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感染人口比例約為美1/3 兩國差異為何如此大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在很多中國人的印象當中,加拿大好像什麼都和美國差不多,就連國內某些網紅在介紹加拿大的時候,也常常浮於表面地如此介紹。

當新冠疫情發生後,人們卻看到了一個與印象當中不同的加拿大,或者說,與美國不同的加拿大。

先來看一組對比數字:

△病例統計數據截止到當地時間4月16日 佔比數據由總臺記者計算

從這個統計圖表不難看出,新冠疫情在加拿大造成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在總人口當中的佔比幾乎都是美國的三分之一左右。兩個相鄰且往來如此頻繁的國家,怎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異?

其實,在疫情發生之初,加拿大和美國一樣,都沒有對發生在中國的新冠疫情足夠重視,加拿大媒體最近披露,今年1月初,由加拿大軍方情報部門向政府提交了一個關於新冠疫情的報告,並發出了警告。軍方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這份報告並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加拿大軍方情報部門早在1月份發出武漢爆發疫情的警告》——加拿大廣播公司

加拿大與美國還有一點是相同的,這就是醫療物資的戰略儲備不足。

也就是說,加美兩國面對疫情最初情況幾乎是一樣的,但是在隨後的抗疫過程中,卻出現了明顯的差異,也導致了不同的結果。

對於這種差異,無論是加拿大還是美國的媒體都注意到了。

總臺駐加拿大記者把相關報導中的觀點大致歸納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面對疫情,兩國的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進入了不同的關係模式

我們都知道白宮與各州政府在面對新冠疫情時出現了令人大跌眼鏡的步調不一致,甚至是公開指責。反觀加拿大,無論是聯邦政府與各省政府,還是各省政府與各主要城市政府,幾乎看不到任何公開的相互批評。人們在媒體上看到的消息多是地方政府與聯邦政府合作抗疫的消息。

△《部隊被部署在魁北克省北部幫助各個社區應對新冠疫情》——《環球郵報》

△《特魯多說聯邦疫情福利將在3至5天內發放》——加拿大廣播公司

即便是有些問題存在不同觀點,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都不會進入對方的權力範圍。比如,在對美國禁止3M公司向加拿大出口N95口罩後,多省省長都要求報復美國,但是特魯多總理說不會實施報復後,各省也就不再說什麼,因為外交事務屬於聯邦政府。相反的例子是,新冠疫情暴發後,媒體和民眾紛紛要求聯邦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但是特魯多總理明確表示,各地政府會根據具體情況採取行動,還不到聯邦政府採取行動的時候。事實表明,加拿大所有地方政府分別宣布進入諸如緊急狀態、緊急公共衛生狀態等不同的警戒級別後,聯邦政府至今也沒有宣布緊急狀態或者緊急衛生狀態。

去年剛剛從麥吉爾大學退休的教授理察·舒爾茨(Richard Schultz)研究政治學40多年,他對此解釋說:

從加拿大聯邦與地方政府的關係這個角度上看,聯邦與地方政府之間的結構鬆散,聯邦政府向各省和地區政府讓渡了很多權力,這包括教育、醫療這些核心的行政管理權力。

(2)兩國政府向民眾傳達的抗疫信息不同

疫情發生後,人們從美國看到的情況是,川普總統在新聞發布會上當眾禁止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博士就此問題回答記者提問,為了推卸防疫不當的責任,不惜使用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卑劣手段。

在加拿大,這種行政權力強行插手專業領域的現象沒有出現,各級政府也沒有相互推卸責任。加拿大各級政府與專業機構扮演著既不相同,又相互配合的角色。從聯邦到地方,政府領導人(總理、省長、衛生廳長)只負責政策部分,而關於疫情的專業方面,則由各級別的首席醫療官對民眾直接發布指導意見。而且,往往是行政官員與專業機構負責人一同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專業機構介紹疫情進展和建議,行政官員則發布相關的行政配套措施,從未出現過行政官員與專業人士態度相左的情況。

△上圖分別為加拿大各省省長或衛生廳長與首席醫療官在一起舉行疫情新聞發布會 順序分別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艾伯塔省、魁北克省、新斯科舍省、薩斯喀徹溫省、安大略省、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

比如,當各級的醫療官提出民眾應該儘量減少外出,即便外出也要保持2米社交距離的建議後,政府就發布要求民眾保持2米社交距離的命令,以及配套的處罰措施。總理特魯多則幾乎每天都在例行的全國講話中重複首席醫療官譚詠詩的建議:Stay home,Stay safe(居家保安全)。

另一個例子是,對於是否應該戴口罩的問題,儘管媒體和社會上有很多呼聲,要求醫療官把民眾出行戴口罩作為一個強制要求,甚至為此要求譚詠詩辭職。

△加拿大一家網絡媒體要求開除譚詠詩的報導

面對這些壓力,直到今天,各級醫療官都只是不反對戴口罩,各級政府也以此為依據,沒有把出門戴口罩作為強制要求。目前,加拿大強制要求戴口罩的情況只有一個,就是在搭乘飛機時。

(3)自由黨政府尋求國際合作抗擊疫情

面對疫情,美國政府並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應對疫情上,而是藉助疫情玩政治把戲,從最初對中國從冷嘲熱諷到後來的抹黑指責,以此推卸自己錯過抗疫最佳時機的責任。同時,破壞國際合作,甚至不惜援引《國防工業生產法》來阻止3M公司出口防護裝備,更不願意與中國合作抗擊疫情。

在這個方面,加拿大則採取了不同的策略,尤其是表現在與中國的合作方面(請參照記者的此前的另外一篇報導:

《北美觀察——加拿大抗疫得益於穩定的國際供應鏈》

),這種策略解決了加拿大醫用物資短缺的問題,尤其是一線的醫護人員有了完善的保護之後,直接提高了抗疫的能力。

值得指出的是,深受美國影響的加拿大保守黨的某些政客以及一些加拿大媒體,喜歡拿中國話題做文章。無論是惡意炒作所謂「中國口罩不合格」,還是「中國藉助醫用物資擴大影響」,到目前的所謂「中國隱瞞疫情」等等,與美國亦步亦趨,當衛生部長帕蒂·哈依杜(Patty Hajdu)指出,沒有跡象表明中國數據造假時的時候,他們甚至藉助各種新聞發布會的機會輪流攻擊這位敢於直言的女部長。

他們如此熱衷炒作中國話題,基本邏輯就是緊跟美國,達到其政治目的,並不是維護加拿大的國家利益。面對這些指責,執政的自由黨政府採取的是「只做事、不爭論」的態度。熟悉加拿大的人都知道,在加拿大,可以與美國爭一爭經濟利益,但是在政治方向上必須跟隨美國,否則,無異於政治自殺。

在美國發起對世界衛生組織的「攻伐」後,面對保守黨和一些媒體的一再追問,執政的自由黨政府多次表示,相信世衛組織提供的疫情數據,尊重世衛組織的科學判斷,認同世衛組織的國際協調作用。這個立場與美國也是大相逕庭。

(4)加拿大的醫療體系和補貼政策有助於穩定局勢

加拿大的醫療體系與美國完全不同,加拿大實施的是全民醫療保險,所以加拿大人如果生病,基本上不用擔心治療的問題。新冠疫情發生後,加拿大政府及時出臺政策,對所有因感染新冠病毒而需要檢測治療的費用,全部由政府承擔。這就穩定了人心。

非亞裔的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的生活方式類似,基本上都不存錢,有很多的「月光族」。疫情發生後,多數家庭面臨著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沒有積蓄的習慣,也就難以應對日常生活出現的變化,這包括房租、房貸、甚至買菜買雞蛋的日常生活支出。因此,加拿大聯邦政府及時發布了疫情應急福利計劃,向因為疫情而失業或收入下降的人們提供資金支持,讓人們即便是居家也能維持基本生活。

△特魯多總理4月15日宣布已有數百萬加拿大人收到了政府的疫情應急福利金

也就是說,加拿大政府不僅要求民眾居家,儘量不要外出,也為民眾居家提供了生活保障。很多加拿大人都對政府有關居家的要求感到喜出望外,天底下竟然有不工作、還能拿錢的好事。

從加美兩國同時面對新冠疫情的發生,到隨後抗疫過程採取不同措施、導致不同的結果的對照來看,

它毫無疑問地表明:

導致美國錯過抗疫的最佳時機的,恰恰是美國自己。這既有美國政府自身的錯誤決策,也有美國政治制度缺陷等多重因素。

相關焦點

  • 加拿大一省公布各地新冠感染率,華人比例最大城市排名最低
    據《南華早報》30日報導,加拿大卑詩省公布了各地區感染率,華人佔比最高的列治文市感染率最低,似乎不到加拿大其他地區的三分之一,只有鄰市溫哥華的一半。但上周四(4月23日)的網上直播時,溫哥華沿岸衛生局(VCH)的Mark Lysyshyn博士透露了一部分病例的分布情況,稱當時VCH轄區確診的755例病例中約有10%發生在列治文。
  • 邊界線上,美國對加拿大敞開懷抱,對墨西哥則嚴防死守,為何?
    美國的移民和海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經常坐著巡邏車或者開著巡邏直升機,時刻瞅著美墨邊境線。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美墨邊界開始成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邊界之一,每年大概有3億多人次以合法的方式穿越美墨邊界。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陸軍直接成為防守美墨邊界的主力,後來,位於美墨邊境上的一些美國的州直接派出所在州的國民警衛隊也開始參與巡邏美墨邊界。
  • Rh陰性為何如此「稀有」?
    Rh陰性為何如此「稀有」?Rh陰性血也就是俗稱的「熊貓血」。Rh血型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如果您還不清楚,請移步Rh血型科普三部曲:Rh血型分為Rh陽性和Rh陰性。在中國漢族人群中,Rh陰性僅佔3-4‰。
  • 樣本檢測發現英國7%的人口曾感染新冠肺炎,真相會是全民免疫嗎?
    英國生物醫學庫(UK Biobank)7月30日公布一項全國性的研究結果,當中顯示國內或有7.1%人曾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各地曾感染病毒的人口比例也差異大,首都倫敦的比例最高,達到10.4%,即估計每10人就最少有1人曾感染病毒。
  • 為什麼同樣是移民國家,澳洲移民難度極大而加拿大卻歡迎移民?
    為什麼同樣是移民國家,澳洲移民難度極大而加拿大卻歡迎移民?兩個國家都是主流的移民國家,移民的難易程度不同跟自己國家的基本國情有很大的關係,最主要原因還是兩國人口增長趨勢不同。從移民配額上來說,移民澳洲確實比移民加拿大的難度更大,這是有一定依據的。
  • 加拿大、丹麥研究表明:血型可能會影響新冠病毒感染嚴重程度
    近日發表於美國血液病學會(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主辦的同行評議在線刊物Blood Advances的兩項分別在加拿大與丹麥開展的研究結果表明,O型血人士感染COVID-19的風險可能較低;O型血人士如果患病,發生嚴重後果(包括器官併發症)的可能性也較低。
  • 感染 死亡比例,各省人口詳細數據出來了!
    相比之下,西班牙裔、非裔總人口佔比分別為29%和22%,死亡人數佔比分別為34%和28%,每10萬人死亡人數分別為22.8、19.8;白人人口佔比32%,死亡人數佔比為27%,每10萬人死亡人數為10.2,高於亞裔。
  • 加拿大雖是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但是和美國比綜合國力差距懸殊
    ,約佔北美洲總面積的88%,特別是加拿大和美國兩國約佔了北美洲總面積的80%。而美國的陸地國土面積約為937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四位,比加拿大少大約61萬平方千米,面積差相當於三個陝西省的面積。在世界政區圖中來看,加拿大和美國起碼是旗鼓相當的兩個大國,國土面積比美國還大一些,但是實際上加拿大和美國的地位差距懸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 八月底國際新冠疫情分析:47國感染比例超武漢,美國危險度第八
    老巴還是按照固有思路來進行分析 (1)不看一國絕對數字大小,主要看該國疫情數據與總人口的比例 (2)分析過去一段時間的變化。因為死亡率,也就是死亡人數和患者人數的比較,其實對單個國家參考意義不大,一個國家死亡率不高,或許是因為他死亡數小,但也可能是因為患者基數大,要看致死危險,根據死亡比例就足夠了。
  • 聯合國:2019年國際移民數量約2.72億 佔全球人口3.5%
    2019年國際移民數據由聯合國經社理事會人口司發布,基於各國人口普查、人口登記或全國調查中的外籍人口數量,對全球232個國家和地區的移民人數進行估算,並按照年齡、性別和原籍國等信息進行分類。 今年的報告顯示,來自10個國家的移民人數佔到全球移民總數的1/3。
  • 一場天然的價格實驗——為什麼和加拿大相比,美國疫情期間物資如此...
    東、西德以及朝、韓這兩組經典的天然實驗,揭示了經濟原則之間的差異。這兩個案例之所以都是天然實驗,是因為一個原本享有相同文化、語言和經濟生活方式的單一社會,被地緣政治事件「一分為二」,隨後受到完全不同的政治經濟原則的支配。這兩個國家都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分裂。
  • 加拿大總人口突破3800萬 為何人口增長快起來了
    即使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加拿大的人口仍然在不斷增加,目前加拿大的人口已經超過3800萬,讀者甚至可以使用聯邦統計局的計算工具,即時觀看加拿大人口變化。
  • 同是超10億級人口大國,美國為何擔心中國超越他,卻不擔心印度?
    世界前三的人口大國,中國2019年人口13.95億,印度人口13.54億,美國人口3.26億。中印美三國人口約佔全球總人口的40.5%,所以會對全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甚至主導未來社會的發展。在這三個國家中,美國對另外兩個國家的態度截然不同。
  • 新冠疫情1月9日分析:英國危險第一,美國感染率是湖北60倍
    由1月9日確診數除以人口,得到每百萬人的累計確診數(感染總比例)  由1月9日死亡數除以人口,得到每百萬人的累計死亡數(死亡總比例)  由8天新增確診數除以8再除以人口,得到每百萬人日均新增確診數(單日感染比例)  由8天新增死亡數除以8再除以人口,得到每百萬人日均新增死亡數(單日死亡比例)  作為數據的參照,從中國疫情中提出4
  • 英裔僅佔美國人口比例的12%,為何美國卻是個地道的英語國家
    在這些民族中,人數最多的要數德國裔,德裔人口佔到美國總人口的15.2%,排第二的是愛爾蘭人佔10.8%,而英格蘭裔僅佔9%左右,即使加上蘇格蘭人、威爾斯人和北愛爾蘭人,英裔人口的比例也不過僅佔美國總人口的12%,還是沒有德裔人口多,英裔仍然只佔美國總人口的一小部分。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英裔佔美國人口比例並不高,為何美國是個地道的英語國家,為何美國人幾乎全都說英語?
  • 它們的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那麼,對於這七個洲的面積孰大孰小,你知道嗎?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它們的面積排名情況。1.亞洲亞洲,全稱亞細亞洲,該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其中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
  • 各國人口統計的差異:中國越南精確統計,某些人口大國基本靠猜測
    事實上,各國人口統計存在差異,中國、越南精確屬於統計,而某些人口大國基本靠猜測。下面照片是越南街頭的人口。為何人口總量眾多、經濟發展較快的越南,在世界人口排名上面卻在下滑,菲、埃、埃塞三個為何能超過越南?
  • ...就有1人感染新冠病毒。美國人口約佔全球總人口的4%,累計確診...
    2020-10-17 08:53:02來源:FX168 【美國平均每41人就有1人感染新冠】美國新冠肺炎超803萬例,意味著平均每41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感染新冠病毒。
  • 15國新冠感染真實規模嚴重低估 英國新冠病例是官方數據16倍!
    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醫療水平相當、人口年齡分布相似的國家,發現實際感染人數平均比報導的數字高出6.2倍。然而,不同的國家有很大的差異,英國是病例記錄不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只有6%的真實病例被發現,真實數字是官方數字的16.4倍。這些數據採集於8月31日,當時英國官方統計的Covid-19死亡人數為41,549人,累計病例數為335,873人,並剛剛公布。
  • 南北美洲的人種差異為何如此之大?今天帶你深挖差異裡的原因
    在當今的美國,美洲印第安人的人口約為300萬,不到美國總人口的1%。今天的美國印第安人主要生活在與美國主流社會相對隔絕的保留區。他們有著自己的傳統,有著自己的文化。當然,美國也認識到那些年對印第安人的迫害,並將印第安人的正式名稱改為原住民。