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華僑報網3月4日文章 原題:日中應通過尋找利益交匯點改善關係
人生,時常會有不幸。對於有些人來講,不幸是人生的轉折點,並成為其人生的立志點之一。應該說,日本安倍政權59歲的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屬於這樣的人。
說起來是50年前的事情了。那年,下村博文剛剛9歲,他的父親因為交通事故去世,家裡留下9歲、5歲、1歲三個男孩和寡母一起艱難度日。在那段歲月裡,下村博文曾和兩個弟弟分吃一個雞蛋,家中因為貧困而沒有一冊書,但他卻把小學圖書館內藏書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000多冊書都讀了。在下村博文升入高中那年,日本政府設立了「交通孤兒育英會」,為因交通事故而成為孤兒的孩子們提供獎學金。下村博文有幸成為第一期獎學生,並憑此完成高中學業,考入日本私立「雙雄」之一的早稻田大學。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夠讀書」,成為下村博文的人生理想之一。在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老師對酷愛讀書的他說,「小博啊,你將來可能當上文部大臣的。」他幼小的腦海裡面也從此有了這個念頭。誰料,夢想成真,2012年12月,下村博文出任第二次安倍晉三政權的文部科學大臣。
2010年9月3日,記者曾經在日本眾議院議員會館採訪過時任日本自民黨政務調查會副會長的下村博文。2013年2月27日上午,記者走入日本文部科學省大臣辦公室,再次採訪了下村博文。
讓記者出乎意料的是,當記者準備就日本當前學校裡面的「愛國心教育」等問題採訪下村博文時,他微笑著說:「對於這些問題,我的確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今天我們最好不談這些問題,避免產生誤會。現在,我作為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接受採訪,我希望今天的談話內容能夠對當前的日中關係有所貢獻。」
日本援助留學生費用三分之一給了中國人
這樣,我們的話題首先從留學生問題談起。下村博文介紹說,在福田康夫內閣期間,我們曾制定出一個到2020年接收並送出「30萬人留學生計劃」。這個計劃自推出到現在已經過去大約5年,到日本留學的外國人總數約在12萬人左右,到國外留學的日本人總數大概是在7萬人左右。再過7年就是2020年了,按照現在這個趨勢發展下去,2020年很難達到「30萬人留學生計劃」目標的。我個人認為,造成留學人數停滯不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年輕人普遍存在的宅男、宅女傾向;一個是家庭經濟問題。現在,安倍內閣把執政重心放在重建日本經濟上。日本文部科學省也會同政府共同努力,爭取在2020年讓在日本的外國人留學生和前往海外的日本人留學生的人數達到30萬人。
下村博文用數據告訴記者,2012年,日本政府對大約1萬3000名中國留學生進行了經濟支援,支援總額約在104億日元左右。這些支援包括大學生和碩士、博士研究生在內的中國公費留學生1735人,支援總額約在30億日元左右;支援品學兼優但經濟困難的中國私費留學生9149人,發放「文部科學省外國人留學生學習獎勵費」約58億日元;根據留學交流支援制度,支援中國人大學生、碩士、博士研究生1666人,支援總額為16億日元左右。他還說,日本一年間對外國留學生提供經濟支援的預算總額為300億日元,在剛剛結束的2012年,這300億日元中有三分之一提供給了中國留學生。
作為上個世紀80年代來到日本的「老留學生」,記者十分關心近年來中國留學生到日本的變化。下村博文告訴記者,2002年,在日中國留學生總數為5萬7935人,到了2012年,在日中國留學生總數增至8萬6324人。10年間增多了2萬8389人。
下村博文話鋒一轉,這樣介紹說:2000年,赴華留學的日本人總數為1萬3806人,到了 2010年,其總數增至1萬6808人。10年間增多了3002人。相比之下,2000年,赴美留學的日本人總數為4萬6497人,到2010年總數降至2萬1290人。10年間減少了2萬5207人。也就是說,近年來,日本人選擇去中國留學的比選擇去美國留學的增多了。儘管在總數上還是赴美留學的多一些,但我相信不久以後,到中國留學和到美國留學這兩組數字就要互換了。對於日本來說,美國固然是很重要的國家,但現在中國的存在感已經超越美國。
下村博文強調說,在我看來,一個人要是只生活在自己的國家,對於外國的認識和了解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夠全面、不夠正確的地方。從這層意義上說,日中兩國留學生的交流有助於兩國增進相互理解與相互信賴。今後,日本政府還會繼續努力,創造出一個日本人喜歡去中國留學、中國人喜歡來日本留學的良好環境和氛圍,這對發展日中兩國關係來說非常重要。
日本願意協助中國治理環境汙染
談到中國近來嚴重的城市環境汙染問題,下村博文指出,現在,日本願意協助中國一起治理城市環境汙染。他說,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濟高速成長時期,日本很多城市出現了嚴重的大氣汙染現象。東京都也曾是汙染比較嚴重的城市之一。經過多年持續不懈的治理,現在東京都的天空經常蔚藍如洗,一年當中幾乎每天都能眺望到富士山。在治理環境汙染方面,日本可以說是一個技術先進國。日中兩國是近鄰,日本真誠希望協助中國治理大氣汙染,徹底解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環境問題。
日本曾經遭受汙染最嚴重的三重縣四日市,過去曾有「四日市病」——哮喘病,現在有一個公益財團法人——「國際環境技術轉移中心(ICETT)」,那裡也是日本環保關聯產業的核心所在。這個中心目前正在積極推動日本環保企業進入中國,向中國介紹日本優秀的環保技術。日本可以同時也有能力針對中國的環保問題提供各種各樣的技術幫助,這也有助於日中兩國的企業、民間交流進一步發展,增強兩國的經濟合作。
下村博文還說,眼下,日中兩國因為尖閣問題(中國稱釣魚島問題——記者注)等出現了很多令人擔心的跡象。但是,此時此刻如果兩國在環境治理方面能夠齊心協力互幫互助的話,肯定會有助於改善兩國關係。我看到東京都知事豬瀨直樹已經公開表示,願意提供東京都所擁有的技術和經驗,幫助北京改善大氣環境。日本政府、特別是日本文部科學省也願意提供這種幫助。
希望中國支持日本申奧
當文部科學省報導專門官宮川勉先生給記者遞上名片、背後寫著「還有五分鐘」的時候,下村博文對記者說:最後,我還要說一件事情,中國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得非常成功,日本國會也曾組成超黨派議員聯盟支持北京奧運會。現在,東京也正在申請舉辦2020年奧運會,同樣希望獲得中國的支持。
下村博文表示,1964年,日本曾成功舉辦東京奧運會。當時,日本正處於經濟高速成長期,東京奧運會的舉辦為日本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契機,也是日本戰後復興的標誌之一。現在,東京第二次申奧,目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希望全世界看到日本 「3·11大地震」後的復興,以此感謝各國在震後給予日本的各種各樣的援助。另一個是向世界展示東京是一個人類與環境和諧共存的先進都市。我衷心希望中國能支持東京申辦奧運會。
採訪結束時,記者請下村博文題字留念。他略思片刻,坐回到大臣辦公桌前,揮筆寫下「有意志就必有道路」,這與中國的「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意思大致相同。
如今,中日關係遭受挫折,處於困境,也有人說中日兩國之間已經失去了相互需求。但是,下村博文作為日本安倍政權的閣僚,明確說出日本繼續歡迎中國留學生、日本願意幫助中國治理環境汙染、日本希望中國支持東京申奧,推助中日關係利益共同點的交匯,這是十分難得的,同樣也是一種「意志」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