些系外行星在體積上更接近地球,如TRAPPIST-1f和Teegarden c。或者一些系外行星在溫度上可能更接近地球,如TRAPPIST-1d和TOI 700d。但是沒有其它的系外行星在這兩個數值上都被認為接近地球,而且也位於其系統的宜居帶。

    「在我們發現的所有錯誤貼標的行星中,這特別令人興奮,不僅是因為它處於宜居區域和地球大小,還因為它可能與鄰近的行星相互作用。」 4月16日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發表論文的第一作者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安德魯·范德堡(Andrew Vanderburg)說, 「如果我們不親自研究算法的工作,我們將錯過它。」 

    克卜勒-1649c圍繞它的小紅矮星運行,距離如此之近,以至於克卜勒-1649c上的一年僅相當於地球上的19.5天。該星系還有另一顆同樣大小的巖質行星,但它圍繞恆星的軌道距離大約是克卜勒-1649c的一半,類似於金星圍繞太陽的軌道距離大約是地球的一半。紅矮星是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之一,這意味著像這樣的行星可能比我們之前認為的更常見。

    原文來源:https://phys.org/news/2020-04-earth-size-habitable-zone-planet-hidden-early.html

    本文來自: 前瞻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 每日薦書

    柒武——不滅之火

    他身著達贊最輕薄堅固的複合鎧甲,即使吼獸用角全力一刺......

    相非相——自動駕駛

    天氣酷熱晴朗,初升的太陽熱辣辣地斜掛在天邊,把成片的......

    《科幻世界》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資訊

    微信新浪微博QQQQ空間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