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現轄新羅區和長汀、上杭、武平、連城、永定五縣,並代管縣級漳平市。位於福建西南部,素稱「閩西」。閩西和我省其他地區比,開發較遲。然而,它同樣是中華民族的一片沃土,有著悠久的歷史。
1937年6月和1955年底至1956年1月,廈門大學教授、人類學家林惠祥等一批考古工作者,先後在武平縣城南小徑背山、大洋坪山和長汀河田烏石崬、 竹子山、黃屋山等地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發現了一大批新石器時代遺址,岀土了印紋陶片、印紋陶壺、陶罐、陶紡輪、陶網墜、陶印模等陶器,以及鍛石鑄、石 斧、石戈、石刀、石鑿、石鐮、石杵:石箭、石環、石璋等石器,數以千件計。考察、發掘的結果,反映在林惠祥教授撰寫的 《福建武平縣新石器時代遺址》(《廈門大學學報》1956年第4 期)和《福建長汀河田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考古學報》1958 年第4期)兩篇論文中。此外,閩西文化工作者還在上杭、龍巖、連城、漳平等地陸續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大量文物。
閩西各地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新石器和幾何印紋硬陶器等地下文物的發掘,充分證明:從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始,就有閩越族古人類在閩西這塊樹木繁茂、水流充沛、自然食物豐富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也同居住在我國東南廣大地區的原始居民古越族一樣,從事捕魚狩獵、從事原始農業園藝、從事紡織等生產勞動。他們披荊斬棘,艱苦創業,辛勤勞作,不斷發展生產力,創造了古老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