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眼睛和人的眼睛不一樣,魚在水裡遊,人在陸地上直立行走。人的眼睛長在前面,是為了適應直立行走,人在直立行走之後眼睛長在前面,兩眼視線交集最大,能更好的判斷距離遠近,便於狩獵。當然這樣一來視野就小了,看不見後面和兩邊。
在地球上的眾多生物中,不只是魚的眼睛長在兩邊,很多動物的眼睛都長在兩邊,這樣視野比較寬,便於及時看到危險而逃跑,這是動物們為了生存而形成的。比如兔子。
說到兔子,不知道你聽說過「守株待兔」的故事嗎?兔子跑著跑著撞到了樹樁上,最後被人們捕獲了。為什麼兔子跑太快會撞到樹呢?
這是因為兔子的眼睛長在頭部的兩邊,每隻眼睛都擁有180°的視角,左眼可以看到左前方和左後方的物體,右眼可以看到右前方和右後方的物體,但是兩隻眼睛的視力不能重疊,所以它們眼中的世界是類似於平面世界,而不像我們人類看到的是立體的。
但是兩隻眼睛長在兩側會讓視野擴大,兔子不必轉頭,就能既看到前方的東西,又看到後方的東西。它左右兩眼的兩個視野,在前後方都會連在一起,對於弱小的兔子來說,就能提前發現來自任何方向的威脅,使它們躲過危險。但是眼睛長在兩側也有一點不好,那就是很近的在鼻子前面的東西看不到。要想看前面很近的東西時,它們就必須把頭側過來。
而魚和兔子相比呢,魚沒有可以靈活轉動的脖子,所以它們更需要大視野。這有利於它們觀察環境,躲避天敵。
魚類都是天生的近視眼,它們很少能看到12米外的物體,因為它們眼睛的晶狀體彎曲程度無法改變。絕大多數的魚類眼睛都在頭部的兩側,並突出於眼眶,所以才有相當寬闊的視野。
魚的單眼可在水平面上看到60°-80°的範圍,在垂直面上能看到150°的範圍,因此魚類不需要扭頭就能看到背後的東西,不需要低頭就能看見下方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