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嘉MD對決任天堂SFC:哪家的迪士尼遊戲最強?

2020-12-05 騰訊網

編者按:1993 年發售的《阿拉丁》和 1994 年發售的《獅子王》將於 10 月 29 日在 PS4/XOne/NS/PC 平臺推出高清復刻版。IGN 編輯為我們回顧了 16 位時代迪士尼遊戲在 MD 和 SFC 兩大平臺的表現,並講述了當時「一個名字兩個遊戲」的神奇現象。

原標題:MD 對決 SFC:哪家的迪士尼遊戲最強

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IGN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轉載請徵得同意。

遊戲玩家按平臺劃陣營互相攻訐,或是學校小孩吹噓自己的舅舅在某個遊戲機開發公司工作的歷史,迄今已有數十年。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一個起源:SFC 和 MD 的大戰(歐美區 SFC 叫 SNES,MD 叫 Sega Genesis)。

是的,平臺之爭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今天的索尼與微軟的粉絲似乎相對平和一些,但回到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世嘉的刺蝟(索尼克)與任天堂的水管工(馬裡奧),打的可是你死我活的戰爭,因此粉絲之間的爭鬥,也尤其激烈。

迪士尼在這周三決定為這場早已平息的戰火澆上些汽油,他們宣布將於 2019 年秋天推出旗下經典平臺跳躍遊戲《獅子王》和《阿拉丁》的復刻作品。

如果你是一個在 90 年代玩遊戲長大的孩子,你一定會記得關於「哪個平臺的《阿拉丁》更好?」的無休無盡的討論(雖然這次的復刻沒有 SFC 版)。這幾乎是時代的象徵,因為那時的任天堂和世嘉都不會輕易讓自己的遊戲一模一樣地出現在對手的平臺。

相反,經常有兩個不同的遊戲頂著同樣的名字,分別在兩家平臺出現。兩個不同的《阿拉丁》對決,非要爭出誰才是真正的「阿拉丁」。這有點像《精靈寶可夢 紅·綠》,假設兩個版本互相敵對的話。

為了慶祝這場短暫回歸的主機大戰,我們回顧了 MD 和 SFC 平臺上有所不同的迪士尼遊戲,以及其他存在類似情況的遊戲。

《阿拉丁》

在我看來,《阿拉丁》是 SFC 與 MD 主機大戰中最奇怪的作品。其他作品在不同平臺只是略微改動圖像和操作手感,迪士尼則做出了兩款完全不同的《阿拉丁》。MD 平臺的《阿拉丁》發售於 1992 年,由 Virgin 開發。SFC 的《阿拉丁》則在其一年後發售,由 Capcom 製作。MD 版更加偏向動作遊戲 —— 阿拉丁揮舞著短彎刀。而Capcom 則讓阿里王子變成了帥氣版的馬力歐,讓他在平臺間騰挪跳躍。

或許兩款遊戲最大的爭議在於它們各自對飛毯逃跑關卡的詮釋:SFC 版這一關很難,但 MD 版簡直就是變態,幾乎可以和《忍者蛙》惡名昭彰的渦輪隧道關(Turbo Tunnel)相媲美了。時到今日,我還是能清晰回想起阿拉丁無數次被巖漿吞沒帶給我幼小心靈的創傷。

《獅子王》

與《阿拉丁》不同,《獅子王》在兩個平臺上就幾乎一樣了,這一意味著你在「等我來當王(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關卡中死亡的概率不因平臺而異。具體哪一個版本更好要取決於你買的是哪款主機了。但很多玩家表示 MD 版的音樂更加動聽。

《瘋狂米老鼠》

《瘋狂米老鼠》在當時確實引起了一陣瘋狂。它對動畫出色的還原完全震撼了當時還年幼的我 —— 特別是「汽船威利號」關卡。迪士尼可以說做出了 16 位時代最佳的動畫效果(MD 與 SFC 都是 16位主機)。MD 版比 SFC 版內容更多(過場動畫以及額外關卡),但如果你現在還沒有玩過《瘋狂米老鼠》的話,不用管平臺了,直接找來玩吧!

《史酷比》

史酷比一直以來都是做偵探的,不是嗎?因此 Sunsoft 在製作 MD 版的《史酷比》時就把它做成了標準的「點擊 —— 調查」式的冒險解密遊戲。但 Argonaut 顯然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他們把 SFC 版的《史酷比》做成了一個有道具系統的平臺跳躍遊戲

《蚯蚓吉姆》

或許是遊戲幽默諷刺的風格,還是怪異的人物形象,還是主角脫線的習性,使得《蚯蚓吉姆》更像一款 MD 的而非 SFC 的遊戲。但實際上兩個平臺的遊戲沒有什麼差別。不過世嘉 CD(Mega-CD,MD 的擴充套件,以光碟為遊戲存儲介質)版的《蚯蚓吉姆》確實有額外關卡和更好的動畫。

《殭屍鄰居》

LucasArts 在上世紀 90 年代初期人見人愛。雖然雪藏了《星球大戰》,但喬治.盧卡斯放手讓他麾下的遊戲製作者把各種狂野的想法變成了現實。《殭屍鄰居》就是這些狂野之作的其中之一,這是一個跑動射擊(run 'n gun)遊戲,兩個朋友攜手,想法設法打敗恐怖電影裡的反派組成的軍團。SFC 版這次有明顯的優勢,無論是聲音還是色彩,還是一些細節,都好過 MD 版。

《三隻笨鼠》

這款遊戲也很奇怪。兩個平臺的《三隻笨鼠》都是 Konami 開發的,但結果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遊戲。SFC 版繼承了《雙截龍》的基因,只是人物、音樂、場景不一樣罷了。而 MD 版則更像平臺跳躍遊戲。你怎麼了,Konami?難道直接做一個遊戲不是更簡單嗎?

《街頭霸王 2 加強版》

這款史上最佳的格鬥遊戲之一當時也在 SFC 和 MD 上火到爆炸。就畫面而言 SFC 略勝,但老手們都更喜歡 MD 版,原因很簡單,MD 手柄有六個功能按鍵(不算肩鍵,SFC 有四個)。

《NHL 冰上曲棍球 94》

很多人甚至都不把《NHL冰上曲棍球 94》當作 SFC 遊戲。這款史上最佳的冰上曲棍球遊戲擁有不小的粉絲群體,他們都認為 MD 版的聲音和操作比 SFC 版好。鑑於他們是狂熱的冰上曲棍球粉絲,還是可以相信的。

《真人快打》

技術上而言,SFC 版的《真人快打》比 MD 版有更多的幀數與動畫。但在 1992 年,玩家要玩這款爭議巨大的遊戲,幀數與動畫都不重要,MD 版肯定是最佳選擇。因為只要輸入血液秘籍(blood code),你就能把被和諧為汗水的血液改回來。這樣你就能把雷電打得滿臉是血(而不是滿臉是汗)了。

《伊蘇 Ⅲ :來自伊蘇的冒險者》

如果你想看看 16 位時代的畫面降級是怎樣的,SFC 版的《伊蘇 III》可以滿足你。在 MD 上你能看見史上最佳冒險遊戲系列之一(指《伊蘇》)應有的充滿活力、引人入勝的幻想世界。而在 SFC 上,畫面顏色變淡,色塊也變得不清晰,過場動畫更是直接消失了。

《旋風狗泰茲》

在 MD 上,《旋風狗泰茲》是款還算過得去的平臺跳躍遊戲 —— 和商店裡其他的改編遊戲差不多。但 SFC 上的《旋風狗泰茲》就很奇怪(也很爛)了。使用 SFC 的 Mode 7 技術,製作組將它做成了一款偽 3D 的競速遊戲。遊戲玩法就是泰茲在無盡的瀝青路上奔跑,並躲避路過的人物和水坑。想法當然很好,但確實不好玩。

《侏羅紀公園》

和《阿拉丁》一樣,《侏羅紀公園》也是分別出在兩個平臺的兩個完全不同的遊戲。我小時候玩的是 SFC 版,現在回想起來更像一部怪異的實驗性作品。玩家在《塞爾達傳說》式的大地圖上探險,而當你要探索地下墓穴或者恐龍地城時,遊戲就會變成第一人稱。

MD 版則是 2D 的動作平臺跳躍遊戲,有點原始版《神秘海域》的感覺。但 MD 版勝出的最大原因是玩家可以扮演迅猛龍進行遊戲。孩子們的物理定律就是:比起長大成為科學家,更想長大成為恐龍。

《落日騎士》

作為最佳的街機遊戲之一,《落日騎士》的 SFC 版也相當優秀。你在 SFC 上體驗到的內容和街機上一樣完整,當然,畫質肯定稍有犧牲。但 MD 版就有很大問題,只有街機版一半的內容,附加關也被取消了,並且原來的四個可選角色也變成了兩個。

不過,MD 有一個完全原創關卡,遊戲角色也會因為碰到火被燒死。因為 90 年代初期嚴苛的家庭友好政策,你在 SFC 上肯定看不到這種景象。

《蝙蝠俠和羅賓的冒險》

憑藉經典的動畫劇集,這位鬥篷遊俠(指蝙蝠俠)在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可是超級巨星,因此 Konami 為其在 SFC 上製作了一款遊戲。與此同時,Clockwork Tortoise 工作室也嘗試著將哥譚的世界帶到 MD 上。

結果非常神奇地同步了,雖然兩部作品色彩風格、關卡、動畫乃至故事線都不同,但玩法卻十分相似。SFC 版是清版動作(beat-em-up)遊戲,MD 版則是清版射擊(shoot-em-up)遊戲。但玩家們對 MD 版的記憶更加美好,特別是遊戲絕佳的哥特電子風格的配樂。

《機械戰警對魔鬼終結者》

與《蝙蝠俠和羅賓的冒險》相同,《機械戰警對魔鬼終結者》也是兩個不同的遊戲。這款遊戲奇怪的地方在於並沒有《機械戰警對魔鬼終結者》的電影,實際上在此之前「機械戰警和終結者誰能戰勝誰」這種問題只在宅男們的夜間談話中出現過。

但即使沒有電影,《機械戰警對魔鬼終結者》也成為了一部經典之作,實際上,是兩部經典之作。這兩款遊戲都是跑動射擊(run-and-gun)遊戲,評論家們更加喜歡 MD 版,畢竟世嘉憑著這款遊戲在 1993 年拿到了《電子遊戲月刊(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頒發的「年度最血腥遊戲」獎項。

《閃電出擊 3》

更少見的,是一款遊戲以兩個名字分別發布於兩個平臺,《閃電出擊 3》就是其中之一。在 MD 平臺它叫《閃電出擊 3(Thunder Force III)》,而在 SFC 平臺它叫《閃電靈魂(Thunder Spirits)》,對於粉絲而言,MD 版才是正統。因為 SFC 版遊戲速度有拖慢,而對於彈幕射擊遊戲這是致命的,MD 更強勁的 CPU 顯然立了功。

《暗影行動》

誰也沒有想到,90 年代竟然是桌面 RPG 遊戲電子化的的黃金時代。SFC 版的《暗影行動》或許最出名,遊戲以無透視三維的視角加上光標操作,很好地移植了最初以紙筆為介質的遊戲系統。

但別以為 MD 版就不行。MD 版是俯視角的動作 RPG,但也讓玩家真實地經歷了賽博空間的冒險,玩家實際上扮演的是操作角色的第三個人,這就相當於在遊戲裡玩遊戲了。在 16 位時代就有這樣的奇思,真是不可思議。

在 SFC 和 MD 大戰中,哪部遊戲是你最喜歡的呢?請評論告訴我們吧。

編譯:唐上程

相關焦點

  • 世嘉經典神作,為對抗任天堂塞爾達系列而生的《光之繼承者》
    世嘉MD,是世界上第一款16位家用電子遊戲機,誕生於1988年10月,在當年與任天堂爭奪家用遊戲主機市場的時候,可以說是一戰成名,為世嘉進軍家用機市場立下了汗馬功勞。雖說最後沒能鬥過任天堂的SFC,但也是雖敗猶榮。
  • md模擬器中文版下載 最好用的md模擬器Gens2.14
    md模擬器Gens2.14中文版,是最好用的md模擬器,通過本模擬器玩家們可以重溫經典的世嘉遊戲。md模擬器在啟動和退出的時候會有短暫的黑屏現象,這是正常現象,本md模擬器正常可用!
  • 不負超級任天堂之名!SFC二十五周年特別紀念
    十六位時代來遲的王者和遊戲主機大多時候的情況類似,歷史上的SFC並非同代的先驅者,早在1988年世嘉的MD就已經先行問世,更早之前還有NEC的PC Engine,而任天堂雖然從80年代中期就開始制定FC的後續計劃,但鑑於前者的成功遲遲沒有急著執行,一直到1989年才決定發售,之後又推遲了一年多的時間。
  • 3DS遊戲合集《世嘉3D經典收藏》歐美發售日期確認!_遊俠網 Ali213...
    今天世嘉確定了歐美地區在任天堂3DS掌機平臺上推出的《世嘉3D經典收藏》的發售日期,其實這款遊戲已經在日本地區發售過了,這次只不過是確定了一下歐美地區的發售日期而已!
  • OpenAI發布強化學習環境Gym Retro:支持千種遊戲
    在本次發布之後,OpenAI 公開發布的遊戲數量將從大約 70 個雅達利和 30 個世嘉遊戲增加到了 1000 多個遊戲,其中包括對任天堂 Game boy 等各種模擬器的支持。此外,OpenAI 還將發布用於向 Gym 平臺添加新遊戲的工具。OpenAI 利用 Gym Retro 對強化學習算法及學習能力的泛化進行了研究。
  • 從人人唾棄到預約斷貨,迷你MD發生了什麼?
    其實就在去年年初時,世嘉就宣布要推出MD的迷你主機產品,轉眼一年多已經過去了。理論上,要說16位機誰能跟才能任天堂抗衡,那非得世嘉莫屬。不過當時很少有人期待世嘉的迷你MD主機。普遍有種「出就出吧,與我無關」的情緒。但是,這種情緒最近在老玩家中卻有了180度的逆轉,世嘉網店的預約也全線斷貨。
  • 盤點遊戲人物對決,一場激烈的對抗是那樣有力又吸引人心
    盤點遊戲人物對決,一場激烈的對抗是那樣有力又吸引人心有時,一場激烈的對抗是那樣有力又吸引人心,如同浪漫的愛情故事和地久天長的友誼。下面就來看看這些遊戲史上最棒的人物對決。《邁克·泰森拳擊》——Little Mac vs.邁克·泰森《麥克泰森拳擊》是日本遊戲製造商任天堂公司製作的一款以拳王泰森作為主角的美版拳擊類遊戲。遊戲畫面採用偽3D風格,共有8名拳手可供選擇,作為一款GBA平臺上的拳擊遊戲還是不錯的。
  • 世嘉今天宣布十款遊戲列表 將於今年晚些推出Genesis Mini
    鑑於玩家們對於復古遊戲主機的需求依然旺盛,世嘉(SEGA)在上月宣布,該公司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Genesis Mini 。與任天堂和索尼的操作類似,這款基於「官方模擬器」復刻的主機,支持一系列吸引人的經典遊戲。為了給預訂預熱,世嘉今天又宣布了十款遊戲列表。
  • 世嘉公布第二批Genesis Mini預裝遊戲 小身材大容量!_遊俠網 Ali...
    鑑於玩家們對於復古遊戲主機的需求依然旺盛,世嘉(SEGA)在上月宣布,該公司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Genesis Mini 。與任天堂和索尼的操作類似,這款基於「官方模擬器」復刻的主機,支持一系列吸引人的經典遊戲。為了給預訂預熱,世嘉今天又宣布了十款遊戲列表。
  • 二十八年前世嘉MD經典戰棋遊戲,SRPG殿堂級佳作,夢幻模擬戰系列回顧
    《火焰之紋章》是任天堂最著名的遊戲系列之一,最新作《火焰之紋章:風花雪月》也在今年發售了,作為一款延續了將近三十年的經典戰棋遊戲,至今依舊大熱。
  • 世嘉LOGO冷知識:日本版和英文版的藍色是不一樣的
    遊戲界有許多冷知識,比如博士曾經和大家分享了文章《<超級馬裡奧:奧德賽>冷知識:奇諾比奧頭如蘑菇,並非帽子》,講述了負責遊戲開發的小泉歡晃親自解釋:「是頭。至於裡面是啥,請大家自由想像」。還真是非常冷的知識點!
  • 任天堂最強機:把兆比特當兆字節 全靠第一方遊戲硬撐
    我們現在評價任天堂都會說它的遊戲體驗如何優秀,更注重遊戲性而不是它的硬體性能。其實在20年前,任天堂一直將硬體性能放在第一位,以此來和各大遊戲廠商正面硬剛,我們今天要說的NGC就是當時任天堂推出的一款硬核遊戲主機。
  • 手遊《櫻花大戰》經營慘澹 世嘉雪上加霜
    最近世嘉的日子貌似不好過啊,前幾天才宣布退出了街機市場,最近根據專業分析網站「Gamei」的數據,在12月才開服的《櫻花革命~綻放的少女們~》12月期的預測銷售額僅為7370萬日元,排在手遊銷售榜的第215名。
  • sfc_sfc是什麼_香港證監會 sfc_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金...
    第一步:打開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的官網http://www.sfc.hk/sfc/html/TC/ 第二步:點擊「中介團體、發牌及投資產品資料」——「持牌人及自動化交易服務記錄冊」。http://sc.sfc.hk/gb/www.sfc.hk/sfc/html/TC/intermediaries/trading/trading.html第三步:點擊左側的「持牌人」
  • 復活世嘉VR:用COSMOS運行90年代VR遊戲是什麼體驗?
    包括任天堂在內的不少公司都在嘗試將VR技術用於新的產品,但最終真正推向市場的僅僅只有少數。 這一時期,世嘉也在積極探索如何設計一套價格合適的VR外設,來拓展家用主機世嘉MD(即SEGA Genesis)的遊戲性。與一些VR街機設備動輒5位數的價格不同,世嘉VR頭顯的目標售價僅200美元,配備高頻慣性測量單元和兩個LCD屏幕,與如今的VR頭顯設計十分相似。
  • 常見遊戲英語名稱縮略詞大全
    DC(Dreamcast,世嘉64位遊戲機)   ETC(etc,其它類遊戲,包括模擬飛行)   FFJ(Force Feedback Joystick(力量反匱式操縱杆)   FPG(First Person Game,第一人稱遊戲)
  • 當迪士尼公主成為遊戲人物,貝兒公主變最強輔助,艾莎是遠程法師
    每位迪士尼公主身上都有不同的特點,迪士尼賦予了她們不同的屬性,讓每一位迪士尼公主都讓我們印象深刻。如果迪士尼公主們進入遊戲世界,成為遊戲角色,她們的定位會是什麼樣的呢?畫師@肥皂蚊fumiko為迪士尼公主們準備了一套設定,看起來還挺有意思的。艾莎公主變成遠程法師艾莎公主本身自帶冰雪魔法,而且她將這種冰雪魔法運用自如,實力還是很強的。
  •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腦洞——任天堂(上)
    它的創意永遠讓玩家們眼前一亮,它的畫面總是充滿「遊戲性」,它的卡帶也總是那麼的保值。(並且卡帶還有味道)它作為電子遊戲最早的開創先驅之一,哪怕經過了漫長的歲月依舊屹立不倒。它在如何研究開心的「玩」遊戲上做到了登峰造極,始終堅持對於遊戲的「玩」與遊戲最本質的思考與積累。它就是我們熟知的玩具廠—任天堂。老任從未忘記初心,一直在研究如何「玩」遊戲的道路上越走越穩。
  • 賣拉麵做玩具開旅館 遊戲巨頭任天堂的成功更像是一部草根奮鬥史
    那個大名鼎鼎,如今人盡皆知的遊戲巨頭任天堂,它讓我們的童年充滿幻想,它讓如今的我們充滿童真。但你知道嗎,這樣一家橫跨了百年的遊戲大佬也數次面臨辛酸與苦澀,下面就跟隨遊戲怪,來好好了解下這個催生了無數虛擬英雄豪傑的任天堂吧。
  • 竟然敢惹東半球最強法務部!
    這讓很多玩家感到十分震驚,畢竟在任天堂「東半球最強法務部」的威名下,還敢如此高調碰瓷的山寨實在少見。首先,我們來看看最強法務部是什麼梗。在世界上有兩大公認的最強法務部,分別是西半球迪士尼和東半球任天堂。任天堂法務部的成名可以追溯到37年前的《金剛》案,當時環球影業控告任天堂的遊戲《大金剛》侵害了電影《金剛》的著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