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史前遺址大總結 主城遠古人類最早的活動地方原來是這裡

2020-12-03 上遊新聞

在距今三四千年前,巴人先民們就世世代代在重慶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獨特的巴文化。而在巴人之前,重慶地區早期的人類活動又在哪些區域?他們又是如何生活的呢?22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發布了《重慶古遺址地圖(史前篇)》(以下簡稱《地圖》)。《地圖》顯示,重慶發現的史前遺址包括龍骨坡遺址、中壩遺址、馬王場遺址、大溪遺址等。

重慶史前文化發端於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

人類在地球上的遺蹟分為兩類,一類是人自身骨骼化石的遺存;另一類是人類行為遺蹟的遺存,包括人類居址、活動遺蹟、勞動工具及其文化遺物等。根據目前對重慶人類遺址的科考,重慶地區史前文化發端於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代表性古人類是「巫山人」,結束於距今4000多年前,即新石器時代末葉,代表性文化是「巫山大溪文化」。

而重慶地區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動物化石皆屬「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反映了一種溫暖溼潤、草木蔥鬱的生態環境,這種環境很適合靈長類和人類生存居住。重慶境內目前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主要有豐都高家鎮、煙墩堡、奉節藕塘、萬州大地坪和忠縣烏楊等地,還有以銅梁文化為代表的晚期階段,分布於涪江和沱江流域,以及九龍坡桃花溪、大渡口馬王場、合川小河鄉等。

到了新石器時代,以長江三峽為中心地區,在瞿塘峽以東大體屬鄂西地區的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系統,主要分布在巫山大溪、江東嘴;瞿塘峽以西的渝東地區屬玉溪一期文化、哨棚嘴文化、老關廟文化系統,主要分布在忠縣井溝遺址群、中壩遺址等地。

馬王場遺址是主城遠古人類最早活動的地方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查看地圖發現,重慶史前古遺址包括:更新世的龍骨坡遺址、中更新世晚期的鹽井溝古生物化石遺址、舊石器時代的高家鎮遺址、舊石器時代的煙墩堡遺址、舊石器時代的馬王場遺址、舊石器時代的玉米洞遺址、舊石器時代的興隆洞遺址、新石器時代的玉溪遺址、新石器時代的大溪遺址、新石器至漢的井溝遺址、新石器至漢的中壩遺址、新石器至商周的筆山壩遺址、新石器至宋的猴清廟遺址、新石器至宋的武陵遺址群、新石器、商周、漢、唐宋、明清的漢東城遺址。

龍骨坡遺址出圖的化石

其中,龍骨坡遺址是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就是巫山龍骨坡洞穴中發現的人類化石和石器。該洞穴位於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標高830米的山原期夷平面下,根據古地磁測定,化石的層位為距今204萬—201萬年。1996年,龍骨坡遺址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壩遺址位於重慶市於忠縣境內,這裡的文化堆積層厚達12.5米,歷經了新石器時代、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南朝、唐、宋、元、明、清,完整地展現了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位列199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也被譽為三峽庫區最具價值的古文化遺址。

在馬王場遺址出土的石器

馬王場遺址則是主城遠古人類最早的活動地方。在馬王場遺址出土的石器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1987年出土的舊石器時代手斧。它的存在證明,80萬年—100萬年前,馬王場是重慶主城遠古人類最早的活動地方,也讓重慶主城遠古人類發展的歷史得以跨越式提前。

大溪遺址

大溪遺址位於長江瞿塘峽南側,在長江中遊及其支流的沿岸也發現有同類型的文化遺存,所以考古學界將其統稱為「大溪文化」。遺址內發現有為數眾多的房址、墓葬等遺蹟,並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遺物。大溪文化與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都是新石器時期不同類型的重要文化遺存,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交流影響的因素。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薛梅 實習生 張未 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供圖

相關焦點

  • 三水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原來在這裡!
    三水區白坭鎮東南約6公裡的西江和北江交匯處,有一個曾經盛極一時而又影響久遠的三水人類文明發源地——銀洲貝丘遺址。將歷史向前倒推4000年,三水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耕耘打魚,手工制陶,甚至磨製出裝飾用的玉玦。潮水日復一日翻湧向岸邊,遙遠的煙火氣息堆積留下一個時代的烙印。銀洲貝丘遺址是迄今為止三水最早發現人類活動的地方,堪稱三水人類文明發源地。
  • 萬壽巖遺址保護:守住中華文明的遠古記憶
    這裡就是國內罕見的史前遺存——萬壽巖遺址。  它是一個窗口,讓今人在這裡洞察到我國東南沿海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軌跡;它是一座橋梁,架起了海峽兩岸古人類遷徙的線路,並實證了清晰的兩岸同源關係;它更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段時期以來,人們對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建設辯證關係的深度思考。  然而,20年前,一聲聲「轟隆隆」的採礦爆破聲,差點將這個彌足珍貴的遺址永遠掩埋。
  • 谷歌地球上發現的10個奇怪地點,史前人類文明遺址令人費解
    【ALENG 自媒體】人類在這個藍色的星球上已經生存了超過200萬年時間,從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到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期間經歷的點滴進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些早期人類的活動遺址得以保存至今,今天,藉助於谷歌地球的衛星地圖,我們會發現這些讓人讚嘆,也令人費解的史前人類文明遺址。
  • 通過哥貝克力遺址猜想史前文明,它比埃及金字塔還早八千年
    人類最早的文明是什麼文明?他是在何時創立的?現在學術界公認的是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蘇美爾人創立了人類最早的文明。畢竟文明存在過就一定會留下遺蹟,除了蘇美爾人的文明之外就是埃及人創立的古埃及文明。在現代已經掌握的考古發掘資料裡,那段時間全世界根本沒有任何有組織的文明出現,甚至那會的人類連鐵器都沒有掌握,人類整體還處在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期。哥貝克力遺址是人類發現過得最早的石陣遺址,完全改變了今天的人們對於史前人類的認知。
  • 這裡是溫州市區發現人類活動最早的地方
    東甌故地,大美藤橋藤橋:東甌故地新崛起「藤橋將藉助今年十四五規劃的謀篇之年,圍繞『東甌故地 大美藤橋』八個字做文章。我們將通過5年發展,使藤橋經濟達到稅收8億元以上,對外交通有更多便捷的通道,戍浦江更加美麗宜人,曹灣山和嶼兒山兩個遺址公園更加吸引人;使藤橋鎮成為文化標地;通過全域旅遊,吸引市民來藤橋旅遊、觀光、置業,使藤橋成為溫州大都市的後花園。」
  • 大量史前文明遺址再現世間,史前人類當真存在
    近一百多年來,隨著人類文明和認知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考古手段的日益科學化,人們發現了大量的史前文明遺址,這些遺蹟似乎想要告訴世人,地球從遠古時期
  • 江西這個地方,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址,距今已有一萬多年
    這裡被100餘位來自中國農業領域研究的專家學者認定為中國栽培水稻起源地,距今已有一萬多年的歷史。在這裡發現了距今12000——14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矽石遺存,這一考古新發現使世界水稻生產的歷史前推了4000多年,被評為「八五」期間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
  • 中國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3萬年前人類繁衍生息的聖地!
    並相繼形成了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而小編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距今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這便是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村的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這裡南距靈武市30公裡,西距銀川市19公裡,距離河東機場11公裡,北與內蒙古鄂前旗相接,佔地面積7.8平方公裡。
  • 7大水下古城遺址,蘊藏大量人類歷史信息,或能證明史前文明存在
    古希臘人曾經說過,人類世紀分為黃金、白銀、青銅和黑鐵時代。每當一個時代結束,人類就會因墮落腐朽,受到神的懲罰,然後經歷毀滅,最終得以重生。此外,地質學家們也說過,自宇宙誕生以來,生命至少經歷過五次大滅絕。然而,人類社會發展至現在,我們已經無從考證史前文明是否存在,也許只有這7大水下古城遺址,能帶給我們一點提示和線索。
  • 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嗎?原始人類時間被重新刷新記錄
    中國境內最早發現的人類擁有一個與這首詩一樣美麗的名字——巫山人。而巫山人曾經生活的巫山遺址在1985年被發現,這個發現改寫了亞洲最早人類的歷史——這項數據刷新了元謀人的歷史,大約在200萬年前,中國境內就已經有人類活動的痕跡了。
  • 陝西藍田發現東北亞最古老人類活動遺址 距今約212萬年
    發現這處舊石器遺址的朱照宇研究員表示,「這是東北亞目前發現的年代比較確切的最老的人類活動遺址」,這個發現非比尋常。  此前,朱照宇研究員將藍田公王嶺直立人頭蓋骨賦存地層年代由原來距今115萬年前推至距今約163萬年。而這一次發現的結果,將藍田地區古人類活動遺蹟的年代再次向前推進了約50萬年,從而使上陳遺址成為目前所知非洲以外最古老的古人類遺蹟點之一。這一年齡比目前公認的西亞喬治亞德馬尼西古人類與舊石器遺址年代(距今185萬年)還早27萬年。
  • 中國最早出現人類的地方
    世界上關於人類是如何來的,有著眾多的神話傳說,有西方的上帝造人說,也有中國的女媧造人說,同樣的,關於人類起源的眾多觀點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人類自然進化學說,即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最早出現人類的地方在哪裡嗎?
  • 中國最早出現人類的地方
    世界上關於人類是如何來的,有著眾多的神話傳說,有西方的上帝造人說,也有中國的女媧造人說,同樣的,關於人類起源的眾多觀點中,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人類自然進化學說,即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那麼大家知道中國最早出現人類的地方在哪裡嗎?
  • 人類最早的畫作與史前人類的洞穴壁畫
    顏料盤和畫作相互印證,似乎讓人們確信這裡曾經有過人類早期的藝術創作活動。一些洞穴壁畫的年代經過研究不斷前推,使得人們對人類自身藝術能力發展的前點究竟在何處以及何為史前洞穴壁畫之濫觴產生了越來越大的興趣。  由於自然災害,殘留至今的洞穴藝術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這很小的一部分往往得益於該地區的自然環境,加上許多洞穴在地殼運動中崩塌,不受自然的侵害和人為的破壞,得以保持洞穴繪畫線條的清晰和顏色的鮮豔。
  • 浙江餘姚發現史前貝丘遺址,早於河姆渡文化1000年
    30日上午,浙江省餘姚市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正式發布。井頭山遺址是浙江境內首次發現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地區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處史前貝丘遺址。
  • 重慶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 國人祖先源於三峽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黃萬波/供圖  晨報訊(記者王大鵬)我國科學家在重慶市巫山縣龍骨坡發現的一顆牙齒化石經過年代測定,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由此將我國人類起源的時間往前推進了100萬年!
  • 英國專家: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訪英國知名考古學家倫福儒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金晶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我心中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英國知名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81歲的倫福儒是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劍橋大學退休教授,是全球知名的考古學泰鬥。他說,位於中國浙江的良渚古城遺址是研究中國乃至人類早期文明的重要遺址,「非常值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外星人入侵地球與史前人類爆發核戰爭
    原標題:外星人入侵地球與史前人類爆發核戰爭   在地球誕生至今的46億年的演化過程中,地球上的生物經歷了5次大滅絕,生生死死,周而復始。  有科學家推斷,地球上曾出現過多次高級文明社會,但不幸的是這些文明都毀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