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秦昭王回到自己寢殿裡,感覺抑鬱症嚴重了,長平之戰前,覺得打敗了趙國就不抑鬱了,打敗了以後,發現自己更抑鬱了。#升級你的旅行體驗#
他在位42年,一大半時間是宣太后說了算,宣太后在時,秦昭王總想有一天自己當家作主人,現在當家作主人了,他突然很想問問宣太后,現在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啊。
宣太后,年輕時又名羋八子,是《史記》用了很多筆墨去描繪,但司馬老頭卻想用164字繞過的女人。
我覺得宣太后是繞不過去的,所以我要根據《史記》和《戰國策》把她的故事補上。
她,就是前幾年很火的電視劇「羋月傳」裡的女主角原型,但宣太后姓「羋」沒錯,是不是叫「羋月」就沒人知道了。
宣太后這個尊稱,雖然很浪,但絕非靠「浪」得虛名的,秦國的天下,大半是這個女人真刀真槍地「打」下來的。
有的人天生自帶主角光環,比方秦昭王,本來秦王的位置怎樣也輪不上他,秦惠文王死後,秦昭王的異母大哥秦武王已經以嫡長子身份名正言順地上位了,命運的弔詭在於,秦武王竟然創造了千古帝王史上最荒謬的死法。
你說好好地開會打仗治天下不好嗎?
幹嘛要去好勇鬥狠舉個鼎,這下可好,一舉,鼎沒起,人倒了。秦國皇室馬上亂了。
皇后有兩個兒子,羋八子有三個兒子,已有五兄弟爭王位,趙國知道後把秦國放在燕國的人質公子稷送回去,變成了六個人爭。
趙武靈王一代戰神,他讓燕國把公子稷送回來就是計劃將來要利用這份人情。
爭王位,向來血腥。
秦國最強的是什麼?軍隊!
軍隊裡最強的是什麼?將軍!
羋八子當王妃的時候,就很有先見之明地將自己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捧上了將軍之位。這個魏冉也很爭氣,特別能打,在加上姐姐的人脈,很快在秦國軍隊掌握實權。
秦武王一死,公子稷被送回國。
實話說,羋八子其實更疼愛另外兩個兒子,但現在繼承王位的事情最緊迫,公子稷剛好是長子身上還帶著趙國的人情,橫豎都是自己骨肉,捧上位再說吧,於是主角光環亮了。
秦武王喪期沒過,公子稷就被捧上了王位,等秦國那幫老頑固反應過來,羋八子已經以宣太后的身份火速處死惠文王后和她的兩個兒子公子壯、公子雍,把秦武王后趕到魏國。
不到幾天,惠文王后那一支已經完全被斬草除根,這個效率可謂十分高啊。
宣太后管軍隊、管外交、管經濟,手段都不弱。她還很會說話,但不是「羋月傳」70集的那一段:
「將士們,我承諾你們,從今以後,你們所付出的一切血汗都能夠得到回報,任何人觸犯秦法都將受到懲處,秦國的一切將是屬於你們和你們兒女的……」吧啦吧啦吧啦。
而是讓司馬老頭想起來心驚,直接刪除的一段外交史上的「千古絕唱」:
楚圍雍氏五月。韓令使者求救於秦,冠蓋相望也,秦師不下殽。韓又令尚靳使秦,謂秦王曰:「韓之於秦也,居為隱蔽,出為雁行。今韓已病矣,秦師不下殽。臣聞之,唇揭者其齒寒,願大王之熟計之。」宣太后曰:「使者來者眾矣,獨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太后謂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盡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韓,兵不眾,糧不多,則不足以救韓。夫救韓之危,日費千金,獨不可使妾少有利焉。(《戰國策.韓策》)
譯文如下
公元前299年,楚軍包圍韓國雍氏五個月。眼看著快不行了,韓國使者一批又一批地去向秦國求救,秦軍出軍了,但囤在殽山上看熱鬧,又不說幫,又不說不幫。韓國急死了,讓使者尚靳去向宣太后求救。
尚靳參見宣太后,然後開始演講:
韓國對秦國來說,和平時期,是一堵堅實的屏障,把秦國保護住;戰爭時期呢,韓國可以作秦國的先鋒隊。
現在韓國出事了,秦軍光看熱鬧不幫忙,要知道,韓國和秦國是唇齒之間的親密關係,唇寒則齒亡啊太后。
宣太后打個呵欠,擺擺手:
真抱歉啊,我就是個婦道人家沒什麼文化不懂唇啊齒啊的大道理。
不過想跟你分享一件往事,以前我和秦惠文王睡覺的時候,他很喜歡把一隻大腿擱我身上,我覺得又重又累。但當他整個人壓在我身上時,我卻一點也不覺得重,因為他讓我好爽好舒服啊。
同樣的道理,我們秦國現在軍隊不多,糧食也不多,如果還要救你們,我們每天都要花很多錢,感覺會很沉重啊。要麼,你們也要讓妾身爽一爽才行的呀。(韓國要給秦國割地送錢啊)。
尚靳覺得又羞愧又丟臉,心裡罵了句「賤人」!直接拂袖而去了。
以下是關於宣太后的另一段被司馬老頭刪除的正史:
「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 (《史記.匈奴列傳》)
戰國僅僅兩百多年,已經出現了六次幾國合力攻秦,秦國應付東邊、南邊的事就已經很煩,偏偏秦國的北方有個義渠國,最喜歡在秦國很煩的時候來添亂。
風平浪靜的時候,他們低調溫順,逢年過節進貢問候表現得很積極。外面有合縱攻秦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作妖,攻幾次就作幾次妖,偏偏義渠離鹹陽近,兩天的路程。他們就像齊國一樣趁著人家外面打仗爬牆當老王。
有一位義渠王,遇上了秦國王死子幼孤兒寡母,蘇秦六國封相合縱出兵要蕩平這個「虎狼之國」的好時機。
秦國裡面亂外面依然很強勢,有國舅魏冉、羋戎。再有國舅新提拔起來的幹將白起。雙方在東面對峙了很久。
義渠王偷偷從北方跑去鹹陽爬牆,沒想到,這一回牆內竟有人接應,還是個性感風騷、浪漫多情的少婦。義渠王的心就亂了,亂了就找不到方向了,生了兩個兒子就幻想著要當秦王了,沒想到睡了十幾年的宣太后忒狠了,這頭答應幫他當秦王那頭就騙他進甘泉宮把他給殺了。兩個混血兒子也不知所蹤成歷史懸案了,據說被斬草除根了。在耳邊嗡嗡嗡煩了秦國幾百年N代秦王都沒滅掉的義渠國竟被宣太后色相加大棒徹底捶死了。
《戰國策》有段秩事,補全了宣太后的餘生:宣太后被兒子秦昭王婉轉地勸退後,也就驢下坡回後宮養老了,當然,她精力旺盛註定了是不甘寂寞的,秦昭王默許自己的母親找了個男寵魏醜夫,魏醜夫不醜,還非常帥,據說很像宣太后的初戀情人。
宣太后年紀漸老,開始考慮自己的身後事,浪漫的她想到死後的空虛寂寞冷,就有點害怕,想讓魏醜夫殉葬,魏醜夫怕得要死,花錢賄賂大臣庸芮幫忙說情。
某天,宣太后和庸芮聊天,談到了觸及靈魂深處的話題:
庸芮啊,你說,你說這人死後有沒有知覺啊,我有點害怕啊。
太后啊,如果沒知覺,自然也不需要害怕,如果有知覺,這死後,不是有先王陪著您嗎?
哈哈哈,你說得太對了。
第二天,宣太后就取消了要魏醜夫殉葬的命令。
筆者亂點:
我們看電視劇裡「羋月」,清純、痴情、正義凜然的白蓮花一朵。
太史公司馬遷筆下的「羋八子」,性感、會撩、浪漫多情的花蝴蝶一隻。
我讀到的「宣太后」,果敢、決斷、天生政治家一名。
宣太后的政治手腕,六個字——臉皮厚,效率高!
應時而動,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糾結,不比較、不猶豫、不後悔。
不講禮節,想要什麼就要什麼,又騷、又野、又強悍。
秦昭王時期的大部分政績,要麼是宣太后主持的工作,要麼是宣太后奠定的基礎。宣太后在亂世中撐起強秦,會扶植親信,有識人慧眼,還果敢決斷,大胸中還懷有大局意識。工作和愛情生活兩邊兼顧得非常好,
更可愛的是,在出現矛盾時,她特別地「拎得清」。
中國自古以來,想主政、能主政的女子也有幾個,但「拎得清」的不多。
「拎得清」之一,知人善用,目標明確。捧兩個弟弟上位,一手掌軍權;捧秦昭王上位,一手緊握政權;睡了義渠王,為國家發展贏得了平靜安穩的大後方。
「拎得清」之二,可柔雨細風,可血雨腥風。義渠王陪了她十幾年,沒功勞也有苦勞,也苦勞也有疲勞。但被她利用完了,說捶死就捶死。連個後都不給義渠留,即使是自己親生的。
「拎得清」之三,進退得宜,不戀權位。中國歷史上母子爭權的故事很多,因此導致國家由盛轉衰的不少。宣太后主政幾十年,建立了堅實的政治集團;當中有穰侯(魏冉,宣太后異父弟。)、華陽君(羋戎,宣太后同父同母弟)、涇陽君(嬴芾,秦昭王同父同母弟)、高陵君(嬴悝,秦昭王同父同母弟)。還有一個別人都知道卻不敢提的武安君(白起,魏冉好友)
這五個人能撐起秦國大半邊的天下,兩位是秦王的舅舅,兩位是秦王的親弟弟,還有一位是聲明赫赫的「殺神」。然而在範雎向秦昭王進諫了幾年後,太后就已經主動隱退不問政事只玩帥哥,另四個全部被逐關外從此安分留在自己的封地上。
不見血就收回王權,真有那麼容易嗎?
前有趙武靈王被兒子活活餓死,後有竇太后與漢武帝爭王權人仰馬翻,再後來有玄武門之變兄弟相殘,離我們最近的還有慈禧太后毒死親孫。
然而有資本有實力有色相有人脈的宣太后帶頭放權了。估計還替秦王把有軍權有親信有野心的舅舅和弟弟們勸走了。
宣太后明白,和外國打仗,都是皮外傷,但是內訌,傷的是國家元氣。
秦國先祖辛苦幾百年打來的江山,自己出賣色相、犧牲血親換來的強國,怎忍成於斯,毀於斯。
畢竟,權力一時,功業千秋。這一點,她拎得清。
就像她原本想讓魏醜夫為自己殉葬,但還記得黃泉裡有兩個男人在等著找她算帳啊。
算了,別整得自己太煩了,這一點,她也拎得清。
想用164字繞過我們又騷又可愛的宣太后,司馬老頭真可惡!
圖源:電視劇照
作者簡介
曉墨(曉墨軒主人):原名李蔚菲,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生於1979年,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獲行政管理和漢語言文學雙學位。熱愛寫作,2005年北京出版社《生於1979》作者,曾在《廣州日報》發表短文《成名背後》和《遊園驚夢》;在網站「榕樹下」發表短篇小說《雨中的蕭邦》和《紅薯》。
【匯客廰文旅】一個「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遊社群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