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初為人母,我們把幾乎所有的經歷都放在了讓孩子能夠「生存下去」。
小傢伙開始翻身了,開始時刻擔心他會從高處摔下去;
轉眼會走路了,時刻擔心他會觸摸危險物品,讓自己陷入險境;
進入terrible two,每天都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將葡萄乾等物品從鼻孔裡挖出;
……
我們最高的期望似乎就是「他平平安安就好」,這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生存式教育」,而教育的最高境界其實是「發展式教育」。
把孩子培養成具有無限發展能力的人,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關心他人、富有同情心、成績優秀等等。
想跳出只想讓自己跳出不要尖叫失態、不讓孩子討厭自己的「生存式發展」怪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的大腦結構,然後對其加以整合,這樣,很多讓你們頭疼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認識自己的大腦
我們都知道,大腦就像是咱們的總指揮官,我們說話、活動、各種小情緒等等,其實都是大腦在「作祟」。
大家都知道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呢,喜歡邏輯,渴望秩序,控制著語言、數字、分析等;而右腦呢,不關心細枝末節和秩序,只關心整體的場景,像「直覺」、「發自內心的感覺」就來源於右腦。
對於3歲以前的孩子,右腦佔據主導地位,因為,他們還沒法用邏輯和語言正確表達自己,直到他們開始問「為什麼」時,說明左腦開始發育啦!
其實呢,除了左、右腦,大腦還分為上下兩層,這時候可以把大腦想像成一座兩層的小樓。
下層包括腦幹和邊緣區域,它來負責基本的功能(比如呼吸、眨眼)、與生俱來的反應和衝動(比如大豆和躲避)和強烈的情感(比如憤怒和恐懼)。
上層是大腦皮層及其各個部分構成,它的工作可比下層大腦高級的多,思考、想像和規劃都是由上層大腦負責的。
對了,我們希望孩子有的很多品質,比如明智的決策、對身體和情緒的控制、共情等等,都是由上次大腦控制的。
好了,知道大腦的構成了, 想要實施「發展式教育」,我們就得學會整合。
整合左右腦,改善孩子情緒
現在有不少右腦開發的課程,其實是不合理的,左右腦各司其職,只有協同發展,孩子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只開發一個就相當於偏科、瘸腿,是不合理的。
尤其是右腦主要負責情緒,如果孩子被右腦接管,那就完全淹沒在自己的想像和身體感覺中,情感泛濫;而只用左腦,就沒有個人體驗和感受,也就是情感荒蕪。
這兩種都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們就得引導孩子整合大腦。
當媽的最抓狂的時刻就是孩子情緒失控,不講道理了,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小傢伙是完全受右腦控制,才會說出「我不喜歡媽媽」、「我討厭媽媽」這樣的話來。
所以,下次孩子再失控的時候,我們首先告訴自己,這不是孩子的錯,這是因為,他們現在是右腦偏好者,沒辦法理性思考,我們必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想辦法怎麼對孩子進行引導。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試著用自己的右腦和孩子的右腦進行溝通,通過我們的面部表情和姿態,讓孩子知道,自己真的能夠體會到他的情緒。
比如孩子鬧情緒了,我們可以說: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受,對不對,你知道的,媽媽永遠都不會忽略你的,媽媽愛你。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和愛。
這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共情,也是遊戲力所說的建立聯結,這樣才能夠走進孩子的心,體會他真實的感受。
千萬別試著用自己的左腦來和孩子講道理,那樣只會讓自己也陷入崩潰。孩子用右腦時,我們也需要用右腦和孩子進行溝通,建立聯結。
等孩子穩定下來後,我們再慢慢地引入左腦,比如,能告訴媽媽你為什麼不高興嗎?是因為我忽略你了嗎?如果是這樣,媽媽向你道歉,現在我們一起來為這個問題做個補救措施,好嗎?讓孩子用左腦來思考解決辦法。
米粒媽需要提醒大家,咱們千萬別認為孩子還沒有邏輯思維,就一味的縱容或輕易讓他突破你的底線,不能因為左腦還不起作用,就把尊重和規範置之度外。
比如孩子惡意搞破壞,傷害他人、亂摔東西,我們就需要及時制止,把孩子拉到一邊,然後進行共情和建立聯結,之後等孩子平靜下來後,開始討論行為及其後果。
另外,引導孩子複述故事也是非常好的方法,如果是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需要媽媽代為敘述,媽媽用語言和秩序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就是調動和開發孩子左腦的過程,比如孩子摔倒了,我們需要向孩子描述:寶寶受傷了,為什麼呢?因為,你摔倒了,碰到了地上,所以受傷了。
通過故事敘述,孩子慢慢會找到自己傷心、憤怒的原因,然後慢慢回歸理性,調動左腦,這樣問題慢慢就會得到解決。
教會孩子自我控制整合上下腦
我們需要清楚一個問題,對於下層大腦,孩子一出生就已經發育完全了,但是,上層大腦要二十幾歲才能發育成熟。尤其是,孩子在幾歲時,上層大腦還處在大規模施工階段。
如果3歲的孩子發現冰箱裡沒有橘色的冰棍而大發脾氣,他的下層大腦就會開始行動,使他無法心平氣和,大量能量衝到下層大腦,只給上層大腦一點點能量。所以,你無論和他怎麼解釋,他都聽不進去。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通過轉移注意力、安慰等方法讓孩子冷靜下來,爭取讓上層大腦再次發揮作用。
這個是下層大腦發脾氣的例子,其實,上層大腦也會發脾氣,比如孩子想讓你給買個玩具,你沒答應,他會發火,但當滿足後,就立馬陰轉晴,也就是孩子有預謀的發脾氣,其實用的就是上層大腦。
對於孩子用上層大腦發脾氣,我們需要堅定自己的立場,明確告知什麼行為恰當,什麼行為不恰當。
比如買東西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冷靜地解釋:我知道你非常喜歡這個玩具,但是,你有很多類似的了,而且你的這種做法,媽媽非常不喜歡,我希望你能夠及時停止,否則你既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我們後面的活動也都會取消,因為我覺得你沒辦法控制自己。
對於上層大腦,我們需要不斷地進行鍛鍊,對於很小的孩子,我們可以試著讓他們自己做決策,比如:你今天想穿什麼衣服,是裙子,還是短褲?你喜歡小熊,還是獨角獸……
看,了解了孩子的大腦結構,是不是孩子身上的很多問題都找到原因了,每個孩子都會有這麼個階段,因為,他們的大腦發育需要一個過程。
想要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我們需要做的是學會整合孩子的大腦,親愛的們,今兒這篇文章其實是分享給你們的,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找到了根源,才能夠想出好的解決辦法,對麼?
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我們要理解,因為這是他們的右腦在作祟,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孩子安靜下來,然後慢慢地和孩子講道理,想辦法調動他的左腦。
但是對於有意識的發脾氣,也就是上層大腦在作祟,我們需要做的是堅定立場,明確規則,想辦法讓孩子冷靜下來,然後說明情況,絕對不能打破底線。
對了,別忘了不斷鍛鍊孩子的左腦,比如讓孩子自己做決策,多引導孩子去思考。
米粒媽文中的觀點其實是看了《全腦教養法》,覺得真是太好了,不僅找到了孩子無理取鬧的原因,還找到了解決方法,推薦你們看看。
作者簡介:@米粒媽愛分享(點擊關注哦),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0-3歲寶貝的科學養育、英文和數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3-10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